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论文

时间:2022-04-26 09:25:02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首要内容。青年教师作为文明先锋代表,其思想道德素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探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对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薄弱环节,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师德为先。2011年《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出台,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国家对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视。拥有一批道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专任教师153.5万,其中40岁以下(包括40岁在内)的青年教师人数高达95万,所占比例超过了60%。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和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和高校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较多青年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就直接进入了高校教师队伍,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青年教师学历高、年纪轻、知识新、干劲足、潜力大、易沟通,且多数教师注重师德修养,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追求。但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下,目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中师德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人才培养质量。

1.价值观念失衡,注重个人功利。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很大影响,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功利与奉献、竞争与谦让等问题。有些青年教师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考虑个人名利多,理想信念动摇,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对待领导和同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浮动,行为选择上只注重个人的利益,一心利用学校资源发展自己。

2.育人观念薄弱,为人师表欠缺。有些教师只注重讲授专业知识,不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分裂开。有些青年教师师表意识淡薄,对自己放松要求,不注重个人形象与影响,难以起到表率作用。

3.奉献精神缺失,敬业意识淡薄。部分青年教师仅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一种谋生手段,淡漠了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道德准则,减退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的教师利用学校资源,置学校和学生于不顾,追求个人利益,热衷于出国、跳槽或搞兼职,而将本职工作作为“第二职业”。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013年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专门问题提出,充分反映出党和政府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培训,特别是在入职培训中将师德规范落实作为重要内容,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为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1.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青年教师所特有的蓬勃朝气能够感染整个高校教师队伍,也给高校教师队伍营造了活泼向上的氛围。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克服自身缺陷和不足,让他们更全面地发展自我、服务社会,而且有利于增强高校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青年教师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兴趣和工作热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地促进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品德高的高校教师队伍。

2.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相近,其思想与心态以及所接触到的事物与大学生相仿,其言行很容易让大学生引起共鸣。具备高尚师德的高校青年教师,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为人师表的示范行为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3.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依靠力量,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高校办学宗旨和理念。“德是师之魂”,一所学校的师德状况是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准的重要标志,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能够促进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4.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

社会道德风尚。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标杆。青年教师是社会新生力量的代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敬业精神、责任心、使命感、团队意识、认真刻苦等品格能够感染和激励着学生,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风尚,能够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供重要的道德指引。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好这份工作,必须要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各组织以及髙校青年教师自身明确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共同推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具体应该从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环境塑造和自身建设等四个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与引导。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教育引导,有助于他们对所从事行业的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培养其职业情感,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理想,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教育青年教师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明确高校青年教师的根本职责,增强育人意识,要尊重学生个性,真心关爱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以生为本。其次,明确教师的社会责任,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爱国情感和法律意识培养;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再次,明确教师的示范作用,增强师表意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高校要引导青年教师注重自身的作风仪表,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以优良的师德师风赢得学生的尊重,促进学生良好作风的形成。最后,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标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优化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社会、自身、制度政策、监督激励机制等方方面面,在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将教育宣传、政策制度、监督激励这三者整合起来,完善这三者“三位一体”的体系建设,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保障。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落实监督,要发挥师德建设体系的强大力量,多方位、立体化培养和引导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总体系中,教育宣传、政策制度、监督激励缺一不可,教育宣传是基础,政策制度是保证,监督激励是关键,三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统一于师德建设工作的整个实践过程。要坚持三管齐下,三者并重,注意手段的综合性、运作的整体性和工作的衔接性,坚持标本兼治,把教育宣传、政策制度、监督激励贯穿于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融入部门、单位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之中。

3.构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工作生活环境时刻都与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发生联系,构建良好的师德建设人文环境,有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学校应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师德的良好环境,营造以稳定、开放、求实、发展、和谐、勤奋、敬业、创新为特征的良好气氛。学校要从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尽可能地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使广大青年教师安心于教育事业。社会和高校都应该承认和兑现教师的劳动付出,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的物质利益,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形成加强师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4.提高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青年教师应该主动进行师德学习,积极参加师德培训和实践活动,从培养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多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作者:杨燕 陈智栋 刘春林 张洪文 单位: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