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4:06:11

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1

学校道德教育方式,是指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活动方式。学校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道德教育管理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道德教育方式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子系统,是这一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利弊得失,对于21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分析

中外学校的道德教育方式存在着共性。这共性既存在于中国与外国的学校之间,也存在于外国的不同国家之间;既存在于同一社会形态的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之间。不同国家或地区,在道德教育方式上,之所以存在着共性,乃是因为各国学校道德教育是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来广泛开展活动的,而且这些活动要取得效果,必须遵循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人类的道德教育价值观也日益趋同。它有可能超越国界,超越不同的社会性质,为整个人类所拥有,为各国所选择、所利用。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开设了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课堂讲授仍是大多数国家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中外各国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领导与课程设置有3种情况:1.政府实行全面干预,制定统一课程,规定课时,编制统一教科书、参考书等,如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法国、日本、新加坡等;2.政府实行部分干预,拟定道德教育目标,规定一定的课时,但不规定统一教科书及操作方法,如英国等;3.政府实行政策干预,在政策上规定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理论上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实践上让学校自由实施,如美国等。尽管各国的做法不一,对道德教育课程理解有异,甚至有些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道德教育课程,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国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各自不同的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仍是中外各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就高校来说,“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该课程担负着向学生系统有效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具有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作用。美国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和“法制课”。“公民教育课”提出要培养必要的道德品性,它包括下列内容:自律;守信;诚实;实践最佳自我;利己而不损人;勇于承认错误;具有良好运动员的风格,懂得取胜并非至高无上;谦恭礼貌;待人如待己;懂得个人行为往往会影响他人或社会;在逆境中能正确调控自我;努力做好任何本职工作;尊重一切人的财产权利;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戒除不良习惯;没有过早的性体验,遵循家庭生活准则。英国中小学普遍使用的道德教育教材是《起始线》(小学)和《生命线》(中学)。法国规定在小学各年级分别设1课时的道德·公民课,初中各年级单独开设1个课时的公民课,高中仍是必修课,与历史、地理合课实施,每周4个课时。日本的道德教育课程是《道德时间》,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公德品质和做人的道理。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署编的《公民与道德课程标准》规定:建立在不断扩展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由个人伸展到社会和国家。韩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课程为《道德课》和《伦理课》,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人、自主的人、有创造能力的人、有道德的人。从以上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各国学校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把它作为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而且,中外各国在进行道德教育类课程教学时,不仅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更强调能力培养及行为训练,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统一。

2.各国学校都注重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各国学校为了弥补课堂道德教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无一例外地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此来拓宽道德教育的时空,进而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主要有:1.通过各科教学活动达到“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哈佛报告》及其提出者认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或普遍的课程中内涵的理性的与道德的因素对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与巨大的。许多国家通过广泛开设相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包括文学、哲学、美术、音乐、宗教和伦理学等,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判断能力和选择的自觉性。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除了通过专设的公民科实施外,还融合在历史、地理、经济等社会科中进行。日本中小学的国语科很重视培养学生语言的实感和尊重国语的态度,文学性的教材则注意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新加坡语文教材反映了华族的节日、礼仪、风俗、家族观念、奋斗历史、音乐、戏曲、神话等,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华族文化,吸收蕴含在课文中的孝亲、守时、礼让、睦邻、公德心等价值观念。这种寓道德教育于各科教学的做法,是各国学校道德教育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因。2.通过校园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一般说来,各国学校,尤其是高校,学术活动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和普遍开展的,主持学术活动的有学生、教授、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政府官员等。学术活动不仅从专业学习上补充课堂教学,并对一所大学的学术气氛的活跃与学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反映并影响了学生的人生、社会与道德价值观的状况及其变化与发展。除学术活动外,还有一系列的活动承载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如美国学校有一项让学生参与“自立校规”活动,学生不但受到法纪思想的熏陶,而且还接受了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另外体育活动、宿舍管理等也都与品德教育结合进行。在英国,牛津大学以其导师制、学院制和师生讨论、学生俱乐部、体育活动、节日仪式等构成了奇特的传统习俗,培养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富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精神与人格全面发展的学者、科学家。新加坡的中小学生每天早晨必须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活动,高唱国歌,朗诵誓言。中国高校也非常重视校园活动,已形成了各具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它包括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结合专业的科研学术活动,生动活泼的校园民主生活,以及创建文明宿舍、美化校园环境,以形成良好的校园和精神文化氛围等。3.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各国社会服务活动名称不一,如中国称青年志愿者活动、学习雷锋活动等,美国称社区服务活动,欧洲有些国家称志愿服务活动,但在各国学校开展这类活动是非常广泛和普遍的。例如日本小学中广泛开展的志愿活动就很有特色。它以个人的自觉主动为前提,以集体组织为主要形式,以地域性社会公益为主要内容,包括废旧书刊等资源的回收;社会慈善事业的捐款;为老人、残疾人带路;栽花、植树、保护益鸟、道路安全与防火灾宣传等社会公益劳动。可以说,志愿服务寓教育于行动之中,是一种很实际的、很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活动,学生从自身的实际行动中逐渐体会到它对自己的帮助。这种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影响的活动,其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4.其他活动,如参观、考察、实际锻炼、调查、旅游等也会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例如美国中小学的“走向法庭”的现场训练中,老师带领学生旁听当地法院的审判活动,然后根据所学的公民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给被告定罪等。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接触、了解社会实际,开阔视野,增长才智,而且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标准,从而确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稳定价值观。

3.各国都重视通过家庭、社会团体、传媒等无时无刻地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形成各种道德教育网络纵横交错的道德教育模式。

当今世界各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说全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重视做好道德教育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途径繁多,小说、电影、录相、电视、体育、音乐、青年组织、宗教团体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而学校并不可能成为断绝这些影响的独立的教学机构。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道德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各国学校都在寻求形成“教育合力”,以求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各国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综合教育网络。在美国,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每学期召开2次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共商德育大计。在联合各界教育力量方面,日本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广泛建立PTA(ParentsTeachersAssociation)组织。这种组织创建于战后初期,现已遍布全国。参加PTA成员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各界热心于教育的人士,他们视教育好后代为己任,以能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精神满足,无偿自愿地从事各种教育活动,尤其在捐赠资助教育基金、细心周到地教育后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是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李光耀在谈到家庭教育时指出:“这是一个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相结合,把家庭单位连成一体的伦理关系和结合力的问题。我国的家庭结构坚固,具有抚育下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潜力,家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而不是以正式讲授的方式传给下一代。如果我国社会要在不失去它的文化传统、同情心和智慧的情形下自力更生,我们就必须保存这种珍贵的家庭。”(注:转引自《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中国也非常强调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促使德育的最优化。就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注:《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页。)这就是说,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全校、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不能只靠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少数德育工作者去做。第二,注重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薰染作用,是各国道德教育的普遍做法。例如,在美国各地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服务良好、深入浅出的教育场所和教育阵地。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公园等比比皆是,从联邦到州到市县、乡镇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肯花本钱。光纽约市就拥有大大小小公园1500座,博士馆150座,画廊400间,百老汇剧院38家。这些场所集中反映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美国向国民包括学生进行美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在日本,公民馆是社会教育利用最充分的设施,它的主要教育内容是针对日本个人主义风气进行教育和疏导,以培养正确个性观。此外,还有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馆以及厚生省主管的公共职业训练所、农业改善中心、保健所、福利中心等,均属于社会教育机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给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广大学生在参观、考察、访问的过程中,接受了无形的教育。第三,各国都注意利用传播媒介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在西欧和美国,除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主张外,近年来还不断扩大“校刊”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做法。在美国、德国、意大利都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中心,为学生专门办了报纸。在美国,每年有上千所学校订阅《教室内新闻》周刊。法国还在巴黎举行了“校刊”国际研讨会。不仅如此,像美国政府每年肯花几十甚至几百亿美元的巨资投到《美国之音》等一些传媒事业和出版业上,为的是向国内外青少年传播其价值观、文化观、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的观念。在中国,也非常重视舆论的导向作用。强调指出舆论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是广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同时,还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宣传道德教育的内容,宣传好人好事,学生从中获得教育,受到影响。可见,几乎各国都强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所有的人员、场所、时机都用来宣传本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所有这些都是自觉的、互相配合的,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异性分析

道德教育方式的选择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内容的落实。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实际,以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由于中外道德教育方式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且呈相互吸收、不断融合的趋势,这就给异性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仅选择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学校道德教育方式认识上的差异作一简要的分析。

1.关于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和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

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2种途径来进行:1.设置道德教育课;2.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道德教育课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它是把修身、公民教育等道德教育内容编成教材,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但如何在课堂上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做法有所差异。一般说来,课堂讲授的方式大致有2种:1.灌输训练式,即适用于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期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问题讨论式,即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专题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辩和讨论,可以反映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成熟程度。两种教学方式相比较,各有其特色和优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学校侧重于前者,而西方发达国家侧重于后者。美国价值分析法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教学法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作出道德判断,并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价值标准。涉及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时,则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理解较深层次的公民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在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方面,这是改革单一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又一途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尝试。比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等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那种比较纯粹单一的以道德哲学、道德科学、思想品德内容的课程,在当代西方各校很少见到。因为,随着西方社会各方面发展以及人们对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反思,与道德教育相关的传统课程的教条化、不合理性和无效性越来越突出,并由此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取而代之的是自70年代以来得到较大发展的较有影响的实践伦理学。这类课程是因解决西方现代社会中个人生活与专业活动领域的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而产生的。这些问题给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行为选择带来困惑,开始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出现在学校杂志、报纸专栏中,后来逐步出现在学校的课程表中。据统计,70年代后期,仅在美国的高校中就有这类课程近千种,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的高校,也程度不同地开设了类似的课程。而在中国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中,绝大多数还是使学生接受具有既定的、公认的道德价值和信仰,而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探讨伦理道德问题,提高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有欠缺,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课外活动和社区组织进行,寓道德教育于学校及社会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中国与西方各国学校纷纷改革教师单方面在课堂上进行道德知识传授现象,将道德教育与特定的情景结合起来,形成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如利用法定的节假日、活动周等开展各种庆祝、节目表演、演讲,组织一定规模的便民服务,以此进行道德教育。然而,利用各种活动为载体来进行道德教育时,中国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有些学校在开展各类活动中,存在着简单化、教条化、命令化、形式化的倾向,在评估检查中,重形式,不重效果,甚至用“工作量”来代替“效果量”,导致活动中的形式主义。因此,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如何使各种活动落到实处,富有成效?如何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如何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最终落到行为习惯上,彻底克服知行脱节现象?等等,仍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任务。

2.关于直接灌输式教育和间接渗透式教育。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应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地实施?是采取直接的或有形的方式,还是倚重间接渗透或无形的方式?中国和西方各国学校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不太一致的,也体现着中西在教育思想上的差异。所谓直接或者有形的方式,是指在组织形式上主要归结为学校的系统教育,在内容上则表现为系统的理论灌输。间接渗透或无形的方式,是指在组织上主要是环境渲染,内容上则是分散的,伴随着教师的教学过程或者社会舆论、习惯而发生的影响。西方国家更加注重无形的或全方位间接渗透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在美国,许多老师都感到难以通过直接灌输式有效地进行各种道德准则教育,尤其是公民准则教育。因为,他们认为直接灌输式教育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例如,其时间的集中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容易给学生以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进而使容易困惑喜欢质疑、独立思考的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定的障碍,从而制约他们对有关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美国的学校和教师更倾心于“渗透”为特色的间接教育方式。寓道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寓道德教育于管理、服务中,寓道德教育于大众传播及社会环境之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且学生通过各类活动亦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转变为行为习惯。显然,这种方式把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减少了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而且对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但有足够深度的影响,道德教育效果也往往因此而大获改善。然而,美国不重视系统的学习,使学校道德教育处在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中。大部分学校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和方案。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中学的一个调查表明:几乎有一半的中学没有道德的系统课程和计划,80%的中学没有供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关资料。这极大地影响和削弱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和效果,也是美国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实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方式上则更强调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注意道德知识的传授,使道德教育具有强调政治性、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在道德教育中,概念知识理论讲得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去体验品味,然后分化为外在的行为少,以为这样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常常出现教育上对其“言者淳淳,听者藐藐”,甚至引起逆反情绪。更为严重的是,过分强调这种教育方式,教师以独断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教条,可能培养出顺从听话的“乖孩子”,但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他们步出校门,踏入社会,遇到问题往往会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应关注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革,以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为目标,使道德教育方式从过去的单一化过渡到多样化,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学习世界各国学校道德教育某些科学有效的方式。

三、若干启示和借鉴

在学校,常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难做”的感叹和困惑。这固然与原有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体系所依存的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关,但与学校道德教育方式跟不上形势或方式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必将要求对原有学校道德教育方式进行变革,使之适应新的社会体制,更富有实际成效。我们进行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旨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学校道德方式的成功经验,为新世纪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改革,开拓某些有价值的思路。通过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比较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在学校道德教育方式改革中予以重视的:

1.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和道德教育本身的特点来选择道德教育方式方法,既要灵活多样,又不能主观随意。一般地说,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灌输、行为规范训练、集体的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表扬批评等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后仍有一定的价值。但这些方式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片面性,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潜在能动作用。而有些国家和地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出或实践的方式方法,如认知层次、价值观及行为层次应统筹兼顾;以道德认知的启发来代替道德教条的灌输,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是协助者而非管理者等,值得我们借鉴。

2.开辟多种道德教育渠道,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的学校道德教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的趋势。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三者应加强联系,相互适应,形成联动,达到过程的优化。在这一点,要认真研究西方国家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因为社区教育将在我国道德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要注重隐性的德育课程建设,力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教育效果。在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感染获得的”。此话虽有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校的教育气氛至少也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领悟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端正学习态度,谨慎审视人生。由于隐性课程建设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人们事先不曾预料到的好效果,因而自60~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都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它不仅要求学校要有民主管理的结构和气氛,而要求学校和教师本身成为道德价值的传播者,使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意识转化成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这种方式易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所接受,不易产生抵抗心理,具有自然、轻松的特点。因此,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培养教师的高尚人格,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1.朱永康主编:《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2.史耀芳:《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述评》,《中小学管理》1994年第1期。

3.于伟:《发达国家高校道德教育方式特点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4.王冬桦:《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5.罗元:《国外学校德育的趋势与特征》,《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6.李萍、曾华生:《美国德育的特征及思考》,《中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2

作为好朋友,我首先要介绍的是,丁教授1家4口人。丁教授本人,他太太,女儿,儿子,4个人都是北大生,1家4“北大”,很不容易,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1家”。我来这里“服务”,就是丁教授夫人安排的。

此行,我带了1个团来,是到嘉兴去开同学会的。我曾在嘉兴青年中学读过书,那是在5105年前,现在我们这些老同学都已经是7、810岁的人了,大家都想回自己的母校去看看。从而可以看出,学校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什么都不看,就只想看看自己读过书的地方。虽然,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变成医院了,但是大家还是想回到老地方,看看那些房子,可见1个学校对人的深远影响。从台湾我带了3108个人,在这里我还找到了1210个同学,听说我们要来,都从4川、福建、广东赶来,大家聚合在嘉兴,找了个旅馆,见了个面,吃了顿饭,到自己母校门前照了张相,徘徊徘徊,然后各自解散。这次,以这个理由,我带着这个团到这边来,顺便到了宁波。丁老先生说,难得到宁波,去宁波大学正好可以做个服务工作,并说宁波大学这儿正在做1个系列专题讲座“做人、做事、做学问”,专题讲演内容与我所讲的思想内容很符合,正好可以去做个服务。我说,我讲得不好,他说,没关系的,讲错了也不“挨打”,因此我来了。最近,丁教授经常介绍我到大陆来,他甚至陪我到过西藏这样如此偏远的地方。我的年龄也大了,今年7102岁,学校也有人接班,闲着没事就常跑出来“玩”,全国各地我差不多都快跑完了。主要做些什么事呢,就是利用自己剩余的价值为国家多做点事,想着怎么样把仇恨消除消除,把误解开通开通,把文化交流交流。两岸相隔510多年,太没道理了,早点回归,早点见面,早点团结,早点建立大中华、大中国,这才是我们的愿望。至于我们具体应该怎么都不用去管它,只要大家爱国就行了,谁来爱都1样,为什么非要你来爱,只要大家都爱就行了。

所以,在没有开始巡回讲演之前,我已经找事来做了。我在台湾组织了1个大学教授篮球队,全部是大学教授,没有助教,也没有副教授,全部是博士级的教授,组织了大约1百510个人,不打篮球也不能参加这个队,队的名字叫“4君子”篮球队。“4君子”篮球队基本上都是7、810岁的老头,我们每年到大陆的各个大学去访问,请出他们的教授篮球队和我们比赛,保证尽量不准有体育系的参加,不考虑输赢的结果。海峡两岸没有输赢,我们还要考虑输赢吗?你打赢了我有什么光荣,我战败了你有什么利害,我们就是要在1起玩玩,最为重要。今年3、4月份,我带了几10个人,访问了长春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现有5万多人,主校合并了4所大学,非常宠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校。然后,我们又到了沈阳师范大学,结果它和吉林工大、农大也要比赛。这两所大学的校长看到我,就说,我讲演来了长春6趟,他们学校怎么1次都没来过,这次非去不可。我说,好。离开那里,我就赶到长春去补这个人情。明年我是以顾问身份带领球队,台湾的顾问是我,大陆的顾问是丁教授,明年丁教授会带领这支球队到处去打球。我们老了,还有老的玩法。

今天,丁教授和我讲了很多,也合了书记要求讲演的主题。他说,高震东先生当爸爸像爸爸,当老师像老师,当儿子像儿子。这句话很重要,我就从这儿开始吧。道德也好,1切也好,都是从做人开始的。当什么像什么,就是“位”的思想,最早《易经》里有记载。中国的学问,也是先从“位”字开始的,中国有本书《中庸》里也讲到“位”。“位”,就是要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有1个证——身份证,告诉你是什么身份。身份证的目的,就是时刻提醒你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的精神,让你永远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儿子,要对父亲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先生,要对太太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长官,要对部下负责任;不要忘了自己是谁的部下,要对长官负责任。处处告诉你责任,责任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你的身份,你没有这个身份,又怎么会有责任呢?你1切的责任、权力、义务都来自于你自己是个什么?所以,必须先要找到自己是个什么,这是今天要谈的问题。

1切的道德教育都是从这里开始,1切的道德教育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产生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润滑油,密切合作而永不磨擦,密切合作而永不高热,不会发生冲突,永不矛盾。形象是绝对矛盾的,内容是绝对合作的,外表是矛盾的,内容是合作的,这就是道德。各位同学,懂得什么是道德,这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国《易经》里告诉你的儒家的道德观和老子的道德观,又是不1样的,千万不要把老子的《道德经》当作是道德教育,那完全是两码事。《道德经》的来源是由老子的8101章5千言,它1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民可民,非常民”是取得上经的道,下经第3108章是无道讲德,无德之德视为有德,因此取名为《道德经》。它和道德是两回事,更妙的是在于它是从天理讲到人理。看起来,老子完全脱离人理,实际上不是的,它从天理进入人理,让唯证者不要离开了天理,违反了就会失败。儒家刚好相反,儒家从人理进入天理,到最后,天人合1。在哲学上,已经为道德思想提供了1个研究的观念。1个是从天理进入人理,1个是从人理进入天理,两种不同的道德观。道德,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有距离又有合作,怎样让它不产生磨擦,太重要了。人的道德来自你和你的关系,我和我的关系,我们俩的关系搞得很好,这就是做人的道理。我们眼中有仁,心中有世,这就是爱国。关键就看你,心中有谁,心中装得越多越伟大,装得越少越平淡。道德范围的大小,就看你心中装的人的多少,心中有没有“仁”。“仁”字很奥妙,仁者就是仁爱的人,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只有1个人,它是有3个人的。你心中有他叫仁爱,你做什么事都想到另1个人,这就叫有道德了,有仁爱了。

我到新加坡、菲律宾去参观,1下飞机,1个导游小姐就上来给我们“上课”,他说,各位先生,新加坡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地方,是1个从来没有人贪污的地方,是1个不能随便吐痰的地方,是1个不能随便抽烟的地方。讲得我们都害怕了,那怎么办呢?她说,如果大家要吃水果,赶紧把皮扔给她,要不然,会边行边挨凑的。还举个例子,说美国的1个小孩跑到他们那里不守法,结果让他们拿着鞭子打,美国总统写信道歉,用美国的国旗保证,用美国的国格要求,仍旧照凑不误,绑在柱子上,用带刺的鞭子打,打了3遍,打完之后住院,住完院再打第2遍,再住院,住完后再照打,直到惩罚完全为止。并警告我们不要随便吐痰,乱干就会遭打,凡是要小心为上。我年轻的时候认为抽烟不好,连烟都没有抽1支.人生枯燥,不能白来1趟,我规定自己从610岁开始,抽到710岁。我创办的学校,有4个信条,不抽烟、不打架、不作弊、不留级,违反了“定斩不饶”,1违反就开除。我的这个学校,每年要开除2、3百人。道德教育就是从生活细节,点点滴滴开始的,任何1个行为都是从小地方看。检查学校再漂亮的图书馆不用看,只需检查厕所、厨房、储藏室,这些小的地方就可以了。只要这些小地方做好了,这个学校就够资格做教育,管理。外表的1切都没有意义,教育是从细节开始的。在新加坡,我问哪儿可以吸烟,导游小姐说,各位,头顶青天,脚踩地,就可以吸烟了。这根本做不到,后来,她说,老先生,告诉你吧,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我问,何为公共场所?她回答说,2人以上,即为公共场所。今天,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2人以上为公共场所吗?法律的规定当然不是这样,而中国的仁字就是这样写的。2人以上即为仁,心中有仁最为重要。

今天办任何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心中有仁,眼中有世。仁为道德、位置,要把自己的位置搞清楚,定好位。老子说,道蕴含在所创造的事、物、理中即为德,认识道德从守分开始。合理的身份,它不能争取,是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的。在座的各位同学有1个共同的身份——学生,学生2字从何而来?孔子曰“学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为什么叫学生,而不叫学死呢?中国的教育法谈到,学生就是根据任何1个朝代订的教育宗旨而来的,根据朝代的政治需求所订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由此,定名为学生。学生有3个生。第1,学生活的基本常识。电脑已成为基本常识,要懂得电脑上网,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第2,学生存的技能。1个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能生存。生存靠服务,读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不知道的别人服务的。要有1技之长,先他人而后己。人是从动物进展而来的,从动物性往上进展到人的生活,到了某1程度,讲的是道德、气质、人格、人性。要学的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后,必须学死,。“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最难的是死,死得其实,死得其所,是读书人所要学的。人与野兽不同,是因为人有自己选择和控制死的权利,有选择的机会和本领,而动物没有。当敌人对闻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你可以继续担任宰相,闻天祥说“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我只是被你暂时的控制和压迫而已,并不是投降。浩然之气,视死如归的伟大气魄,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所以,老师以学生的心作坟墓,伟人以老百姓的心作坟墓,那才是最好的归宿。“善歌声使人记其声,善教者使人记其智”,这就是读书人应有的态度。人活着不是为了基本需求,而是为了实现最高的理想与目的。荣誉高于生命,荣誉1切,1个人必须永远维护属于自己的荣誉,不能为了改善1时的生活而丧失了荣誉,这都是不值得的。

古人的东西很多,是学不完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文化,首先得认识文字,其次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我们要咬牙切齿学英文,在忠信教育法中特别强调,学习英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能力。学英文是另有主张的,是迫不得已的。现在其它1些国家都在使用我们的语言,这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威望,然而,现在我们不但不能继承,还得去学其他国家的语言,站在国人的立场上是很惭愧的。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目的,要读懂文字,还要配套和加强后代子孙延续中华的文化,否则,我们将“丢失”我们自己的文化。管子说过,国之亡必亡其所长。日本最厉害的是军事教育,最后就死在军事上,德国也是如此。我劝大家多读管子的书,道德教育就是向管子学的。管子的时代是订制度,以德治国,以法制国,1个国家必须立法,1切按制度来,官不能随便封,也不能随便建。古时候的封建,就是帝王向将相封赏,没有官位就随便建1个。要想加强道德制度,就必须立法,订制度,提出的1个口号就是以礼治国,“礼义廉耻,国之思维,思维不张,国乃灭亡”。1个国家要搞道德教育,必须记住这4个纲领。用白话文讲,礼即1个人做事规规矩矩的态度,1切重于道理,要说肯定的话,不能摇摇摆摆,温恭谦让,这是君子应有的态度。义即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即明明白白的辩驳,耻即彻彻底底的觉悟,1个人要自我觉悟,懂得了无耻才不会做无耻的事。《中庸》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这里的“义”不==“江湖”上的义气,我们所提倡的义是有利于人群,有利于法理,有利于天道,是该做的事。

道德是从文化中磨合而出的东西,不是规定出来的,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当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做到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能不断实实在在做人,就是自强。1个人能够不断自强不息,谁又能羞辱你。当代的学生常犯这样的错误,他说,老师,你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其实,他错了,那不叫自尊心。靠他人的尊重,靠他人的谅解,靠他人的原谅,靠他人的不敢侵犯,我自己绝不做错事,绝不做让别人批评的事,为了尊重我自己,所以我永远都不做错事,那才叫自尊心。搞清楚两者的定义,也就没什么不可理解了。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学生有犯错的权利,认错不罚。忠信教育学校内,有1个商店属于福利性质,它也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君子自强的场所,它不用任何强制手段或措施。

办教育是国家的1个过程,是到了某个程度非办不可的,是天道,是自然之理。现在我们的国家富了,台湾很多人不自爱,素质低下,极易引起大陆同胞的反感。认为10年之前回大陆的台湾同胞是神,现在回大陆的是普通人,10年之后回大陆就是鬼,这里就涉及到1个道德教育问题。1个国家几10年能和平相处,是很不容易的,海峡两岸是有骨肉之情的。因此,我们也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忠信教育法特别强调的第1件事就是爱国。爱国从爱家开始,爱家就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否则,道德就无从谈起。1切道德从近身开始,从小利、小礼、小廉、小耻开始,教导小孩子要从简单的日常基本礼貌开始。从实践来看,办校310多年来,学校没有犯罪记录,就是从小处抓开始的。道德从孝敬父母开始,孝敬父母从态度开始,承认父母的辛苦,认同父母的身份。所谓态度,是对他人所表示的1种行为。

今天所讲的以德治国,就是简化了的以道德治国。道德不是规定的,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磨合。道德是文化的1部分,而文化在古时文与化分开用的,到了汉朝才开始合用。到目前为止,“文化”1词在古老的中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任何国家都没有,所以众说纷纭。有人说文化像空气1样是不可分离的,有人说文化是1个族区的生活习惯,有人说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创造出来的社稷,这些社稷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非理的,有些是反理的,但这些都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还有人说,文化是文明的综合体,它包含艺术、宗教等等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简而易之,今天的文化就是包含了万象的1切。文化是1个不可或缺的东西。文明是1个相对词,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智慧文化。文明可以创造。文明有的可以回归文化,有的不能回归文化,文化可以创造文明,文明可以滋长文化。但不1定个个文明都可以回归文化,当文明进入到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时候就成了文化。文明的相对词是野蛮,人类脱离了野蛮进入文明,就是明白了事理、道理、人理。文明包含了文化,文化也包含了文明,反反复复,也就变成了没有对错。文明是不比是非的,它只能比厚与薄,丰富与贫穷,精华与糟粕。立场不1样,也就决定了不1样的文明。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由于道德包含在文化当中,因此,道德教育就是伦理教育、人伦教育。人伦有它的伦理,根据伦理就有人的定位,根据人的定位产生人的行为。这就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因素。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3

网络在带给大学生各种便利的同时,他们也不经意的成为了网络的受害者,网络色情、,各种暴力、恐怖视频等等都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比如很多学生就因为模仿电影中的各种镜头而做出了很多不可理喻的行为,2007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就是因为一名学生对暴力电影的模仿,结果造成了8人当场死亡的惨剧。再比如,很多大学生的电脑受到垃圾邮件、电脑病毒的影响,泄露了个人隐私或者受骗上当,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在目前我国网络监管仍然不是很有力的情况下,我们要探索新方法,力求寻找有效的途径及时规避和消除互联网给校园安全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社会化就是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一系列转变,著名的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认为,自我控制能力低的人往往是网络不道德行为的施行者,这类人因为控制能力差,所以容易出现各种出格的行为。所以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网络道德的教育。而实际上,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的一个虚拟社会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转型,而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不良思想、有毒文化也会造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曲折理解,使其社会化转型偏离原有的轨道,因此,我们要通过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条件,确保其顺利实现社会化。

三、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各大职业院校网络技术以及各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电子化校园、数字一体化校园的应用越来越广,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课程的选择、查询,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等各种功能,可以说目前已逐步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网络化校园。而在这个网络化校园中,学生仍然是参与的主体,各种BBS,网络贴吧上面的版块都是大学中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大学生的喜怒哀乐,比如校园辩论会、校园舞蹈比赛,创业大赛,毕业前的依依惜别,选课的建议等等都是重要内容,所以一定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新闻,弘扬进取的网络文化精神,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我国的重要人力战略资源,是整个华夏社会的希望,而他们在网络上的各种不道德行为会直接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危害。2002年,广州白云机场公安局就破获了全国民航辖区内第一起利用窃取他人银行卡资料、在互联网上盗窃他人存款的系列案件,而令人惊讶的使,抓获到的竟然是长沙一所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曾某及其同伙曹某,他们在虚荣心、贪图享受的心理作用下从多个银行卡中盗取了人民币5万余元,造成了受害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伤害。可以说,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出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我们的底线,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纠正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探索原因,找到源头,采取一系列措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最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4

实践中有这样三大主题内容供教师们参考与选择:一是从少儿与大自然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朋友”主题。这个主题内容的重点是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真正跟自然“在一起”,启动孩子们的感知觉,体验和发现自然的智慧与奥秘,领略大自然的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在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发现,感知人类是自然中的一员,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培养尊重、平等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二是从少儿与生活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生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去发现和思考自己生活(家庭、学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观察、调查、探讨以及寻求方案等活动,得到生活中的“自然生态”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及探讨,从生活的角度了解能流物复、时空有宜、承载定额、协调稳定等生态特质和规律,激发孩子们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节约、珍惜、低碳等价值观,养成过简单生活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少儿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责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走进社会生活中,用“生态”的眼睛去看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城市,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去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类活动的重点放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探究、学习、提出改进方案及宣传等,增长少儿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承担(公民责任)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少儿生态道德教育在环境教育已有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及对“环境保护”探索的基础上,以生态的眼光来组织和设计环境教育时,收获就不仅限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或环境保护的成效,而是帮助少儿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在反思、体查和行动学习中培养合乎于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生态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

二、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

1.培训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指导教师

教师作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连接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需要通过教师们的内化与创造性的工作,作用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意识开发及能力培养是实施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首先在培训策略上设计了团体培训到个案指导的模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团体培训及建立“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对教师进行普及性的意识开发、能力培养及针对性的个案跟进指导。每年共有6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儿童中心或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培训,他们主要是校外机构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教师(通常他们开展的活动并不以生态环境类为常设主题),其中约30名教师进入“种子教师计划”,接受个体指导及对其活动的个案督导、评估。团体培训中,以参与式培训及体验式教学为主,在对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素质及其教育能力进行基本调查后,即设计和安排生态道德基本理论及教育活动指导的相关系列课程。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强调以教师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地唤起和连接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架构出通向更高知识与能力需求的道路;体验式教学重视学习中教师的思行合一,以案例分析及实地的情景教学演练开展,指导和协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学习和总结。种子教师培养中,以其指导的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了从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活动评估等较为系统和针对性的指导。这个过程中激励教师形成学习型小组,将要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做成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指导他们将教育活动中的难点、疑点问题作为主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与质量,长久以往会使教师们成为教育活动主动的反思者和促进者,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对种子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谈到了“生态项目”带来的“洗礼”,主要体现在生态意识提升以及教育能力提高上。教师的能力成长,保证了教育活动始终有新鲜的血液。

2.设计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活动设计,在“儿童为本”的主旨下从教育指导策略、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上统筹考量。首先提倡“儿童参与”的教育指导策略。“儿童参与”一词来源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即“儿童自由自愿地投入表达观点、进行决策或实施行动以实现自身或其他儿童的利益并确保其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在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儿童参与”进行了教育化的应用———少儿有权以“主人”的身份始终参与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行动及后果管理,保证了教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及教育过程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能获得更多更自主的表现和发展,避免过多的教师“特权”阻碍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经典的“儿童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指从活动主题的产生、活动的组织安排、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的表达及应用,都要听取和最大程度地采纳儿童的意见,并根据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探讨和创造的机会,教师成为协助者、陪伴者和指导者。其次,教育方式上强调从老师传递示范式转为学生体验探究式。传统的小学德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生活、灌输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等。这说明被灌输与被教导的“道德”是不为少年儿童喜欢的,有效性也不高。儿童身心及道德发展的规律也揭示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因此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要重视少儿在其中获得真知与真感,活动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儿童亲身的体验与发现、学习与探索、思考与感悟上,教育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启发、探究、讨论、表演等手段,使得儿童能够有认知与情感交互、思想与行动相行,统合自身知、情、意、行的整体过程。再就是教育目标上从单一封闭型(学习知识或练习能力)转为系统开放型(知、情、意、行的统一)。不强调要传递给儿童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学会多少技能,而是关注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亲身体验、学习融合及转化应用,关注是否能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多元性、相互联系性和后期启发性,这样的教育活动其成效的显现可能“慢”一些、耗时“长”一些,但更深刻更持久。

三、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效果及展望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5

如今,在各类职业院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开展各类的文娱活动,创造以学生自身形式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这种独具青春气息、积极向上的氛围,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德育观有着耳濡目染的效果,是职业院校加强道德教育的有利手段。职业院校的学生尽管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较弱,但是他们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规划清晰,拥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从此可见,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应根据校园的实际特色来构建。概括的来说,职校校园文化有两个特点:一,全面性,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是专业性,可以通过创新大赛、职业形象展示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造成了他们家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较高。而他们本身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独立性较差,这就使职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这同时因为德育工作要求过于理想化,而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较弱,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成为了一个形式,产生的效果不明显。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一,因为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各异,成长环境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在认知不同,职业院校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在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群体性教育为主,没有针对性。或许在学生之间产生了影响,但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二,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懒散,行为举止较为夸张、缺乏社会公德意识。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开展德育工作仅仅是以制度约束,通报批评教育为主,不仅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反而让其抵触,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考的成绩低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使他们中很多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对未来的生活缺乏信心,导致大多数人迷恋于上网、游戏、恋爱等。

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去发展

(一)在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中把德育理论列入进去,让学生重视德育理论校园的文化建设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传统的历史、优良的精神道德风貌、正确的价值理念、卓越的目标追求。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以学生思想追求为主体的精神风貌以这种他们为主的感召力,引导学生把自我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弘扬和发展德育工作建设。

(二)根据不同类的学生展开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职业院校的学生伴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和对生活的体验增加,所遇到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处理的方式也是带有个人感情特色的。例如:刚懵懵懂懂进入职业院校生活的一年级新生,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磨合,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是又会产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生活观念等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则基本是学业的压力;四五年级的学生通常就是就业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德育工作的展开要有针对性和着重点,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最大化的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说对一年级新生用入学教育、访谈、晚会等系列形式让他们融入进学校生活,融入进校园文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主题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扩展他们的交际,同时将所遇到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启发他们去思考,和体会进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一点,对于个别个性有差异的学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以及特色的奖励体系,弘扬和发展德育建设,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培养特色的社会人才。

(三)组建优秀的学生团队(学生会或社团),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建设中让学生参加到德育建设管理的队伍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是一次学生自己锻炼和提高自己德育方面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认同德育工作。在学生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动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团体的建设中去。着力训练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团队,培养其团队队员对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潜能,通过他们影响周围的人和其他学生群体,通过学生和学生沟通合作,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比死板的条例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使德育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总的来说,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把德育教育理念,转化成学生的个人思想认识,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四)用榜样的力量做表率不管在什么时候,各类校园活动中都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要把这一类的学生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学生受到榜样的影响和激励,自觉抵制不好的东西和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这些榜样的作用可以在学生中产生一个良好的机制,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榜样的队伍中来。构建丰富而有趣的特色校园文化,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践性。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6

1.将性别意识贯注于教育主体在两性平等的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和批判现实社会生活中和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好的性别意识,将性别意识贯注到教育主体中。道德教育应重视性别差异,但同时应尝试冲破旧的范式。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应支持男女两性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于道德教育主体来说,要正确认识男女两性在个体发展上的差异性。这些个体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身体和智力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教育主体要善于从性别的视角分析这种差异,寻找适合他们的道德教育方式,实现道德教育的性别公平。

2.将“因性施教”的理念贯穿于德育过程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性别教育应包括在教育目标之内,这里就有一个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的问题。首先,艺术类的男女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这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因此反对无性别之分的“平等”教育或随心所欲的“性别”教育。其次,男女的区别并非是截然不同的,重视性别差异不等于说要人为地加剧两性之间的不同。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从个性角度来讲,应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阳刚中渗透阴柔;而女性则以阴柔为主,阴柔中带有阳刚。从道德认知的发展来讲,应强调男女两性互相取长补短,既具有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道德认知水平。因此,“因性施教”也就是要本着这种目标来进行。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积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打破传统性别定型观念的限制,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势。

3.将性别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性别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正确对待性别差异,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和制度带来的性别歧视霸权,让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教育上处于弱势的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目前的社会,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流的社会,在道德教育中也缺少这方面的教育。要想促进女性道德教育的发展,使女学生真正通过道德教育发挥自身潜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需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及道德教育体系。

二、性别教育纳入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

在面临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性别教育缺失的情况下,走出其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在道德教育中开展性别教育,尤其是在高职教育中开展性别教育。高职教师应选择无性别偏差的教材和课程内容,这是矫正学生性别刻板印象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在道德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教材充斥着对女性的贬低、丑化和偏见,因此使用性别中性材料取代有性别刻板化描述的材料可以避免学生受到教材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忽略女性和反映性别刻板化的地方,从而使学生正视教材中的性别问题,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要善于挑战自己的性别刻板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认识。例如,表扬和鼓励非刻板化行为,让学生接触无性别偏差的角色和学习材料,加强男女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鼓励学生考虑非传统的职业等。另外,作为教育者,应增加师生互动频率与效率。作为教育者,需要有博爱的胸怀和宽容的意识,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从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来看,男女生之间确实存在各种差异,诸如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应重视德育教学中的性别差异。教师还应注意发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善于分析男女学生的各种差异,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除了通过主要的课堂教学的方式与途径之外,还应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男女生共同参与。此外,还应优化教师的性别平等观。高职教师应主动剖析、反思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性别差异性和多元化,体悟当今社会性别意识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了解当前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歧视以及偏见,整合自己的经验,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对自我道德发展的局限。

三、建构道德教育中的性别和谐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7

(一)依据不充分,不敢实施

国际化办学和汉语热的兴起导致大量的境外学生到中国学习是近几年的事情,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目前仅有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来华各类奖学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关于加强来华留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紧急通知》等部门规章或文件,各高校再依据这些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据此开展对境外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由于没有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在宏观层面的法律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导致学校不敢对境外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从学校的层面来看,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的各单位间对能不能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怎么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等问题都没有搞清楚。

(二)学校不重视,疏于实施

不得不承认,由于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水平,来大陆求学的境外学生的教育层次偏低、综合素质不够全面,还远远无法与在欧美国家的留学生相比。他们来中国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中国政府的全额奖学金、录取分数线低、生活费用低及毕业后寻求在中国发展等因素前来求学的,他们在居住地可能处于中下阶层。这类学生迅速增加,而相关高校的教育管理又未能及时跟进,导致近几年来我国境内的境外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也随之频繁发生,有人身伤害类、侵犯财产类、交通肇事类、侵犯女性类等犯罪行为,甚至还有从事间谍活动,收集我国军事、经济情报,破坏我国政治、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有资料显示,我国境外学生犯罪案件占到同期犯罪案件的58%,而且案件数量正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2]。境外学生犯罪出现犯罪低龄化、侵财型犯罪比重较大、犯罪情节越来越重、案情呈现复杂化的特点,这种现实更突显出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国家层面、教育管理部门层面、学校层面均不够重视境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致使一些高校盲目片面地追求办学国际化,对境外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置之不理,在制度、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保障机制、监督实施等方面均不够重视,存在只要能够招到境外学生就行,至于成绩差一点、纪律松散一点、思想品德差一点、集体观念淡薄一点的,来到学校都当“佛”供着、当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亮点,学校层面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院系层面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具体到真正的实施者及境外学生辅导员只能凭良心工作,忽视了境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队伍不完善,无法实施

目前,面向境外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高校寥寥无几。一些重点的高校或者以选修课的形式,或者以社会实践的模式开展,很少或者没有配备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专职教师和管理干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专职教师或者虽有但素质参差不齐。仅有的授课教师多数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不具备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且大多存在外语能力瓶颈;二是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干部。目前国内诸多高校都是由管理境内学生的高校辅导员对境外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由于辅导员不都具备外语能力、外事经验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半凭经验管理,一旦辅导员离开岗位,其所具备的经验和知识就被带走,缺乏工作传承性,不利于开展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四)管理不到位,难以实施

一是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我们历来重视出国留学工作,对来华学习的境外学生重视不够,更是缺乏敢于实施和主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这导致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政策缺乏总体规划与战略部署,许多管理政策和具体工作都是境外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出现了问题,才应景式地制定应对措施,缺乏对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定位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管理手段落后。由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人手紧缺,我们对境外学生的教育管理仍然停留在对国内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上,例如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住宿管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社团管理、网络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均没有探索出适应境外学生的有效模式,不利于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面实施。三是管理职能不明确。由于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拥有完全的办学自主权,政府、社会、学校、院系、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对于境外学生的管理教育权限不清晰、职能不明确,导致对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没有明确的负责部门和人员。

(五)跨文化冲突,不愿实施

境外学生群体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来学习之前对中国(大陆)基本是一知半解或完全不了解,加上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国情、文化、宗教、历史、风俗习惯等都存在差异,多元文化碰撞更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文化冲突。各个国家及地区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差异与碰撞,在客观上也存在着冲突的可能。有的高校担心如果推行思想道德教育,可能会引起境外学生的反感和反对,因此,干脆不实施。现状是执行尺度不一,加上境外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学生类型、国别、价值观等都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发展,要在不同高校间、不同院系间、不同专业间、不同国家间、不同宗教信仰间的境外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比较大,且很难实现统一。此外,由于境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个性化强,民主、自我意识强,入学之初还表现出学习不适应、环境不适应、生活不适应、管理不适应等。而我国高校的入学教育普遍存在时间短、内容陈旧、方式落后的情况,已无法适应境外学生的新形势,容易导致境外新生一入学就导向不明确、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再加上跨文化冲突及语言不适应,交织着境外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弱、组织纪律意识淡薄、不尊重教师、自由散漫、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境外学生,能不能培养出能够传播中国文化、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新青年这个重大战略问题。基于这种顾虑和矛盾的存在,招收境外学生的高校都应当在境外学生中开展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将这些问题完全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干预范畴,在搞好境外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之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契合,为我影响、为我所用。

二、高校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生源国别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的生源主要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居多,后来生源拓展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港澳台侨。改革开放以后,境外生源扩展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从以周边及友好国家为重点,转变为面向世界并兼顾周边和友好国家。从1950年到2013年,从3个国家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33人到36万人次[3]。学生国别和地区的扩大,其所带来的冲突、文化、宗教、风俗等一系列问题更多、更趋复杂。二是学习层次的变化。过去境外学生来中国学习的层次主要分布在预科、专科、本科等,现在已经拓展到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的学历、学位,同时也扩展到高中、甚至更低的年级。学习层次的变化,对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带来极大的影响,对教育的内容层次设计、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配套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三是年龄分布的变化。以往的境外学生基本都是20岁左右的,现在也开始出现高龄和低龄化两大趋势。这些变化都给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实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考虑境外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教育课程、实践课程和体验方式,精细化推进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年龄层次低的,要开设以体验和实践为主,课堂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年龄层次中间的,可以体验、实践和课堂教育并重;年龄层次高的可以实践为主进行教育。四是学科专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境外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文科类,尤其是汉语言、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等。近年来,这种情况也发生改变。据统计,目前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几乎覆盖了中国高校所设的全部学科,学习中文、中医以外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原先境外学生相对集中在某些高校的某几个院系,这样便于进行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管理,而现在境外学生所选学的专业越来越分散,在许多高校的个别院系、甚至个别专业零星分布,这也给开展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诸多挑战。五是就读高校的变化。随着国家对招收境外学生的权限进一步下放,我国高校已从一开始的几所,扩展到了几百所。目前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达700多所。而25年前只有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4所高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现在,全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已达到285所。[4]另外,高校的地域分布也从过去大多集中在省会、沿海及大城市的重点大学到逐步扩大到中西部省份和地方院校、覆盖全中国,高校分布过度分散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非常不利。

三、高校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路径

(一)新的教育理念

随着境外学生毕业后留在中国数量的增加、层次的提高和领域的更加宽广,境外学生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有的境外学生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汉语言和中医药人才为主,现在的功能拓展到了育人、文化传播、政治外交、国家文化软实力、教育产业化、国际化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等。所有到中国学习深造的学生,都受到中国文化相当程度的影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成之后一些优秀的人才被吸引并留在中国工作、生活,甚至成为中国公民,直接为中国服务;二是另一部分人才学成之后回到自己的居住地、居住国,但是这部分人由于留学的浸染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因此,我们必须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重视高校境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建立国家层面的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制度,从教育目标、内容、评估、保障等方面确保和引导全国招收境外学生高校的具体工作,加强对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领导工作。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这为培养“知华、友华”人员、传播中华文化、拓展外交深度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具有中国情结、热爱中华文化的未来国际或地区领袖铺垫了基础。针对他们国别、学习层次、学科专业、年龄分布、就读学校的不同,要采取“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办学理念培养他们。一元,即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主流、核心价值观。坚持一元主导,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导,主动并敢于用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形成,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接纳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能够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了解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元,即各国的优秀文化,博采世界各种进步文明之长,借鉴各国优秀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一元主导,并不反对多元交融。作为外向型高校,必须要持守开放、包容的思想接纳全世界的优秀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型、重实践、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做好境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环节。一是要加大课堂建设的力度。通过邀请校内知名学者、教授开设中华伦理系列名家名课和专家讲座,系统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知识,重塑境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之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养成优秀品德的良好载体。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建设。出版相关教材并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当代中国经济”、“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美德”、“道德教育”、“中国历史”、“中国法律”等课程,使境外学生及时了解中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为培养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良好互动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三是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跨文化培训。由于跨文化、跨地区的求学和远离父母,容易导致境外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加大跨文化交际培训、设置跨文化过渡适应训练,要教会学生如何处置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各类心理问题,让他们能够安心在中国求学;四是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为境外学生开设中国法律、中国国情、学校纪律教育课程,专门介绍中国大陆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纪律,增强他们的法律、纪律观念,减少他们可能出现的违法、违纪、甚至犯罪行为。

(三)新的管理模式

针对境外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强,民主意识强,擅长使用网络、手机等特点,我们要积极支持境外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借助网络化转型积极服务境外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建设信息平台,服务学生日常所需;二是建设咨询交互平台,畅通沟通反馈渠道;三是建设情感交流平台,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境外学生管理网络化;通过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途径活动信息,用微投票、微图片、微评论等潜移默化地向境外学生推送教育管理内容。通过照片、视频、动漫、游戏、电子杂志等打造网络化全方位展示平台,嵌入理论、道德、文化、法律、艺术、时尚等元素,增强对境外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大道理”化为“微故事”,将“大思想”融入“小活动”,将“大理论”变身“多模块”,让学生自治、自助、自我管理,使广大学生在快乐中长知识,在互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体验中接受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新的实践教育途径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8

1、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儿童,调整工作情绪和状态

在课堂上,幼儿教师要学会利用自身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活力调动孩子的学习情绪,避免公开的严厉呵斥,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使孩子自卑、内向。相反,在孩子犯错时,幼儿教师应该给予引导,使孩子自己意识到错误,再加以鼓励和指导,这样孩子就会自觉更正不良行为,同时对周围其他孩子也有教育意义,在整个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2、提倡“爱的教育”

在0-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正是需要成人关心和照顾的时期,他们没有自理能力,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在孩子上学期间就要当孩子的“家长”,必须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投以关注,避免孩子受伤或发生其他意外。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意识,儿童也不例外。幼儿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孩子的喜好,可根据孩子的意愿安排和组织学习活动,这样能够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反之,不能为了方便管理,就强行要求孩子遵守大人的思维模式,这也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但是,幼儿教师也不能因为喜欢孩子就放纵和溺爱。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责任,必须冷静地处理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要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鼓励、表扬的话语增强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扩展知识面,提高职业素养

现代的社会是知识型的社会,信息不断变迁,所以幼儿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吸收新知识。固然,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幼儿教师的工作目标,但是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扩展知识面。作为校方管理者,应该多成立专业培训课,树立考核机制,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水平,确认每一幼儿教师都熟练掌握了幼儿教育教学的技巧。另外,要鼓励幼儿教师勇敢地将所学到的新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兼顾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熟能生巧。另外,贯彻马克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多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以便找出适合孩子的交流方式。只有这样,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幼儿教师不会出现慌乱、手足无措的现象;在孩子突发性的情绪波动时,能立即找到缓解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维护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幼儿教师的学识是提高儿童教育质量的必备条件,也决定了儿童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学的知识范围。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幼儿教师必须学会面对挑战。古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吸收科学的教学理念,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基本的认识,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4、注重言传身教,实行软性教育

幼儿教师的行为和思想的榜样,对儿童形成一种无形的知识灌输,对他们造成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做好榜样形象,成为孩子除了家长之外最好的模仿者,让儿童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社会规范,另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在传输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教育,拥有一双善于发现新事物的眼睛。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及个性魅力,丰富孩子的课后生活,注重对智力的开发和对特长的培养和训练工作。更需要幼儿教师注意的是,在校园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这样从文化、素质两个方面都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向上的推动力,提高了儿童的教育质量。学习的根本是模仿,举一反三是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幼儿教师的榜样力量足够强大,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家长和老师的骄傲。如果幼儿教师没有以身作则,那么就会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也会引起家长的不满。

5、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教育质量。因此,在注重提高幼儿教师道德水平的同时,要通过加强幼儿教师的道德意识,充分认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科学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带入到日常的课堂中来。通过言传身教,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使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作者:田亚婕工作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关怀道德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关怀道德取向理论产生背景

吉利根作为科尔伯格的一位女性学生,在任科尔伯格研究助理时,吉利根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对科尔伯格的实验做出质疑。“单纯的以男性为实验样本,对被试进行实验测量并做出道德判断的阶段性划分,以男性的道德视角来代表整个人类的道德,忽略了女性的道德发展。”[1]11与科尔伯格的研究不同,吉利根在研究中让女性敞开心胸,痛痛快快地去谈论自我和道德,谈论自己在道德观念和选择上的困境,而自己却宁愿充当一个颇具同情心的倾听者,把女孩子和妇女的声音记录下来。访谈过后,仔细倾听访谈的录音,吉利根整理自己的访谈记录时顿感吃惊,发现在庞杂的心理学系统中,看不到女性的身影,听不到女性的话语,因为女性或是被置于边缘地位,或是被一种偏见来解释,或是被从研究男性中得出的标准来覆盖。也就是说,在以往的人类发展理论中,女性并没有被包括进来,所有的成年人都被假定为男性的,男性被当作了规范。对此,吉利根对科尔伯格的实验结果进行批判,指出科尔伯格的实验结果有性别的偏见,且不具有人类道德认知水平的代表性。1982年吉利根的著作《不同的声音》出版,在这本著作中,吉利根将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建立在三种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大学生研究、流产决定研究以及权利与责任研究。”[2]29全书系统论述了关怀道德取向理论,从女性的视角提出了关怀的道德取向。被人们认为是“将‘关怀’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引入道德心理学的第一人”。[3]44吉利根在书中指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论是根据传统的认知发展学派理论进行实验,提出假设并得出结论,并没有考虑到女性的道德情感体验。吉利根认为,女性的道德发展不同于男性,在面对道德选择时,男性与女性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道德决策。因此,吉利根在回顾和阅读了大量经典著作和伦理学、哲学的文献后,在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论上做出改进和补充完善,提出了关怀道德发展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和两个过渡阶段。

二关怀道德取向理论的基本观点

吉利根调查了29名年龄在15-33岁的妇女关于堕胎的态度,这些妇女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吉利根对这些妇女先后做了两次访谈,主要澄清“妇女如何处理怀孕或堕胎的道德问题”。[4]29吉利根发现,“女性的道德观表现为:把关怀别人看成自己的义务并且避免对方受到伤害的道德观念;男性的道德观表现为:公正的处世态度及理性思考后做出判断的道德观。”[5]515通过对这29名妇女对决定堕胎与否,如何决定问题,如何做出选择等问题的回答内容,提出了关怀道德取向理论,把人的道德发展划分成三个水平,两个过渡阶段。

(一)三个水平和两个过渡阶段的划分

水平一:自我生存定向阶段。这个发展阶段人的道德是自私的,仅仅表现为个体对自身的关心,处于一种生存定向的阶段,认为自我生存是最重要的。道德是外在社会强加的束缚。吉利根称这个阶段为道德虚无主义。水平二:自我牺牲的善良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是无私的,对他人的关怀占据主导地位,把对他人的善良关怀看作是自己的义务,通常会寻求不让人受到伤害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水平三:非暴力道德阶段。这个阶段的妇女认为关怀是一种普遍的原则,人与人之间,双方相互关心平等互利,关怀成为每个人普遍的义务。此阶段属于一种后契约式原则。在吉利根划分的这三个水平的中间还有两个过渡的阶段。从水平一过渡到水平二为第一个过渡阶段,是由自私地只关爱自己过渡到学会关爱他人。水平二过渡到水平三为第二个过渡阶段,是由一味地关爱他人过渡到既关爱自己并且关爱他人,达到一种道德的平衡。每一个水平过渡到下一个阶段,都是关怀道德的一种进步,人们不但学会了保护自己,关爱自己,也学会了关爱他人,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普遍原则。

(二)公正取向与关怀取向的比较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通过道德两难故事,对被试进行测试,在被试对两难情境做出道德判断后,科尔伯格从被试的陈述中区分出了公正、权利、义务、责任等道德属性,并划分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这与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吉利根在保留科尔伯格的公正、权利、义务、责任等道德属性,还创新地提出了关怀的道德取向。吉利根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取向的伦理道德观,一种是公正取向的道德伦理观,一种是关怀取向的道德伦理观,“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6]111在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中,作为男性的公正取向的伦理观和女性的关怀取向的伦理观,在面对处理人际关系、对道德品质的评价、在道德生活、道德表现、道德问题解决等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候,公正取向的人们都是各自独立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处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惠且独立的;关怀取向的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保持着彼此联系并且相互依存,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彼此间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关心、照顾、相爱。[7]34在看待个体道德品质时,公正取向的人们会认为,个体的道德品质与其自身的责任、义务、承诺有密切的关联,人们应当承担责任,履行其义务,遵守承诺,做一个正直的人;关怀取向的人们会认为,个体的道德品质与其维护和发展同别人积极良好的关系相关,保持与人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在道德生活方面,公正取向适应于客观现实的社会标准,追求平等与互惠,与人相处时,要求客观平等;关怀取向常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解除他人的痛苦和负担,至少不在身心两方面去伤害别人。[7]34公正取向在面对道德问题的表现时,会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冲突,社会之间的冲突等方面,得出其中的利益关系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关怀取向面对道德问题表现时,根据个体、他人、社会间的关系后,协调其中的矛盾将其缓和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公正取向在面对道德问题的解决时,常会倾向依赖社会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偏不倚的原则,在标准规范的判断后进行道德问题的解决;关怀取向在面对道德问题的解决时,倾向于个体自身所表现的爱心、真情、关心等感性的情感态度去进行道德问题的解决。

三关怀道德取向理论简评

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引起了许多争议,但该理论补充了传统道德理论的不足,因此在对理论的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局限性,对理论的不足再进行深入研究,合理的部分可以充分借鉴运用。

(一)关怀道德取向理论的简评

吉利根关怀道德取向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许多学者都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学者们对理论评价的不同观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该理论的质疑,另一部分是对理论的观点表示赞同。质疑的声音提出了,人类的道德倾向中是否真的存在有性别的差异?是否真的是男性倾向于公正,女性倾向于关怀的道德?性别是导致道德倾向差异的主要原因吗?[8]质疑的声音认为,吉利根只强调不同性别的两种伦理道德倾向,代表着两种道德视角,并没有更进一步深入说明、解释、实验证明她提出的这个观点。道德研究中,为什么要注重性别的差异,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赞同的声音对关怀道德取向理论给予了肯定。第一,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中的“关怀”、“关爱”的观点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出现在了道德心理学的领域,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进步,扭转了传统的认知发展学派忽视道德情感的局面。第二,吉利根改进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对被试进行测试,让被试畅所欲言,陈述自己的道德思维,突破了单纯量表测试的束缚,也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二)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怀道德取向理论有许多合理的观点,在现今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可以充分地借鉴理论的合理之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需注重性别差异

根据吉利根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在道德判断中,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道德取向,男性比较偏向于公平、尊重他人的权利、权威的规范、抽象理性的思维等方面,女性更注重于关怀、体谅他人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性别差异,特别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青春期是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开始形成的阶段。教师应当注意区分男女学生的道德发展异同变化,进行分性别教学。男生注重公正公平等理性的道德原则,所以教师在对男生的教育上,应当多增加些关怀的教育,培养男生学会关心别人,体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女生的道德倾向注重关怀,教师应当多培养女生的理性思维,公正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我国新一代的青少年在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女生多了些理性的思考和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男生也变得心思缜密且学会站在他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体谅别人。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这不仅是对传统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修正,而且为我们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2.重视道德教育的情境性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两人的实验都运用了道德两难的故事,故事内容涉及了对他人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等因素,目的就是让实验的被试感受故事的情境,让被试充分融入故事的情感去进行道德的选择。在我国,现今的学校道德教育过于注重道德知识方面的传授,而忽略了对道德实际行为的培养,成了一种光说不做的道德,学生可以指出道德行为的正当与否,却很少对优秀的道德行为去进行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没有给道德发展中的学生创造一种道德发展和培养良好道德的情境,学生并没有处在实际的道德判断、选择、行为的过程中,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因此,重视道德教育的情境性对现实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有意义的方法。首先,教师在学生品德的培养课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情境感染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多了解他人的处境与情境去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考虑,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其次,道德的培养不应只停留在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当中,在其他的课程或者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应当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道德情境和道德榜样,使学生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

3.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

道德教育生活化,使德育回归生活。在关怀道德取向理论的研究中,通过真实生活中描绘的两难故事,让被试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生活的两难。教师在对学生道德培养时,多从生活中找寻现实案例,使学生充分置身于现实生活的案例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关心,体谅他人。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道德学习。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体验社会生活中的多变复杂的道德情境,在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中进行道德的学习、道德的判断、道德的选择。其次,道德教育不仅要关注既定美德和道德规范的传授,更要注重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应当主动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的心理上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道德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关心别人的好榜样。

本文作者:黄璟工作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第三篇:道德教育的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

一、人的自然世界与道德世界———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的历史探析

何谓自然?古希腊文υσιζ一词由哲学家爱奥尼亚首次使用,其包含的意蕴与英语nature一词的两层含义基本一致:一为本原(source),即构成事物原初状态的基本要素及其存在的秩序(principle),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指称的自然的含义———“运动和变化的本原”[3]12;二为集合(collection),在高尔吉亚的《论存在或论自然》中,υσιζ即为集合体(ag-gregate),也就是英文中的“世界”或“宇宙(cos-mos)”的总称。所以,亚里士多德指出:“自然存在的运动的本原就是自然,它以某种方式内在于事物,或者是潜在的,或者是现实的。”[4]115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自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自然”的意思,“天者,自然之谓也”,“自然既明,则物得其道也”。(《庄子•天道注》)老子发现在自然领域里,却有着与社会生活领域不同的境况,即“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区别:“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对人的自然世界与道德世界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既对自然的形而上学,也对灵魂与精神信仰的基础进行了探讨;到了18世纪,康德明确指出了人的世界是由实际的自然世界与人类行为的道德世界所构成的统一体。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可以对世界有着“先验”的可能,物质客体的自然并不必然地独立存在于精神之外,这种先验的“客观主义”与黑格尔所阐发的“一元论”的唯心主义,都从整体主义角度出发去关注绝对精神的存在,这些对自然、道德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解释为后来反自然主义的哲学研究起到了标旗的作用;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的时兴,导致伦理道德领域里自然主义研究范式与人文解释范式之间的严重分歧;特别是在19世纪的晚期,反自然主义将解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具有“悬置与客观”意义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伦理的研究之中,这种研究与自然主义所追求的统一性、实在性、可测性不同,否认客观与普遍是本质存在的唯一形式。反自然主义研究范式把那些可以被观察、测量但却不能被理解的“自然实在及其秩序”与可观察、通过解释的方法得到理解的“社会现象与秩序”进行了区分,认为“自然实在具有一种经验主义实在论的本体论,而社会实在是主观的。”[5]13518世纪哲学家休谟说过,“事实”是认识论的范畴,但是“道德”却是必然性的概念,对于事实的探索与描绘不可能自动的转向于对价值的判断。受到这一论断的影响,在接下来的19、20世纪里,反自然主义者对自然主义把“是什么”的判断想当然地转向“应当是什么”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摩尔还特别用“自然主义的谬误”来批判自然主义的种种不足。在西方世界,自近代自然科学从哲学中逐渐分化以来,道德哲学的基础也从基督教的经义转向了以实证性、精确性、可测性为特征的“科学主义”。“科学”的自然主义对道德哲学的最大冲击在于道德应该有其“科学”的基础,这就需要从人之为人的自然本质中找寻道德的依归所在。培根的科学实践观点与哲学的归纳方法为伦理思辨走向科学的“实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持。伦理哲学从把自然实在与价值标准等同的古典主义转向了科学的实证主义,分析道德现象的“科学性”成为追索的对象。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刻也没忘记为道德寻求“科学的自然的基础”,“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渐挤压着哲学的思辨方式,“科学”的自然主义乐观地认为,社会现实的问题与人类精神的价值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测量,并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矫正。自然主义的力著《自然主义和人类精神》非常直白地宣扬:“自然主义”就是要力图把“科学方法”应用于探讨“人和意识的本性问题”、“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本性问题”、“社会现实的特征问题”等等这些从前排除科学方法的领域。[6]15但是正如胡塞尔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中所批判的那样:“自然主义是对自然之发现的结果现象,自然在这里是指一个按照精确的自然规律而在空间、时间存在的统一之意义上的自然。……他所看到的只是自然并且首先是物理的自然。一切存在的东西,或者本身是物理的,隶属于物理自然的统一联系;或者虽是心理因素,但却只是依赖于物理因素而发生变化的东西,至多是一种派生的‘平行的伴随性事实’。”[1]8洛克以“道德的起源问题即为自然主义”这一命题为基本前提,以其开明的功利主义认为伦理实践的不是天赋的观念,而是源自于人的感觉经验;爱尔维修基于唯物主义感觉论的立场论证了人的自爱本性不仅推动着个人的前进,而且对人类道德的产生、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力,所以他吁求“把道德科学的根本原则归结到肉体的感受性这件简单的事实”,[7]464因为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才能将普遍的道德科学比照实验物理学那样建立起来;英国的边沁更是对洛克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通俗化与系统化的发挥,用“快乐”来定义“功利”,试图复活古希腊的快乐主义伦理,边沁认为所谓至善,就是将幸福最大化、将痛苦最小化,这种极端的快乐主义与功利主义广受诟病,被讽为“猪”的哲学,由于与原初的功利主义渐行渐远,伦理自然主义的危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我们认为,伦理自然主义的自身矛盾自休谟时期就已存在:道德的经验理性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们一直争论的“事实与价值”问题,我们赞同休谟的预料———“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8]510

二、作为事实的道德与作为价值的道德———本体论的视角

在人产生之前,自然界是不完整的、未完成的、没有被打开的,不具有任何意义。[9]13-15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如若不和人的感性发生关系,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抽象的甚或是“非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的最为本质的部分,自然是人的实践对象,人也是使自然的潜在属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正是因为人赋予了自然的根本性意义,所以我们认为自然不能真正地将人的道德性加以解读,相反,人是为自然进行立法的主体,也是为人进行道德立法的本体。传统的儒家伦理观认为道德首先就是自然实体的存在,这种实体是能够经验且能实证的实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由此可以看出,前向式的道德生成到道德实践是一种由隐性而向显性的实体呈现,“兼善”的过程是成德、成王、成圣而修“身”养“性”的,“身性”的本体存在才是道德的经验本体;后向式的由道德实践到道德生成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实体呈现,这种“独善”过程是成乐、成教、化育的“德育”本体表现形式。正如《中庸》所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从中可以看出,“修齐治平”的伦理本体在于“天下”、“国”、“家”、“人”的存在及其关系的结构法则,与此同时,“格致诚正”所生成的“仁”、“义”、“智”、“理”正是“心、意、知、物”的内涵所在。修身在正心,正心在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把物作为最本质的本体。[10]“格物”才能“即物而穷其理也”。[11]11但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自然主义态度“流入”到生活世界之中,进行了一次本体论的颠倒。[12]58-64胡塞尔认为,人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是一个自然的世界,但它却是“模糊的类型学”的世界,这种类型学的模糊为自然科学的实证表述提供了可能的“科学”之基。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自然科学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是自然科学所构建的意义链越来越将生活世界的直接经验标准化,这种意义链将生活世界的本体与科学世界的本体进行了等同化的处理,造成了对生活世界尤其是道德世界本体的颠倒。自然主义以其理想化的抽象、科学化的标准将生活世界中的现象、关系还原成所谓的“原始事实”的要素与关系,并将这些要素与关系视为最本质的要素、最基本的关系,其他非本质的因素作为纯粹的现象而被纳入可观察但不可解释之中。在胡塞尔看来,这种理想化的绝对客观性正在试图遮蔽和摆脱人类社会的主观性,这其实正是一种极端的主观倾向,因为这从根本上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这种尝试本身就产生于自然态度的基本趋向之中,而理想与客观的存在完全可以构造性地回溯到主体的经验和方法制作之上。”[13]273-274对于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解释,帕斯卡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其一,社会结构不像自然结构,其主体存在不能独立于客体行为、主体关系而存在;其二,社会结构的本体具有不同于自然结构的概念价值及道德关系;其三,社会结构的时空存在形态与自然结构不同,具有其特殊的场域和维度。尽管社会现象不能还原为自然现象,它们仍然能够被“科学地”研究,同时社会理论和它的主题之间也不像反-自然主义认为的那样纠缠在一起。[14]我们认为,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同样都缺乏本体论的向度,极端的过度的推崇自然主义或者反自然主义其实是一种“认识谬误”,观察或理解决定实在,本体论维度消失只能产生谬误。[5]133这种过度因其虚无与虚妄势必导致道德教育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

三、道德教育的自由旨归与道德规范的制度设计———认识论的视角

早在古希腊时期,智者派对“physis这个范畴的认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①‘自然而然的’和‘人工制造的’相对应;②‘本性使然的’和‘人为约定的’相对应;③‘自然界的’和‘社会共同体的’相对应。”[15]202自然是物质和灵魂共同存在的集合体,他的本身有着天然的“善”之程序,正如柏拉图在《蒂麦欧篇》所指出的那样:“至善者的行为决不会是最不美的,……当他建构这个宇宙时,就把理智放在灵魂里,而把灵魂放在身体里,他用尽善尽美的本性进行工作。这样,就可能性而言,我们可以说这个生成的宇宙是一个神的旨意赋予灵魂和理智的生物。”[16]281我们认为,道德认识与判断,不仅具有着情感表达的主观性,也有着不完全独立于人的结构、社会关系的普遍客观性,这种主观间客观性存在的原因在于:道德情感的事实判断是人基于特定时空场域的“是”与“应当”的判断。达尔文指出,道德仅仅产生于人的群体,且是在群体内部、群体之间斗争的“复杂合作”关系。所以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却有着复杂的社会性,因为具有社会性的人能认识到社会合作对于所有参与者都是互利的,认识到对其他人的宽容从长远来说于己也是有益的。[17]自然主义道德观试图由“科学的现象”来解释道德现象与道德关系,把“物理”的价值与“道德”的价值进行还原———忽视道德现象及道德关系是人基于自然但却超越自然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道德如果仅仅是自然现象与关系的存在,那么“自然”与“道德”两个语词的搭配注定产生“自然的不道德”与“不自然的道德”,这样的谬误只能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索处于不自由的状态。我们认为,道德的世界是人的自由之于自然探索的胜利,必然的王国注定需要通向自由的王国,自由才是人的本质追求,也是道德教育的旨归所在。道德世界的超自然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反证了自然主义伦理在认识论前提上的错误所在:自然主义伦理学主张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寻找道德的客观根据,寻找人们行为的目的、动机和原则,并且把人的自然本性理解为先天固有的从动物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物或心理品质。[9]13-15道德教育在于对人之为人的自由追寻,道德的社会性决定了道德需要制度的设计———社会秩序的规约,两者并不矛盾却相辅相成。

四、理性的道德教育与生命的道德养成———方法论的视角

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常常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联系在一起,实证的自然主义给社会科学也给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论基础:实验的、测量的、标准化的自然主义方法使得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关系、道德规范的可测性成为可能,但是问题在于两点:这样的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直接移植到社会科学特别是道德教育中来吗?所有的道德关系、道德规范、道德情感都是可以统计、量化并且进行“物理”治疗的吗?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方法论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真正的科学和哲学永远在探索和检验一种全新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只有在承认一种既定的本体论的时候,才能真正促进科学的发展。[18]现代自然主义方法论对于包括道德哲学在类的社会科学的最大弊端在当代越发地显现出来:自然主义导致了社会科学在本体论与方法论之间的断裂,越是将精密的测量用于社会科学,越是消解着本体的主体性与方法的有效性。一方面,现代自然主义对科学方法的应用是以其“有效性”为前提的,而“有效”是需要可测、可见的成果与效益作为其分析依据的,但是本体的玄奥不适合测量,所以,对自然主义的“客观”方法过度追寻势必会忽略人们对本体价值存在的关注,而本体存在的价值正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追求。如果我们对本质进行了有意或无意的忽略,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意义何在呢?另一方面,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有效的探索,也包括对问题解决策略的有效性探讨,问题在于,这些方法论(策略)的范式如果应用到人类社会的道德关系、道德规范与道德教育中,真的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吗?“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19]927但是“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9]519自然主义将其限制在可测量、可观察、标准化的研究或实践领域里,以看似复杂的公式、数据遮蔽了对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丰富性和价值性,难以解读人的主观性及其自我意识,更难以揭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活动的关联性。任何一种研究均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不同的方法论指导之下的研究,其思想成果往往差异很大。[20]自然主义的科学方法看似透视了社会现象,往往忽略的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的历史性、情境性、内在性。道德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更是实践的教育,生命与实践的意义指向既存在于自然,更需要超越自然的存在。我们认为,实践的人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存在着自然而然的一致性,但是实践的人与实践的道德教育更有其超自然性———通向自由王国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天道”与“人道”统一的“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强调以人为本的自然主义,其教育的自然观强调回归生活的自然,遵从“自然而然”的规律;在西方,卢梭、爱伦凯、蒙台梭利等对自然之本质及其“秩序”的揭示、杜威对“教育即生活”的著名判断以及斯普朗格、李特等学者对精神科学的人文剖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的自然本性不是工具的理性主义与科学的“自然”主义,而是自然而然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需要遵循的方法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生命实践活动,道德教育的本体意义在于生命的成长、生命的充盈。

本文作者:金家新工作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第四篇:德育的特殊性分析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树人先树品,立人先立德。”这说明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了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体现出道德教育是一个人由生物个体向文化个体转化的关键。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中,无疑学校教育是最为系统、全面的,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1]我们知道,民族地方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在道德教育工作上都肩负着塑造学生人性、完善学生人格、端正学生品性的重任,他们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说,经济全球化对人们思想观念、人生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产品普及化、互联网家庭化、手机使用大众化,这些高科技产品给学生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也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另外,各民族地方院校发展也呈现新的特点,如生源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层次不断增多等现象。这些新现象是民族地方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一定的压力。当然,当我们认识到民族地方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与其他高等院校面临着一些共同问题与压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民族地方院校开展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应该分析民族地方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民族地方院校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这一现实出发,加强民族地方院校德育工作,做到道德教育工作不仅体现时代性,更能体现民族地方院校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性。

二民族地方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民族地方院校的招生数量与招生面也在不断扩大,学生总数在急剧增多。但从民族地方院校招生生源来看,当地学生被当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录取的占学生总数的大部分,其中有少部分学生是来自省外或省内其他地区。所以在民族地方院校里,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较高。这样生源结构必然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诸多方面的差异,也体现了民族地方院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1.道德文化的差异性决定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民族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寻求生存物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各自生成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滋养、形塑出不同民族群体的品质。由于受到各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民族地方院校里来自不同地区和具有不同民族身份的学生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带有本民族的文化印记,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在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比如说,各民族由于经济社会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不同价值取向影响着学生对国家、民族、集体、家庭、个人的看法。所以在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并及时引导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民族心理的差异性决定德育的特殊性。随着近些年各民族地方院校向外省招生的力度不断加大,民族地方院校学生民族组成结构发生一些变化,虽然汉族学生数量在增多,但从学生比例来看少数民族学生的比重还是高得多,所以在进行学生道德教育时要考虑到民族心理的差异性。所谓民族心理是指各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自然环境、族群内外交往影响所形成的具有较为稳定的共同情感、兴趣,表现出受本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利益影响的心理现象。例如贵州的苗族、侗族,由于他们生活在山区里,长期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之下,所以苗族、侗族表现出两方面的民族心理。一方面由于苗族、侗族先民长期被封建王朝和地方势力欺压,所以表现出生性胆小、遇到陌生人警惕性比较高的心理特点,当然现在生活在偏远山区里的少数苗族、侗族也还存在这样的心理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苗族、侗族在共同的社区生活里边需要相互照应、共同维护族群利益,所以在苗族、侗族的社区生活内部又表现出老少平等、互不盗取、邻里团结互助的特点。从少数民族山区走出来的苗族、侗族学生大多数都保留着几分保守与孤僻的性格,这种民族性格会影响他们与学生的交往和相处。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其他民族同学的认同,但又因习惯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将自己局限在本民族的小圈子内,形成民族性的非正式群体,限制了同学间的相处和沟通。[2]3.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决定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民族地方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不同民族在居住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风俗习惯差异很容易导致同学间的误解,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禁忌。比如说在饮食方面回族忌吃猪肉,再比如说在礼仪方面,我们在和同学、朋友打招呼的时候,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这表示对对方的亲切、友好,但藏族朋友间互相打招呼时,忌讳别人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更不能用手摸对方的头。总之,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差异较大,如果我们不考虑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可能“好心做坏事”。所以,对少数民族开展道德教育,一定要考虑到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差异。

三加强民族地方院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1.道德教育内容选择要符合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1)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3]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体现民族间相互尊重、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精神,克服大民族主义倾向与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知道中国56个民族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培养学生树立起“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2)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有没有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要加强民族学生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辩正关系的认识,加强民族学生对国家统一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具有爱国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主教育要体现在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等方面,所以要在各民族大学生中培养热爱社会主义、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3)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观点,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自觉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4)合格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守法、明德的公民,培养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人人都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但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提倡坦诚、正直、同情、尊重他人。2.道德教育要尊重不同民族学生的利益诉求。民族地方院校学生是一个利益诉求多样化、文化背景多元化、人际交往复杂化的青年群体。有时候他们的利益诉求可能会与主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相悖,他们的行为有可能会与学校纪律要求相矛盾,那些受不同文化影响的学生之间对相同事物的看法会产生很大反差。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应该学会运用学生的话语符号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知道他们的内心需求,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后,还应在尊重不同民族学生的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准则。3.注重地方道德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民族地方院校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脱离少数民族学生实际要求的现象,一方面是课程内容不能反映本土文化、远离学生实际文化生活,所以很多任课教师都只是空对空地向学生大讲道理。另一方面,德育课程设置比较固定化。我们认为,虽然德育课程是统一设置课程,全国高校均使用同一版本教材,但是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还是可以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部分章节中适当穿插讲授反映本土文化的课程内容。民族地方院校如何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为道德教育服务?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本土家庭伦理道德内容,结合国家道德教育内容进行教学。第一是少数民族青年恋爱婚姻、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方面的道德内容;第二是遵守社会公序良俗,遵守村规民约的道德内容;第三是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道德内容。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我们解决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学生自身的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应注重对地方道德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作环节,民族地方院校要针对学生的特殊性,在学生中开展道德教育,使民族地方院校德育工作既能反映时代特征又能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出懂得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学生。

本文作者:陈孝凯工作单位:凯里学院

第五篇:体育教学的道德教育

一、在课堂常规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在他们的印象中,体育课就是“玩”,这也是小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教师要利用好体育课的自身优势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潜移默化地在课堂常规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达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目的。课前常规要求小学生独立换好运功服装、检查并存放有危害性的物品,能够准时、主动站队,安静等候教师前来上课。体育课代表提前向教师请示本节课所需要准备的器械,并协助教师摆放教具;课中,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课堂礼节,教师以身作则,形成榜样带动效应。教师安置好体弱学生,并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品质;课后,学生要主动帮助教师整理所用教具,向教师致谢,心怀感恩。

二、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相辅相成

体育是速度、力量、灵敏、技巧、难度的综合体现,小学体育中所展现的是形象的综合性竞争。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这也是为今后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小学体育课堂教师应选取形象、直观、易行的教学和训练方式。例:《在运动中完成动作》一课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完成“10米×4往返跑”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传授体育技能还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团队比赛项目,帮助学生总结团队协作的方法和重要性。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以事例讲述、教导学生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具有体育竞赛精神,培养学生崇尚公平心理。训练、比赛结束后,教师要赏罚并举,对获胜的团队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则的团队给予惩罚措施。树立学生竞争意识,并以此明确成功与失败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不完善、隔代教育偏激的情况下,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公平竞争没有认知感。长此以往这是不利于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的。所以小学体育教育让小学生在“玩”中健康成长,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养成良好心理素质、文明习惯,提高适应社会能力。总之,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小学体育,小学道德教育更离不开小学体育教育。

本文作者:李晓慧工作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第六篇:荀子的道德教育观

一、荀子“节欲疏导”道德教育观之思想渊源

1.荀子重视“礼”之作用。“礼”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将“礼”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其是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最高的行为准则。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续将“礼”的地位进行了阐述,其在《荀子•修身》中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也就是说,人存在世上、事情获得成功、国家平定安宁都需要“礼”在其中进行协调,可见其认为道德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是做人、做事、治理国家的根本。除此之外,他在《劝学》中说道“: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认为如果学习时懂得了“礼”,则已经了解了做人做事的根本准则,则可以算是完成了学习。荀子对于“礼”的重视可见一斑,因而其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2.荀子主张“性恶”论。另外一位儒学大家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坚持的是“性善论”,认为仁爱之心发自人的内心,荀子则与之持相反意见,他在《性恶》中明确提到:“凡性也,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夫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意思是说“,礼”“、义”之类的道德准则,是普通人在后天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才能够取得的,学习到了,则就称为“伪”。从这段话中看出,荀子认为,所谓的道德都是从后天习得的,因而可以推断出来,其认为人生来则是缺乏道德理念的,是“性恶”的,这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动机与基本依据。3.荀子认为“以义制利”。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荀子认为需要“以义制利”,因为人“好利”“、好声色”的自然本性是天生的。“性”的实质就是“情”,而“情”的表现就是“欲”,而这些欲望需要如何对待呢?荀子提出了“以义制利”的方式,所谓“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求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正论》)。意思就是,人的欲望是不能够去除的,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则退而求其次,想办法节制自己的欲望,从而控制它们不要往更坏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得天下安宁。这一思想既阐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又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式。

二、荀子“节欲疏导”的道德教育观

1.道德教育不主张“寡欲”或“纵欲”。正是由于看到了人性中的“恶”的部分,荀子得以能够正确地看待人的欲望。在《荀子•正名》中,荀子称“: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他首先肯定了人的欲望是自然天成的,不论是“性”“、情”“、欲”,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人的思想活动,都是对于外界世界的体验,都是自己内心产生的正常感受。具体到生活当中,在《荀子•荣辱》中其又提到“: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患,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这些基本的欲望更是人人都有的,应当正确地看待它。在《正论》中荀子提到:“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表明了对于欲望的态度,荀子认为人如果没有欲望,就像想要喜欢美女而讨厌西施一样不可思议。因而,荀子对于欲望的态度是“接受”并且“理解”,所谓“人之所欲“”欲不可去”就是这个道理。而欲望应当如何对待,才使得其不至于招来祸患呢?那就要看欲望的“度”在哪里。荀子在《礼论》中有云: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地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说的就是,如果无度的放纵自己的欲望,则就会挑起争斗与祸乱,乱则会导致王国的覆灭,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则必须以“礼”来分之,给予人其想要的,满足其要求。而怎样才是个度呢?则需要使其在物品上不至于短缺,能够满足其欲望。也就是说要适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不能“寡欲”,同时也不能“纵欲”。而在君主治国方面,荀子更是提出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从而保持国家及政权的稳固。在《荀子•君道》中,荀子称“: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荀子指出,如果为君王者,不能很好地节制自己的私心,放纵了自己的欲望,那么下面的臣子则也会这么做,从而从民众那里无度地进行搜刮,造成民众的灾难。因而,荀子认为,不论是普通的民众,还是君主,都需要正视自己的欲望,同时妥善地处理自己的欲望,不能抹杀欲望的所在,同时也不可纵欲,招来祸患。2.道德教育需要以“疏导”代替“禁防”。正是因为人具有欲望,因而需要正确地处理这样的欲望,荀子提出的方式是“疏导”,而不是“禁防”“,禁防”对于存在于人内心的欲望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唯有将心中的欲望恰当处理,才能够使得人获得内心的平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所谓使用“禁”的方式对待自己和自己的欲望,只会使得自己的行为停滞,陷入困乱之中,因而是不能够采取“禁”的方式对待道德教育。可以说这一理论与荀子对于欲望的态度是相契合的。荀子认为,欲望是熄灭不了的,是伴随人的生命而客观存在的,因而,只有善于疏导这些欲望,才能够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成为生活的赢家。荀子举例称,人对于生存的欲望是与生俱来而又最为迫切的,且人都十分畏惧死亡,有些人愿意慷慨献身,不是因为其不想求生,而是因为其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从而找到一定的意义。这就是因为道德节制了其生存的欲望,将其欲望恰当地“疏导”了。因而,荀子并不坚持“禁欲”的德育思想,而强调以“礼法”来进行道德的教育,让民众在道德水平提升之后,能够正确地面对是非黑白,正确地处理自身的欲望和想法。在“疏导”的方法上,荀子强调的是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强调一蹴而就。人的道德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当面对着自身最劣根的欲望之时,是要做出极大的努力的,只有靠着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成为圣人。荀子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由于“注错之当”,即选择适当的行为举止,养成行为习惯,专心一致不断积累起来的。他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在“疏导”的方式上,荀子提出,外在的礼教可以成为教育和约束的重要手段,然而除此之外,音乐、舞蹈和诗教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美的教育对于人进行疏导是值得推崇的方式。所谓“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也就是说,王可以用雅乐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得他人的人格进行升华,去除人的恶心。这种“疏导”的方式在当时来看,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的,即使放在当下,荀子这种进行“疏导”教育的方式也从未落伍。荀子对于“欲”的理解和观点,与古代很多哲学家的“禁欲”主义理念是相悖的,然而却符合现代人的观念。其“疏导”欲望的处理方式,与现代的一些心理学的理论也是不谋而合。除此之外,荀子还十分重视学习以及美育对于德育的作用,更加重视通过后天学习以美其身,在他看来,始终坚持诵习《礼》、《乐》、《诗》、《书》,学习然后全尽,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这些观念,在当代的道德教育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使用大众传播进行宣传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鼓励人民通过正当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等等。荀子道德教育中诸多亮点和先进的方面,仍然值得我们当代道德工作者去体会,去汲取,从而为当下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作者:莫军华工作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篇: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启迪

一、提倡率先垂范

提倡率先垂范,是传统儒家道德教育的一贯主张。它是自孔子以来的历代儒家学者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而逐渐总结形成的。传统儒家认为统治者和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他们自身的言传身教既是个人的道德实践,同时又有率先垂范的作用。《论语》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论语•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君子即为政者“笃于亲”,百姓自然效法,从而实现仁德。这里君子的表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认为,君子自身的德行修养在引领社会风气方面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论语•颜渊》),“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论语•子路》),君子先须有德,四方之民才能“敬”、“服”、“信”,社会才能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孟子和荀子也都认识到道德教育过程中率先垂范的重要性。《孟子•尽心上》:“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认为,为政者自身的德行修养具有强烈的感化作用,这种道德力量甚至可以起到维护人伦的社会效果,“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他建议为政者“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以道德教化来调和社会矛盾。荀子则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所谓“师法”,他认为“师法”是“人之大宝”(《荀子•儒效》),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荀子•儒效》),知识的积累要依靠“师法”的途径,改造性恶不能单靠人的本性。汉代大儒董仲舒明确指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春秋繁露•玉杯》),一个好的教育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素养,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受教育者以示范和熏陶。朱熹也强调为政者和教育者要重视自身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与启迪作用,“上行下效,捷于影响”(《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认为上行下效,比影之从形、响之应声还要快。他还认为,“学校规矩虽不可无,亦不可专恃,须多得好朋友在其间表率劝导,使之有向慕之意,则教者不劳而学者有益”(《朱熹集》卷62《答郑常卿》),学校道德教育不能单靠规章立制,还要树立表率以身垂范,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和朱熹一样,王夫之也十分看重以身垂范的作用,认为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必先穷理格物以致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熏陶学生,“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故言必正言,行必正行,教必正教,相扶以正”(《四书训义》卷三十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率先垂范作为传统儒家所倡扬的一种教育方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儒家学者,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正是由于率先垂范的道德魅力,儒家长期以来对“圣人”、“贤人”、“君子”等道德理想人格孜孜以求,对仁、义、孝、悌等道德规范推崇备至,由此也塑造了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等道德楷模为民族的独立和复兴而奋起抗争的的美好形象。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正处于艰难而剧烈的转型期,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失范问题屡屡出现。如何规范人们的道德失衡行为,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使人们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成为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十分迫切的任务。道德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意志锻炼的过程,率先垂范,上行下效,传统儒家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所以要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应当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和推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使道德模范的高尚行为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进而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实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孔子是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其因材施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孔子考虑到弟子的不同天赋,将他们分列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培养:“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即便是同样的问题,他也会根据不同对象作出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就有相关的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对于子路和冉有就同一问题的提问,孔子根据子路好勇争胜和冉有过于退缩的性格作了相反的回答,鲜明地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因材施教的方法,被历史上许多教育家所广泛采用。孟子从个体在道德天赋和道德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出发,总结出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宋代张载主张教学应顾及学生的内心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张子语录•语录抄》)。程颢、程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孔子分科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的同时,也竭力效仿孔子,主张“各因其人材高下与其所失而教之”(《二程遗书》卷九),这分明是因材施教的不同表达。朱熹也非常赞赏孔子的分科教育,他认为孔子按照每个弟子的不同爱好和特长,把他们分为四科,各因其材地进行教育,是一种具有责任心的表现,“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孟子集注》卷十三)。他还将一个人的教育分为“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小学”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的“大学”两个阶段(《朱子语类》卷七六),显然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是有分别的。明代王守仁在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时也指出:“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证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认为良医治病是按照疾病的虚实、强弱、寒热、内外等特点来为病人调剂药方的,“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四书训义》卷十),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不能采取同一模式。因材施教的方法主要是在古代个别教学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的普遍要求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这一矛盾。然而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矛盾总是存在的,因而在集体教学制度中它仍然十分适用。特别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方法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教育的层次性,即根据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长期以来的道德教育往往“一刀切”地忽视人的个性发展,无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这是一个重大缺陷,所以克服历史的积习,借鉴儒家因材施教的优秀传统,实施尊重学生需要的个性教育,成为目前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需要创造性人才,而没有个性,创造性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人的个性发展,社会就难以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个性发展是衡量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是人类解放程度的一种标志。为此,必须破除道德教育中仍然存在的“一刀切”现象,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世界是不一样的,只有从各人的个性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各人的道德需求施以相应的教育,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道德教育也才能真正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三、重视环境育人

传统儒家特别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性,重视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对人的改造与决定作用。如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然而后天的习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大。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提出人的生活环境问题,连选择居处都要有一定标准。《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认为居于有仁德风尚的地方,对自己进德修身会很有帮助。对于选择朋友的标准,他指出有益与有害的朋友的不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意在告诫如何交友以及交什么样的朋友。孔子认为,“习”作为后天环境的影响,包括了个人的主观努力。他以对待学习的态度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个层次:“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论述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弥补天生资质的不同,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实现所谓的“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也充分说明后天教育的巨大作用。孟子也注意到环境对人的道德品性的影响,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丰收和灾荒年成少年子弟怠惰和强暴的不同表现,不是由于天生资质的不同,而是由于环境使他们心思变坏的缘故。表现在择友上,他主张“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交朋友是因其品德而与其交结,不能有任何倚仗。这也说明孟子非常看重良好的品德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礼记•学记》中则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强调的也是所处环境对人的后天学习和德行修养的影响。荀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环境育人思想,首先表现在选择居处和选择朋友方面,他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认为选择有仁者居住的地方、有仁德风俗的邻里居住,才能防止邪辟,才有助于接近中正,这与孔子的认识是一致的。荀子认为,人天生性恶,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的著名论点。由此他看到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主张利用后天教化来改造人们“恶”的本性,即所谓“化性而起伪”。在阐述环境的教育价值时,他明确地指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肯定了环境对于改变人性的重大影响。对于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多少带有反省和总结的性质。他说:“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性者天道,习者人道。……人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必不能胜。”(《续春秋左氏传博议•俟解》)这段话中对于孔、孟所谈及的“性”与“习”的关系,他一方面承认人的先天“性”的存在,另一方面更强调后天“习”的关键作用,并指出了“人不幸而失教”的严重后果。传统儒家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网络文化的丰富性和信息交流的快捷性,为青少年学生形成全球性的思维方式、多元化的知识储备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网络渠道既生动,又有趣,通过这样一种渠道进行道德教育,必然会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但是,由于网络文化中资源庞杂,一些信息资源包括网络游戏容易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他们产生认知障碍,进而造成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网络这个平台中各种信息的来源以及各种思想和思潮的碰撞应予以重视,对青少年随之产生的各种思想困惑和迷茫要密切关注,对青少年在文化多元化环境下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文化批判意识要注意培养,使他们在汲取先进道德文化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四、强调知行统一

强调知行统一是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儒家学者认为,道德知识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实践,另一方面也必须能够服务于生活实践,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应该统一起来。孔子在论述《诗》与为政之间的关系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他认为学《诗》应与政治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强调人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学习的目的正在于生活实践。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荀子•儒效》)。荀子初步分析了知、行关系,强调“学至于行而止”。在他的心目中,行比知更重要,能把学到道德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是达到圣人道德修养要求的重要内容。知行统一的理论在宋代以后逐渐趋于成熟。程朱学派主张知先行后说。程颐明确提出:“人力行,须是要知”,“知了方行得”(《二程集•颜子所好何学论》),强调知的决定性地位。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观点,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学三》)朱熹把知与行的关系比作目与足的关系,认为两者相互依赖,而以知为先,以行为重。南宋陆九渊也坚持知先行后说。他说:“《大学》言明明德之序,先于致知;孟子言诚身之道,在于明善。今善之未明,知之未至,而循诵习传,阴储密积,廑身以从事,喻诸登山而陷谷,愈入而愈深,适越而北辕,愈骛而愈远。”(《陆象山全集》卷一《与胡季随》)如果“知之未至”,没有“知”加以指导的话,即便是“廑身以从事”,也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明代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他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可见,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实质是以知代行,合行于知,重知轻行。明清之际王夫之经过对知行关系问题的反思,认为程朱的知先行后说割裂了知与行的统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则抹杀了知与行的界限。他说:“知行之分,有从大段分界限者,则如讲求义理为知,应事接物为行是也。乃讲求之中,力其讲求之事,则亦有行矣。应接之际,不废审虑之功,则亦有知矣。是则知行始终不相离,存心亦有知行,致知亦有知行,而更不可分一事以为知而非行,行而非知。”(《读四书大全说》卷三)认为知和行虽然特点不同,但“知行始终不相离”,不能将知、行以时间先后来划分。他把知和行二者看成是一个不断相互作用的整体,说“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读四书大全说》卷四),知和行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尚书引义•说命中》),认为道德教育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一种必须遵循的教育方法。儒家学者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讨论,是以道德和修身为主旨,其意义在于把人的道德生活、道德实践理解为“行”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知行统一要求把道德知识与生活实践统一起来。从今天的社会现实来看,道德实践和道德建设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克服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展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完成对“知”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道德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在教育中体现“行”的必要性,使受教育者把所获得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当前为了适应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也理应遵循知行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的训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传统儒家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除了以上几种基本方法以外,还有很多符合教育规律的思想方法,如提倡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所有这些在历史上都曾经为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过正面的影响,其中有不少经实践检验的合理性内容,经现代铨释可以融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中,对于我们今天开展道德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向现代文明转型,道德教育亦应致力于传统方法与现代教育的有效结合,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需要,返本开新,继往开来,既不失自身传统的特色,又不断更新和发展民族的道德文化。

本文作者:刘晗工作单位:济宁学院

第八篇:道德教育的本质提升

一、参与校园布置,让德育浸润其中

的确,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种无时不见、无处不在的隐性教育。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教育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一种不竭的生命滋养,这种滋养最终将融入学生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然而,这种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是些什么内容?由谁来布置?却是一门学问。实践证明,假如能让学生参与校园这个环境文化的布置,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感染性会更强,渲染氛围会更浓。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是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这是鲁迅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鲁迅对下一代的希望,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怎样让学生置身于学校“立人”教育的校园环境文化中?我们把鲁迅的这句名言展示在校园广场的围廊上,把“立人”两字镌刻在校园广场的文化石上,让每一个学生每天进入校门,抬头就见“立人”这一目标。特别是我们还从“立人”教育思想中提炼出了“独立、独特、独创、独秀”这“四独”校训,让学生按“四独”的要素,亲自动手,把自己的实践活动照片一一展览在校园的走廊等环境中,时时处处感受德育,从而使教育浸润其中。这是校园文化的“硬环境”,还有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如学校努力为孩子们组织一系列自主参与的社团,这是一个阳光流溢的教育世界,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阳光文化。“早字”讲解班,“夕拾”摄影团,“三味”墨趣团,百灵鸟合唱团等,二十多个特色社团活动,打破班级界限,符合学生意愿,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又培养了他们自立、自主、自强的意识与能力,融道德教育于新颖多姿的社团活动之中。

二、体验课堂活动,让德育生动起来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学校德育同样离不开课堂。如何发挥课堂德育的有效性,本人以为: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激发道德情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内化,最终形成道德品质。体验活动的基本流程可以设想为:体验动情→交流明理→自省内化。体验动情: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或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强烈愿望,然后在情境中充分体验,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如根据小学生好奇、爱表演的天性,可以开展不同角色的游戏活动。如“布娃娃诊所“”过家家”“抓坏人”等等,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了解自己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交流明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辨析,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产生积极的道德选择与判断,从而对道德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自省内化:深化道德认识后,再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理性思考,自我反省,自我领悟,逐步促使道德内化。如在学习“人”字的结构时,为了落实“交往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需要”这一目标,教学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鲁滨孙漂流记》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鲁滨孙是否会跟‘星期五’交往”进行了一场辩论。在学生争论不休时,让学生看下一段视频,继而又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交往”;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理解交往的意义。又如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的学生总是感悟不到教师给予的爱意,以至于因为不能理解而造成师生之间的相互伤害。记得那次教师节前夕,我在一节班队活动课上,要求学生为曾经教过他们的老师罗列一张爱心清单。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20分钟后孩子们写下了数百条“爱心清单”,连平时最淘气的那位学生也写了3条。读着他们用十分幼稚的文字记录下的一件件小事,听着他们一个个真切生动的交流,我想,他们已经沉浸在教师对他们的关爱里,他们已经能感受到教师的“爱”了。这种对爱的理解,才是解救一切生灵的灵丹妙药。

三、跟进课外实践,让德育变得真实

在学生自省内化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征设计并组织开展具有梯度的、针对性的训练活动,逐步将道德知识外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民族传统节日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可以把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载体。春节开展“过中国年”活动,要求学生在春节期间说两句话———“您辛苦了”“春节快乐!”做四件事———鞠躬、让食、洗脚、抄春联。提醒学生去体验浓浓的“中国情”,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净化自己的心灵。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重阳节是学校的“孝敬日”,开展“当一日家”敬老爱幼教育活动。端午节讲解节日的来由,纪念爱国先人。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读千古经典,与圣贤为友。”如此等等,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教育活动,让民族传统美德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扬光大。如我们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开展的“孝敬”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学当一天家长”“我为爸妈洗脚“”我帮妈妈做家务”等行动,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去孝敬父母,变原先的“好孩子要尊敬长辈”的空洞说教为孩子们内心真真切切的孝敬情感。要让学生真正能够参与社会实践,我们学校的雏鹰假日小队一直是队员们利用节假日活跃在社区的队伍。小队活动采取“小型、经常、灵活、多样”的形式,并动员家长参与到活动之中,面向社会,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假日小队实践活动进入学生们的生活,一个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够让他们在念书之外拥有更多的经历。儿童迫切需要一种他们“自主的特别活动”,从而超越书本,具有实践与创新的价值。假日小队活动,让儿童在一个自主、自由的空间中得到道德实践的机会,展现自己的亮色,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因有家长共同参与,也丰富了双休日的生活内容,避免5+2=0(五天的校园教养被两天双休日的放纵对消)的现象发生。

四、践行成长规划,让德育走向深入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9

一、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我国最高法院院长肖扬指出:“人民法官是否具备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确保公正司法意义重大。”将法官职业道德与司法公正联系起来,就能看出当前我们进行司法改革过程中,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之所以被提到如此重要的高度,我认为,是由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同实现司法公正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双向作用决定的。一方面,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司法公正又对法官的职业道德、行为操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基本含义是: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法官素质的有效手段,而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对实现司法公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法官职业道德本身具有保证司法公正和高效的作用

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把道德作为巩固其权力的一种手段,认为“治国就是治吏”。治吏就要从“德”抓起。孔子讲过“为政以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重视道德的思想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社会主义道德与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内涵更为丰富,对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法官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法官作为特定职业的从业者,除了遵循普通人都应当遵循的一般道德规范外。还应遵循法官职业所要求的特殊的道德规范。也正是这些规范,才反映了法官职业最本质的特征。法官职业道德是司法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指从事审判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法官职业道德不仅规范法官个体的行为,而且对人民法院的整体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群体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比个体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更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官以外的其他法院工作人员虽然不属于法官的范畴,但他们的行为都应当纳入法官职业道德体系,加以统一管理和监督。

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有着更为严格的职责性、强制性和自律性,这是因为,法官职业道德从属于政治权力,在法官职务范围内的一切职业活动都与权力的运作紧密相连。法院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中诸多矛盾,在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和经济的种种手段无法解决时,最后都要拿到法院来解决,因此,法官承担着维护社会正义的重大职责,对法官职业道德的要求应当高于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目前,在我国虽然产生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道德修养偏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并已成为公正司法的一大障碍。我们的法官如果不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做不到忠于法律、刚正不阿、廉洁自律、修身奉法、服务人民,司法公正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2、法官队伍中存在着的种种不良职业道德表现,有损于法院及法官的形象,影响着司法公正和高效的实现

司法公正不仅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还包括形象公正。形象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现。这就好比我们到医院去就诊,如果碰上一个举止仪态、谈吐都很不得体的医生,就很容易对他的医术产生怀疑。实际上,也许医生的医术并没有问题,甚至医术还相当高明,但也许就是因为形象不好,失去了患者对他的信任。同样道理,一个语气生硬、态度冷漠、作风松散的法官,是不可能得到当事人的尊重和信服的。要解决个别法官行为不检点、形象不佳的问题,必须从其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抓起,固本清源。要用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去约束和规范法官的职务行为。

3、法官缺乏职业道德修养,自律不严,还容易成为滋生司法腐败的温床

法院队伍中出现的一些办案不公正、不廉洁的问题,甚至个别人员的司法腐败问题,往往是他们道德水准不高,不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逐步发展、演变的结果。某些引起社会公众强烈不满的案件,也常常是由于法官的不良职业道德表现造成的。从表面上看,道德问题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批评、教育也就可以了,从法院内部管理上也很容易疏忽、麻痹,但有些问题往往出在小节上,由量变到质变,以致酿成大错。从法院系统近年来一些干警违法违纪的事例来看,在职业道德品质上大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恰恰是这些不易为人察觉的缺陷,给腐败提供了土壤。如果能及时发现,严肃教育,迅速纠正,还是可以挽救的。所以说,要对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不良现象抓起,从小处抓起,防微杜渐,彻底铲除孽生腐败的土壤。

二、人民法官职业道德的思想标准

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是靠人的思想支配的,法官也不例外,一切行为也受其思想的支配与调节,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从人的这一特性出发,我认为基层法官职业道德标准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标准。这种思想标准,概括起来应具备以下五个观念:

1、坚定的政治观念

我国的法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法院的法官,这一性质决定了在法官职业道德的思想标准中,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观念这一政治标准。坚定的政治观念的内在标准要求法官必须讲政治,讲信仰,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任何情况都能站稳政治立场;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党性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情况下审判工作都能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党工作大局;任何情况下都能忠于党和人民,忠实于法律。

2、正确的利益观念

利益是对每一个人道德水平最实际的检验,是衡量道德高低的试金石。因此,人民法官在职业道德的操守中,从思想上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这种正确的利益观念的内在标准要求法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关系。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当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服从党和国家、集体、他人利益;正确处理正当利益与非法利益的关系,做到任何情况下在非法利益面前不动心;正确处理手中权力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做到任何情况下不利用手中权力为个人和家庭谋取私利;正确处理廉洁执法与各种利益腐蚀的关系,做到任何情况都不接礼,不受贿,不贪赃枉法。

3、鲜明的是非观念

法官是明判是非,头脑中必须具备鲜明的是非观念,这是法官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的内在标准要求法官必须黑白分明,是非明辨,善恶明断,主持正义,坚持公道,惩恶扬善,扶弱济贫,打击与保护对象明确。

4、公正的司法观念

公正即不偏不倚。公正司法是党和人民对法官的基本的要求,也是法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必须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公正的司法观念。这种公正的司法观念的内在标准要求法官必须做到独立审判,在审判活动不受当事人和他人左右,始终把自己置于独立裁判者的地位,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力;居中裁判,在审判活动中,不屈从权贵,不偏亲向友,不偏袒一方,不枉不纵,始终把自己置于居中裁判者的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平等地保护不同诉讼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地执行好每一份生效的法律文书;尊重客观,认定证据效力和案件事实要客观公正,不主观臆断,不先入为主,不偏听偏信。

5、高尚的情操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操,而不同的情操则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基层法官作为执法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观念。这种高尚的情操观念的内在标准要求法官追求上进,开拓进取;崇高文明,情趣健康;为人正直,品德优雅;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三、法官职业道德的行为标准

法官在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标准之后,在职业道德标准中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行为标准。这是因为法官的裁判活动,都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行为完成的,行为直接反映出法官的道德水平。基层法官的行为标准,概括起来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法律修养的全面性

法官是执法者,每天都与法打交道,每天都在执行法律、适用法律,而全面的法律修养又是正确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前提。因此,法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具备全面的法律修养。全面的法律修养的内在标准要求法官不仅要精通程序法,还要精通实体法;不仅要精通法律、法规,还要精通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仅要精通与审判工作、审判对象相关的专业法,还要精通相关的司法解释;不仅要精通审判专业知识,还要精通党的方针政策。只有法律修养的全面性,才能保证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合法性。

2、语言举止的文明性

语言举止是法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必为的行为,语言举止是否文明,直接反映出法官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法官的语言举止必须文明。在语言文明上要求法官要使用符合法官职业特征的审判专业性语言;与审判对象相关的行业语言;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的逻辑语言;符合特定环境,特定对象的语言;禁止使用欺诈性、主观臆断性、威胁性、厌烦性、含混性、讽剌挖苦性、指责性、煽动性、污辱性语言。举止文明,在庭下应做到:举止端庄,神态自若,情绪稳定,行为有序。在庭上应做到:严肃认真,不卑不亢,坐姿规范,目视自然。

3、裁判行为的公正性

裁判行为是法官执法的基本行为,裁判行为是否公正,是法官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裁判行为的公正性是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裁判行为的公正性要求法官做到程序和实体公正并重。程序公正,即在办案中严格执行程序法的规定,认真执行法定程序,不随意简化程序,不随意改变程序,不随意违反程序,做到每一起案件程序合法。实体公正,即司法结果公正,做到公正地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地认定证据的效力,公正地保护每个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公正地确保义务主体应承担的法定义务。

4、抗诱惑、干扰的坚定性

法官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在审判活动中也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和干扰。在诱惑和干扰面前,能否守住,是对法官道德素质最严峻的考验。因此,法官必须具备抗诱惑、干扰能力。抗诱惑、必须在金钱面前不动容,美色面前不动心,亲情面前不动情,是非面前不乱寸,干扰面前不动颜,威胁面前不屈膝,压力面前不低头,名利面前不伸手。

5、不为行为的自控性

法官是手中握有审判权的执法者,其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作为一名法官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面前能否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特别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实在是对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最好考验。作为一名法官,在不为面前做到坚决不为,必须有坚定的自控能力。在任何情况、场合下,都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进的门不进,不该伸的手不伸,不该做的事不做。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与场合下,不酗酒、不失态、不失志、不失言、不失行、不失策、不失职,言行有素,克己自律。

四、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法院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法官素质,而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又是提高法官素质的有效手段。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人民法院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上,使每—位法官都清楚,必须遵守哪些行为操守,坚决防止和力戒哪些不道德的行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向法官传输社会主义的司法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为法官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因教成德、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要通过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把法官对组织承担的职责转化为个人内心的信念,增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能力。即使在法律、规章制度管理不了的地方,也能正确抉择自己的行为,做到慎独,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原则,实行自我控制和监督。

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法官道德认识、确立法官道德信念、陶冶法官道德情感、锻炼法官道德意志、养成法官道德习惯五个方面。

1、提高道德认识是法官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向法官系统传授、灌输国家要求的社会道德和法官道德观念,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和领会社会道德和法官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内容、意义,自觉规范职务言行。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先导。没有正确高尚的道德认识,就不会有高尚的道德行为,也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认识也就是道德意识,或者称道德感。作为法官,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其天职,但也要学会从道德、良心上去检点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道德感。这样,就能不断地矫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操守。

2、陶冶法官的道德情感是法官道德教育的必要环节

所谓法官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法官道德观念,在处理法官道德关系、评价法官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的感情。法官道德情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左右着人们对某种思想、观念、行为的接受与拒绝。陶冶法官道德情感就是把抽象的、外在的法官道德知识,变为个人内在的心理要求,这是树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品质的必要因素。

3、锻炼法官道德意志是法官道德教育的重要保证

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坚持道德原则、提高道德修养时,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和能力。在履行法官道德义务时,有时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预,如舆论的非难、亲友的责备、当事人的纠缠、邪恶势力的阻挠、行政权力的压制等等,面对这种种情况,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出现动摇、妥协、退让,放弃自己的职责;而意志坚强的人,则能够坚定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一个人的意志是否经得起考验,是其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4、确立法官的道德信念是法官道德教育的核心

法官道德信念是指法官在审判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乐于履行、锲而不舍、一往无前的道德认识上的明确性,道德义务履行的自觉性,道德理想追求的坚定性。法官道德信念是在一定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上,在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中,使已有的道德深化和升华,内化为个人内在的坚定不移的道德追求。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10

自然人与道德公民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密不可分的。“爱弥儿”从自然人属性的状态逐渐成长为社会集体形态的本质是个体自由上升为普遍自由的实现,要追求自然人的普遍自由,尊重大自然中的理性自由。因此,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这种道德公民的个人意志已经完全消解在共同意志之中,并且仅以道德共同体的共同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个人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道德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国家没有平等自由,美德自然就无所存在;没有美德,何来所谓的自由;没有公民,道德即不复存在;拥有理想公民,则有你所需要的物质保障;丢弃公民,你将空空如也。”国家需要有美德的道德公民的支撑,培养有德公民需要通过教育途径来完成。“公共意志”是整体道德人格魅力实现的最主要途径。其次,国家是每一位公民所聚集的共同体,公民的首要国家性义务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因此,培养热爱国家的理想型爱国公民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职责。最后,卢梭认为,理想型道德集体公民认同感应积极向深刻的社会道德情感向心力渗透,采取一种全心全意为道德教育服务的国家集体信仰———“公民宗教”。根据卢梭培养道德型爱国公民的思想,个体公民的平等自由是通过个人与国家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最终实现的,这是更高层次的政治性道德自由的升华。因此,道德教育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教育,重塑自然完美的气质。在“公意”思想的指导下,创建爱国的气氛,并借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宗教”,培育社会教育的整体形象,完成道德阶段任务,最终使人重获自由。

二、“自然人”培养观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1.道德教育的目标。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社会对道德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思想品德所做的规定,是对其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也是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卢梭的“自然人”培养观所提出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有着自由、独立、善良乃至幸福的“自然人”。当然,我们的道德教育目标还应该加强对人的道德意志的锻炼以培养其自立能力,阶段目标设定要尊重人的个性以及通过对个体道德情感的陶冶来巩固其良知等方面。卢梭反对溺爱孩子。他强调,当一个女人过分地关心孩子,她可能采取了相反的方法:她为了使孩子不感到病弱,渐渐地却使得孩子越来越羸弱;她不想孩子遭受到大自然自身的风险,所以让他远离所有痛苦,但灾难在遥远的未来却全部累积到他身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告诫我们的教师、家长乃至社会,要做的不是给青年人现成的东西,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获得生存的途径。

2.道德教育的内容。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其科学、系统与否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一个人的道德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所形成的,所以道德教育所采取的相应内容为:人类情感的培养,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锻炼人的意志。这无疑也会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3.道德教育的方法。

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更好的践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我们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根据卢梭对“爱弥儿”所实施的教育手段,可以提取出我国道德教育的方法:尊重人的自身规律,分阶段进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统一体的教育模式,提高法律约束三个方面。

三、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德育工作的现实启示

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教育领域的“哥白尼性革命”。他的道德教育理念涵盖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对我国目前的功利性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多元化困境与未来道德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实践性意义。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缺失———道德教育的功利化。

随着已经失去教育意义的旧的道德价值体系的瓦解,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道德教育混淆于政治传声筒教育的现象。例如,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就存在着舍本逐末、背离受教育者自身发展规律的现象。这种状况给道德教育的实施进程以及实际功效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当今教育带有严重泛工具化的性质,教育文化偏向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获得人人认可的“好”工作,进而实现自己所谓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被解释为以衡量物质经济条件为主要内容的世俗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人才”模型主要是高分低能的检查机。道德教育生存于这种畸形的教育背景下,好比浮萍,无法停留,即使存在,也只是教育机器的零件。如何摒弃我国目前道德教育的功利化现象,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借鉴卢梭的道德教育理论的起点思想,即遵从“自然人性”以及教育要符合人自身发展规律和内在需求,实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自由”。

2.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社会道德体系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