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道德教育路径探索

时间:2022-09-04 03:27:46

小学教育中道德教育路径探索

摘要: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社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过度追求,往往导致学生道德的阙失。研究对近年来小学教育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和行为关键时期,在此基础上提炼当前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并提出了相关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德育教育;兴趣习惯;小学教育

一德育的内涵及其作用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人文关怀价值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宗旨,即倡导以人为本,建设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马克思在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高度概括[1]。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学校教育有个新的突破。但当前依然存在一些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缺失的问题。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存在理想、信念失落、价值观模糊、行为方式迷茫、精神支柱倒塌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缺失。近年来,“熊孩子作恶”的种种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长沙某小区3名孩子一起玩耍,其中5岁男孩在9楼将2岁女童莉莉抱起,按下18层,将其独自留在电梯。而18楼护栏没有玻璃挡板,小女孩不幸坠亡;网友爆料一亲戚家的孩子把怀孕四个月的嫂子猛推下沙发,并不以为然地说“我就想看推倒她会不会流产”;广州一名15岁的“熊孩子”在住处附近无人居住的旧楼内多次放火,然后发朋友圈,据其交代“只觉得放火好玩”……社会对于“熊孩子作恶”往往采取过度纵容的方式一笑了之,认为其“只是个孩子”,抑或是以暴制暴一顿毒打,这两个极端往往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强调德育的人文关怀及价值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对德育价值重新思考和定位的结果。重视德育人文关怀及其价值的建构,是顺应时展和新时期德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德育“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德育之所以能够在人的精神建构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德育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智慧和人文精神,德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为人提供丰富的人文关怀的过程。小学生处于人生整张的初级阶段,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较差的自控能力和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而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良好的家教之外,学校也应当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为学生的成长乃至于整个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下小学教育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一)友爱善良是基础。“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不仅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立身之本,更是构建和谐有序社会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现实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个思维能力,往往对社会丑恶现象不能明辨是非,甚至进行效仿,这就需要教育者依托于校园的环境,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友谊的建立作为重要任务,从而利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使其认识到友爱善良的重要性。另外,学生对同伴和老师以礼相待,能够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的一般技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二)规则意识是核心。学生在学校守纪律、将规矩,这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体现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和对人的基本要求,而学生犯错误往往是由于不知道或者不能够遵守规则所造成的。学校和教师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守则》,并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将守则内化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的自觉遵守。学校应当教育学生敬畏规则、遵守规则,自觉培养规则意识,是自己的行为能后在规则的框架中进行,成为遵守校纪校规、遵守法律法规的好少年。(三)自我约束是手段。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但走出校门以后学生的道德规范除了需要家长的控制,自我控制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桌椅要摆放整齐、见到老师要问好,课堂不能大声喧哗,发现地面纸屑自觉捡起……这些最简单最基础的规范需要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形成清晰的潜意识,而学校和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不断修正学生的行为规范,使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

三小学教育中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等传统美德,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代相传,才维系了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文化,能够为当下小学教育提供优秀的经典素材。学校德育应该不辱使命,从基础教育抓起,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既担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又让传统文化惠泽天下,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小学德育中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重视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不断加强文化的传承功能[2]。在小学教育中,学校应当大力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将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教育当中。,“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先人对人生、对社会富有哲理的思考,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对经典著作进行诵读和理解,启发学生领悟其中渗透的人生道理。“纸上得来终绝点,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进行亲身体验,深入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社会实践,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化于心、实践于行。(二)组织集体活动。学校教育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渠道,而集体活动又是小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增强与他人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教育当中,“集体”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班集体、班小组等形式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管理,而学校也应当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其应用于学生道德教育当中。而在小学教育中,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养成……这些离不开班集体活动的开展[3]。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与观念,要从学生的管理者、教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协调者,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主动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其次,集体活动应当做好规划与组织工作,确保集体活动科学合理,学生小组能够有效组织并运行,学生在当中能够承担相应的角色,履行相应的义务,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最后,集体活动的组织应当及时做好反馈与评价,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合作行为,并及时指出学生合作当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正的方法。(三)行为规范养成。“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小学生处在成长的起步阶段,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于道德品行需要学校及教师进行引导和管理,从而为它们整个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古以来,我国就尤其重视良好行为习惯,有着《三字经》中的“寝不言,食不语”等语句就体现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在西方国家也同样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亚里士多德曾谈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系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具有的价值的,这对于我们未来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4]。(四)道德情感培养。一些学者认为:“相对于规范伦理的现实主义性质而言,德性伦理是实质主义的,它在本质上是要‘成就人’的,它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道德理性,体现了伦理道德的本真意义。”[5]培养道德情感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性化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怀学生心灵成长,提高学生的德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使德育真正发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要做好“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使学生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并形成长期的习惯,而教师也应当充分做好表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行为的参照。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于行为正确与否能够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及时发现学生行为当中的亮点给予鼓励,对学生行为中的不当之处要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和榜样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2]许爱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M].学周刊,2018(02):10.

[3]孙若芯.论班集体活动的开展及重要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43.

[4]杨艳芬.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3):186.

[5]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评述[M].哲学动态,2003:6.

作者:李燕来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大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