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现代人格培育思路

时间:2022-03-29 10:00:47

道德教育现代人格培育思路

心理—道德教育包含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两方面,但又不是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简单的机械相加、内容的混合重组,而是具有“现代性精神”的内在融通,是以具有现代性的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促进人格现代化的教育。①从学科层面来讲,兼有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双重学科属性,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新学科领域。从教育宗旨层面来讲,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现代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体现现代人格的培育要求。从方法论的层面来讲,是以系统性思维方式为主体,将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统一体来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人格是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特质的综合,是对人总体素质的高度概括,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相对于传统人格而言,现代人格是对传统人格的现代内化、转换和创新,是指现代人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包括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和深邃的文化素质等。探讨心理—道德教育、人格及现代人格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心理—道德教育与学生现代人格的关系。现代人格培育是心理—道德教育相融合的逻辑起点。心理教育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价值取向,通过人的情感升华,提升人的精神品质;道德教育以人的“道德高尚”为价值取向,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前者凸显人的心理人格的个体本位,后者强调人的道德人格的社会本位。心理—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就是将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性。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情感塑造人格,人格凝成责任,责任化为行为、习惯。情感的深处就是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②心理—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学生的现代人格,心理—道德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心育与德育的融通。“道德教育指向的‘道德人格’与心理教育指向的‘心理人格’,在各自的视野内具有同构性。”③无论何种人格,都是现代人格的基本要素,都是心理—道德教育要达到的宗旨———培育现代人格。一方面,心理—道德教育注重心理人格培育的基础性作用,强调的是心理机能的教育。即知、情、意的内在统一,是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结合,注重人的个体特质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心理—道德教育的宗旨在于人的精神建设,内在包含着道德人格教育的内容,突出强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格和谐,注重人的社会特质的培育。

心理—道德教育新形态经过诸多学者的长期探索,虽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传统认识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碰撞、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进而影响现代人格培育的效能。对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存在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误区。对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把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看作是两大相互独立的学科;另一种倾向是把心理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处理,或把道德问题当作心理问题来看待。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教育层面上,人为地把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割裂开来,弱化了二者的人格培育功能;片面地把学生的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例如把学生因强迫症、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看作是思想问题或道德败坏问题来处理;或将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视为心理问题学生。无论是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二者的关系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澄清,这无疑对现代人格的培育造成诸多不利因素。传统的学科属性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操作思路。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明确的专业领域,固定的学科归属。心理—道德教育既不能简单地从心理教育学科层面去界定,也不能盲目的从德育学科层面去分类,这对习惯了以学科分类来进行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来讲造成思想上的困惑。心理—道德教育的学科归属比较复杂,一位最早进行心理—道德教育研究的学者进行了三种情况的可能性分析:一是心理教育学科视野中的心理—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学科视野中的心理—道德教育;三是心育学科与德育学科交叉视野中的心理—道德教育。④该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陷入学科属性的认知困惑中,导致对现代人格培育工作的重点把握不准。心理—道德教育课程体系拘泥于内容的逻辑性与完整性。现代人格的培育需要有现代化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体现学生现展之所需。当前,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应属中小学的心理—道德教育,无论是从目标设计策略还是课程改革策略均领先于高校。高校的课程体系往往追求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似乎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有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结构,否则就不认为是独立的课程。往往强调以知识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大多数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课程都开成了知识灌输课,不能将健康心理和高尚道德情操内化为个人灵魂的东西,不能形成人所固有的涵养和气质。由此,也就不能实现学生个性的整体协调发展,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难以形成。心理—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师资队伍是学生现代人格培育的关键,其理念、素养、工作方法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现代人格培育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师分属不同部门,教师各自教授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将具有同构性的教育硬性化的割裂开来。“一方面是德育工作者的空洞说教、形式主义、短期功利行为盛行,劳而无功;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疲于奔命、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心有余而力不足,形成彼此孤立、互不往来的局面。”⑤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脱节,造成了教育的重复性和低效能性。即使有融合之现象,大多也是临时性的工作需要,生硬化的组合,而不是柔性化的融合,严重影响现代人格培育的功效。

不论对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存在何种认识,现代人格培育是其共同的宗旨。正如有学者所言“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指向是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格现代化,人格层面是二者融通和融合的纽带”。⑥正是二者之间的同构性,使得心理—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培育具备了可操作性,增强了现实针对性。更新心理—道德教育观念,实施现代人格培育工程。心理—道德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形态,抑或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研究者的共识。更新心理—道德教育观念,首要的是以整体性思维来加以审视。人是整体的,人的素质是整体的,通常我们所讲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都是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因而实施的教育也应是整体性的。心理—道德教育应以培育上述素质为教育的统一体,将心理学概念中的人格和道德范畴中的品质相融合,实施系统化的现代人格培育工程,这也是心理—道德教育既融入心育因素又包含德育因素,构成完整统一体的内在依据。遵循心理—道德教育科学规律,完善现代人格培育模式。学生现代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过程,一般说来,包括现代性的身心要素、道德要素、文化要素和社会要素等。健全的现代人格培养必然经历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中青年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阶段,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科学规律,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心理—道德教育,并注重学生现代人格的养成。如针对中小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亲情教育等形式的教育,对大学生则开展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创新创业意识为主体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通过不同时期的心理—道德教育的培育,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人格培育体系。尤为重要的是,现代人格培育的目标必须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情感、行为等才能显示其效果。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认识的提升,情感的丰富,行为方式的改变。所以,在人格培育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过去单一的以认知为主的学习过程,变成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引导—体验—点化—领悟—实践”为一体的培育模式,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提高,人格更完善,行动力增强,真正实现理论掌握、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一体化。构建现代人格培育课程体系,融合心理—道德教育。现代人格的培育要求打破传统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独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现代人格培育为核心的大课程体系,体现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融合性。在心理—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有学者提出“立方体式的三层次课程体系”,⑦体现了“理论—模式—实践”的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借鉴。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已有的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形成系统化的心理—道德教育课程理论支撑,建立现代心理—道德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统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最终创建并形成有利于学生现代人格养成的心理—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现代人格培育效能。现代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通过心理—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来实施,更应该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现代人格培育的整体效能。如利用特色校园文化品牌进行现代人格的陶冶教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校园文化,如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刘瑞龙农业教育博物馆、瑞龙讲坛、瑞龙文化广场、慈善爱心超市等场所,均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赋予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板以浓厚的文化气息。这种氛围的营造,既使道德教育不至于脱离学生实际机械地进行,又使心理教育找到支点和落脚点,让全体师生在心理—道德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指导下,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及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带动下,系统地为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人格而努力。如以重大活动或纪念日为契机,培育学生的现代人格;利用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3•20(咱爱您)心理健康教育周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利用各种重大节日,对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还可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培育大学生健全而独立的现代人格。通过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育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自己将来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勇于担当、敢于担当,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作者:袁忠霞李智水工作单位: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