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时间:2022-06-09 10:20:39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然包括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践履能力等道德能力的发展,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和提升其个体道德能力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和谐与发展的社会关系,而和谐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则需要大学生具备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能力。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认识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提升道德践履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其“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使大学生在高度和谐与发展的社会关系中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大学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建的重要主体,其个体道德能力的缺失,必然会对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由于大学生公德意识淡漠,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造成高校校园环境不和谐;个别大学生不守公共秩序,在寝室从事打电话、唱歌等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行为导致其人际关系不和谐,也影响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从根本意义上讲,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就是要造就和谐的个体,就是要使大学生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备的个体道德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个人生活的和谐。因此,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与内在要求。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还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即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故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培育人们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这种和谐文化精神培育的重要内涵。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社会文化的和谐离不开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风貌、道德状况关系着整个社会风尚的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能力水平,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通过大学生道德素养与道德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对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形成辐射与影响,促使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可能性

(一)理论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关系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道德风貌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来讲,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在进步、提高,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也在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不道德事件发生,大学校园也存在道德行为失范、个体道德能力缺失的现象,这说明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仍需要加强。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人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利益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和基础;精神需要尤其是人对道德的需要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自身存在着对高尚道德的需要与渴求,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正是对大学生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

其次,关于道德能力的研究已被学界普遍关注,学者专家撰写的论文、专著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可能性。如,蔡志良、蔡应妹合著的《道德能力论》,对道德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书中对道德能力的内涵、结构、本质、特点、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道德能力培养的路径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曹刚在《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发表的《论道德能力》一文,对道德能力的涵义与实质进行了界定,关注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价值的认识与选择;李德顺与孙伟平在《道德价值论》中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道德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把握;吴俊与木子在《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载《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中主要对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选择比较方法,拓宽道德知识领域、实施‘苏格拉底法’、提倡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等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路径。

(二)实践可能性

第一,党和政府对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及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下发,意见要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这些文件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在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教社政〔2011〕83号)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如,在“教学管理”指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不仅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还要根据在校生人数划拨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的专项经费。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各项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倡导的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践行与提高了个体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推理、行为等各项道德能力。如,自2007年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党和政府一直提倡的学雷锋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能力的具体途径,同时也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道德生活的价值目标。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社会道德的自觉践行,在实践上推动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建设,也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三,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制及开展的各项道德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与实践途径。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并制定了相关制度以保障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如,各个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置、经费保障,为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及各类课堂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各高校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和各类社团活动,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经验积累与实践支持。高校的各类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不仅推动了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满足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对机制保障和实践路径的要求。第四,大学生群体不断涌现的道德典范、先进人物反映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积极成效,为大学生提升个体道德能力树立了榜样模范,同时,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有效实践途径。

近几年来,大学生群体也涌现出不少先进道德模范,他们身上的优秀道德品质体现了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成效,也激励着大学生群体不断提升自己。如,用科技服务西部、知识报效国家的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王一硕,他诚实守信的品质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为大学生树立了榜样;被誉为“‘90’后最美铁警”的郑州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李博亚,他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全社会;长江大学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为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以孝心感天动地、逆境中坚强前行的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冰窟中勇救三名落水少年的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徐伟等,他们的事迹使无数大学生为之动情落泪。这些先进大学生群体的模范事迹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是大学生学习的典范和榜样。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非常必要,在实践上也具有现实可能性。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大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更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孟雪玲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