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制度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时间:2022-09-15 08:57:02

税法制度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自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正式实施以来,营业税一直是我国地方税收的第一大税种。但是由于营业税是根据营业额多少进行的全额征税,所以在税务征收过程中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2]。除了营业税自身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在交通运输行业以及金融保险行业由于在购进相关设备和货物时,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是不可以进行抵扣的,所以这部分费用就被计入成本,在收取营业税时这部分款项又会被算进营业税当中,出现增值税和营业税重复征收的结果。长期以来,这种重复征税的现象给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阻碍,而且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税制结构的完善,进行税法制度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营改增”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

1.对计税基础、税率以及计算方法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并不是简单地降低所有的税负。对于一些人力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营改增”的政策提出以后,反而增加了其增值税销项税[3]的税额。其中,进项税的税收金额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由此可见,增值税销项税的增加不但没有减轻部分企业的税收压力,反而会造成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降低资金灵活性,很难满足企业后续发展的需要。2.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从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相关要求来看,在填写财务报表的“主要营业收入”金额一项中必须将“含税收入”[4]纳入其中。但是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财务报表中的增值税不再属于利润一项,企业的主要营业收入也不再包含“税后收入”,由于这一变动,造成财务报表中的主要业务收入一项的金额大大降低,相应地,也使营业利润率发生较大变动。3.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就目前“营改增”的相关政策来看,当前的税制虽然不能使所有的纳税人都能获得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但是对于其中的两类纳税人而言,还是能够在改革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税负减免,这两种纳税人之一就是小规模纳税人。根据我国相关税制规定,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营业税的税率按3%和5%计算,具体为3%或5%[5],是根据纳税人企业的规模和具体经营情况来确定的,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下调为2%明显要低于此前的3%或者5%,这一微小的差异也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除了小规模纳税人之外,还有一类纳税人也实现了税负的减免,就是一般纳税人。在没有实行“营改增”调整之前,根据我国相关税制规定,服务行业是不可以进行税额抵扣的,自“营改增”调整以来,在对一般纳税人的规定中,做出相关调整,除了增加可以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的类型和数额以外,还特别提出,在“营改增”过程中,将运输中可以进行抵扣的项目,根据改革的相关比例规定将税负自7%调整为11%。4.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营改增”的税务政策的推进相应带来了一些政策上的变化,对企业在风险管理上带来一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对部分税收的归属情况进行重新整理和划分,所以在各类增值税务的核算过程中,是否按照我国财政政策的相关规定进行入账、冲减以及进行销项等,如果企业在进行税务核算过程中出现疏漏,很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损失。其次,在税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纳税人如果使增值税的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与会计收入所规定的时间不匹配,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履行纳税义务,或者没有及时确认收入实现和销项税额,很可能会对企业的税收项目构成产生涉税的风险。最后,在描述进项税额的增值税的抵扣项目过程中,所描述的信息是否与实际业务范围一致,如果不能进行抵扣的进行税额被描述在抵扣项中,就会形成涉税风险。

二、“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管措施。“营改增”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营改增”的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收税的情况,但是对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营改增”相关的政策实施,企业必须严格税收制度,避免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对税务、会计的相关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防止企业内部由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的扩大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使“营改增”相关规定的落实能够切实推动企业的发展。2.强化对发票的管理。这里所说的发票类型主要是针对营业税的发票而言,根据“营改增”相关政策的调整,营业税的发票需要有专项的增值税发票来完成税务的抵扣[6]。营业税发票的内容出现了变化,对于税务发票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法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企业而言,应强化对发票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和监督办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对发票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则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所以,企业首先应对“营改增”过程中对于发票的改革工作进行仔细的研究,并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现有发票的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制定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开据发票、使用发票以及发票的上报环节,应强化相关管理制度,以减少由于发票管理失误为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除了应加强对发票的管理工作,还应对供货商进行适度管理。在进行供货商的选择上,首先,应将对供货商的选择上升到企业的发展策略上来。对供货商进行选择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考虑所选择的供货商是否有能力为本企业开具增值税的专用发票。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考虑供货商的选择是否能为企业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尽可能选择能够降低企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风险的供货商进行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4.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营改增”财政政策的实施为企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纳税筹划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完善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提升[7]。作为税务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金融、会计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对涉及财会专业的法律常识以及国家关于财务政策的相关规定都有所了解。并且具备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有一定预见能力,能够协调处理好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只有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高效完成纳税筹划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企业应主动搭建学习平台,组织会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以及对专业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只有不断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财务收益的最大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税制变革极大地缓解了重复征税的现象,有利于减轻企业压力,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能够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调整企业资金的投入方向,使投资资金带动供给,再由供给刺激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经营模式及运营状态的调整,不断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行业内企业的转型,必将带动产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全国的经济模式的转变,进而实现我国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重组。“营改增”这一税制的改革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企业首先要对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特点以及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纳税人类型,利用现行的优惠政策,控制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作者:王乐 单位:西安航天总医院

参考文献:

[1]关杰.“营改增”后企业财务战略变革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4,(13):87-89.

[2]张颖慧,王丹.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16,(32):57-58.

[3]段凯.关于“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税收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6,(30):322.

[4]易娜,覃新蓉.“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J].财经界,2015,(5):272.

[5]史秀芹.“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30.

[6]张其秀.“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4,(34):39-40.

[7]董晏.“营改增”背景下税法制度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