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与控制探讨

时间:2022-09-14 03:17:21

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与控制探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企业面临着财务管理困难的问题,而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种控制手段,主要是指采用控制论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对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具体是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和目标,并贯彻落实,对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与控制进行指导、干涉和规范,是一种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因此,理解其基本要素的内容,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基本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要素分析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要由五大基本要素组成,分别是风险评估、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交流、监督。只有充分理解基本要素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实施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及控制。(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信息资产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威胁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再优先解决可能带来损失最大的风险,押后处理风险较低的问题,使企业在有风险的环境里将风险降到最低的过程。(二)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影响因素。只有给予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以良好环境,避免建立或实施政策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才能促进其他控制过程的实施。(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管理者采用科学手段制定合理的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进行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的过程。企业的每个部门都应有控制活动,确保风险反应方案的正确执行。(四)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指企业管理者建设和维护内部信息交流的渠道,并建立清晰的报告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的内部交流,及时传输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现状的过程。(五)监督。监督是指管理者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内部监控制度,设立评审和反馈机制,安排专业人员和独立部门,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情况的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落实,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过程。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的认知,重视程度不高,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其中内部职务方面的设置问题较大,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做到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比如:会计人员与职务之间配置不当,会计人员职务较多,业务交叉繁杂,从而职责不够明确,而且缺乏会计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等相关程序的制度规定,难以落实财务规章和操作规程,各方面衔接不够严密,从而出现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不到位、重复建设、资金呆滞以及其他以权谋私、偷税漏税等问题。(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不够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制度不够完善,而且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比如:在预算编制的时间和范围上,经常出现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综合预算,还需再次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跟踪、分析和评价等机制和制度,难以准确分析和评价每一项的预算经费,无法完整衡量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无法给出绩效评价对资金分配使用的反馈信息,另外在预算执行时会出现预算内容不真实、约束不强等问题。(三)企业财务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不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着重于控制手段,虽然有较为完善的内控系统,但依旧缺乏自我评价和监督机制的建设,不健全的机制难以进行正常的检查和评估。而且,受内部监管体制和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的限制,内部审计管理流于形式,内部审计部门的定位不确定,职责不清不楚,致使审计监督责任虚化,从而难以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原则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必须具备合法性,而整体性和适应性更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应把握好以下四项原则,促进财务管理控制。(一)合法性原则。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国家规章制度为前提,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任何不依法办事,脱离国家规章制度的企业都难以长期地发展下去。因此,企业必须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避免出现巨大的损失。(二)整体性原则。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都是财务内部控制需要考虑的,只有将长远计划与近期目标进行结合,加强与其他内控制度的配合与协调,将需要涉及到的财务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有机地统一起来,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角度进行各项业务和活动的渗透,逐渐形成统一的整体,才能发挥出总体效应的功能,便于各部门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三)适应性原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随着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而不断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因此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必须跟随变化的脚步,及时调整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提高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和活力,既要适应企业的内部发展,符合企业本身的现状和战略目标,也要适应国家的经济制度,适应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四)效率性原则。企业实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就是想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设成本,进行选择性的控制,精心把握控制点,简化机构和人员配置,减少繁杂的手续,降低成本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促使经济性和有效性的结合,优化控制方法和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本身的类型、特点和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逐步建立合法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便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提高对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认识到建设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策划行之有效的方案;其次,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完善人员与职务的配套关系,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再次,严格按照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执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巩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最后,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体系机关设置,使职务和机构有效分离,确保各部位职责分明,使管理机制相辅相成并相互制衡。(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所有过程都有涉及,因此在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了解预算编制的程序及方法,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再合理地编制预算,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在预算执行时,要选择合适的预算执行的程序和方式,明确预算的硬性条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必须经过授权批准程序,提高预算的实效性,并进行过程跟踪与执行情况的反馈。另外,要从会计机构指派专人进行预算的审核、复查,完善财产清查制度,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制约作用。(三)建立健全内部审核制度。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是监督和考核企业的内部财务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确保企业按照制定的计划和方案进行发展。作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任务是通过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从而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内部财务审计过程中,要加大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力度,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然后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程序化和制度化,减少出错率。在内部经营管理审计上,必须加大经营管理活动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考核实际情况,并对经营管理绩效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此外,还要改变传统内审的方式,将事后审计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事前或事中审计为主的方式。

作者:李永生 单位:庞大汽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