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探讨

时间:2022-04-11 08:30:56

农民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探讨

提要:本文从分析农民收支结构出发,剖析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以及投资理财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通过分析风险产生的缘由,提出农民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合理控制财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财务风险;投资理财

一、农民财务收支分析

(一)农民收入来源分析。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六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农民家庭收入的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经营获得的收入。通过农业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经过市场交易而获得农业收入;二是工资性收入。农闲时,农村家庭中的青壮年男性一般都会到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村庄附近的工业园区务工,农忙时再回到家乡进行收获,而家庭中的妇女则一般留在家中,主要负责家务,兼顾老人和孩子,或在附近企业工作,农忙时从事农业种植;三是经营性收入。有些家庭在从事农业活动的同时,还经营个体工商业,家庭收入的来源也以此为主,他们多数把店铺开在离家较近的乡镇或者县城。有的家庭从事个体加工业活动,规模大小不一,形成了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很多县域经济独具优势的产业,支撑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四是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股息红利和投资收益;二是房屋与土地等经营权收益。

(二)农民家庭支出分析。(1)购买生产资料支出包括土地承包费和购买干农活的大牲畜、农用机械、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支出;(2)日常家庭生活支出。主要有食物、纺织品、服装,电视、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水、电、燃气等日常支出;(3)子女教育支出。尽管九年义务阶段的学杂费已经全免,但是从幼儿园起至高中阶段,就有了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和辅导班,伴随而来的是各种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补课费,再到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对子女的教育支出仍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他们愿意为孩子的教育多掏钱,同时也为子女教育支出背负较大的压力,甚至超出了一些居民家庭可以承受的正常水平;(4)其他支出。一是人际交往费用支出,包括参加他人结婚、生子摆宴席、庆祝生日等支出;二是用于生孩子、子女婚姻、修建房屋、医疗保健的支出。该部分支出占据总支出的比重很大。虽然现在有了新农合政策,但病人负担依然不轻。子女结婚支出中,给予女方的彩礼也比较高,一般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二、农民面临的财务风险

沿着农民收支结构的脉络,在财务收支过程中给我们展现了其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农业风险分成市场经营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两类(即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价格风险,比如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和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农产品价格风险可能受到同质产品、其他竞争性生产者、需求缺乏弹性、典型的农产品市场的一些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我国近年来粮食“十一连增”,但是粮价的波动幅度在加大。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由于国家的收购价和临储政策的支持,相对稳定。猪肉有特殊的猪周期。大约前年开始,猪价格连续跌了17个月,大概涨了十几周,最近又下跌了。自然风险是在农业生产中受到诸如洪水、旱灾、病虫害、恶劣天气等以及不可控的气候等原因造成的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可能性的风险,这些风险会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不良影响,进一步导致农产品品质和市场价格的不确定。尤其近年来区域性的气候异常,更是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最严重的情况是一季绝收。

(二)农民投资理财的风险。相较于多元化的城市居民理财方式,农民的投资渠道和理财方式比较匮乏。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民的理财方式仍以传统的储蓄为主,其中51.2%是银行储蓄,36.4%是现金积蓄,农村居民储蓄存款金额已高达2.2万亿元以上。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提速,央行降准息过高的银行储蓄已经让“本金”失去赢利空间,而将近四成的现金没有被农村金融机构吸纳,对于理财知识匮乏的广大农民来讲,有的将其存在家中积蓄,有的用于民间借贷,有的甚至投机于农村。无论哪种方式,要么因为利率下降没有增值收益、要么因为监管不足极具投资风险,最终给广大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三、农民财务风险控制建议

(一)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控制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构建农业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农业市场和自然风险,需要各方的努力。

1、政府积极引导,制定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比如当市场失灵时,政策通过直接补贴农户,补贴要有可执行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对农业政策补贴进行细化,以保证每一笔补贴都落到实处。协调农户、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银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诉求,构建畅通信息平台,主导开展各领域的通力合作,进而提高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2、鉴于农户风险意识薄弱,农户要树立、强化农业风险管理思想,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制定预案,积极防灾防损,还要学会评估损失及经验总结。这就要求,农村基层政府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农户在农业风险管理中起主体作用,让农户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作用,以有效地防范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

3、加大农业保险的创新运用和普及。“广覆盖、低保障”是中国农险的特点。据国泰君安的数据显示,中国农险的综合成本接近90%,承保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受到政策引导的农业保险如何在商业化与政策性上取得平衡,是当前各保险机构的普遍困境。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不高,一般都是比较消极的配合国家的政策,长期这样下去对整个农业保险市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农险市场突破在用户需求,产品创新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驱动力,充分了解农民承受能力、意愿,各个地方的风险特点,然后再根据农民的意愿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使得保险产品多样化。比如,蔬菜、水果、茶叶、家禽、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业保险产品以及农房、农机、农民健康等涉农保险产品,风险保障涵盖农林牧副渔、农村财产、农民人身。

4、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在应对农业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得到证实。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期货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甚至还会损害农户和整个农业的利益。因此,要完善这些政策调控工具。

(二)农民投资理财风险应从两个方面来控制

1、完善农村金融环境,开发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客户,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所发行的理财产品金额起点高、服务专业化水平高,一般在5万元至50万元不等。这些理财产品其实是一种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产品设计的购买者并不完全是针对农民。对大多数农民来说,短期内很难达到这个理财标准。再加上农民收入带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较难满足理财产品的投资要求。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应充分考虑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加大力量调研农村个人理财市场,针对农民的收入、生活及金融知识水平,结合收支季节性强、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开发符合农民实际需要、操作简单方便的产品,构建农村个人理财业务体系。比如,针对农民普遍面临的教育和养老问题,适当降低教育储蓄产品的准入“门槛”,设计专门针对农民养老的投资理财产品等。对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农民可加大办理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的力度。

2、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理财水平。大多数农村居民缺乏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理财信息宣传力度和风险提示,通过村委会的宣传橱窗和广播,提示民间借贷的高风险,宣传教育参与非法集资的害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在网点柜面宣传等方式,方便广大农村居民了解和投入理财业务。比如,在农村设立金融机构理财体验中心,安排专门的农民理财顾问,定期定点开展金融投资知识的讲座,普及理财知识。同时,借助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引导农民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理财知识和网购理财产品,这也是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郑现伟 来臣军 王磊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飘.山区农村家庭理财方式探讨[J].当代经济,2015.14.

[2]倪呈英.新时期拓展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研究[J].农业经济,2015.3.

[3]杨小玲.我国农村金融理财产品发展现状探讨[J].河北金融,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