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探讨

时间:2022-01-27 03:27:20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探讨

摘要:考察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思维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总体上而言,城镇职工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完成了从“非生产性”福利向“生产性”福利的转变,同时也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结合。

关键词: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改革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它基于城乡二元分割的地域状态和人群特征,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三种制度共同构成。考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传统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二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确立的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新世纪初到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时期。

一、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按照保障对象的职业性质可以划分为两大块:一是面向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劳保医疗制度,二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

(一)劳保医疗制度

1950年制定的《劳动保险条例(草案)》对职工医疗保障做了如下规定: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其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免费诊治,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一半。此外,还对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方面做了规定。

(二)公费医疗制度

革命根地建设时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上处理好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保障国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推动,传统劳保、公费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国务院于1982年提出了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分别改进的要求。

(一)公费医疗制度改革

198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通知》拉开了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序幕,由此,逐步将个人责任纳入到医疗保险视野。1989年卫生部和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通知》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普遍实行公费医疗费用与个人适当挂钩;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公费医疗管理。

(二)劳保医疗制度改革

此时的劳保医疗主要表现在:第一,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实现社会统筹。第二,试行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初步形成了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缴费机制。但是,也存在一定缺憾。

(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改革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完善

新世纪以来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完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二是配套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整体改革。

(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

首先,政府把灵活就业人员(2003年)和农民工(2006年)纳入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范畴。其次,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最后,2010年7月《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流动人员跨统筹区域就业时可以转移自己医保关系。

(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配套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整体改革

2000年以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基本上建立起了面向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保险水平和待遇进一步提高。

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检省

65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建立—改革—完善”的历史脉络,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基于“非生产性”福利向“生产性”福利转变的视角

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种医疗保障制度迎合了当时经济社会基础,当然也出现了政府财政赤字和医疗资源浪费现象。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的价值取向是从“非生产性福利”转向“生产性福利”。

(二)基于“公平”和“效率”关系的视角

社会保障一方面,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天然使命,也是社会保障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理由;另一方面,效率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公平,同样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价值和目标。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兼顾。

五、余论

聚焦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阶段,它实现了从国家医疗保险向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型,基本上满足职工的医疗服务需求。从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言,就“人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医改需理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二者之中寻求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宋士云.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

[2]姚力.新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考察[J].党的文献,2010(3).

[3]申曙光,彭浩然.全民医保的实现途径———基于公平视角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作者:熊成 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