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

时间:2022-01-27 10:05:10

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和参保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大学生,自拟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参保情况。结果大学生中了解医疗保险的仅37.10%,大学生总体参保率为92.62%,而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40.75%。经单因素分析,专业(χ2=35.78,P<0.001)、年级(χ2=29.24,P<0.001)、参保必要性评价(χ2=9.97,P=0.002)和家庭月收入(χ2=15.76,P=0.001)对大学生参保率有影响,Logistic分析显示,大学生中药学专业、大二年级、家庭月收入低和对参保必要性评价高的参保率良好(P值均小于0.05)。结论影响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专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对医疗保险参保必要性的评价。应开展更多宣传活动,使更多大学生对医保制度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参保率。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2009年各省按照中央政策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至此我国大学生享有公费医疗转变为医疗保险[1]。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仍缺乏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模式的探析、国内外医保经验的借鉴与启示、大学生对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而在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参加现状及影响参保率的因素方面还需更多的探讨。为了解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参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寻提升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相关部门制定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医保政策提供参考,本研究于2013年10月开展对芜湖某高校进行了相关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调查针对皖南医学院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药学专业,进行年级分层抽样调查,共发放1150份,其中收回11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26%,通过问卷的整理,剔除不合格问卷6份,有效率97.74%。

1.2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编制。于2013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院校、家庭及经济情况等。(2)自我健康管理:包括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健康关注状况及医疗就诊状况等。(3)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状况,参保必要性评价以及提高参保率的有效措施等。问卷自行填写完成,对于问卷填写不完整或与填写要求不符的问卷,予以剔除。

1.3统计和分析

以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逻辑核对,采用SPSS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因素研究采用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有效人数为1124名,调查对象中大一366人(32.56%),大二376人(33.45%),大三382人(33.99%),其中女生624人,占55.52%,男生500人,占44.48%。调查对象以18~22岁为主,占94.84%。调查的学生中以非独生子女为主,占64.59%。调查共涉及3个专业,分别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其调查人数分别为271(24.11%),533(47.42%)和320(28.47%)。农村生源831名,高于城镇生源,占总人数的73.93%。调查对象中经济来源以父母提供为主的有1076名,占95.73%。年医疗费用占年生活费比例以5%以下为主,占67.26%。

2.2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分析

至少参加1种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041(92.62%),其中参加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58人(40.75%),其他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均低于此比例。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原因中,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经验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总人数的27.71%。调查显示,了解医保的学生仅有417人(37.10%),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途径以学校统一组织参保为主,共有836名(80.31%)。调查中认为参加医疗保险没有必要的学生有440人,占39.15%。每年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在100元以下的人数为642(61.67%),而调查显示,却有216名(20.75%)学生不清楚自己每年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见表1。

2.3参保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专业、年级、大学生对参保必要性的评价和家庭月收入等的大学生参保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参保有必要的大学生的参保率高于认为参保没有必要的(χ2=9.97,P=0.002)。不同专业学生的参保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5.78,P<0.001)。分别在不同专业之间做两两单因素分析(α=0.05/3),药学专业高于预防(χ2=26.15,P<0.001),临床专业高于预防(χ2=21.46,P<0.001),药学和临床无差异(χ2=2.10,P>0.001)。不同年级间也存在统计差异(χ2=29.24,P<0.001),分别对不同专业做两两单因素分析,大二年级高于大一(χ2=20.65,P<0.001),大三年级高于大一(χ2=13.44,P<0.001),大二年级和大三之间无差异。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学生的参保率也不同(χ2=15.76,P=0.001),两两分析后,2000元以下高于10000元以上(χ2=10.65,P<0.001),2000到5000元之间高于10000元以上(χ2=14.91,P<0.001),5000到10000元之间高于10000元以上(χ2=6.93,P<0.001),2000元以下、2000到5000元之间、5000到10000元之间没有差异。详见表2。2.3.2Logistic回归分析为排除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找出影响大学生参保率的主要因素,以大学生参保现状为因变量,专业(设有哑变量,预防为对照)、年级(设有哑变量,大一为对照)、参保必要性、家庭月收入(设有哑变量,2000元以下为对照)作为自变量(各变量的赋值如表3所示),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Enter法,α入=0.05,α出=0.10)。药学专业参保率高于预防(χ2=19.98,P<0.01,OR=3.23,95%CI=1.93~5.41);大二年级参保率高于大一(χ2=13.31,P<0.01,OR=2.85,95%CI=1.62~5.01);和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相比,月收入2000~5000(χ2=6.25,P<0.01,OR=0.31,95%CI=0.12~0.78)和5000~10000元(χ2=7.91,P<0.01,OR=0.27,95%CI=0.11~0.67);认为参保有必要的学生参保率高于认为参保没必要的(χ2=9.97,P<0.01,OR=2.14,95%CI=1.34~3.44)。见表3。

3讨论

3.1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医疗保险正在从以往的公费医疗向多种形式转变,虽然已有相关政策出台,但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健全[3]。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总的说来经历了一个由公费医疗到自费医疗再到医疗保险的过程,国务院出台了针对大学生的医保政策之后,各地高校纷纷出台具体政策,解决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4],在实施和推行的过程中尚存在众多未知的问题,及时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险状况具有一定意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大多数都曾参加医疗保险,但参加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的人数却不理想,参保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5]。与新农合和商业保险相比,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被了解程度较低,推广面较小,为大多数学生所不熟悉、不了解,这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对医疗保险不够关心,有可能自己参保了也不知道,这就导致了医疗保险失去应有的意义[6]。一般学校统一参保为城镇医疗保险,调查结果中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人数却低于参加学校统一保险的人数,说明有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对学校的参保方式不了解。

3.2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学生中,没有参加保险的经验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处于教学环境较为封闭学习任务较紧张的中学阶段,对于保险方面皆由家长代为办理,因此,大学生在参加医疗保险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参保率。其次,存在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好,参加医疗保险没作用而不用参加医疗保险,因此,加强健康保险的意识是增加参保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3.3大学生对参保必要性的评价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没有养成健康投资的理念,认为自己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小[7]。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是有必要的这一观念促使参保率升高(OR=1.66),与王莹、张小勇等人的分析一致,参保必要性评价较低是参保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8]。大学生中39.15%的人认为没必要参加医疗保险,对于参保意识不足的学生应加强对其的医疗保险讲解宣传,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参加医疗保险对其健康的保障作用。大学生是否参保与大学生所处年级有关。高年级参保率均高于低年级,这可能与不同年级学生对医保的了解程度有关。高年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了解明显高于低年级,尤其是大一年级的了解程度更低,这很可能是因为学校还未对其进行医疗保险方面的教育。因此,针对大一学生这个薄弱点进行强力度的医疗保险知识教育很有必要,也可以使资源更合理的分配利用还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参保率还与家庭月收入有关,收入较低(OR=1.373)是一个提高参保率的影响因素。低月收入家庭的学生参保率高于总体水平。学生的经济能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保意愿,月均消费额较低者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意愿比参加商业保险强烈[4]。大多数学生的经济主要由父母提供,因此,家庭经济水平关系到学生在疾病方面的应对能力,为了防止发生重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上的困扰,选择参加医疗保险对其很重要,所以这一人群的参保意识和参保率都高于平均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月收入较高的家庭对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因为已经购买了商业保险或对自身的经济实力有信心。

3.4大学生对医疗保险政策的认知

在关于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程度调查中,很了解的仅占0.71%,不了解医疗保险的却占了62.90%,可以明显地看出大学生关于医疗保险的知识十分匮乏。高校在学生入学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的宣传、解释具体情况,致使很多学生不了解限制条件和保障内容[9]。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医疗保障政策并不是十分了解[10],加大对大学生的医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势在必行。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有22.24%的大学生通过学校的宣传获得医保知识,是大学生获得医保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校宣传在增强大学生对医保新政策认识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加强校医院建设和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宣传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大学生保险意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医疗消费意愿和行为[11]。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学校内,所以通过学校的宣传获得医保知识的机会更多。故在选择医保宣传途径上,通过在学校内部进行健康教育和医保知识的宣传有很大的意义,这样可以集中较多的学生提高效率,并且通过口口相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其次,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来获取医保相关知识也是重要途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网络沟通利用较为频繁,因此,医保知识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宣讲传播,网络上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还可便于更多的人学习查询。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对医疗保险的现状评价也不高,因此,在完善医保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医保知识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大学生对参加医疗保险的认识,让更多的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医保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医保。

作者:李通达 房雨婷 陈翀 柏有为 陶涛 王雅倩 赵秀东 史玉坤 彭宝珍 宋建 单位: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荣,周绿林,林枫.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11):742-743,747.

[2]郭婧.中国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3,(8):3-4.

[3]张太海,程茂金.解决城镇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6):131-132.

[4]王明慧,赵剑,陶四海,等.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及参保意愿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3):2444-2447.

[5]袁翠欣,王新,张朋朋.河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险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6):61-62,67.

[6]邵平.杭州市大学生卫生服务利用及医疗保障情况调查[J].健康研究,2009,29(1):58-61.

[7]徐倩,赵文龙.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完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9(13):2065-2067.

[8]王莹,张小勇,欧阳俊婷,等.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8):1208-1211.

[9]唐荣,苏维.大学生医疗保险需求调查以及制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4):679-681.

[10]黄泉星,赵淑明.泉州市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状况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827-832,844.

[11]陈君程,张迎,艾莉,等.大学生医疗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8(8):1432-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