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培养工作探讨

时间:2022-01-11 03:06:47

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培养工作探讨

摘要:社会保险业务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司员工放心、安心、舒心工作,为公司更好更快地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发挥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加强提升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培养工作尤为关键。提升基础管理人员培养工作的重点是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把确保社会保险业务连续性和社会保险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本文深入思考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培养工作,并提出一些观点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保险业务

通过开展全员全方位培养,全面提高基础管理人员队伍的服务效益、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规范,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提升,促进人力资本建设,为建设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福利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全面提高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当前各类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升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培养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加强人员培养工作,完善岗位交接制度,增强员工培训,培育专业型、专家型人才队伍。

一、确保社会保险业务连续性

公司各单位要建立社会保险交接制度和台账管理制度。确保社会保险业务开展的连续性,保障职工利益不受影响。对未及时建立相关制度和在社会保险业务交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单位,公司将视情况予以考核。

1.保证社会保险管理人员无缝交接社会保险岗位人员发生组织调配、接触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必须与后续接替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工作交接手续,未完成工作交接不得转入新岗位。

2.保证交接资料的完整清晰在办理社会保险工作交接前,社会保险岗位变动人员应办理完毕已受理的各项业务,对需要移交的政策文件、业务凭证、统计报表等档案资料编制移交清册,对与本岗位相关的业务流程、业务关联事项等编制工作交接说明书。

3.保证交接工作责任明确交接双方对社会保险交接工作负主要责任。以工作交接说明书为依据,移交人员对所经办的业务负责,接替人员负后续责任。交接工作应设监交人。

二、加强社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

公司各单位应在6月底之前摸清社会保险人才的队伍情况,建议在地市公司和以上单位设置专职社会保险管理岗位。编制社会保险队伍五年培养发展规划,力争培养和储备各级各类社会保险专家人才50名,切实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公司各单位应在年度培训计划中至少设置一期社会保险相关内容培训,并完成三年一次的普考或调考活动,检验培训培养效果。

1.加强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每年应对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进行不少于24学时的脱产培训,切实增强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更新。新到岗人员通过社会保险业务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

2.建立常态培训考试机制建立逢培必考和常态考试机制,各单位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所有社会保险基础管理人员按实行岗位动态考试,并组织社会保险业务知识网络普考和专业抽考,将考试结果与岗位变动、培训开发相结合,公司按专业岗位定期组织调考,检验各单位培训考试效果。3.培养和储备社会保险专业人才通过制度建设、专业调考、培训培养等方式,培养和储备社会保险专业人才队伍。总结提炼社会保险管理经验,及时组织政策研究团队,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为社会保险专业人才提供总结成果、发表专业论文的机会,定期组织典型经验交流、政策研究推演、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激励专业人才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

三、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宣传力度

公司各单位要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建立典型经验分享机制。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政策宣传。定期组织社会保险专业业务讲座,普及相关社会保险最新政策和法规变化情况。定期公告。配合职工查询相关社会保险项目,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设置社会保险管理岗位。地市公司和以上单位应设置社会保险管理岗位,对单位编制在300人以上的单位,设置2名社会保险管理岗位,适当增加社会保险岗位职数,尽量减少兼职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切实提高专业性和服务质量。做好相关政策落实工作。按照当地社会保险费率政策要求,规范抓好工作落实。充分考虑统筹区域差异,梳理社会保险5个险种7项跨业务管理流程,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奠定基础。

四、完善社会保险管理相关制度

做好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的宣传,完善内部操作细则,重点加强人员流动过程、申报缴费环节和改制重组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提高服务规范性,促进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升级。建立三级社会保险管理体系。省公司(直属单位)建立相关管理手册,地市公司建立相关实施细则,逐级实施,逐层推进。建立社会保险队伍定期表彰奖励制度。表彰奖励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大力宣传先进事迹,激发广大社会保险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建立岗位退出机制,年度绩效考核“不称职”者,进行离岗培训,培训考试仍不合格者,须调离社会保险岗位。推行AB角工作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内容和员工能力素质,合理安排部门内部两名工作人员互为A、B角,A角是实际上岗人员,B角是顶岗补位人员,实现部门工作无缺位、无缺岗,并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作者:汪子翔 董磊 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