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教学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09 08:36:14

社会保险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迫切要求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精通社会保险的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行保险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对现阶段《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最后,本文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险》课程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险;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

一、引言

社会保险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按照法律准则和程序,通过社会集资办法,对劳动者遭遇生育、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不可规避的风险,而暂时或永远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是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的总称(林义,2016)。我国早在2009年就已经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总数达到12.31亿。到2015年末,全国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的总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全民医保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参加各项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到8.56亿,参保率达到82%以上。此外,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3亿人,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分别达到1.73亿人和1.78亿人。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保打过。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预计未来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将持续上升(郑秉文,2017)。基于上述背景,未来我国必将需要精通社会保险的专业人才,以参与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和专题研究。从专业属性来看,保险专业学生将是社会保险实践与改革以及社会保险问题研究的主力军。这迫切要求高等院校对《社会保险》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另一方面,社会保险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全局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社会保险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时候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保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本文首先目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再分析《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现状。最后提出改革《社会保险》课程的建议,以期为保险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高等院校金融学院或保险学院开设的保险学专业所涉及的主要课程有《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保险精算》、《财产保险原理与实务》、《人寿保险原理与实务》、《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保险营销学》、《公司金融》、《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民法》、《国际商法》、《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责任和信用保险》、《保险投资》、《保险会计》、《运筹学》、《利息理论》、《精算数学》、《生命表构造与设计》、《寿险精算实务》、《资产负债管理》、《损失分布》、《风险理论》、《人口理论》、《社会保险》等。可以看出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更多的偏向商业保险方向,涉及社会保险的课程极少,这不利于学生对社会保险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三、《社会保险》课程教学现状

社会保险是关于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进行社会保险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主要有:(1)比较和分类。当今社会保险制度五花八门,特征各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2)归纳和演绎。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则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它们在社会保险教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逻辑思维方法。(3)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的两种思维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在教学研究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方面、各个部分来分别进行考察的方法。所谓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再组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4)抽象和具体。全面认识社会保险知识体系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思维在的具体过程。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综合的过程。由于《社会保险》课程内容较多,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第一、很难在32或48个课时内完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专任教师将《社会保险》课程的内容进行压缩,主要介绍社会保险基本理论(即社会保险的功能与内涵、社会保险制度演变、社会保险运行机制、社会保险基金等),而对于社会保险的具体险种,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内容介绍的并不多或者根本不涉及。第二、传统教科书上的内容滞后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变化。如: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推行延迟退休的政策,而教科书上对该内容介绍的并不多。第三、《社会保险》课程教学中,基本上只是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阐释。作为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健康运作的数理基础,社会保险精算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并不多。

四、《社会保险》课程的改革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以改革《社会保险》课程教学改革。第一、《社会保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如上一节的分析,传统的《社会保险》课程对社会保险实务的内容关注较少。为使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社会保障问题,教学内容建议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社会保险基本理论,实务部分包括社会保险基本的险种。虽然社会保险的各险种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律性,但每一险种制度的建立和运作都有其特殊性,且自成一体。在教学中,应该将每一种险种都进行系统介绍。第二、增加社会保险精算内容。社会保险精算是运用精算基本原理,结合社会保险具体问题,对社会保险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经历过多次改革,但总体上看,缺乏对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深入论证,缺乏对各种方案财务结果的预先分析,更没有对制度运行进行精算管理并公布定期的精算报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保险的精算管理技能,提高其定量分析社会保险制度的能力。同时,引入上机实验教学内容。建议专任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社会保险精算热点问题制度上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软件操作能力。第三、编制《社会保险》案例库。由于保险学科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案例教学在保险教学中的适用性得到了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目前,国内大多数开办保险专业的高校已在教学中使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所采用的案例往往较为零散随机。保险专业的教学案例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无专门的社会保险案例库。案例库的建成,将会为保险专业本科生提供案例教学资源。案例库的开发与使用,将使教学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案例教学效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义.社会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第四版,2016.

[2]郑秉文.供给侧:降费对社会保险结构性改革的意义[J].中国人口科学,2016(3):2-11.

作者:胡祥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