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常见职场困惑礼仪

时间:2022-03-24 04:41:00

白领常见职场困惑礼仪

你还在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吧?还是有好几个offer,不知道选哪一个?从征集到困惑来看,求职的困惑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职场定位模糊、职业规划缺失、求职技巧匮乏、工作动力不足、惧怕职场受挫、大龄求职障碍、经验缺乏障碍等。

有关专家认为,求职时产生以上困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技能层面的问题,由于自身技能或经验缺乏而遇到的求职困惑;一是方法层面的,如面试技巧、信息不畅通等;一个是心理层面的。比如屡受求职挫折导致对求职的恐惧等。

求职技巧匮乏

案例:蒋先生,刚迈上社会第一步时,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在社会的舞台上一展抱负,然而现实的世界并不是他所想象的如此简单。虽然蒋先生凭借自己出色的条件获得的面试机会不少,但是性格内向的他一到了面试考官面前,就显得有点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谈起,原本话就少的蒋勇在面试时更是“惜字如金”。

可过了大半年,跑了数十家招聘单位,却总是卡在面试关上。于是,他买了大量指导求职者的面试“宝典”,向面试成功者求取面试经验,就是为了通过求职最后一道关卡———面试。但一次次的失败,让他越来越沮丧,自信心倍受打击,整天郁郁寡欢,时间一长,他甚至害怕再次看到面试通知单。对他而言,面试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职业定位模糊

案例:小金今年20多岁,普通高中毕业,性格内向,外表文静,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和行业特长。

由于刚毕业,没有社会从业经验,又缺乏计算机等专业或行业的相关知识,因而这些工作她一般都不敢应聘。她片面的认为销售主要是与现有的客户联系业务或在外面寻找新的客户,只要自己能吃苦、勤快些就能胜任。因而求职时的职位通常集中于销售类。

小金由于没有任何技能特长,在求职时往往显得很茫然,不知自己应该找什么工作好。

她虽然求职愿望较强烈,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所欠缺的是没有明确的求职方向,对职场定位不清。职业规划缺失

案例:朱小姐,23岁,20*年7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大专毕业。20*年是高校全面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就业竞争非常激烈。

但是初涉职场的她虽然早已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不乐观,但并未引起她的足够重视,以为凭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及优越的个人条件,总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盲目的自信导致在校期间她也没有学习什么专业技能证书,除了一张毕业文凭外,几乎拿不出什么其他证书。而且她在寻找工作之前没有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什么样工作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什么样工作最能发挥和体现自己的才能等诸如此类职业规划问题,匆匆上阵,其结果令她大失所望。几番应聘面试都败下阵来,当初的自信基本消失殆尽,开始变得心灰意冷。

工作动力不足

案例:在求职的过程中,有部分人自身不愿就业,毕业后就待在家中,对没有工作一点不着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小潘,28岁,性格内向,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技校毕业后,曾到某宾馆和某大酒店分别做过一段时间的调酒师和服务员,但是不久就以“累得半死,才挣那么一点钱”为由辞职了。

后来,父母为他找过两份相对比较轻松点的工作,但他仍然都说太辛苦而最终放弃了,在家中专心致志做起了“啃老族”。

后来,小潘对工作只字不提,整天待在家中,平常就以网上聊天、玩游戏等度过。整天拿着父母给的钱安心度过,对自己没工作一点也不着急。

对未来,小潘毫无想法,只是日复一日地度过每一天。

大龄求职障碍

案例:严先生,男,今年48岁,初中文化程度。由于时代的因素,像严先生年龄段的人,文化程度偏低,又不懂电脑,在当今知识化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半文盲。他除了在原来的单位做过仓库保管员外没有其他的工作经验。严先生在失业后曾经多次就业,但在不久后都被辞退。后来就一直呆在家里。他再次求职的愿望还是非常强烈的,但是由于没有找工作所必须的文凭、证书,再加上没有任何技能特长,择业方向模糊,又缺乏自信心,所以严先生至今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失业造成了严先生家庭经济紧张,家庭关系也因此受到影响,能否尽快地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知识和经验却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经验缺乏障碍

案例:戚小姐,女,35岁,大专。曾在当地的酒店做过前台接待,想应聘文员类的岗位,有过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经验。

在外地戚小姐有一份很安稳的工作———在酒店做前台,如果不是选择将户口迁进了上海并来到上海工作,那么她在当地这个行业也许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

户口迁入上海以后,她发现上海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有酒店方面的工作经验远远不够。很多单位拒绝她的理由是,文员是一个光有酒店接待经验所不能胜任的。

而做超市收银之类的工作她又不愿意,因为她的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流,并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

职场经验的缺乏让戚小姐在上海的职场迷失了方向,成为她求职的最大障碍,她不知不具经验优势的她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新人“角色”转换

案例:张小姐,研究生毕业后到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做总经理秘书。初到单位,她发现自己是唯一的研究生,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自以为比其他人都强。因而只想做高层次的工作,看不起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一个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是大材小用。如今,眼高手低的她连基本的会议组织都不能做好,而且做事非常浮躁,她对本职工作也坚持不下去,缺乏敬业精神,不能深入了解工作职责及技巧。就职很长时间后,仍然未能稳下心来进入新的角色。结果,最后领导也不满意,她也不满意。

办公室人际交往

案例:小任有行政管理专业大专文凭,又自修了文秘专业的本科学历,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

但是毕业两年的她却换了好几个工作单位,最长的八个月,最短的一个月。可是为什么跳槽如此频繁呢?

原来,小任被办公室人际交往所困扰,面对不了同事的议论。“我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可是由于职业需要我经常约束自己,有的同事就说我装模作样;我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上司交给的工作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但有业务往来的同事就在背后议论我古板。”

她总觉得同事们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的,认为自己条件优越找工作不难,可不曾想到每一个单位都有这样的矛盾。

事业家庭难两全

案例:吴先生,男,38岁,小车驾驶员。在上海一家私营企业给老板开私车,有着丰厚的收入,但是每星期只能回崇明的家一次让他非常烦恼。每次回家,妻子总要求让他回崇明工作,但是他认为回崇明的话很难找到待遇好的工作单位。为此夫妻俩一见面就吵,每次开开心心地回家,却带着烦恼去上班。

偶然机会,他妻子得知崇明的某集团招收驾驶员,为他报了名。吴先生虽然十分不愿,但是也只能赶回来面试。最终,吴先生通过了面试,接下来他又疑虑重重,因为待遇并不高,基本工资才1000多元,比起他原来的收入差了很多。有一点优势是原来工作无法比拟的,回崇明可以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左手工作右手家庭,着实让吴先生左右为难。

职场“过劳”

案例:丽小姐,原在某贸易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的职务,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从试用期开始,丽小姐就不断加班。丽小姐的老板总是不断地发电子邮件给她,要求她完成这样、那样的工作。丽小姐的这个老板,在圈子里是有名的经理人,但也是个有名的“工作狂人”。丽小姐常常是早上9点打开电脑,就会看到老板凌晨一两点钟,甚至三四点给她发来的数封邮件,要求她必须在当天完成哪些工作。于是,丽小姐的工作日总是从紧急任务开始,到疲于奔命。

跳槽选择难

案例:周小姐,2002年毕业于国际经贸专业。凭借自己出色的英语能力,周小姐成功应聘成为一家外国语学校的英语老师。当了两年多的英语老师之后,她发现老师这个行业远没有她当初设想的那么舒服,尤其是外语学校的英语老师,课程多、压力重,平时还要经常利用休息或业余时间制作课件、批改作业。

恰在此时,她曾临时帮忙当过随同翻译的一家公司的老总盛情邀请她担任他们公司的经理助理,给出了十分丰厚的待遇。同时,周小姐也因为当时的合作十分愉快,对该企业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现在,周小姐很茫然,一边是自己花了很多心血的教师事业,一边则是相互都很满意的公司,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跳槽?

打工还是当老板

案例:阿玲是某医院的护士,年近40。也许是技不出众,也许是性格使然,转眼已默默在护士岗位上奉献了近20年。

阿玲的爱人在一家效益日渐滑坡的单位上班,使得小家庭根本没有经济实力另置房屋,只能与公婆住在一起。住房的局促,使得她三班制工作的疲劳总是得不到及时缓解,与公婆间的不快也多因此而起。买房搬出去、改善生活,成为了她心中最大的梦想。

最近一位老朋友热情邀她一起开一家投资咨询公司,虽然新公司的美好憧憬令她心动不已,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创业失败的担忧也不时困扰着她。她不知自己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职业转型“阵痛”

案例:董先生,35岁,高级电工。他最早就职于一家大型的军工企业当学徒,后又积极进修某高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逐步升到了电器管理人员职位,先后参与一些大型电器项目的调试安装。本以为可以在单位的岗位上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效益一天不如一天,最终解散了。然而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让董先生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残酷,历经多次面试都未曾找到电气工程师岗位。董先生最后决定放弃该类岗位,转而寻找销售职位。但是董先生不善于言辞,对销售一窍不通,结果半年才接了一张订单。最终董先生又回到了就业市场之中,再次感受着竞争的残酷和转型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