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讲义17

时间:2022-11-03 12:45:00

高考政治复习讲义17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

(十七)

第十七单元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一.本单元考点:

①民族的基本特征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二.本单元重点: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本单元难点:

1.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知识结构:

五.考点提要:

考点一:民族的基本特征

1.民族的形成

(1)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民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一般经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发展而形成。

(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1)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①共同语言:民族所有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往的工具。

②共同地域: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这是形成民族的物质基础。

③共同经济生活: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这是民族形成的物质纽带。

④共同心理素质: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这是民族形成的精神纽带。

(2)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民族产生、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

(3)民族的四个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新教材已删去]

(4)民族和种族是有区别的。种族是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遗传特征来区别的,这种特征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社会现象。同一种族的人可以属于不同的民族。[新教材已删去]

附:民族基本特征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相互联系是识别

共同经济生活相互依存民族的依据

共同心理素质

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的民族概况

(1)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3)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①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②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③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④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2.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由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①含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②依据: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表现: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④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2)民族团结:

①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②意义: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③妨碍因素: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3)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含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②途径: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不会实现共同繁荣;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附1:

附2:

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2.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1)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2)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附1: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区别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的,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一定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直接受中央的管理和统一领导,其权力是中央授予的;联邦制除联邦中央政府外,各成员国按联邦宪法的规定,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2、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可以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联邦制国家除了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外,各成员国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公民只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联邦制各成员国的公民除有自己的国籍外,同时,还拥有联邦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上,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只能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附2:

附3:

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体现。

(1)民族区域自治,由实行自治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事务当家作主从根本上落实民族平等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祖国不可分离部分能在保障民族自主、平等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防止民族分裂,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3)民族区域自治能把国家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具体特点结合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考点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1.宗教的一般知识

(1).宗教的本质

①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②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

③当代世界上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宗教的社会作用

①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

第一,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第二,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第三,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第四,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宗教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

第二,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第三,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2.我国的宗教概况

(1).我国存在多种宗教

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从国外传人的有佛教、伊斯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土生土长的有道教,合称为我国的五大宗教。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其他宗教。

(2).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

①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

②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③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④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

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3.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③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①符合宗教自身规律。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4.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1)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①正常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②封建迷信活动和一般迷信思想的区别

(2)反对邪教,抵制邪教活动

①邪教的含义:邪教是一种假借宗教旗号,抄袭宗教某些内容,宣扬迷信邪说,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恶势力。秘密结社、崇拜教主、宣扬末世论、思想上控制教徒、聚敛财富、反抗社会、残害教徒身心是一切邪教的共同特点。

②邪教的本质: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

③我们的态度: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法律尊严,必须依法严惩邪教犯罪。

(3)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全体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宣传无神论,反对迷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②是科教兴国的需要。只有靠科学技术才能使经济发展找到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也只有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经济,才能迎接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挑战。

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成为有理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附1: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活动

联系:都是有神论,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不符合科学。

区别:(1)从定义上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封建迷信活动是指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通过装神弄鬼、占卦算命、看风水等手段,愚弄群众、妖言惑众、骗钱害人的活动。

(2)从组织状况看,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经典、教义和教规,有他们所信奉的哲理,有正式的组织,有神职人员,有教徒和活动场所;而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教义、教规和戒律,没有正式组织,没有固定的信仰者,也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3)从活动方式看,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祈祷形式,有一定的节目活动,教徒要受教规和戒律的约束;而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制度,其活动方式荒诞无忌、粗俗低级,甚至野蛮残忍。

(4)从活动的目的看,宗教活动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使信教者信仰神,按神的旨意办事,教徒参加宗教活动,行善积得和修身养性,是为了死后灵魂进入“天堂”;而封建迷信活动则是迷信职业者骗取钱财的一种子手段。

(5)从社会作用看,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封建迷信活动则是愚昧落后的产物,它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6)从国家对待二者的政策看,国家保护在宪法和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正常的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则要坚决制止和取缔。

附2:宗教、封建迷信、邪教

三者从认识论上看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人脑客观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区别:

1、宗教有比较完整的理论经典、教义和教规。如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佛教----《金刚经》。

封建迷信则无系统的经典理论,而是巫婆神汉的信口开河。

邪教更是荒诞离奇,它剽窃宗教中的某些理论,抄袭气功的某些词句,掺杂封建迷信,编造歪理邪说,神化教主,欺世盗名。

2、宗教有正式的组织,有专职的神职人员,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众多的信徒。

封建迷信则是地点不固定,其目的是骗人钱财。

邪教则秘密结社,成立非法组织,侵占公民的活动场所,非法聚集,对抗政府,破坏社会的稳定。

3、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宗教节日。宗教活动是为了宣传神的威力,使信仰者信仰神的威力,积德行善,修身养性。

封建迷信则通过装神弄鬼,占谱算命,看风水等手段愚弄群众,骗人钱财,甚至害人致死。

邪教编造歪理邪说,蒙骗群众,进行精神控制,搞教主崇拜,聚敛钱财,杀人害命,报复社会,无恶不作。

4、宗教在整个历史长河里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但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封建迷信则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破坏两个文明建设。

邪教是社会毒瘤,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他无视法律,对抗政府,残害生灵。

附3:民族问题、宗教问

题和国家的关系

附4:我国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关系。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附5:

六.难点疑点

1.民族是一种自然现象,与阶级、国家没有关系。

分析:

民族是一种社会现象,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共同体的解体而形成的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与阶级、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民族的最初形成来说,是在原始社会未期,由部落联盟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人们的新的共同体,也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来说,国家是由民族组成的,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由多民族组成。任何一个民族都必定以国家作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生存在一个具体国度里。

2.我国各民族已经完全实现了平等。

分析:

在我国,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还比较落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消除东西部差距,实现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3.在我国,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实际上是一回事。

分析:

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特别行政区是指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澳门等特定地区,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设立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民族自治区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事有民族自治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设立民族自治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当然,二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要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它们和中央的关系都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4.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共产党员也可信仰宗教。

分析: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的自由。共产党员作为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肉,即可以作出信仰宗教的选择。但是,共产党员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坚持唯物主义,其思想信仰和行为必须与共产党的先进性相一致o而宗教信仰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与共产党员的信仰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共产党员不可以信仰宗教。如果共产党员信教,这就与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思想信仰相矛盾,就不符合作为共产党员的条件,经教育无效后可劝其退党。

5.在我国,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与国家无关。

分析:

在我国,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被消灭,宗教不再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变为属于公民个人的思想信仰问题。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宗教信仰作为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宗教信仰对国家而言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也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公民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和保护。但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密切联系,能否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关系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所以,认为宗教信仰与国家无关的说法是错误的。

6.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都是有神论,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的,我们对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都应加以反对和取缔。

分析:

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都是有神论,都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的,但二者有严格的区别。宗教活动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使信教者信仰神,按神的旨意办事,它对社会没有直接的破坏作用,因此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封建迷信活动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直接的破坏作用,对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和取缔。笼统地说对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都应加以反对和取缔是错误的。

七.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

1.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的稳定。这表明

A.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B.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

C.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实现了完全平等D.民族平等有助于民族团结

2.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有来自四大洲的32支球队参加,各队的风格不尽相同,而这些特点与其民族的特点紧密相联,如西班牙队有斗牛士的狂放;英格兰队有着绅士般的风度;德国队有着日耳曼民族钢铁般的意志;巴西队有着桑巴舞的激情,这些说明了各民族的特点。

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心理素质

3.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和关心培养藏族和少数民族干部,一支以藏族为主体,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已经形成。这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得到全面落实

B.各民族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C.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D.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4.2002年7月26日,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大意义,大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因为:

①这是我国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②这是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客观需要

③这是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④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02年9月16日,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列确在接受美、英、德等9个国家25家新闻机构记者采访时说:“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中央对西藏的投资将超过900亿元”。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西藏工作,特别是西藏的经济建设,这有利于

A.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证各民族人民充分享有自治权D.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6.目前,西藏全区共有大小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1787处,满足了信教群众正常宗教生活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拨出专款达3亿多元,用于维修大昭寺、桑耶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等文物点,投资5500万元和大量珠宝、黄金、白银、历时五年维修了布达拉宫。这表明

A.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切实尊重和保证

D.我国大力倡导西藏人民信仰宗教

C.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西藏的宗教矛盾的解决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7.无辜的刘思影,被傅怡彬杀害的他的父亲和妻子,被母亲活活掐死的9岁小姑娘戴楠……,我国已有上千条生命葬送在李洪志控制的邪教手中。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依法治国,对“”修炼者绳之以法

B.公民享有修炼的权利,但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C.只有根除邪教,才有社会的安定D.公民必须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8.2002年9月1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号召全国各地佛教团体、四众弟子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加强佛教界自身建设,树立正信,倡导正行,广泛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同时深入揭露、批判“”邪教,用慈悲之心,感化冥顽,拯救迷者;以正义之举,除恶反邪,去伪匡正。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我国的宗教在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B.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宗教已经完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9.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之所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

①它符合宗教自身的规律和特点②它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③它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④它是社会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

①广大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②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③要求宗教信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要求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

11.到200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民族中小学1967所,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80.48万人,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中小学在校生32.59万人,其中蒙语授课学生27.06万人,加授蒙语学生2.39万人。这表明

A.我国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已不存在差距

B.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

C.我国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D.我国各民族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12.2002年10月,西藏连续举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就系列报告会,生动、全面展示了西藏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农牧、国企改革,扶贫济困等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西藏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

A.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B.我国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C.西藏地区经济和文化实现了共同繁荣

D.西藏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13.2002年10月14日,教育部负责人在全国教育援藏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教育系统要担负起教育援藏这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加速推进西藏自治区“两基”进程,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大力培养西藏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努力实现西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这表明

A.西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只能靠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支持

B.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C.全国教育系统的教育援藏是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D.少数民族不仅在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还得到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帮助和扶持

14.2002年9月l1日,在比利时访问的“中国西藏文化周”代表团团长李刚介绍说,中国政府在近50年内对西藏投入数百亿元人民币,并决定在今后5年内向西藏追加投资200多亿元人民币,力争使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尽早加人中国先进省、市自治区行列。这表明

A.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帮助

B.我国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5.2002年10月31日,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庆祝建院50周年。金陵协和神学院是我国基督教界全国性的神学院。建院以来,为中国基督教界培养了大量教牧人员和教会专门人才,该院即将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建设新校区。基督教神学院在中国能这样顺利地发展,表明

A.中国有着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C.我国实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宗教已完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简答:

16.2002年10月11日,我国藏学家代表团访问法国。代表团团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丹珠昂奔向法国佛教界介绍了藏传佛教1300多年的历史,以及佛教典籍在西藏的保存和翻译状况。藏传佛教学僧们如今不仅可以在西藏地区各寺庙的学经班学习,还可以到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深造。

①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②宗教既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我国为什么还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四)辨析题:

17.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也能够完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论述题:

18.材料一:20世纪初以后,新疆一小撮狂热的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鼓吹“东突厥斯坦自古就是一个独立国家”,鼓噪所有操突厥语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境内外的“东突”势力为实现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的目的,策划、组织发生在中国新疆和有关国家的一系列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暴力恐怖事件,留下了一篇篇血淋淋的记录。

材料二:警方查获的大量证据表明,本•拉登恐怖势力不仅为“东突”恐怖势力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和物质帮助,还直接为“东突”恐怖势力培训人员。

材料三:2002年国务院发表《“东突”恐怖势力难逃罪责》一文,呼吁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充分认识“东突”恐怖势力的本质及其造成的严重危害。但是,就在国际社会一致反恐、美国出兵打击恐怖势力或恐怖势力的保护国时,却有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指责我国反恐斗争是“侵犯人权”,搞“种族灭绝”,我们均予以坚决回击。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现象或问题?并对上述现象和问题进行简要评述。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十七)过关训练答案

1.B2.D3.B4.D5.B6.A7.C8.B9.A10.B

11.BC12.AD13.BCD14.BD15.AC

16.①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

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第一,符合宗教自身规律;第二,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第三,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17.①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宗教并不能完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不要求宗教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③宗教是对神的信仰,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落后、错误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改造自然和科学的发展都起着阻碍作用,从这些方面看,是与社会主义社会不适应的。

18.①材料一反映出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权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疆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为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政权。因此,我们要坚决打击披着宗教外衣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行为,坚决打击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和恐怖分子。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②材料二反映出“东突”势力与本•拉登恐怖势力相互勾结,国内外恐怖势力构成了对我国的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在反恐斗争中,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同时,更要反对国内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既支持国际反恐斗争,又利用国际反恐力量反对国内恐怖主义;要强化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加强国防建设,以保证国家的安全。

③材料三反映出我国行使国家专政职能,依法打击恐怖势力的破坏活动,也反映出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对外职能。上述职能的实施有利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材料还揭露了少数西方国家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干涉别国内政和主权的行径。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