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优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7:02:21

课程优化

课程优化范文篇1

1《工程造价》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课程知识综合性强,实践性要求高,要求学生在掌握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知识基础上,具备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要求学生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掌握专业软件的操作。但目前该课程课堂教学存在与实际工程相脱节的问题,分析如下:

1.1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职业能力训练

当前《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割裂的问题,没有将职业能力目标放首位,存在理论知识流于片面记忆,没有工程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学生不注重平时课堂学习,仅依赖期末考前简单记忆,存在对所学知识不能真正理解与运用的问题,对计价规范片面记忆,不能形成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不高。

1.2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及时修订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建设领域开始强制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目前正在使用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随着建设新规范、新标准的修订及时调整和补充。可是当前《工程造价》教材建设存在滞后等问题,教材内容较难适应当前建设行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素质要求,可选用教材的不多。

1.3理论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工程计价系列课程分类详细且狭窄,各科目自成独立体系,在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上往往各自独立对专业理论基础的陈述,在教学过程中,占用较多时间来阐述相关的理论基础,而多数理论基础存在相同或雷同的现象,从而使课程深度不能加强。例如,各门课程中的定额原理、费用构成与费用计取的内容雷同。

1.4践教学环节缺乏应用性

工程计价系列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专业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课程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系列软件应用等实践教学环节是保证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存在实践课与理论课之间未能有效融合的问题,学生面向实际工程训练不足,,学生识图能力差,导致分项工程量计算无从下手、工程组价不完整等情况。

2《工程造价》课程整体优化

2.1改革理念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见图2),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程项目计价工作流程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体现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标,构建“专项、综合、顶岗”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2.2改革思路

(1)改革课程结构。按工程项目计价工作流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模块,构建教学情景(见图3)。图3依据工作流程构建教学情景(2)融合相关知识点。围绕计价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点,融合相关学科内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以地下工程为例,其模块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构建见图4。(3)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采用“教、学、做”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将工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实训、工程实训紧密结合起来(图5)。图5“教、学、做”交叉循环一体化教学法以“工程需要—理论探索—工程实践”为基本教学思路,要求学生收集工程图纸,调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的需求,展开对工程造价编制理论的探索,学习相关计价规范,在学习各分部计量计价规范的基础上,着手逐步对工程各分部展开工程量计算,结合识图规范、构造图集、结构平标法标注。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针对图纸找出制图以及设计存在的问题,再次修改及完善工程图纸,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训练。

3实践教学优化

以培养学生工程造价核心技能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将工程造价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通过对实践课程体系的整合,开放实验室、企业顶岗实训等一系列的举措,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程设计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下达任务要求,鼓励同学提前准备资料。

3.1识图能力训练

施工图纸是明确施工范围、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明确所使用的建材、设备的品牌、规格的工程技术文件。造价控制层面,主要是设计阶段的图纸。指导学生工程量计算的审图,在进行工程量计算前,造价人员需要进行造价审图及参加图纸会审工作。如果在识图、审图中,掌握主要要点,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检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检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思路,有计划、全面地展开识图、审图工作,为下一步的算量工作做好准备。熟悉建筑工程尺寸后,再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为下一步进行工程量计算工作做好准备。识图训练设计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建筑与结构说明。要求熟悉建筑制图规范、结构制图规范、图集等,在反复识图基础上逐步形成工程整体认识,能够发现图纸中较为明显的错误、遗漏和图样之间相互矛盾之处。

3.2平法图集的学习

在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识图技巧下,另一项土建工程的算量难点即钢筋工程量,其计算工程量占整个项目工程计算量的1/3以上,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掌握平法识图对于钢筋工程计量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较少涉及钢筋平法,导致学生看不懂平法标注的施工图纸,无从下手。在理论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平法知识的教学。

3.3熟悉工程造价软件

计价软件应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实体算量、钢筋工程抽样、清单计价编制三大部分,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以实训工程作为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答疑,以此强化学生工程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利用工程实训中心软件条件优势,引导学生熟悉工程造价计价软件,掌握专业软件的操作。

3.4强化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模块特点,采用现场参观、校内实训、课堂计价教学、校内计价实训等方式结合,有效组织工学交替、理论和实践交叉循环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保持与与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公司、工程造价事务所的紧密联系,集中安排学生做课程设计到相关单位实习,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多方位了解工程造价的编制、流程及相关细节,提高计价能力。同时还可以吸收部分同学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利用网络平台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地下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三部分为例,见图6。

4结束语

工程造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建筑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倡导以提高学生工程造价职业能力提高为根本,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及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能力,这些需要工程造价课程的整体优化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来实施,因此根据目前《工程造价》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以上几点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地制宜,不断与时俱进。

作者:熊林 单位:衢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忠扩.建筑工程估价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4,1(23):112-115.

[2]张友全,等.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12(27):627-631.

[3]张静晓,李洪涛.工程管理专业模拟仿真教学问题与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14,5(23):86-90.

[4]杨琳,郑绍羽.工程概预算教学演示平台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4.1(23):76-78.

课程优化范文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程优化

现今,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关键。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只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还要重视他们对各种概念方法的理解,以及思想意识的发展,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但目前来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1.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体在参与时形成的情感归属,是基本价值观念与政治信仰的基础。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客观科学的认知与分析,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思考,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以理智的心态来参与政治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事物,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3.法治意识。法治是指实施法律制度的理念,法治意识则是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制度的思想意识,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的认可与肯定。从本质上来看,法治是社会秩序,需要依靠每个人的共同遵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能够做出较好的判断。4.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活动,涵盖了公民在社会活动的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政治参与等。公共参与作为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公共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决策,学生应依照法定权利,对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经济建设等工作提供个体意见;二是公共事务,学生应当在解决公共问题、运用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三是公共监督,学生需明确自身在公民监督、政治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权利。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公共参与的框架,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课程教学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首先要预设正确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应当达成的效果作出明确的规划。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目标的制定都至关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走向。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高中政治教师要以此为目标,探索优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要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针对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制定出三维目标,以此来推动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2.整体性原则。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由不同的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明确不同环节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应当达成的效果。课堂教学通常由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关注某一要素,而是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将教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协调好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以此来提升政治教学的效果。3.主体性原则。在新时代下,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状态、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过去理论灌输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索,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趣。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信息获取与加工的主体,也是实践参与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积累经验,给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4.生活化原则。知识是从生活中而来的,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体现与应用。高中政治课程更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生活化的原则,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构建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学生多种素养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才能切实理解各种政治概念、观点的意义与作用,实现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上的转变。政治课堂既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平台,也是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核心素养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水平,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心共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课程教学的切入点

1.优化课程目标。在高中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情感、态度、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能将应对考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要意识到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政治课程教学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过程;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通过多维化的目标,改变过去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本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其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意义。如在政治认同方面,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他们树立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在科学精神方面,通过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深化认知程度,增进学生对于党的领导以及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2.利用并整合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确定了教学的主题与基本内容。因此,要推动政治课程的优化,教师首先要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充分利用与整合教材,最大化地发挥教材的作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包含了不同方面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等,其设定的主体与目标各有不同,每本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都具有针对性与独特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发掘教材的潜在作用,将其与核心素养的各部分内涵连接起来,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教材整合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参照考试大纲,对各章节的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计划,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学生能够复述的,哪些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同时,要明确不同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比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确立的过程,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树立起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又如必修4《哲学与文化》,在教学中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意识,情绪敏感易冲动,但由于本身的社会经验不足,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在看待问题上容易片面、偏激,通过《哲学与文化》的教学,可以使他们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形成理性看待、科学分析的意识,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优化课程实施方案。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这种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程实施方案的改进,采用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比如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我国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与丰富性形成深刻的认知。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思考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视频,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具体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与流程,增强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与能力。4.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政治课程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而德育本身较为复杂抽象,无法通过简单的纸笔测验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改进政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不能只通过固化的考试或作业形式进行评价,而是要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出发,设置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从核心素养出发来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时效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以阶段性考试为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较少进行评价,以至于评价具有滞后性,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与指导,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实现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总之,在现代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观念,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深入理解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实现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优化,增强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动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8(50):146-147.

[2]宋佳.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中外交流,2018(51):433.

[3]郑志东.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7):80.

[4]徐凤,郭静静.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3):149.

课程优化范文篇3

一、美育类通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一)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面向生产和社会建设服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其中,全面发展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多元化,通过美育通识教育促使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让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传统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将教育成果单纯地以文化课程学习成绩进行体现,分数成了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单一标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快速实现了为社会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也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模式要进行相应的改良。(二)教育理念改变的需要。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以往的唯文化成绩分数论的理念,而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彻底转变理念。美育类通识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且美育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冲突,而是相得益彰的。在教育理念上,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这种非功利目的的教育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由地学习和快乐地成长。

二、美育类通识课程的作用

(一)开发学生潜能。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个体发展服从于集体意识,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个人全面的潜能开发空间很大。美育类通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到新的自我,通过美育教育,增强自信,改善为人处世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更好地发现和发掘自身的潜能。(二)树立审美观念。美育类通识教育将美学审美观引入大学生课程学习中,培养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训练其更为细腻的感官,提高其对美的感受和想象力。同时,也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美育类通识课程优化设置建议

课程优化范文篇4

关键词:专创融合;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优化

1《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专创融合建设的必要性

1.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本科教育发展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对于学生开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育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的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专业能力的获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重要路径与改革突破口,是教育系统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专业课程的建设在专创融合的环境下进行已经是势在必行。1.2旅游行业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旅游者需求不断变化,旅游市场不断分化变革,对旅游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内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再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专创融合的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多元化,能开发学生的实践潜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基于专业能力的创新意识的提升和转化,为学生步入社会创业和就业增加砝码。1.3专创融合有助于《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的目标实现。在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既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核心支撑,课程目标是为旅游景区培养和输送专业的经营和管理人才。基于目前国家的创新战略,结合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方式来进行,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有效地推动《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目标的实现。

2基于专创融合的《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优化路径

《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为依托,根据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开设的时间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必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按照景区经营运作的工作流程构建了整体框架,围绕工作流程设计教学项目,并以此展开相关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适应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2.1强化师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认识———加强专创融合理念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教师引导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个部门联动发展,多角度,多形式地强化创新创业意识的认知,加强专创融合理念的培养。《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在建设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分享会、课程成果转化比赛、说课比赛等形式,激发师生专创融合的应用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覆盖师生全员,贯穿专业课程建设的始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2.2理论知识的模块化———系统而清晰地展示了课程的专业内容。理论知识的模块化系统地将课程内容全部涵盖在内,清晰明了地概括了《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课程的框架结构。模块内每个项目涉及旅游景区运营的各个环节,内容完善而不拖延。关于项目的教学采用“课程任务导向法”,其内容体现了实用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强调岗位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连续性,为专业教育的深入奠定基础。2.3课程任务的专创结合———基于实地调研的景区质量评估调查报告在《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每个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分解成多个子项目,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避免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在课程的任务布置中,按照“岗位工作过程”构建教学项目和内容,结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进行课程任务的布置,通过小组形式实地调研了解旅游景区各个环节的运营和管理,运用所学知识发现不足,从专业角度发现景区管理与服务的常态化问题;同时,实地观察游客游览过程中对景区硬件环境和软件服务的需求满意程度,以此发现景区管理和服务存在的动态化问题。景区实地调研既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调查形式和内容的设置体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体提升了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能力。2.4案例教学贯穿始终———一个大案例为主线,各小案例穿插在内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适应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保证课程的连续性,《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中采用一个大案例贯穿始终,每个项目的子任务均选择有针对性的小案例,最大程度地将理论知识与案例融合,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整体情况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找到面对实际案例时的分析着眼点,掌握景区服务技巧和景区的管理能力。2.5实践情景剧的创作———专创融合的深化根据《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课程目标,通过知识模块的梳理,以小组形式进行情景剧本的创作,每个模块一个剧本,剧本要求包括知识点、情景设置、存在问题、突出矛盾和化解问题,最后环节是教师总结,总结本模块的知识要点,重申理论知识要点和实践技巧,完成本次模块的讲解。在情景剧的扮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到景区工作人员工作岗位的要点,了解进入工作岗位后可能面临的棘手突发事件和游客需求,因此,借用情景剧本的创作,深入岗位环境,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实际应用。

3专创融合背景下《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有待提升

3.1线上课程的开展———上课形式的创新。依托于现今多样化的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慕课、线上精品课程等,一方面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方便教师材料的整理和收集,弥补传统线下课程的统计缺陷。《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线上课程的开展也是基于景区智慧旅游的智力支持,融合景区电子商务管理的技能,掌握信息化的景区管理能力,利用创新形式的课堂,深化专业教育的技能,以此,提升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3.2合理转化教学成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在专创融合的背景下建设,注重创新想法在旅游专业领域的落地与应用,结合当前每年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推动课程建设成果向比赛项目的转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的比赛,同时,以赛事选拔的规则反作用于课程的建设,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专创融合局面,实现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以高校的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3.3校内外专家的联合指导———搭建课程交流平台。《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课程围绕旅游景区的管理与运营开展教学,在校内,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旅游专业的教育;在校外,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性的实践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指导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共同搭建课程交流平台,分享成功案例与经验,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交流平台,完善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勇,王佩佩,周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6(8):1-2,6.

[2]杨峰,杨新娟,王艳花.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基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高教学刊,2017(16):41-43,46.

[3]付琦.应用型院校《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平顶山学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8):80-83.

[4]刘博,霍家亮,王磊,等.独立学院背景下“专创融合”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94-95.

课程优化范文篇5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教育数据;教学决策

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了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教学的优点,近年来在高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越来越得到普及,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合式教学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上了日程[1-3],项目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剖析混合式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资源,依托线上教学平台,采集分析教育数据,调整教师教学决策,开展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资源优化及应用研究。

一、课程概况

《C语言程序设计》是信息学院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打通课,尽管信息工程学院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存在教学内容和应用两张皮、考核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对课程资源进行了优化。

二、课程资源优化

(一)教学内容优化

1.选取步骤《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繁多,有一定的难度,不易掌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认知规律为依据进行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主要以“满足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兼顾行业发展趋势”为出发点进行选取,具体课程内容的选取步骤如图1所示。依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将教学内容划分成由简单到复杂的3个模块、7个项目,每个项目又根据知识点,将其融于10个学习情景中;实训学习领域划分成由简单到复杂的3个模块、3个项目,每个项目又根据知识点,将其融于16个学习情景中,教学采用“模块—项目—情景”来组织,随着对各情景的学习,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2.教学内容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分为基础、进阶、综合三个模块。其中,“基础模块”设置了6个学习情景,使学生掌握C语言课程的基本语法及其使用。“进阶模块”围绕数组、函数知识点设置了2个学习情景,使学生理解数组的组织形式、掌握数组的基本语法知识、学会使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模块化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基本语法知识、学会使用函数处理模块化的问题。“综合模块”围绕结构体、指针知识点设置了两个学习情景,使学生理解结构体数据的组织形式,掌握结构体相关的语法知识、学会使用结构体处理复杂数据;掌握指针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指针构造复杂的数据类型。

(二)考核方式优化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形成性考核:利用学习通平台APP提供的签到、测试、讨论答疑、作业等功能,学生通过完成课前预习检测,单元测试、现场编程、回答技术难点问题、现场解决调试出现的异常现象等任务来赚取经验值。课程结束后以经验值总值作为考核分值。学习通平台APP的参与,使得形成性考核做到了公平公正。应用能力考核:通过提交项目报告书、小组合作分析报告,现场项目演示运行以及个人开发项目答辩作为考核内容。考虑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采分点有:软件开发报告是否规范,程序运行是否无误,数据处理是否合理等,实现了课程评价与技能评价相互融合。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测、双盲互测和教师评测三个环节,尽量避免教师给分的主观性。终结性考核:考核方式为上机考试,包括选择题、程序改错题、程序填空题和编程题。选择题由程序自动阅卷,其余流水阅卷。

(三)教学方法优化

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及混合式教学的特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具体流程如下:课前,教师准备教学视频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包括:1.视频学习教学知识点。2.完成教师指定习题,检测学生预习效果。授课过程中,首先通过案例导入教学内容,进行情景描述,并演示案例运行效果,并指出该模块设计的学习目标,叙述要具体明确,有阶段性且可测试衡量。主要包括:1.案例运行结果。2.测量评价依据。3.知识模块学习目标。授课过程中,还会引入提问环节,根据学习通平台的预习结果,针对学生完成课前练习题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及知识点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教师讲授结束后,进入小组讨论及实际上机操作环节,具体过程如下:1.结合案例分组讨论,设计解决方案(画流程图,写伪代码);2.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探究结果做出总结、提炼;3.编码实现程序设计,注重实践性。要求学生根据所画的流程图编写代码,教师采用个别指导,对出错的点进行改正;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总结学习内容。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教学总结;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

三、教育数据分析与应用

(一)混合式教学过程

在开设课程前,进行学习通自建课热身,首先教师手机安装学习通APP,登录注册,完成课程建班课;学生手机端下载学习通平台APP,使用手机号进行注册,加入对应班级,熟悉平台基本功能,具体教学过程如下:课前通过学习通资源,学生保质保量完成预习,一方面,熟悉即将讲解的内容,另一方面,督促学生预习相关知识,通过完成预习环节的测试题,明确自己的知识薄弱点。课中主要引入案例进行教学,将案例的实现以“情景描述、情景分析、情景实现、总结提高”四个步骤实现,学生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强化自己比较薄弱的知识点,提高知识模块的综合应用能力。课后,在学习通平台上完成相关测试题,还可以浏览课程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查看案例的设计和项目的实现代码,拓展知识面。课程的案例库选择了与职业资格考证知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程序设计竞赛相关的案例,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相互融合的目标。在课程结束时,可以利用学习通中经验值的统计,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还可以利用“测试统计”分析,查看学生易错知识点,为下一轮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育数据应用

采集并分析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线上平台产生的教育数据,可应用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4-6]。例如,采集线上平台产生的测试成绩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教师实时掌握学生比较薄弱的知识,从而优化调整教学决策[7-10]。接下来以具体知识模块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为例,展示教育数据的采集及应用过程。一维数组知识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对三组测试题目进行了答题,答题情况汇总如下,其中表1为答题情况统计表。1.学情分析(1)学习目标。通过一维数组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维数组的基本语法;根据题目会灵活运用一维数组设计程序;掌握for循环;能看懂稍微复杂的程序。(2)重要知识点。一维数组知识模块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根据题目灵活运用一维数组设计程序;一维数组涉及的循环算法的设计思路及方法。2.学习效果分析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学习通中的资源,完成了自测题目,自测题目主要考核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的形式等基础知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该部分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达到了有效预习的效果。课中,首先讲解了一维数组的应用案例,前测题目并组织学生答题,前测题目主要围绕数组案例开展,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学生一维数组的编程应用能力有待加强。围绕前测题目答题情况,教师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几个题目,并进一步讲解有关案例,并采用了小组讨论、实际上机操作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参与度、启发学生思维,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最后,了一维数组后测题,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核学生对于一维数组在复杂编程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答题情况较好,平均正确率为96.4%。最后,在课后答疑环节,重点讲解一维数组涉及的循环算法的设计思路及方法,结合例子进行巩固练习,以便后续内容的学习。

四、小结

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中存在教学资源不足、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缺点,优化教学资源,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注重实践技能考核。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实时性,快捷性,采集分析教育数据,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师教学决策,保证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丹.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2]于剑,韩雁,梁志星.中国民航大学多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2):63-72,105-106.

[3]林旭阳.基于微课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4]张芬芬.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行为分析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21.

[5]柳明明.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6]于千程.基于超星平台在高职专业课《公司信贷》中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7]张秀芬,蔚刚,胡志勇,等.教师视角下的课程有效教学质量保障策略[J].图学学报,2020,41(1):158-163.

[8]万贝贝.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个人大数据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9]郭金玲,赵怡.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混合式教学决策优化方法研究[J].计算机时代,2020(9):116-119.

课程优化范文篇6

在国内,有51.3%的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本科毕业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余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且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时间较长,且工科实力较强的9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其中相关专业课程学时的平均比重为51.54%;同时,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大平台课程的平均学时比例为:6.6∶6.1∶3.1∶1。通过对国内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以下特点:

(1)与国外相比,国内相关专业课程的比重较低,也就是通识性课程(比如:外语、数学、体育等)的比重较高,体现出“厚基础、窄口径”的特点。

(2)与国外相比,平台课程中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比重低,注重工程技术课程与管理课程之间的平衡。

(3)核心课程不明确,相关专业课程比较分散,缺乏具体的特色。

(4)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实训的教学和培养。国内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重一般在20%以内,而国外超过了35%。上述四种现象,在工科实力比较薄弱的财经、师范类院校内的情况更加突出,有的院校专业课程比重不足20%。当前,由于工程管理是就业热门专业,很多院校盲目跟进,然而其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具备,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很被动。根据2014年对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调研,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读研率、工资水平和工作胜任能力五个指标均低于土木工程专业。因此,优化现有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2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与知识的关联性分析

根据哈佛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RobertL.Katz)对有效管理者的能力判断,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人才应当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性技能、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且三种技能存在递进关系,与管理层级的高低正相关。同时,研究表明,作为职业工作人员,随着工龄的增长以及职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其学习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技术性技能更加重要。工程管理的技术性技能则指在工程管理中如何“处事”。也就是对工程管理中的某项活动、任务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专业工具和条例、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尤其是在具体的、特定的活动和任务下对工程管理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职业工作人员具有三种职业发展通道,即“纵向发展”“横向发展”“综合发展”。随着企业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导致个人在职场中纵向发展空间受限。同时,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个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弱,横向发展的通道发展缺乏比较优势。因此,走综合发展的通道,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职场发展中更为理想的选择。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类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工程管理、经济、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后续职业的综合发展打好基础。

3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设置的特点

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应回归大众教育的特性。学校和学生都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在课程设置上要与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工作岗位素质、能力和知识需求,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高质量”的思路,以应用型、实战型教育为主,围绕工程管理对象本身,突出解决工程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素质。首先,学习工程技术、施工原理,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与管理范围、内容与目标,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一线岗位上的生存技能。其次,学习工程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注重培训学习的分析、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所学知识在工程技术工作中能融合运用和创新。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评价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形成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具备从管理岗位向领导岗位转变的能力。只有这样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建筑领域需要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4课程设置优化措施及建议

(1)在设置和调整课程时,应重点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方向和岗位工作进行重新梳理,侧重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的工程技术应用部门的从业人员,重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具有发现、解决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问题的能力,体现出所学的有限知识的实用性。

(2)在学分、学时分配上应突出工程技术课程,兼顾管理、经济课程,适当加入工程法规课程,尤其是财经类、师范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适当控制工程力学、工程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比重。突出工程地质、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运用性、实战性课程分量。工程管理面向的专业领域要从房屋建筑专业向市政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等方向多元扩散。

(3)要针对国内建筑领域内,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招标师、咨询工程师(投资)、造价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能力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调整具体知识输出结构和内容,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实操锻炼,具备工程项目所需“五大员”的上岗能力,为个人职业转向专业注册类人才发展打好基础。

(4)要在工程技术课程的授课中,融入管理、经济和法律知识,在管理、经济和法律平台课程中结合工程技术的专业背景。平时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复合性、交叉性思维模式和能力。

(5)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应更多地思考在工程管理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精心选择优秀案例,将工程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教室内、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以工程项目管理者角色的身份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情景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发挥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5结语

课程优化范文篇7

1现行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对全国各大高校的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当前该课程还存在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际脱离、建立模型与模型求解之间的失衡、教学手段单一和考核评价方式不全面问题,具体如下:1.1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有距离。《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而是一门工程背景很强的课程,侧重于运用运筹学方法、智能优化方法和模拟仿真方法解决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增强学生解决各种类型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是本门课程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然而,在实际课程教授过程中,讲授以课本为导向,多数模型及模型算法与实际应用有一定距离,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忽略了物流领域的实际问题,不利于本科阶段的学习,更违背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1.2建立模型与模型求解之间的失衡。培养物流专业学生掌握各种物流系统建模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目的之一。然而,在实际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学内容分配上更多地侧重于求解方法的介绍,对如何分析问题、提炼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介绍较少,“轻建模,重求解”现象普遍存在[2]。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整数规划、车辆路径优化、多级库存管理等各类物流系统优化问题,这类优化问题的课程讲授多以优化目标函数的标准形式进行求解,并没有涉及这类优化问题的模型建立过程,即使有少数与模型建立的讲授内容,但都对其课本例题进行建模,而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的基本思路讲授不够深入。1.3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运筹规划方法、排队存储论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还包含了现代智能优化方法,Petri网、多Agent、面向对象等仿真方法,涵盖内容较多。然而,各大高校开设学时相对较少(多数为48学时,部分高校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为32学时),导致任课教师为了把握教学进度,而多以PPT讲授方法为主,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教学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在实际课程教授过程中,忽略了上机实践环节。上机实验是本门课程极为重要的训练手段,通过使用仿真软件上机实验的方法来进一步学习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基本理论方法。1.4考核评价方式不全面。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以卷面成绩为主,以考勤、作业等平时成绩辅助,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没有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3]。由于考核方式的不全面,使得学生只需要套用模型算法,分析课后习题或课堂习题便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很好地反映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考核成绩也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建议

结合国内外高校关于《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经验,针对上述现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及建议。2.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侧重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方法原理和求解软件应用等方面的介绍,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各类模型算法解决物流系统优化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本门课程涵盖物流系统模型建立、运筹学方法、智能优化方法、模拟仿真方法等教学内容,内容分支繁多,课时紧张,授课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既能相对完整地体现本门课程内容,又能够与物流专业密切结合。此外,为了培养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应鼓励授课老师积极开展“项目教学”,结合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教学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通过将物流系统中的实际项目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以项目参与人的身份参加项目完成工作,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探索求知欲,一方面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丰富教学形式。除了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外,加入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入《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的教学中。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在推广和应用中需要分两步:第一步是营造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环境;第二步是具体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内容[4]。通过授课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的自学知识内容,通过课后实践环节完成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此外,课程需继续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验证建立模型,搭建算法的正确性。同时,在实验教学环境中,加大仿真模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而不是单纯介绍模拟软件的使用介绍。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现行的《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考核手段采用卷面考试方式,无法有效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然而,《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创新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使考试形式多样化。例如,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讨论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模拟企业实际场景考核学生的运用能力等。此外,还可以采用“课题考核”方式,授课老师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企业单位的生产数据,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问题,设置、提炼与实际生产相关的课题,让学生选择题目进行“课题考核”。学生应用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解决自己的课题,最终形成并提交完整的分析报告或论文。

3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和增强学生解决各种类型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提高《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从而培养出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峰,张春娜,蔡平,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7,30(11):37-39.

[2]刘海波.物流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8):251-253.

[3]李佳洋,肖倩,王丹.高校交通运输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1-2.

课程优化范文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逐步深入推进。2018年,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又进一步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随着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以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快速发展;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面临着重大变化。可以说,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加快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能够驾驭新时代复杂形势的高素质国际经贸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人才培养而言,涉及的环节很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学生知识技能获得、知识结构更新的基础,无疑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因此,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需求转变

新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着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内容与形式不断深化、开放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的多重挑战,也必然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1对外开放的战略面临着由出口贸易导向向进出口贸易平衡转变。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主要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对外贸易政策。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这种鼓励出口、替代进口的方式形成了越来越大的贸易顺差,也产生了较多的贸易矛盾。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逐步向进出口平衡转变,让国际市场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2007年,广交会的名字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更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个字的改变,体现出我国外贸格局从出口导向向注重贸易平衡的转变。2017年,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80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成交额达578亿美元。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这些措施的出台,是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我国外贸思路转变的一种表现。1.2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面临着由商品贸易领域向服务领域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货物贸易发展迅速。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相较而言,服务贸易发展则相对滞后。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服务贸易占比为14.7%,低于全球23.1%的平均水平[1];服务贸易逆差约2582亿美元,与同期货物贸易约6100亿美元的顺差形成鲜明对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主动推进服务业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自主创新,减轻高端消费服务和高新技术服务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可以预见,由商品贸易领域向服务领域转变将是未来中国对外开放整体结构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1.3对外开放的市场面临着由产品市场向金融与资本市场转变。2018年4月,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2019年6月,在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主席又进一步指出,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对外资开放的领域。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推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放宽资本市场外资限制。这些措施都意味着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正面临着由传统的产品市场向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转变。1.4对外开放的主体面临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早在1998年,党的“十五大”即提出了实施“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200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2.7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3万家,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列全球第二位,存量位列全球第三位,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活跃,2018年,共实施完成并购433起,涉及63个国家(地区)[2]。可以说,“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趋势之一。1.5对外开放的经济形式面临着由传统贸易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以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B2C)进出口202.8亿美元,同比增长52.3%。预计到2020年,全球电商(B2B)的跨境交易额将达到2.32万亿美元,而中国的交易额将达到1.2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一半[3]。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可以预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中国的对外开放将面临一个更加数字化的经济时代。1.6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面临着由自由贸易主流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转变。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经济增速放缓,新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也甚嚣尘上。与此同时,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遭遇到的外部阻碍也日渐增加。2016—2017年,针对中国企业或可能对中国企业产生影响的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双反、反规避、保障措施超过215起;在知识产权领域,美国针对中国企业至少发起了23起337次调查[4]。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大的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

2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不足

从目前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总体仍是围绕着传统的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实务能力培养展开,尚未充分体现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的变化。2.1缺乏阐释新时代对外开放国家战略的引导性课程。目前许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对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前沿、趋势进行深度解读的引导性课程。许多学生对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应用的认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相对模糊。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但基本上属于被动性、应付性地增加课程,缺乏课程之间整体性、系统性的考虑。2.2核心课程、基础课程设定需更新优化。根据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课的建议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则建议从“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法、国际商法、市场营销、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物流学、服务贸易、期货市场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谈判”等课程中选择至少6门开设。总体而言,反映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时代需求的“新课”不多,而且与同一大类学科内的其他专业课程重复度较高[5]。2.3缺乏面向对外开放重点区域的特色课程。“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迅速,涉及领域广泛。2018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3个国家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万家。但是,目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重点区域的特色课程却是相对缺乏的。一些学校开设的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地理等类课程,有的内容未有实质性更新,有的则缺乏针对性和深度,使得学生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一些重点区域的认知是模糊的、有限的。2.4跨国投资、国际金融、跨国经营管理类课程有待加强。目前,许多学校对国际贸易人才能力的培养仍停留在“贸易”或者说“商品交易”的层面。随着对外开放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由商品贸易领域向服务领域、产品市场向金融与资本市场转变,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在跨国投资、国际金融、跨国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一些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海外拓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中,超过65%的企业面临国际投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中资企业内部国际化人才供需平衡的比例分别约为10%(管理序列)和20%(专业序列),远低于外资企业55%和71%的比例[6]。2.5贸易冲突应对、危机管理类课程不足。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加深,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从企业层面来看,越来越需要能够应对贸易冲突、进行危机管理的专业人才;从国家层面来看,也需要提高对外开放各类主体的国家经济安全意识,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目前课程设置看,这一方面的课程是相对薄弱的。一些学校尽管开始了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国际商法等课程,但基本上是基础性的、理论性的内容,对一些重点贸易对手市场规则的解读以及实务层面如何具体操作的演练是比较弱的。

3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课程优化范文篇9

【关键词】面向专业需求;高职数学;课程优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明确指出,政府必须要积极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并将之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与将来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此,本文对面向专业需求,优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极为必要,再加上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其优化研究已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1目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目前我国多所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调查发现,其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现代社会及教育所要求的面向专业需求不相一致,其问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1.1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就以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课程设置而言,并没有专业性的教材,总是延续的本、专科压缩教材版本,试问在此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之中,如何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自然无法将之促使学生有效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1.2生源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就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其生源一部分是高考的第五批次,另一部分是各院校的自主招生,总体而言,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比较差,再加上文理兼收班级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这不仅会为课程的优化带来难度,并且也使得教学的难度不断增大。1.3课程内容与专业需求严重脱节。高职院校一般由多个专业构成,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常会受到学时的限制,实际教学中常采取按课本顺序来教学,一般的基本设置为,第一学期主要围绕微积分来教学,如果有的专业开设第二学期,那么就会围绕线性代数来教学。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就会出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课程的内容与专业的需求严重脱节,难以实现与专业的有效对接。长期以往,数学这一门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出来,会影响学生将来的有效发展。

2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优化的具体策略分析

基于上述几个主要问题而言,高职院校的数学教研室老师需要加强对各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发放全面的调研表,对各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及学生具有的数学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各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需求?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的需求是了解、理解或是掌握?对学时方面的要求......通过这些有效的调研之后,能够深切的发现,由于学时的限制,有的专业课程的需求,如果还兼顾数学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无法满足专业课程的实际需求,所以必须要及时对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进行及时优化,具体策略进行如下阐述。2.1坚持面向专业需求的原则。高职院校之所以设置数学课程,其目的就是为各专业而服务的,所以,必须要确保学生的数学能够够用。所以,为了达成此基本目标,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才能够及时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并辅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这样才能够在坚持面向专业需求原则的同时,真正实现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所服务的教学目的。2.2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完善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对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老师可以选择“必修+选修”的基本方式,必修课需在第一学期完成,选修课主要设置在第二三学期完成。必修课内容可以设置为微积分,选修课内容可以包括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内容。相信在此种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背景下,能为各专业人才的顺利培养奠定扎实基础。2.3实施模板化教学。通过对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总是存在此种学习思想,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技术,学习数学的价值是什么?针对学生们此种片面的思想,老师需要更加注重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将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及时打破常规,不再保留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施模块化的教学。具体而言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如基础模块、应用模块与提高模块,此三模块正处于递进教学状态,即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课程对接教学、拓展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2.4编写适应专业需求的教材。面向专业需求背景下的高职数学教学之中,必须要为学生编写适应专业需求的教材,既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高涨,又能够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完善高职数学的知识体系,能为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如以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为其编写“工程数学”教材,针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需要编写更具针对性的教材。2.5优化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优化教学方式,主要是将传统教学与多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制作与新课程相关的多媒体电子课件:《高等数学》、《数学建模》等。这些精美、专业的课件,可视性较强,能成为老师授课和学生课后学习的有效手段,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其次,借助慕课教学手段建设高等数学园地,形成立体化教学环境。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不会再受到任何局限,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最后,建设数学建模实验室,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构建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以往的数学没有实验课的传统模式。

3总结

毋庸置疑,面向专业需求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在今后的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院校及相关教育者,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实情,改变原有的教学规划及模式,以此来不断优化数学课程,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真正将数学课程为各专业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淋漓尽致的符合出来。

参考文献

[1]杨继业.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20.

课程优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体系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工作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而面对当前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文化的传授,同时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与各项能力。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此,需要地方性高校借助多方面的资源,在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更好的优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那么我将针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浅谈整体性优化与创新策略。

1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教师就必须要对传统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等进行优化,通过提升体育课程的科学性,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同时,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也不仅仅需要关注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更加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体育课程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体育的良好观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除此以外,教师还必须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锻炼。我认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优化和创新研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尤其是创新,只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真正的发挥好,现在高校体育公共课程的最大的价值。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整体优化,有必要先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从而从教学结构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更好的指导。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偏重于体育项目的练习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只是让学生通过项目练习来提升运动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过于片面。那么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需要融入适当的理论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文化。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地增添体育通识课,以理论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文化与发展。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当前的现代教育体系,对教学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可以有效地增添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网课观摩来扩充学生的学习机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直接地引导教师科学教学,创造有效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2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面对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也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不再局限于仅有的课堂教学,而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将体育运动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好地实现高效学习与健康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这样的理念,比如教师正在对长跑的运动技巧进行传授,那么不必要立马对学生进行引导性训练,而是要提醒学生能够在课后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后额外对学生布置一些训练项目,并且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学生在课后能够按照这样的要求,完成相应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这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享受体育运动对人生的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还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体育课程教学注入更强劲的活力。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按部就班的落实,没有考虑到体育项目的特殊性。那么教师有必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更灵活的学习。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不再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投篮、运球等机械的项目练习,而能够运用以赛代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实践。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交叉分组,科学地运用差异合作学习模式。随后,要求各个小组进行篮球对抗赛,在实际的比赛中,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更好的运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比赛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来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强化多维质量考核

在过去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质量考核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随着整体优化与创新的步伐逐步深入,需要地方性高校相关部门强化多维质量考核,促进公共体育课程取得长远进步。首先,是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成立相关的专家组,安排各部门领导听课、跨学校同行教师听课、学生评价等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科学的解决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其次,要提高教学科研的要求,做好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个长远的项目,对国家体育教学事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大高校不能着眼于眼前的效益,而要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进步,提升科研要求能够将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有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多维质量考核,能够保障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取得长远进步,放眼更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计划。

5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

优化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不仅仅要通过硬性的教学来落实,以文化软实力进行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校园体育节,承办大型的体育运动会,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表现平台。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节上更好地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丰富课余生活,让整个校园弥漫青春朝气的体育精神。再比如,学校可以针对校园社团的构建,加大对相关体育社团的投入。同时科学地组织相关活动,引导社员进行更好的锻炼,让学生收获可能难以收获的知识,全面提升综合能力,这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也有显著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

6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整个教学模式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是当下重要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能够显著提升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综合型人才。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同时注重与实际教学的研究,凸显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涛.学院积极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5):2.

[2]王碧云,刘叶.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19-23.

[3]施俊香,杨新林,王鲜.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3(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