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2:28:27

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范文篇1

一、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生享受较好的教育,在走入社会劳动者群体中后,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兼具较高的职业素养。为此,作者走访了人才市场,并在一些网站论坛上互动交流,结果发现大多企业愿意雇佣“成手”,他们有工作经验且流动性小,而应届毕业生大多浮躁、眼高手低。其实,一般企业对职能技术的要求并不很高,往往一些不懂技术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仍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所以企业更看重人的品质、能力和潜力。正如某企业来我校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条件很宽松,要求学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培训;进入企业的学生有3个月的实习期,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考查,合格后正式签订就业合同,正常工资待遇,有保险,有假期。但这些已经相当不错的条件,在一些学生看来仍然不够。其实他们并非胸有成竹,而是对自己的职业及人生规划知之甚少,职业目标不明确。同时一些学生责任感缺失,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不愿到艰苦行业工作,不愿走进基层。学生专业素养的不足,让其与许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所有这些都表明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施对策

1、坚定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首先,树立职业意识。有使用职业技术的良好意识,在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能够主动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一遇问题就有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的渴望,使自身学习不限于单一的书本。其次,构建系统的知识基础。专业知识是职业素养的形成基础。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网页及网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再次,较强的职业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能力。在培养中,学校要用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注重手脑并用,将学生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最后,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强化职业素养。

2、优化职业技术教学。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而对中职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于专业知识的教授。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才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看作一名企业员工,而任何课题都是员工要完成的工作,“做中学,做中教”通过合作、交流、评价等方式将工作完成。这样不仅教会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潜力,最终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教师在职业素养培养中具有主导作用,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发展。学校方面应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建立起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以文化影响学生,促进其职业素质提升。如在学校公共报栏、黑板报等处刻意写上有关职业素养的文章;又如开展以职业素养为主题的活动,启发学生在这方面的思考;再如让IT精英走进学校,让他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切身感受IT精英的成功之道与精神魅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企业对员工素养的要求。

计算机类范文篇2

关键词:线上教学;计算机类专业;西藏高校;教学改革;新工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高校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将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大力推动建设发展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是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专业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更是天生契合在线教育的实施。学术界和教育界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文献[1]中认为推动计算机教育需要高度关注实践能力培养,并系统阐述了大规模开放在线实践(MassiveOpenOnlinePractice,MOOP)的概念、模型和体系;文献[2]中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应采用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混式教育”在线教育模式;文献[3]中通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引入信息化平台对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新工科教育势必要将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并提出了建设性方案。西藏的高校是中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是美丽新西藏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受西藏地区地理、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与中东部地区同等高校相比较为落后,特殊的区情决定西藏高校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教育发达地区高校的线上教学模式。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成为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1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1.1西藏地区网络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线教育的基本形式是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学习,良好的网络设备是在线教学的硬件基础。西藏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部分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实现百分百的互联网接入,一些偏远地区手机信号弱并且非常不稳定,同时受高海拔等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西藏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极不稳定。1.2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和资源储备滞后。虽然藏区各个高校都已引进一些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了一批在线课程,如西藏大学引进了智慧树平台,但是仅局限于开放通识性课程的应用。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此外,计算机专业课程对交互性、实践性要求较高,而目前藏区高校引进的多数在线教学平台缺乏教师在线互动教学模块、实践模块等,主要依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书籍等方式自主学习,不能满足计算机类专业的授课需要。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各学校没有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储备。1.3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及经验不足。西藏地区网络信息技术及教学管理水平较之中东部地区发展迟滞,网络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和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及资源储备的滞后,使得整个藏区高校的教学工作只能以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为主,鲜有教师尝试在线教学,导致教师队伍在线教学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线上教学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能够及时适应并使用好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和工具;其次,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打破传统线下教学的惯性思维,适应线上教学课前准备、课中授课、课后反馈的新要求;最后,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储备与专业技术提升,以满足线上教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灵活性需求。1.4学生基础薄弱,能力参差不齐。西藏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西藏地区的建设需要,因此高校学生构成中藏区的学生占多数。藏区学生的文化基础整体偏低,高考录取分数也非常低,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知识需求相对不高。另一部分来自非藏区的学生相对文化基础较高,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强,需求也就比较高。以往的线下教学模式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往往按照统一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存在一部分学生“吃不下”,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矛盾现象。线上教学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自觉性、自律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也给线上教学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如何灵活安排教学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西藏地区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模式设计与平台选择

2.1线上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在线教学并不是把传统的线下教学通过一个直播平台简单地搬到线上开展就可以实现。基于藏区学生网络硬件支持不够、在线教学平台建设滞后、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及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实际,采取“授课讲解点播为主,答疑互动直播为辅,练习考核实战为重”的线上教学思路,更符合藏区高校教学实际。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录制课程知识点或选择网上优质课程视频教学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同时布置相关作业,学生线上点播视频教程并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录制作业的讲解视频,并利用直播软件对具备网络条件的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答疑、互动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2.2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原则。当前线上教学平台五花八门、功能差异巨大,专业适用性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藏区高校含计算机类专业的学院来说,在选择在线教学平台时必须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①适用性原则。对于大部分藏区高校来说,选择简单易用、服务费用在学院教学经费能够承受范围之内的平台是进行线上教学的前提,同时要求线上教学平台能够实现线上授课、资源、作业布置与评阅、在线讨论等课堂教学主体环节的基本功能。②专业性原则。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上要求专业实用性较强,选择能够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实现实践教学,如程序和部分作业的在线评判、分析、统计等功能的平台。③互动性原则。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交互性较强的特点,线上教学要求选择增强师生线上交流互动的教学平台,一方面确定效果较好的会议或直播平台用于师生的课堂实时答疑、互动,另一方面也要选择一款教师和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进行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2.3线上教学平台方案。根据线上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以及平台选择原则,各高校或学院确定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的线上教学平台方案。教育部为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方案公布了数十个在线课程平台,并且在疫情期间免费为高校平台课程建设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藏区高校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提供了便利。例如,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目前使用的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课堂创建、分班分组、资源上传、视频播放、作业、在线评测、课堂签到、主题讨论等一系列的教学功能,实现智能化、反馈式、个性化教学等全过程在线管理,适用于线上教学要求。此外,Zoom多人云视频会议软件、腾讯会议、企业微信、钉钉等能为用户提供兼备高清视频会议与移动网络会议功能的云视频通话服务,使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多人视频及语音通话、屏幕分享、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在线互动。当前网络社交是师生之间和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做好课程教学和大思政工作的必备工具,因此,学院也需要统一要求任课教师选择交互性App,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资源分享、知识传授和个性化指导。

3西藏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实践

西藏大学作为西藏地区重点建设高校,承担着为藏区建设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西藏大学在藏区高校中师资队伍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以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在线教学经验为例,探索和实践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为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还可以为西藏高校新工科专业线上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3.1在线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西藏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选择EduCoder作为课堂管理和教学平台,Zoom平台作为师生直播互动平台,QQ软件作为课后交流平台。根据3个网络平台的不同功能特点,明确各自的功能分工,避免功能上的交叉使用,以便教师和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个教学环节用哪个平台。总的说来,课堂管理和教学的主要环节都在EduCoder平台上实现,需要在线实时直播互动的环节在Zoom平台进行,QQ主要用于课后的沟通交流。图3.2在线教学工作流程描述。(1)每位教师在EduCoder平台上注册账号,创建课程和班级,邀请学生加入。(2)根据教学进度录制课堂知识讲解视频并上传到平台,此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分享到课堂上。(3)根据课程教学需求选取或设计实训作业用于学生在线实践,结合授课知识点布置普通作业,这两样作业都设置提交的期限,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跟上教学进度。(4)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对一些重难点录制讲解视频或进行直播互动讨论。(5)根据学生作业评阅、互动过程及平时沟通情况,依据EduCoder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案并进行个性化指导。3.3在线教学实践初步成效。自3月9日线上开课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已经实现了本学期计算机类专业学生62门次课程中56门次课程的线上授课(其中,6门次线下实验实训类课程暂时不能在线上授课)。学院63名教师参与线上授课,计算机类专业503名学生参加线上学习,其他专业1709名学生因为选修计算机公共课也参加了线上学习。线上开课前3周,学院教师累计在EduCoder平台482个教学视频、339个课件、561个实训项目,累计完成1694个知识点的教学;学生提交了8026个作业文件,累计完成26643人次的知识点学习和考核。其中,学院教学方案的在线实践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线完成实验评测达35827次、实验报告达4909个,实现了教育部要求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

4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思考与建议

4.1计算机类专业线上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西藏地区各高校在计算机类教学设计中,必须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目前,藏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教师人员配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工程能力、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完全按照现有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不现实的。引入线上课程,实施在线教学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师资短板,补充优质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学习途径,从而推进新工科建设,培育符合时展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4.2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实践平台建设迫。在眉睫国家发展新工科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推广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综合性项目训练。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程性、综合性等特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学好专业。目前,藏区高校配置的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室主要是以机房为主的线下单机实践,在时间、空间、服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引进在线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借助平台实现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还可以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凝练一批教学改革成果。4.3计算机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工程能力亟待提升。新工科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兼具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在线教学倒逼任课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知识储备、资源筛选、师生互动、个性化指导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出改变和提升,教师只有不断开阔视野、保持学习,才能适应线上教学的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知识更新较快,教师需要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技术、理解原理、挖掘本质,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带动学生能力提升。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课程的爆发式需求,对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师能力提升已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藏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向中东部地区高校看齐,瞄准学术前沿,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工程能力。

5结语

在大力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自上而下,从学校到学院成体系地规划和建设,在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能力、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探索。西藏大学将以新工科工程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继续努力探索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模式,力图为推动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怀民.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从MOOC到MOOP[EB/OL].(2018-12-14)[2020-05-12].

[2]王丽霖.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在线教育的应用问题初探[J].内江科技,2019,40(9):135-136.

计算机类范文篇3

互联网时代下,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成为企业的第一面孔,也是人们了解企业的途径之一。在企业的规模化快速发展下,对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为企业输送大量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类人才时,必然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市场发展动态出发,确保培养的人才契合企业的根本需求。就计算机类专业的网站设计类课程而言,更应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就业理念,在就业导向下完成网站设计类课程的改革与教学。就目前来说,如何在就业理念下做好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教学依然是高职院校高度重视的一个焦点。因此,论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的网站设计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网民的数量持续增长,且网络经济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积极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融入网络市场,并建立起专属网站。在这一条件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被这些进行网络建设的企业所重视,也成为高职院校高度重视的课程教学之一。无论高职院校如何重视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旦脱离了就业市场的真正需求,必然无法为企业输送真正有价值的计算机类人才(季润石,王浩,高校考试就业综合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2018)。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为导向的教学,通过立足于就业市场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正视教育环境与就业环境,并在毕业后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力量。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是必然,在实际的改革中应注重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

3.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的岗位需求及课程建设现状

3.1计算机类专业的岗位需求。一般来说,计算机类专业的岗位需求主要有网页美工、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开发设计、网站运营、网页编辑、网站管理及网站维护等。就网站设计课程来说,主要是倾向于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开发设计、网页编辑及网站管理。3.2课程建设现状。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建设,尽管已经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建设上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的紧凑度不够,课程设施上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整体性不足、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上,主要是设立和讲解特定的知识点,没有把岗位技能知识进行整体糅合。教学方法上依然是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案例教学。教学考核上,以笔试考核为主,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有效教学,也和就业岗位的对接性不够,学生在学习了课程知识后依然无法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缺乏一定的创造性。

4.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设计及建议

4.1网站设计课程改革设计的方案。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设计,应突出网站设计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从职业性、开放性及实践性角度组织教学。课程改革设计中,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岗位需求能力,最后确定教学项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边学边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既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工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手段,通过分析岗位职业情况选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突出教学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及实践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以实训方式进行,如高职院校院系级网站、旅游网站、学院教研室网站设计等(刘峰,刍议中职计算机专业《微网站设计》课程的开发:电脑迷,2018)。实际的实训目标从网站规划、网站首页制作、网站首页美化、网站二级页面制作、网站页面特效实现、注册登录表单功能实现、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数据库数据的修改、网站测试和、网站管理和维修这10个方面来做起。4.2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设计,应做好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从情景教学、任务驱动及工作导向的教学设计做起。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第一步,通过在网站设计课堂上引入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案例演示的方式讲解案例的应用背景,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确定这一课堂的教学目标。第二步,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解决,这就可以把案例进行分解,并确定为多个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制作案例(王丹玲,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网站与网络动画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8)。第三步,通过归纳和总结,在课程结束前对本次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这一课堂的学习意义和学习的重点,找出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对这些知识点及时总结。第四步,通过举一反三并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加强训练,巩固学生的课后学习,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和学以致用。4.3网站设计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在改革中,应注重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设计。如在课程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页面设计,最后给出考核的结果。网站设计课程教学考核过程中,注重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对项目进行任务划分,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评。考核过程中可选取教师评价、组员间的互评及小组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调查与规划能力、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构建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系统实施能力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4.4网站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建议。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不同的教学时间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实践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同时,网站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中,还需要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为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并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李茂林,卫培培,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站设计开发》课程开发与设计:电子制作,2015)。更重要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网站设计课程的改革教学,也要注重课程教学评价的科学设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的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一要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二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三要注重课程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结语

计算机类范文篇4

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稳艺术教育带来了便利和更直观的体现,让学生更加容易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但在实际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计算机水平差距大、团队意识弱、可接受范围有限、忽略文化课程这些方面,下边将作出详细叙述。1.1计算机水平差距大。由于我国贫富差距,计算机教育虽然已经逐渐普遍,但还有一些地方,因为发展落后,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只是在理论层面,未能获得实践的机会,这样的现象是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艺术生方面,这样的差距会让一部分学生从刚开始的学习就落后一大截,除此之外,在开始的认识过程中,会逐渐养成学生浏览网页的次数较多习惯,久而久之,偏向网络游戏的沉迷,在专业课的应用上十分少。1.2团队意识弱。艺术生大多喜欢张扬个性,这种过于自我的态度对施教过程会产生一些阻碍,我们认为个性是自信的一种表现,但是过于的个性容易不停劝导,产生不合群的现象,团队合作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所以这也是教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1.3可接受范围有限。艺术生往往思维活跃,对事物的看法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但这些都是基于感兴趣的方面,对没有兴趣的东西,经常会产生消极的态度,这样不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理念,经常会出现很多艺术生变成了特长生,只有一个特长,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太少,将不利于更深层次地学习。1.4忽略文化课程。因为学习压力,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地位比文化课重要,甚至经常出现学生利用文化课的时间来做专业作业,这与专业课的设置目的互相违背,没有发挥出其存在的作用,导致很多学生只是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却不知道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2解决策略

根据上述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在下边的叙述中将依次给出解决策略,希望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关注到这些问题,采用适当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2.1缩小计算机水平差距。由于考虑到计算机操作水平对艺术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在入学开始,应该进行一次计算机分等级考试,目的是对新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结果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针对每组的不同状况进行教学,最终实现学生水平一致性的目标。2.2加强团队合作意识。这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在分配任务时,尽量挑选团队合作的题目来施教,让学生自由组合,在合作中体会到其重要性,体现出每个人的参与价值,这是教师在任务分配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要积极调动自身情绪,可能有的人喜欢独处,这样的人就需要靠自身来改变,比如像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大创项目,既可以锻炼自身能力,也能解决团队意识薄弱的问题。2.3培养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只是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学习,出现严重的两极化状态,出现这种问题,首先,教学方法上要进行改进,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次积极引入一些新的教学软件,通过新方式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计算机中的文字图片信息、影像资料等,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实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2.4全面发展。对一些只愿意接触专业课程的学生,我们要做到保持其原有兴趣的同时,积极引导对业余文化知识的爱好,首先在心理上要使其明确文化课对专业课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可以实现技术的提升,其次,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文化课时限不能压缩,避免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错误的判断,假如学校都对这种课程不重视,那么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忽略。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处理,希望通过正确的方法,让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与计算机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邱晓丽,肖磊,贾蓓等.浅谈如何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J].艺术科技,2014,27(1):323.

[2]褚宁琳,吴艳洁.关于计算思维在艺术专业运用的几点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5,(15):101-103.

计算机类范文篇5

一、计算机技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也成为设计人员广泛运用的设计工具之一,计算机在艺术设计中也是世界设计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不仅为多元化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基础,也为各种创新的艺术的表现手法与形式提供帮助。因此,计算机技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也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发展,社会也需要大量的设计人员来对艺术进行创作与构想。这些设计人员不但要有绘画与设计的功底,又要具备全面的科学知识,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信息工具和设计人员创作作品的重要的设计工具,也是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老师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书本上用计算机来对艺术进行设计的含义,其次是在计算机上对设计作品进行具体的操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所以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许多的具体操作需要靠实践来完成,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在大量的实践和反反复复的上机操作过程中记住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教材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而是验证实践性学习的效果,所以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有一定的实践性经验,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老师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学生如果理解了老师讲解的内容,就能自然而然的熟练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设计内容,熟悉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设计作品的整个设计过程都有帮助,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实践性经验,又让学生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跨越,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设计的发展动向,熟悉艺术设计的各项工作,并提高了学生在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实践性教学,能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性全面设计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艺术设计类的专业技能。

二、计算机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个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战线上奋斗了数年的老师,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计算机艺术设计,用正确的方式来讲述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计算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1.计算机技术的各种辅助性设计软件都是传统绘图工具和材料的延伸与发展,你能够正确的运用设计软件、工具和运用软件来设计作品不是同一回事情。计算机技术的各种辅助性设计软件是传统绘图工具和材料的延伸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给现代艺术设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从矢量绘图到版式编排,从印前制作到制版印刷,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很快地完成以前需要手工完成的工作。但是从技术层次上来说:手绘——喷绘——摄影——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相同的发展过程,是由复杂到便捷、从人工到智能化的发展过程。部分学生过分依赖电脑,拒绝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很好的策略,而是一种很愚蠢行为。首先,作为高校的老师因该正确地理解电脑辅助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的引导学生认清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设计工具的应用,让学生明白自己会用设计软件并不代表就有了用这些软件来设计作品的创意性思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虽然有多种艺术类的效果存在,但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仍然是作为工具库而存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个储物室和操作间,是设计师们的左膀右臂。如果设计师们没有开阔的眼界,也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对艺术设计美学的感悟,没有对艺术设计规律的把握,只能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无所用。其次,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草图的存在与重要性,要着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视觉表现能力,创意的整个过程是在草图的这个阶段,设计者没有清晰的设计意念和完整的草图绘图结构,设计人员决不回到计算机跟前。老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快速表达,把设计创意的构想交给手和铅笔来完成,制作与修改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让大脑和计算机有一个合理的分工。

2.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独特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不断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也具有他们独特的绘图设计功能,手工绘图是永远也无法表现出来的,三维软件的开发,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是无法比拟的,计算机绘图具有它独特的视觉魅力,特别适合于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设计的学生和设计师学习和借鉴。20世纪中期,世界上具有第一台绘图系统的计算机在美国诞生,所以,世界上也开始用具有简单绘图功能的计算机来辅助设计人员的工作。到了70年代,世界上完整的CAD(ComputerAidedDesign)系统形成,也就提高了设计人员在利用计算机绘制图文的同时,也提高了图形形成的速率,促进了CA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世界上超大规模的微处理器与存储工具的问世以及工程工作站的出现,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究人员经过辛苦和不懈的努力,终于研发了计算机图形、图像模拟处理技术。所以,在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设计技术情况下是很难在艺术设计这个无形的市场上立足于不败之地的。甚至也有很多艺术设计人员提出:“从今以后对计算机设计技术不懂的设计人员将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计算机技术设计的主要设计项目有:三维影象的设计、色彩构成的设计、多媒体动画的设计以及图文图案的设计等等。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的具体工作。

三、高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类范文篇6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引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对推动工科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国内众多高校以通过工程认证为契机系统化重构专业教学体系,并达到与国际上同专业产出“实质等效”[4]。数据统计发现,自2017年起申请认证数量逐年增加,成功率逐年降低,2020年通过认证的专业仅占申请数量的10%左右。在一流专业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挂钩后,专业认证引起了更多高校的重视并开始进行申请和认证工作。为此,本文探讨如何推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系统化转变,开展特色性的专业建设,持续推动专业建设。

1相关工作

近年来,专业建设的推动和发展更重视教学模式改革,国内高校纷纷启动认证工程。专业认证分为申请认证—受理申报—自评报告—专家进校—认证结论。专业能通过工程认证,需要专业明确毕业要求,建立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5]、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机制[6]、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7]。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指学习产出(成果)驱动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能力导向、目标导向),而非传统内容驱动(以学科、教师为中心)[8-10]。工程认证关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赋能专业建设[11],但专业的持续改进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从国内对推进专业认证工作而言,在不断加深专业认证整体层面的探索或从专业认证多个构成部分的特定角度进行分析。王庚等[12]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总结分析国外专业认证标准后,提出国内专业认证标准制定应具有中国特色,并给出了具体方向。戴先中[13]聚焦专业认证中的工程师培养,提出以专业认证为标准来确定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方式,对如何针对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行举证,并提出完善认证标准的建议。李志义[14]分析中国专业认证从形似转向神似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提出成果导向教育进入课堂是将“222”(2个产出、2个关系、2个机制)思维转变、落实为“333”(3个产出、3个关系、3个机制)思维的关键。刘思远[3]分析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发现了课程内容建设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从教师团队、项目式课程教学、课程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路。与此同时,专业认证工作也在不断下沉,各高校、专业均在探索如何深刻把握专业认证理念,并将其转化为专业建设中的持续行动。李辉等[15]分析计算机类专业认证标准,提出具有4层结构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并结合所在学校的建设情况进行实例分析。李文等[16]分析计算机类的专业认证标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一整套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陈晓亮等[17]以OBE理念为基础,提出基于专业认证要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在课程中进行应用并形成了评价案例。靳红梅等[18]分析专业认证所积累的数据,提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为实例进行应用与分析。综上,现有研究工作为专业认证与计算机类专业认证的推进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和实例支持。本文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多个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认证进行调研,提出计算机类专业认证“校院两级引领”的认证工作思路,分析了在专业认证中学校和学院的作用;以“校院两级引领”为重要支撑,对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思路转换进行剖析,并结合实例分析构建专业特色;以多所院校专业认证工作实例为基础,提出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建议。本文所提的“校院两级引领”是从学校、学院、专业角度共同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对专业认证引领下的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校院两级引领”的专业认证工作

2.1 专业认证是“校院两级引领”的系统性工作

传统专业建设主要围绕核心专业课建设,打造以专业课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并以此为依托进行扩展,强调传递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然而,专业认证侧重于强调能力培养,并将能力的定义扩展到职业规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13]。在专业建设最核心的纲领性文件培养方案中,除传统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工程实践课外,工程基础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均应为能力培养提供支撑,这三大类课程并非专业本身所能协调和安排。基于认证标准所分解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也会反映到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上[19]。显然,专业认证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是通过毕业要求和培养方案体现出对工程专业的高度系统性设计要求,因此必须从学校、学院进行整体性引领,从学校层面打通全校性课程对专业认证的支持,从学院层面打通全院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对专业认证的支持。此外,专业认证作为系统化工程,全面覆盖了完整教学环节所涉的每位教职工,需要整个系统成员全面参与。在专业认证的全部阶段,既需要专业负责人带领本专业教师参与,又需要课程涉及到的相关专业教师、教学管理成员积极参加。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系统化工程需要扩大参与人员,并统一思路。因此,只有“校院两级引领”的系统性工作,才能为专业认证提供基本支撑,图1为湖北某高校的认证申请“校院两级引领”、构建学校、学院两级即时正向激励机制持续保障认证过程。由图1可见,在开展认证过程中,计算机类的专业认证从各专业“单打独斗”逐步发展到“校院两级引领”,专业认证工作实现了有序推进。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包含专业和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既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改进,又将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中。由专业单独开展认证工作,容易受限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传统专业建设框架,虽然能完成专业课程、专业能力评价等工作,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实现哪些内容、如何实现,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和体现。如果任由专业认证工作自行推进,仅靠学院提供一定支持,难免会在教学质量监控、非专业类课程、非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产生受限过多的问题,往往难以深层次落实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更进一步的,由学院进行统筹安排,有利于专业间的联系与沟通。例如,软件工程等课程往往由软件工程专业教师授课;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则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讲授。在学院统筹安排下,不同专业能相互支持、互相配合,形成整个专业层面的专业认证推进体系,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不断改进专业建设。在该层面上实质是通过学院—专业两级开展认证工作。其中,学院负责在院级层面进行统筹安排,打通专业限制;开展认证工作的各个专业根据认证需要提出要求,学院负责协调配合。在“校院两级引领”层面,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实质上是学校—学院—专业的共同推进。学校以专业认证要求为基础,通过制度、机制等方法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质量监控、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为各专业的认证工作提供统一支撑。在此基础上,学院(通常采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认证标准指导本院各专业开展建设,在各专业间进行协调沟通,形成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建设路线,并负责监控专业的持续改进。学院各专业则按照专业认证要求调整改进专业各方面。“校院两级引领”体现了专业认证在学校—学院—专业不同层级的全面覆盖,也以专业认证为基础形成了层级间的信息流动,是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支撑。

2.2 专业认证需要转变专业建设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是学生的成长,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20]。专业认证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围绕学而非教来构建整个教学过程,进而全面覆盖所有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质上强调教师教学过程,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因此该方式重视培养教师能力、建设师资队伍、改进教师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产出优秀学生等方面,往往以抽样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要符合专业认证要求、通过专业认证,就必须转变专业建设思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转变需要在“校院两级引领”下,转变全体人员的教育观念上。最为突出的就是要教师改变思路,特别在以学生为中心所构建的教学体系与原有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体系存在一定的相悖之处时,更需要转变思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通过相对明确的考核指标构建出可量化的评价体系,从而引导教师个人发展。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的培养,并非知识的传递,因此通过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结合量化、定性方式评价教学效果,改变了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方式。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专业、学院发展,也对教师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评价专业能吸引高质量学生,学科才更有机会保证高质量产出,教育本质就是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成就。在开展专业认证前,原有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由教师根据教材或个人经验自行定义,缺乏系统化,对毕业指标的支撑度不够。现有课程体系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培养,对一般性工程技术能力、职业规范和伦理等方面缺乏相应支持。在开展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培养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形成明确支撑,以产出为导向,构建“以终为始”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认证的预备阶段,核心产出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内容(课程大纲)及相应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毕业要求,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具体的,专业认证中课程目标要符合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内容应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调整优化,课程大纲要形成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强力支撑。综上,通过以下举措完成基于OBE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改革:①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理论教学;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展实践教学;③加强周期性评价,为持续改进提供决策依据;④基于周期性评价进行持续改进。从准备专业认证开始,所有涉及的教学环节均将进行较大转变和改进,在此过程中教师思路也应随之发生转变,从我如何教好转变为如何按照机制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以保证学生学好。

3深入解析认证标准与要求,开展特色性专业建设

专业认证工作具有长期持续特点,要想切实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将教育本质回归对人才的培育,不能抱有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思想态度,要作好专业建设、推动专业认证工作,深入解析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至关重要。在专业认证标准理解方面,例如实践课与基础课程间的比例关系、应开设的课程等硬性标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制定。近年来,认证实践中的申请与审核要求、自评与审核要求、现场考查与结论审议等环节,均将“主线”与“底线”作为当前认证工作的重点。如何践行“主线”、坚守“底线”,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否切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3.1深刻认识认证标准与要求

工程专业认证以专业为中心,确认由专业自行设定的培养底线是否达成。通过认证的计算机类专业,其共同点是达成该专业所制定的培养目标。特别是首次认证重在查证专业是否理解、建立、执行了认证要求的体系。为了建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完整教学体系,需要深入理解认证标准与要求,才能进一步确立培养“底线”,因此需要结合专业既有基础进行深入探讨。在实际调研与交流过程中发现,最主要的问题为片面理解认证标准要求,机械式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生搬硬套地对应课程与指标点。具体问题包括未能准确把握标准要求,孤立地理解、解读专业认证标准和补充标准,以此为指导形式来满足专业认证要求,但实质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拆分毕业要求指标点时,与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改进割裂开来,以拆分出的指标点数量、文字表达层面的准确等形式规范,掩盖课程体系与指标点难以对应的问题,进而导致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关系并非根据实际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的对应,而以“完形填空”(看上去能对上就先对上)方式填满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因此,要做好专业认证工作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掌握专业认证和补充标准,结合整个课程体系,以专业认证标准理解课程体系设计,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然后,通过对课程体系与课程的再理解,重新认识专业认证标准。本质上而言,对专业认证标准和对课程体系/课程的认识是一个反复、相互推进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入认识标准和课程与标准间对应关系,逐步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此时,必开课程、基础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也会更合理,可在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上进行调整优化,而非死搬硬套地按照要求比例进行匹配。当然,对专业认证标准的认识不仅局限于课程体系与课程,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当前专业认证所强调的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这两个核心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反映了目前对认证标准的理解深度及在教学中实际落地的程度。此外,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持续进行改进,反过来也推动了人们深入理解认证标准,促进了整体体系的改进优化,这也是专业认证期待达到的目标。

3.2构建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建设

构建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建设是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的共同要求,高校需要打造专业特色化发展。专业认证具有“面向产出”理念,打造专业特色可理解为产出要有特色,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要求主要通过培养目标总领全局,一方面通过培养目标直接反映专业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毕业5年后学生普遍能达到的水平进行清晰定位。该方法显然与以往思路和做法存在较大差异,少数或大部分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参与竞赛获奖可称之为人才培养特色,但无法定位专业特色。确立专业特色需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结合专业历史积累和社会需要。从这个角度而言,以专业认证要求开展专业特色建设需要回答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以支撑学生既能满足毕业要求,又能在毕业5年后脱颖而出,在职业发展上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本文从构建思想与专业特色上着手进行分析,表1为部分高校构建的专业特色。由此可见,凝练专业特色既可依托学校自身定位与特色,服务于相对集中的方向或行业,也可抓住计算机类专业系统化设计的关键核心,从学生能力培养等角度进行凝练,实现具有特色的专业建设。然而,凝练专业特色不能强行绑定学校特色,必须在专业课程设计上提供支撑,才能真正凝练专业特色、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4计算机学科申报工程教育认证的建议

4.1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终为始的持续改进人才培育系统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等,由此可见国家对教育整改的力度和急迫性。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评估高度相关。教学改革有大量工作需要指导与监督,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回归教育初心,培育人才。工程专业认证为本科教育提供了回归教育本质的途径,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专业认证的理念,也是工程专业认证给专业建设的目标,既符合高等教育改革要求,也符合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要求。专业认证从面向产出导向确定培养标准,要求建立、落实持续改进机制,并将其覆盖整个教学系统和各个教学环节,围绕学生能力进行培养,所有工作均为围绕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专业建设在全体学生培养上要“守住底线、把握主线”。通过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规范化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围绕系统和相关服务需要以持续改进的思想和机制保证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教学,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后将更有利于学校把握教学本质,构建以终为始的人才培育系统,推动教学工作围绕学生而非行政和学术研究为中心,并为教学工作提供持续改进的目标与动力。

4.2积极面对认证,全面推进专业建设

工程专业认证不是负担而是动力,通过认证不是专业建设的终点而是开始。专业建设中需要构建“教学科研相长,师生相互成就”的底层逻辑。以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为基础,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迭代完善各教学环节,通过“评价—改进—再评价”螺旋式提升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认证中一切制度均需要教师执行,因此作好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专业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业认证中的“校院两级引领”应当为教师发展提供制度支持,特别是激励机制。由于一线教师往往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除专业认证自身要求的质量保证外,还需从多方面给予配套的激励措施,形成与专业认证相关机制相辅相成的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进一步推动专业认证与专业建设发展。积极面对专业认证需要全面审视现有教学体系与教学环节,按照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推动专业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和改进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按照专业认证要求,除了培养具有特色的目标外,还应关注毕业生5年后的发展情况,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传递;专业认证强调专业举证、专家查证,即专业需要为机制运行、课程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和持续改进的实现提供充分证据,要通过有效的数据来源、定量定性分析支持达成分析;严格遵循专业认证要求的不同类别课时比例,除了调整、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外,还要关注大量非专业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持作用,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覆盖毕业要求的全部指标点;注意企业专家在持续改进机制中的参与度,在适当环节支持企业专家的有效参与,以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此外,要作好专业认证的其他保障工作,包括认证专家指导、相关教职员工的培训、面向学生的专业认证工作推进等方面。总之,专业认证是个系统性工作,是推进专业建设的重要推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这种需要“校院两级引领”、覆盖专业课程体系和全部课程、涉及所有教学环节的工作,必须秉承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地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真正达到专业认证目标。

5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务虚的“帽子”,还是支撑专业全面改进、全面发展的系统化工作。如果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看作少数人的短期集中工作,推行起来自然是困难重重。由于专业认证的工作思路与传统专业建设思路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工作上既包含全局性设计和引领,还具有细致的任务。因此,想要作好专业建设,通过专业认证,只有切实面对挑战,将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系统化改革专业对人才的培育方式,形成有效产出的机制,才能将专业认证带来的挑战转化为专业发展机遇,从而推动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2-47.

[2]张进,李玉柏,陈伟建.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开展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关键环节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1):87-91.

[3]刘思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内容建设:实践诉求、标准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7):32-36.

[4]陈道蓄.工程教育认证:中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有力推手[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6,12(8):43-46.

[5]魏维,唐聃,方睿.试论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88-193.

[6]牛佳,成欣欣.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主体、客体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9):14-18.

[7]牛余忠,孙昌梅,马松梅,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J].高分子通报,2022(7):89-96.

[8]戴先中.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22(11):4-11.

[9]62-68,75.王永泉,胡改玲,段玉岗,等.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62-68,75.

计算机类范文篇7

关键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马蝇效应;自主学习

新工科建设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新经济蓬勃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指明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1]。在2017年教育部主导达成的“复旦共识”[2]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同时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计算机语言课程是信息科学相关专业必不可缺的基础课程,在新工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石作用。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大力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接受式”传统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的要求,亟待探索新的、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一)教学现状。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实践性极强的一类课程,是引领大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先导。它们不但是许多其他计算机类课程的先期课程,而且是衡量学生系统性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的重要标准。然而,目前大学计算机语言类课程课堂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接受式”,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法和提问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后习题的实际完成质量和学习效果也通常不在教师的可控范围之内;实验教学环节通常是“练习+指导”,先由教师根据课程知识点设计实验内容,然后由学生上机实践,教师随堂指导;在教学评价中,评价形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过重,评价过程则主要关注学生到课率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而较少考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作业完成的实际质量。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与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不相适应。(二)改进策略。笔者针对传统“讲解—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大学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马蝇效应结合起来,提出面向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创造等来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自主学习的提出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的新发展,它们共同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对知识意义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情境和协作学习对知识构建的重要作用,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5]。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教学观念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过程由原来的“坐中学”(LearningbySitting)向“做中学”(LearningbyDoing)转变。另一方面,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该思想否定知识传递的作用,否认教师在知识传递中的作用。此外,我国学生在建构主义教学所要求的建构心向、建构能力、建构个性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笔者依据马蝇效应引入鞭策机制,重视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控制学习过程和结果、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基于此,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自主学习模式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合理建构学习情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水平分析、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课件制作和实验内容选取等方面合理设置各种情境。1.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课程单元任务驱动针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实践性强等特点,将符合教学目标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分解成多个与课程知识点相联系的单元任务,课程单元内容与项目单元任务相结合,使单元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转变为在具体任务驱动激励下,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过程。2.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软件项目实训与课堂报告”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等方面因素,教师和学生相互商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实训小组,每组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多个可选的实训项目中选定本组项目和分配组员任务,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实训项目,并在课程结束前以小组为单位报告本组完成项目的情况。(二)重视协作与互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身处一定情境,通过人际间的相互协作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针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依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和研究性学习原则[6]将课程知识分解成由易到难、前后连贯的单元任务。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而且需要自行收集相关资料、自学消化相关内容,并上机实践。此外,“软件项目实训与课堂报告”制度的引入,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增进理解,可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实现分组学习和互帮互助。小组成员的构成以学生自愿组合为主,教师协调安排为辅,也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联系方便、学习能力强弱搭配、男女学生比例等因素,每个学习小组4~6人。学习小组讨论内容包括阶段性自学体会、理论知识上的疑惑、实验实训中的问题及其经验总结等,并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给指导老师。(三)精心设计互动环节。课程教学过程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改革大学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放弃传统上处于权威地位的角色,要从单一的讲授者向导师、帮助者、促进者、学习者等角色转变。再次,教师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建构的、协作的、反思性的学习者。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与意志,加强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督促。无论是课堂讨论环节,还是实践教学中的实验和实训项目过程,均依据马蝇效应引入鞭策机制,强调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首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针对已布置的具体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由教师进行答疑和点评,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跟踪实验实训全过程,穿插参与小组讨论、小组答疑和个别答疑。最后,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微信、QQ、短信等现代通讯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四)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考核方式,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力求体现自主学习的实际结果。首先,采用教师评学、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其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针对自身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其次,评价内容多元化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但关注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情况,也考查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学习小组中的表现;不但考查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在单元任务、上机实践、特别是项目实训中的能力。最后,评价方法多元化体现在采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习报告、项目实训、单元任务实践、期末测试等多种考查形式,既关注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又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由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一类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大幅提高单元任务实践和项目实训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为了督促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还应将学生在课堂讨论、学习小组中的表现及其提交的学习报告所占的总成绩比重提高。基于上述考虑,表1给出各个考核方面所占总成绩的比例,在实际教学中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三结束语

针对大学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当前国家大力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也为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成洪波.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价值审视与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4):26-32.

[2]“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0-11.

[3]刘承焜.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8-59.

[4]褚晓欣,史颖.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32-133.

[5]王进戈,何建平,殷国强.基于建构主义环境的实验教学结构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3,19(4):59-60.

计算机类范文篇8

1教学内容的整合

加强课程连贯性,设定理论和训练的比例为1:3,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训练和创作的时间。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进行整合,在课程整合时就应把重点放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整合上,保存经典实用的,去除重复过时的,才是真正地体现高职的高效率、高技能的培养特色。如何合理取舍内容,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课改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讲授理论,演示技法,再由学生完成常规训练作业,形式单一,学习动机未被启动,如果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则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要求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对发放的任务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学会新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综合评价方式的调整

纵向观察他们成长的过程和进步的大小,横向观察每个同学之间的水平差距。其次通过校内办学生作品展,让其他师生进行客观公平地评价,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还可以通过师生座谈交流教和学的效果及反思,结合调查问卷形式就更能客观全面地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了。

4精化专业课程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共分为5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核心技能课模块、职业任务课模块、选修培训课模块。在设计模块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在实践技术模块中,以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实践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工作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实践操作规程、实践操作方法和实践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设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技术指导能力。

计算机类范文篇9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创新探索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并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确保其能够朝着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等方向转变,由此能够让整个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质量持续性提升。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结合计算机专业教育创新的具体实践及探索应用展开研究,希望能够逐步提高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

一、我国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相对滞后

根据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研究发现:全球高等院校的教育机制正在出现全面变革与创新,同时朝着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由于高等工程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在朝着改革、创新等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则需要瞄准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对此,在2019年5月之后,我国教育部全面实施新工科建设战略,相继颁布了《针对全面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意见》《全面开展新工科研究及实践活动的具体通知》等文件条例。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传统,一些观点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及突破能力。而且,还有一些教师完全忽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依旧强调实验型、测试型的教学内容,不能从全局上开展教学活动,这对于培养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让学生过于看重考试分数,却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由此来看,基于这一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和“学”都与新工科建设的发展目标完全相背离,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学生进入职场之后感到非常迷茫、无所适从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不同实验项目之间缺乏关联性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来说,其具备相对独特的知识结构与课程机制,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一般能够体现出前后承接等特点。不过由于不同课程之间的实验教学、实践应用等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且缺乏衔接性的训练,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某个知识点中,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从现实角度来看,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不管是哪一个实验型项目,都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必须要将其全面融合方可顺利地解决这一教学任务,对此必须要加强学生系统性的训练与专业化的实验。

(三)教学模式过于生硬、单一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与讲解,但是却不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比如,在一些实验课堂中,一般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一步步操作,不看重实验过程的分析,只关注实验结果。导致学生养成了依葫芦画瓢的习惯,到最后虽然完成了实验任务,但是却不理解其中的实验原理,这种情况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思维是非常不利的,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缺乏实践教学资源

我国一些高校的计算机实训实验平台建设依旧相对落后,导致实训环境不理想,缺乏所需要的实训设备、教学质疑等。再加上部分学校和企业的互动相对缺乏,导致校外实训的次数和机会偏少,而且实训内容过于繁琐,缺乏专业性指导,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深度提升。

(五)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要求,对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数量也较多,持续向社会输送毕业生。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存在毕业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两难”问题。寻找引起“两难”问题的原因会发现,高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些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符合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得学生在就业时不具备竞争优势。所以,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了解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二、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

(一)改变教学思维

与传统的工科教育工作相对比,新工科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也是解决一些复杂工程所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满足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培养比较少。对此,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遵循以生为本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选择权,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擅长的方面选择一个方向开展自主性学习,并注重对学生编程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教师要充满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本专业中组建强有力的教学团队,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日常教学和项目实训中发现的问题,讨论改进教学和实训方法与措施。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企业和工业界,与工程师展开同行交流与沟通,学习其科研与教学经验,积累工程开发实践经验,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另外,教师还要结合国际计算机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同步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更新知识的意识,时刻保持学习新知识的状态,能够把握行业最新动态,树立持续发展观,确保大学生在毕业时的专业能力不仅能够满足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标准,还要掌握先进理论,懂分析、懂设计,学会和掌握整合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相关要素,成为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好、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综合型人才。只有教师改变教学思维,不囿于课堂教学的范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进行知识更新、经验积累与教学实践能力转化,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提供专业的引导与帮助,才能够培养更多专业能力过硬、创新实践能力强、能迅速上手、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

(二)加强教学内容创新与改革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必须要以技术指导为切入点,确保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全面融合。若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学科“各自为政”的现象,必须要加强整个课程机制的同步设计与整体规划,由此来导入一些交叉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综合性实验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增强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例如,创建一个综合性的大型计算工程,使其与整个专业的知识全面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完成这一项目之后能够全面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这就好比是通过拼图创建一个大图片一样,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促使其工程思维、设计理念等不断提升。教师可通过借鉴西方国家CDIO工程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教育经验,改变传统的课程机制,创建以“针对性、多样性”为特征的课程教学框架,对其中所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教师可结合教学大纲的培训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不同阶段的考核标准,并进一步取缔不同课程之间的界限,把不同的教学活动划分在一起,然后分割成不同的模板,并对应不同的培养教育目标。在学生对其中的一个模板进行学习及掌握之后即可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利用不同模块的整合,能够将不同的目标全面联系在一起,由此能够真正地改变传统人才培养的尴尬现状,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广泛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中,由于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不仅涉及基础课程、硬件课程,而且还涉及软件课程等。对于基础课程来说,一般是指计算机科学理论、程序设计、离散教学、数据结构等;对于硬件课程来说,一般是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接口技术等;对于软件课程来说,一般是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知识、算法解析等。利用不同课程内容的整合,按照课程教学的方向进行各个阶段的教学大纲设计,将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融入不同的教学阶段中,[1]宋莺,汪波.新工科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信息通信,2019(8).[2]胡贺军,胡少锋,李建国,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3]陈赣浪.“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1).参考文献:由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问题求解”“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三)运用全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中,实验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当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期间,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求证分析。不过根据传统的教学流程来看,存在过于僵硬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对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实验方案的创新与改革,通过增设一些综合性的实验知识,逐步提高验证性实验的难度,由此来帮助学生的自主能力获得提升。关于教学模式的应用来说,教师需要引入探讨型、案例分析型、问题思考型等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的前沿技术全面融合,促使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在我国一些高等计算机专业院校中,一些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基本能力等,帮助学生在调整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运用验证型实验鼓励学生对某一计算机项目进行实践应用。在此期间,需要接受一些“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然后利用案例讲解,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大提升。在上机操作期间,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完成整个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具体流程,首先鼓励学生模仿操作,接下来将一些有用的环节整合在一起,并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在此期间,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促使其实践应用能力大大提升。

(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应用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校为了增强IT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构建校企合作路径。利用专业、合适的校企合作“产学研”教学机制,能够为社会发展、企业创新等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及实践性人才,同时也能够借助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设备等创建一个专业的实践基地,由此能够大大地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在此期间,企业利用人才的导入,也能够在高校高水平科研团队的辅助下实现产业链的升级与改革。具体来说,校企合作IT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涉及四大内容:(1)校企合作保障制度的制定;(2)高校和企业全面创建IT人才培养机制;(3)全面实施校企合作IT人才培养战略;(4)加强校企合作培养IT人才的评价机制的创新与改革。例如,与著名IT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能够让校内外的教学流程全面融合,促使校企产学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并且这也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数据调查发现,在我国广西当地的计算机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导入校企办学合作模式,已经有46家企业相继加入,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能够充分挖掘地方高校在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计算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并且借助于企业在软件设计、产业研发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共同促进项目的协同创新,为缩短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

(五)加强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

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高校需要将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对学生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教师要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企业对毕业生在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方面的实际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使学生被培养成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常参加实际的工程实践活动,增强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职业和日常工作的认知,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增强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结语

计算机类范文篇10

运用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把抽象陌生的东西与大家熟知事物相类比,这就能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化,可以让学习的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利用这一优点,让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同人脑功能结构相类比,进行计算机硬件结构的讲解,每次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材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结构时,笔者通常给出下图(图-1),依次讲解(图-1)中的硬件部件及其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学中,由“计算机”被人称为“电脑”引出与人的“大脑”关系。既然是“脑”,那么必具备“脑”的某些共同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从“脑”字入手,分析人脑功能结构,用投影打出下图(图-2):结合(图-2),具体分析如下:人脑的内部,大脑是核心,它是由负责思维和记忆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思维部分由运算部分、协调控制部分组成。如果人只有一个单独的脑,很显然是不能进行思维的。

大脑要思维,就必须有感觉器官———由它提供信息原材料(眼、耳、鼻、舌、身)。大脑思维的结果要让别人知道,就必须有能运动器官———它们是大脑思维的输出设备(人的嘴说话、手写字或其它手势等),于是便有图-2的人脑功能结构图。通过图-2与图-1对比,不难发现,电脑硬件结构与人脑的功能结构是何等的相似。电脑本身最重要是电脑的内部设备,它相当于人脑的大脑内部设备有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其中运算器相当于人脑的负责思维运算的部分,控制器相当于人脑的协调控制部分,内存储器相当于人脑负责记忆部分。同样电脑如果要“思维”,也必须有设备为它提供信息原材料———我们称之为输入设备,这些输入设备就相当于人的眼、耳、鼻、舌、身。电脑思维的结果要让别人知道,就必须输出设备———比如显示器、打印机等,它们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嘴在说话,手在写字。

在这里,书本同人的大脑是什么关系呢?可以想象,书本是信息的载体,可以起到辅助大脑记忆作用。在电脑里有没有硬件同书本功能相似的设备呢?有,它在电脑的硬件中被称为:辅助存储器或叫外存储器,常见的:磁盘、光盘。就人脑的记忆而言,可以记忆很长时间但不会忘记的信息(这些信息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例如:记忆自己的名字等),也可记忆零时信息(这些信息很快就会被忘记)。电脑里问的记忆是个是也是这样的呢?可以这么说:很相似。电脑的内存储器中有: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之分。其中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一般是不能改变的,而随机存储器的信息,可随时改变,最明显特点是断电后,随机存储器的信息将不复存在。通过以上类比分析,笔者给出图-3,再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各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前面我们运用类比方法分析了计算机硬件结构的硬件组成以及硬件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也是计算机硬件结构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就类比的方法来讲解,软件又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这样类比:书本上有文字,其中书本是硬件,文字内容是软件。那么计算机上磁盘、光盘就是硬件,存储在磁盘或光盘等存储介质上的内容是软件。通过运用类比教学方法,让计算机硬件结构与人脑的功能结构相类比,给初学计算机的人留下一个“计算机硬件结构”的整体概念,从而达到轻松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其它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