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特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8:39:23

教育特点

教育特点范文篇1

关键词:近代化;教会学校;社会思潮;新式教育机构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浙江民众一直有崇尚书学,尊重知识,兴学育人的优良传统,故素来人杰地灵,有“文物之邦”的美称。1840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依仗军事侵略的胜利,开始大肆进行文化侵略。“传教,办,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其目的“在于造就服从他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民。”[1](P.624)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从此被打破,开始走上一条无奈而痛苦但又别无选择的近代化道路。

一、浙江教育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一)在浙外国教会学校的创办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浙江的宁波成了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西方传教士从此纷至沓来,他们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在中国传教的目的,往往通过开办学堂的方式向儿童灌输教义。1844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东方女子教育会传教士爱尔德赛(MissAldersey)到宁波传教,首创女塾。这是浙江第一所教会学堂,也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女子学校。1845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医生麦嘉缔(D•B•Mccartee),在宁波开设男生寄宿学校——崇信义塾。这是浙江最早的男子洋学堂。该学堂后迁入杭州,又易名育英书院,是日后之江大学的前身。《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传教士取得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办学、置产等特权。于是,他们以宁波为跳板,逐渐向浙江各地扩展。美国浸礼会、青年会、圣公会,英国的安立甘、内地会等也陆续在宁波、杭州、湖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定海、温州等地相继开设男女学塾。据统计,到1907年,仅天主教在浙江省所办的文教事业,就有训练任神职者之学校3所,学生计58人;普通学校115所,学生计1207人。[2](P.128)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会学校多创立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有在鸦片战争后即已创立的,远早于国人自办的公私立新式学堂。这对浙江教育的近代化而言,无疑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特别是女子教育,早在1844年时宁波就有教会女校的设立,不仅对浙江,而且在全国女子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会学校在浙江的创办,尽管其主观上是为了传播教义,为扩展教会势力而培植一批中国籍的传教助手,试图藉此而达到、文化侵略的目的。但是,在客观上也给古老的浙江大地带来了许多较之封建教育确乎进步的东西。如数理化课程的开设与一些实验机会的提供,使学生学到了在传统旧学中难以学到的近代科学知识。其它如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等,都使一部分有爱国心的青年因此引起思考,燃起富国强民的思想,从而培养了一批区别于旧式文人的知识分子。这在促进浙江教育近代化方面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1851年(咸丰元年),浙江学政吴钟骏在目睹教会学校给宁波各层面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所带来的变化后,向上呈报时称:“宁波府城诸夷杂处,左道易惑”,因而建议“见饬各学教官于乡镇劝立义学,以正人心。”[3](P.3)可见其影响之大。

(二)挽救民族危亡的客观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渐增强,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彻底打碎,唯我独尊的“天朝”已然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华夷”共处之时。随着中外交涉的日益频繁,客观上急需大量“通习外国文字之人”;同时,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创办的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也急需大量掌握近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人才。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欧风东渐的前沿,其情形更加明显。而这又与现行的科举制度相悖。作为封建官僚的李鸿章,在作了比较客观的之后,不得不承认科举制度所带来的严重社会,认为我国并非没有聪明才力之士,实因士大夫大多耽搁于章句贴括而不知寻求至富至强之术,以至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指出“西人学求实际……”[4](P.868)而中土人才则大多空谈学问。因此,相互间应该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可见,李鸿章主张兴西学,通过改变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和教育模式,来改变中国积弱积贫、落后挨打的局面。这种兴学强国的思想较典型地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特别在官僚阶层)的共识,并直接成为其支持并创办近代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近代思潮及其对浙江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地,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深重的民族危机,迫使爱国志士纷纷提出拯救祖国于危亡的思想和主张,形成五彩缤纷的社会思潮。它们中主要的有爱国主义思潮、变法维新思潮、君主立宪思潮、教育救国思潮和实业救国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及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潮等。每种思潮的出现,无一不对教育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其中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潮则影响更甚。

早在甲午战争时期,以“救亡图存”为已任的维新派就大声疾呼:要救国,必须改革教育!因为他们意识到要改变中国的处境,当先变法。但要变法就要找到本原。而本原就在教育。在他们年来,今天形成“北托于俄,南摄于英、法,东割于日本,岌岌几不国”的局面,其“所以倾败之由,在民愚之故,”[5](P.124)并明确指出是科举制度与传统的学术(即汉学、宋学、词章之学)使“朝无才相,阃无才将,疆无才吏,野无才农,市无才商,肆无才工,”[6](P.971)成为无益于国、无益于民的废物。因此,他们竭立主张,欲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改革教育。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乃至洋务派官员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即是代表。

洋务运动后期的张之洞,教育救国的思想十分明晰。他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得以长治久安,能否得以持续,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日多,则国势日强。1895年,在其《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更是提出了“广开学堂”的见解。其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以及充分体现其“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论著《劝学篇》等,无不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这一点,康有为较之张之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明确地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根本手段,其论著《大同书》和《长兴学记》基本上是采纳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中许多教育的因素。从表面上看,随着“戊戍维新”的失败,他的教育救国主张也随之破产了;而事实上,其重视教育的和实践,不仅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人才,积聚了推动发展的新生力量,其改良社会和发展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诚然,在民族危亡之机,教育是救不了国的。而且若是只从现象来看,旨在挽救清王朝的教育救国思想实施的结果,却在客观上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封建王朝的掘墓人。但是,如果从民族的新生及其近代教育的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则张之洞们的教育思想在摆脱我国传统教育定势的教育近代化上,以至在摆脱落后、走向发展上,显然是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的。而教育的历史连续性与继承性,也决定了该思潮在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

与教育救国思潮同时出现、而对教育界有着直接影响的还有实业救国思潮。实业救国论者主张通过举办实业、振兴商务来增强国力、民力,进而达到抵御外力入侵之目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郑观应、张骞、汤寿潜、汪康年等。郑观应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7](P.586)其他如张骞等也持是论,认为应以实业教育为自治基础。

应该指出,在19世纪90年代末,实业救国思潮的声势并不大。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和财政资本的统治业已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8](P.259)于是他们也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殖民地化更加加剧,这是实业救国思潮高涨的重要原因。1895——1898年,一度出现投资设厂的热潮,其中有不少因此而获利颇丰。这在客观上给许多人以无穷的诱惑。许多官僚、地主和商人也纷纷加入投资近代企业的行列。可见,有利可图也是实业救国思潮高涨的内因之一。

然而,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最终“实业救国”论者往往也是“教育救国”论者,因为当为了发展实业而兴办教育以培养实业人才时,两者就地合二为一了。

救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无疑给浙江的教育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其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兴学育才的热潮。“广立学堂,储为时用。”[9](P.963)许多人在这些思潮的下而走进教育界并为之奋斗终生,也有不少人或募集资金,或捐献巨款兴办学校,甚至有不惜性命去惊醒“当道”,兴学自强的。①(P.1090)其它如女子教育思潮、美感教育思潮、军国民教育思潮等等也莫不如此。浙省教育界由此而出现一批新式的近代教育机构。

二、近代浙江新式教育机构及其特点

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办学“上谕”,明令:“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著各省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其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艺学为辅。”[10](P.4719)虽然“中外政治艺学”仍以辅之,但毕竟已被纳入课堂而合法化。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学校制度;1905年,清政府“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清廷设学部,以管理全国学堂。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劝学所及教育会、宣讲所。

1897年,寓居上海的杭州人汪康年回到杭州。试图在浙江兴办新学。后因顽固官绅从中作梗而未能如愿。但此举对兴办新学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是年,杭州知府、福建候官人林启,在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的普济寺首创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前身)。招生30名。于当年四月二十日开学。林启自任总办,并延聘士绅名流为教习,讲求实用之学,学制五年。开设国文、、算学、格致、化学等,后又添设选修科目日文。之后,又先后创办了养正书塾(即浙江省立杭州一中)与蚕学馆(即后来的蚕桑学校),从此风气大开,如孙诒让创办的温州蚕学馆、瑞平化学堂(1905——1908年间,温处两府创立了300余所新式学校);吴锦堂在慈溪创办的初等实业学堂(即后来的锦堂师范);陈屺怀在宁波创办的宁波府师范学堂、旧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等,全省各地各类新式学堂竟如雨后春笋。

纵观浙江近代新式教育的,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发展的重点在以普及文化为主的中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主要原因是:①小学为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关键地位,基础教育的优劣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实际有更紧密的联系。②新式学堂多为邑绅主动兴办,创办小学堂相对于创办其它更高层次类型的学堂,其所需资费少。囿于个人实力,只能取前者。当时浙江各地盛行赴日、沪或京师留学之风,故上举办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十分强烈。

第二,这些新式教育机构大多改变了旧式教育的空间位置,缩短了士人的空间距离,增加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互相砥砺影响的机会,利于养成团结之心和群体意识。

第三,在体制上参酌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年限和学习目标。在教育的组织和上,改从前的个别教学制度为班级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已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传统的四书五经、括帖制义等课程,还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西方先进技术以及与职业有关的其它课程,也即已经更多地世俗化。教学上更注意使学生理解,不再单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更趋民主化。

第四,注意学生的出路。传统上,各类士子都十分注意将来的前途,这是其为学的根本动力。近代新式教育机构能否给他们带来同样辉煌的前程,直接影响着旧式士子对西学的接受与否及其程度。浙江同样如此。因此,近代教育机构很是注意与科举“正途”者的结合,使西学者(无论在国内、国外)享受与之同等待遇,以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从而最终有利于西学和近代教育在浙江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新式机构的出现,大开了风气,改变了人们固有的观念。如在新式学堂创办之前,浙江的知识分子多居家攻读,足不出里。然而,随着新式学堂的创办,许多有志之士则远离家乡,奔赴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及海外求学,固守之习为之一变。

第六,传播了近代知识,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新式学堂的大量创办和教育的改变,扩大了青年学生的知识空间。一则以综合性科学教育取代家庭式经验传承,知识面与知识结构大为优化,改变了单一纵向比较的传统价值评判准则;二则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个社会层面,相互交流信息,拓宽了眼界;三则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工具,可以直接面向大众传播媒介。这些新式人才聚集在大都市和中小城镇,其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容量与社会的能量、质量,远非昔日以天下己任自诩的士人所能企及。

第七,新式教育机构的出现,也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的新式人才队伍,使得传统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进而通过这些学堂毕业生对政、教、军、警、报及工商各界的渗透,改变了各分支部门的内在结构,初步形成以国内毕业生为基干,留学生、开明人士和外籍人员为引导和补充的近代化人才体系。

总之,浙江近代新式学校教育已成为浙人近代化的重要途径,加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社会风尚形成有力的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维行为方式发生剧烈震动,对于更新民族心理素质,改良文化土壤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

①杭州贞文女校创办人、校长惠兴女士,在贞文女校开学典礼上,割臂肉痛陈:“这块臂肉,作为开学的纪念。这贞文女学校,倘以此日推广,我臂肉还能重生。倘这女学校半途停废,我必要把这身子,来殉这学校的。”后终因缺乏固定收入,至次年秋,已几次停课。惠兴便以身殉学。在遗书上她写道:“愿将一死,以动当道。”——《惠兴女士殉学记》.《近代女权运动史料》.第1090页.

[1].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624页.

[2]李国祁.中国化的区域:闽浙台地区.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七十四(1985)年五月再版.第128页.

[3]王先谦.十朝东华录·咸丰东华续录十[M].光绪二十五年仿泰西法石印.第3页.

[4]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68页.

[5][6]徐勤.中国除害议.戊戍变法(3)[M].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9.第124页.第971页.

[7]夏东元.盛世危言·商战.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9.第586页.

[8]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M].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6.第259页.

[9]张之洞.劝学篇·序.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第963页.

[10]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12..总4719页.

influencefactorsoftheeducationalmodernizationofZhejiangandthecharacteristicsofeducationinmoderntimesinZhejiangProvince

BaiJinbiao

教育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特点;教育方法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年轻的父母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同时也为了让孩子能早点接触学校,适应学习环境,一般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送他们入幼儿园。所以,幼儿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掌握幼儿教育的特点,不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幼儿教育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到社会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而幼儿在家里都是被宠着惯着的,因此个性非常明显。教师应首先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行为方式及表达方式,然后用鼓励、赞美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成长。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于一个强烈的认知阶段,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幼儿的模仿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育。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语言和行为上都要积极地鼓励幼儿,注重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对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教育还要重视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智力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幼儿教育不应太注重结果,应按照幼儿的喜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开拓他们的思维,而不能不顾幼儿的天性,只按照教师的想法来要求幼儿。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及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只有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积极地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为他们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幼儿教育的特点与传统的教育不同,现在幼儿入园年龄偏小,不能独立完成最基本的生活,衣食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常识来引导、教育,让幼儿逐渐形成独立的意识。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以此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实现幼儿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

二、当前幼儿教育的方法

当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各类人才辈出,社会也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要想使幼儿教育更成功,方法最为重要。首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利用幼儿的模仿本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其次要进行必要的常识性教育,使幼儿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对事物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再次就是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1.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行为

幼儿的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性格,教师应该尊重和爱护他们的想法。只有让幼儿感到被尊重,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候我们感觉他们的行为怪异时,不应盲目地指责、批评他们,那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他们今后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和呵护他们。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在他们发表意见时,要耐心倾听;与他们交谈时可以蹲下来,与他们视线平行,同时说话的语气尽量温柔,不要让他们感到恐惧;要鼓励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呵护和关爱;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利用幼儿模仿的本能

幼儿有模仿的本能,在教学时教师应好好利用幼儿的这一本能。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比如吃饭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吃,告诉他们用哪个手拿勺子,哪个手拿筷子,怎样拿筷子,一边说一边演示,再加上周围小朋友的影响,幼儿很快就能进入状态,学会跟大家一样的吃法,这样会让他们自己很有成就感。在玩耍的时候,教师要先告诉幼儿怎样是正确的,怎样避免受伤,通过引导,让幼儿找到玩耍的乐趣。幼儿除了模仿教师,周围的小朋友也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不良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与教师的细心和耐心是分不开的。除了行为模仿外,就是语言模仿。语言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教师同幼儿一起玩耍、学习时,要教导幼儿多用敬语,如谢谢、对不起等,这样对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爱模仿的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进行一些必要的常识性教育

对幼儿还要进行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这是幼儿独立适应生活、认识世界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所以,进行常识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要让幼儿多认识周围的事物,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会伤害自己等,让幼儿多看、多学,教师多引导,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此外还要教幼儿文明礼貌方面的常识,如怎样与小朋友相处,对帮助自己的朋友要说谢谢等。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都要注意,有时很细微的动作被幼儿看到也可能会模仿。因此教师对自身言行的任何细节都不能忽略,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多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的发挥家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赢在起跑线上。每位家长都希望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和家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所以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更为重要。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并将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幼儿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都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为了幼儿能更好地成长,教师和家长都需要付出努力。

5.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接受知识的能力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这就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是,幼儿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对于知识兴趣,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真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设立的。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幼儿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使幼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君 单位:烟台市福山区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初探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以汾阳师范幼师专业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57.

[2]徐永军.试论幼儿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4):9-14.

教育特点范文篇3

一、语文教育具有追求教育本真的高尚性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从诞生之时起就承担了教书育人的高尚使命。从语文教育的特性来看,人文性凸显了对生命的关怀,工具性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可见,语文教育的底色是为人的教育,从古至今具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济世情怀,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始关怀。只有站在人这个角度,才能把语文教育做成有生命的教育事业。语文教育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为起点,又是把其生命作为终点的具有终始思想的生命教育观,从对师生双方生命体的呵护上看,语文教育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完整的互惠过程,展现出教育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重生命价值的关怀。所以,语文教育是一种关怀人的生命教育,体现教育本真的高尚性。

二、语文教育具有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性

首先,以课堂为切入口进行语文课改的升级与转型,借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中实现课程改革的“空中加油”。语文云课堂应运而生,它是以人机的深度融合的方式来开启语文教育的智慧之门,是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联动课堂,在教学中追求理想状态。叶澜曾经说,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育是一项需要智慧的事业,这种智慧包括教室的智能与师生的智慧,其中,无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它始终脱离不了“人”。语文智慧课堂的智慧本体是人的智慧,主体是师生的思想借助云平台交融的智慧。语文教育的智慧不是只体现在云课堂上,云课堂只是语文教育链条的一条显性环节,是展现教育教学智慧的一个窗口,从整个语文教育的链条上看,这种智慧从纵向上分课前、课上与课后,横向上又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也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智慧阶段,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在一个孤立的学习场所运行,而是一个比以往更紧密的纵横交错的网状教育结构。语文云课堂只是这个网状结构上的一个节点——目前看是中心节点,但将来是一个去中心的过程节点。因为,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方向。其次,语文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是止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探索,而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解决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所说:“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改变,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面对“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语文教育把信息技术置于云课堂的框架内,激发了语文教育的旺盛生命力,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云课堂将成为新常态,语文教育将进一步迈向信息化。

三、语文教育具有立足于求实的创造性

教育特点范文篇4

1、健康教育的内在化特征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养成一种终身锻炼身体的优秀习惯,具备基本的身体练习能力,将锻炼身体纳入日程的生活常识中去,这也是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的展现,是健康体育教育的内在化特征,这个内在化特征非传统、非强制,是柔性体育教育的有利展现。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上,注重学校运动队的建设。利用高水平的运动队训练可以记激发学生对于某一类体育项目的热爱,通过对自己喜欢的运动队比赛助威,锻炼学生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认同感,这不仅仅是体育运动与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文化的需要,是进行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立足点之一。新时期的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课外活动,基本上是学生的一种自发的学习与体验活动,通过学生有序与无序的体育锻炼。随着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逐渐加深,运用在校的课外活动,当代大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终身体育的意识,这无形之中会增加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数,进一步将体育教育内在化.2、体育项目选择自主化特征大学体育课外活动与体育项目的选择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这样的体育教育目的也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兴趣与爱海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也是新时期体育教育的一个自主化特征,跟传统的体育教育或者与初中体育与高中体育教育相比很明显的一个特征。

二、对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的角色界定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理论中,大学体育教育主要是指对普通大学生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也就是上述所说的“公共体育”,大学公共体育主要包括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体育课程教学等,这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体育教育已经不符合、不能满足高等院校体育发展的实际与要求了,以至于当下,有一部分人对大学体育教育存在很多的疑问,比如大学体育的学科建设应该具备怎么样的内涵,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之间有何关联性,大学体育教学包括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吗等等,不一而足,造成这样的疑问都是由于他们对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角色界定不合理就很容易“跑偏”。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与初中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提高国民的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进步,九十年代以后的大学体育教学开始呈现出许多与中小学不同的特色。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变革,推动了大学体育教学的角色不断转换。立足当下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大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立足与体育教育的职能,引领学生个体或者群体发生体育行为,其次大学也可以组织与兄弟学校进行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根据此可以将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的角色定位为:第一,作为大学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育是国民体育的直接参与者;第二,新时期的大学体育应该注重于推动大学生养成健康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观念,着重推动全民健身,传承与培育大学内部的优秀体育文化,以便于提高学生与教职工人员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第三,对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界定上,要包括高水平的运动建设、体育学科建设、体育课程建设以及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四个方面。在不同的时代,大学体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特点跟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但是不管如何界定大学体育的角色,其始终是面向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于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体育教育也扮演着教育之外的角色,也就是除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体育教育之外,还为国家培养体育高层次的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虽然在上个世纪中期大学体育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也曾一度出现萎缩,但是在新时期这样的角色回归无疑是有的,也是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角色扩展。

三、结束语

教育特点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特点;专业教材建设

编写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及专业建设的需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课程,优秀的课程需要优秀的教材。专业建设是为了适应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机制改革的要求而进行的,专业建设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符合市场需求,紧贴用人实际,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教材建设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既要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又要创新;既要符合经济潮流,又要符合用人实际;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务实性。教材的编写正是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

高职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各类专业用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就业工程,对专业人才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造,注重突出实践技能,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与岗位技术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教学必须单独设置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岗位技术课程(即实践课程),而且要单列教学计划、安排专用教学设施、并保证1∶1的实践操作教学课时,为实践教学服务。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全面渗透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因此,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突出实操性,教会学生就业的本领,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上进行改革。

社会经济管理类相关书籍的现状

根据市场调查和统计,目前社会经济管理类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专著目前出版的一般是单行本,适合专业人士研究使用。

普通读本这类书籍基本上延用了专著的体系结构,只是没有专著那样精深。很多这类读本给人的感觉既没有理论深度,又缺乏通俗性。

普通高校教材特点大同小异,理论分析较多、较深,不适合高职学生阅读,也不适合自学者阅读。

高职教材为了使广大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陆续编写推出了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教材。

编写教材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性

以往许多教材的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产生脱节或偏差,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写教材时过于封闭,一方面是人员的封闭,另一方面是编写过程的封闭,从编写到审核、定稿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不接受社会的检验。

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参与性。首先,应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知识的具体要求,掌握毕业生定位;其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与教材内容的讨论;再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加教材的审定。实践证明,加强教材编写的社会参与性,有利于教材体现高职特色。

在教材的编写出版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出版社联系,询问合作事宜,与主编进行接洽,谈出书的意义,谈书的市场前景,谈双方的合作预期。教材的编写需要一个团队,笔者曾先后与学校、企业、组织、机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联系,并获得了他们的指导。参加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沈阳职业技师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技师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师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西安电子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石景山业余大学、朝阳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等。企业界人士主要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老家肉饼、马兰拉面、物美集团、全聚德集团、凡佳诗公司、凯思伯朗市场调查公司、汇源集团、天元汇中营销公司、金三元餐饮集团等。

教材读者群的定位

高职学生高职学生是最广大的读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高职院校将会得到不断发展,这会为我们的教材带来众多的使用者和读者。

渴望了解相关知识的普通读者我国已加入WTO,纳入国际经济循环。面对我国更加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将有更多的人群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类方面的知识。

企业各类人员目前我国企业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缺乏系统的知识,这些人需要通俗易懂的、实用的教材。身处一线的管理者需要框架整齐、脉络清晰、深入浅出的教材,使自己的实践得到理论的指引。如《人际沟通与交流》就是面向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编制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流与人际沟通技巧在市场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经营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做任何事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人,相关人士越发感到交往技巧的重要性。通过教材的学习,可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交往和沟通的思维框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现代化的产业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与其他产业一样,零售业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况。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经验在不断积累,但鲜有受过系统零售专业培训的人员,因为高等院校很少有零售专业的设置,也很少有针对实践需要的零售教学,因此学校教育应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零售业培养更多的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教程》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编写的,具有显著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作为高职系列教材之一,遵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特征,定位于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同时,也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对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取证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教材的特色与创新

我们编写的教材主要有:《连锁经营管理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调查技能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谈判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出版;《特许经营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连锁店铺开发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管理理论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企业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力资源管理实物》,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际沟通与交流》,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与现有同类教材比较,上述教材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设计新的内容体系

教材编写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力求在体系上系统完整,内容上通俗易懂,表述上清晰精炼。

由于营销专业的定位重点在“营销”,提升靠“策划”,特色是“连锁”,使《营销与策划》专业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因此,《连锁经营管理教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由全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作序,已投入教学中使用)结合专业特色及连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编写,构建了教材的内容体系。从战略管理、商品管理、店铺设计与布局,到商品陈列、物流系统、营销管理、内部组织管理、分店管理,对连锁企业管理中的诸多环节进行了有理论、有实践、有系统的探讨,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连锁经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目前已在各专业教学中使用)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按照高职高专学制缩短、课程改造、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等具体要求,采取集成式编写方式,将人际关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商务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在注重知识体系的同时,减少理论部分,加强技能与实践,探讨如何将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的统一。教材回避了人际关系学及心理学中深奥的理论论证,直接传授交流与沟通的具体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复合型人才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很有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务流程,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逻辑结构,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知识内容。教材全面渗透了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了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了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

国内现有的特许经营法律教材主要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出版的内部资料《特许加盟法律与实务》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特许经营法律实务》。与其相比,我们编写的《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体例编制上有所创新。教材体例采取结合特许经营企业发展加盟商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方式,达到法律与特许经营二者的有机结合,将特许经营和涉及的基本法律系统组织起来,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2)适用对象定位准确。可以作为高职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特许企业从业人员的操作手册。

(二)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编写尽量做到减少理论推导,设计方法论证。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做到以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连锁经营管理教程》为突出实用性,采用了我国大量连锁企业的上、中、下三层经常运用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技巧,运用各连锁企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体现了可操作性。学生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办连锁店、经营连锁店、拓展连锁店。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在编写中较少进行理论阐述,更多是提供实用方法,介绍现实中的沟通经验和教训,使读者学会沟通的技能技巧,掌握有效的交谈策略,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注意结合不同行业特许经营的特点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务研究,对特许企业开展特许经营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可以成为企业和加盟者防范特许经营风险的帮手,达到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三)教材编写强调案例教学

首先,案例丰富。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目的,使学生在接触理论的同时,通过案例切切实实地去感悟、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紧贴市场经济实际,注重时效性,时代感强。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许多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从实用角度将这些最新的信息纳入教材中。紧贴市场经济的实际,从多行业、多角度进行阐述,所举案例主要来自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企业生产实际,并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与本章相联系的案例,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参考运用。

《连锁经营管理教程》详细介绍了中外企业的历史沿革、最新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学生充分了解中外企业的发展历程、区别、差距和特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列举了22个中外连锁经营的案例,如我国家电连锁三巨头——国美、苏宁、大中,兰州马兰牛肉面、汽修爱义行、中式快餐——老家快餐等,使学生在课后进行案例阅读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加以运用。在编写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外最近几年连锁经营的研究成果,对新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行业加重了笔墨,以体现新时代、新世纪的特点。

《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每一节都是从一个案例引出问题进行编写的,而且每一章结束后附了两个案例供读者分析,以巩固前面介绍的知识点。理论阐述上较简洁,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结合案例分析,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都较强,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很难把握企业对教育、对人才的确切要求,很难实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标。因此,要避免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必须改变教材编写的封闭式方法,实施开放式方法。应立足于职业岗位的需要,从岗位技能要求入手,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力求理论够用,突出技能,注重传播技能与方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王丹.人力资源管理实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教育特点范文篇6

[关键词]瑞典;教师教育;课程;实践

瑞典教育在20世纪取得了较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瑞典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进步。瑞典政府深知,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高,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瑞典的教师队伍具有要求高、质量好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瑞典教育和科学部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教师教育政策,旨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与教育实践等方面分析其教师教育的特点,并从中吸取经验,以期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有所裨益和启示。

一、教育目标注重多样性能力培养

教师教育目标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即把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即教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使他们具备哪些素质。瑞典教师教育目的有:

(1)培养既懂所教内容,又懂如何去教的教师。瑞典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同时更是方法论的训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也是各专业学科的研究方法的训练。

(2)培养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相应广博学问的教师。瑞典教师不仅要求具有广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中小学教师还要在大学或教育学院接受职前教育期间选修主副两门专业课程,以确保毕业后具备教授两门以上课程的能力。此举对师范生毕业生就业和学校用人均十分有利。

(3)培养会实践的教师。在瑞典,教师的实践能力被列为教师的重要教育内容,不仅第一阶段安排实习进行实践教育,还专设了以实践培养为主的第二阶段的学习。

此外,由于瑞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师资培养要求未来教师具备促进多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使他们适应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的能力,从而使未来教师从学校和社会的现实出发,具备教师应有的使命感。

总之,瑞典的中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专业的学习,领会师范教育专业的要求,取得规定的学分及获得大学毕业文凭才能任教。最近还增加了一项要求: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学习之前,必须提交一篇专业方面的论文[1]。

二、教育模式具有封闭性特点

从国际范围看,教师教育体制可划分为三类模式:一是流行于美国、日本的开放式(或非定向型)教育模式。教师培养任务主要由综合性大学的教育院系承担,其典型做法是,让学生先在文理学院完成为期4年的文化基础和学科知识的学习,再到教育学院进行1年或1年以上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专业训练;二是以改革前的中国、俄罗斯和现在的朝鲜为代表的封闭式(或定向的)教育模式,即由专门或独立的师范院校来培养教师;三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混合制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倡导的是由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教师[3]。

瑞典教师教育主要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和正规培训,属于封闭型教师教育模式。目前瑞典尚无面向高校教师的学历教育和师资培训,但应聘高校教师职位者,大多需有博士学位,而且高校教师在职期间参加本校组织的教学培训[2]。

本文所说的教师教育指的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瑞典教师教育特点及启示瑞典的教师教育主要由大学和师范学院(university/universitycollege)承担,在全国40多所大学和学院中,有24所高校开设教师教育课程,但其中只有宇米欧大学(UmeaUniversity)开设学前班到高中班师资培训的全部课程。瑞典不举行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但举办国家学术能力考试(TheNationalScholasticAptitudeTest),主要测试学生在高校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参加这项考试并不是被一所大学录取的必须条件。在瑞典,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申请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完成学制为11年的包括英语和瑞典语的学校课程学习,并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年满25周岁,具有4年专业方面的经验及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瑞典的义务教育体制与许多国家不同,没有小学、初中之分,统一称为综合学校,亦称普通学校。这种学校分为三个阶段:1~3年级为低级阶段,4~6年级为中级阶段,7~9年级为高级阶段,每个阶段含三个年级的能力。与此相应,瑞典综合学校和高中的教师大约可以分为五类:科目教师,任教综合学校高年级和高中的普通科目;班级教师,胜任综合学校的低年级所有科目的教学;实用和艺术教师,任教学校体育、音乐、手工、看护孩子和家政科目;特殊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和技术训练的教师;职业科目教师,任教高中的工业、工艺、商业、办公室技术、看护等科目[4]。

瑞典现在的学前教育、综合学校、高中、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教师一律在高等学校培养,并基本上分级分类培养(见图1)[5]。

2001年,瑞典建立了一套新的、经过整合了的教学学位制,由原来的11个教学学位减少到现在的8个教学学位。包括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学位、艺术教育学位、中小学教育学位(义务教育学位)、高中教育学位、家政教育学位、体育教育学位、音乐教育学位和手工教育学位。这一新的教学学位制规定,受教育者根据其教育领域和水平,必须修满140—220个学分[6]。

在新的教师教育体系中,瑞典教师的培养期限为3至5年不等,具体期限视学位而异。学前教师、儿童保育教师、综合学校低年级教师教育的学制为3.5年,要求修满140学分课程;综合学校4~9年级教师教育和高中教师教育的学制为4.5~5年,要求修满180~220学分课程;成人教育教师的培训,根据教师任教的层次,培训要求等同于综合教师或高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是对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的补充培训,要在复杂学习情景、全聋、和弱听、全盲和弱视、弱智四个专业之一再修得40~60学分[7]。

三、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国际潮流

师资培训课程的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按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各国教育课程都可分为普通课程、学科

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其中基础学科包括本国语、外语、文学、艺术、历史、政治、数学、体育等;专业学科针对中小学课程而设置,包括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教育学科包括教育学、教育史、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等。对这三部分的课程进行不同的界定、组合,调整各部分的权重分配,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目标和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关乎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不同的国家,这几类课程的安排和分配均不相同。

在课程设置上,瑞典新教学学位制打破了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顺应国际潮流,即由专业课程学习、方法论、教学(教育科学)和实习调整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专业化教育课程三部分内容[5]。

普通教育课程是为使教师具有宽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而设立的课程,它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典把普通教育学作为基础学科,至少为60学分,其中含10个学分的学校实习。该课程是教育类学生的必修课,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普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化与发展、教与学、特殊需求教育、信息与传播技术(ICT)以及与瑞典社会和学校相适应的一般国家价值观知识;二是交叉学科知识。普通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所有师资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教育类学生将来从教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为各级教育类学生的公共课,它又为他们将来担任各学科老师时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普通教育课程不仅包括教育科学,也包括教学方法和学科学习等各个方面,因而它也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科专业课程至少为40学分,其中含10个学分的学校实习。该课程旨在提高教育类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瑞典在学科专业课程上采取主副修制,但即使是同一门学科,要去中学或小学任教,在读期间所要修得的学分也不一样。以数学为例,今后要教1~5年级数学和教6~9年级数学的学生所修学分是相同的,都是40学分。但如果要担任中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则要修满60学分;而既要教数学又要教计算机科学的学生,须修满80学分;要教数学和物理学的须修满100个学分;要教数学和化学的须修120学分。

教育专业课程至少20个学分,主要指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法和教育实践等一类学科,旨在加深、拓宽、补充教育类学生原有的知识,并为其获得新知识提供新方法。该课程同时也被纳入到持续的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之中,鼓励大学或学院增设多种专业化课程[8]。

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学完以上理论课程后,要到师范学院学习一年。他们在师范学院的学习旨在获得从事实际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尤其要学习如何利用科学的结果和教育方法开展工作。期间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教学法和语言的训练,其中在教学法方面必须修完2~3门课程,并从事试教工作。在瑞典师范教育课程中,专业课程约占40%~55%,教育理论约占20%~30%,教育实践约占25%~30%。

四、教育实践环节受到特别重视

教育实践是培养师范技能、检验师范生素质的一项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的活动。近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师资质量的提高,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

瑞典的教育实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1~7年级的教育实习,包括校外实习和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为10周,从事一些服务活动及试教;校内实习也为10周,分散于各个学期之中,即第一学期实习1周,第二学期实习2周,第三学期实习3周,第四学期实习4周,主要是对教学法的探讨和研究。二是7~9年级的实习。7~9年级的教师在大学学习三年后,再到师范学院学习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主要学习一些将来执鞭任教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课程以教育学、教学法为主。其中,教学法的应用学习120小时,教育学的研究76小时,教具的使用学习15小时,试教40~60小时。第二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和兴趣,主要活动是试教,每周14~16小时,试教后还要进行讨论(3周一次)[9]。

从以上可以看出,瑞典教育实践的实践安排有两个特点:一是“绝对时间长”,即教育实践的时间几乎占了全学年的三分之一;二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教育实习不仅分散于第1~3学年中,而且学生在最后一年的任务主要是实习。瑞典的教育实习是一种无缝式的、连贯性的统筹规划过程,在师范教育的三年或五年中保持连续。

五、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认真研究和分析瑞典教师教育的基本情况,对于研究和认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从业素质,颇具意义。

1.重视教师教育专业化

通过教师教育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瑞典教师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方向就是要将教师职业建设成类似于医学、法学、工程学等行业那样具有严格的专业标准。瑞典教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达到专业标准的教师,通过教师的专业化实现基础教育教学的专业化,以确保未来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规范未来教师的专业训练、加强教育实习、培养教师在专业学科的科研能力等专业化训练方面,瑞典教师教育为我国提供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有益经验。我国应当努力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条件,以教师教育专业化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确保未来教师的质量和素质的提高。

2.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观

瑞典教育与科学部提出的关于教师的质量标准主要基于四方面的考虑,即宽厚的通识教育、扎实的学科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这代表了西方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普遍观点。而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主要是仿照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模式建立,可谓有师范教育之名,无师范教育之实。在教学课程管理方面,基本上为学年管理模式,实行的是不完全学分制,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把普通知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合理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以及所占的比重,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选择不同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并逐步把定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开放型课程模式[10]。

3.加强教师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和实践技能

对教学实践的重新审视乃至高度重视,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当前国际上盛行的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和案例教学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特征。在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环节主要通过加强教育实习工作来进行的。教育实习被看成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其地位相当于医学教育的临床实习,在瑞典的职前教师教育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我国,目前教师教育仍旧没有成功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分离的问题。比如,许多师范院校往往把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习分开来上,理论学习放在前面,而在整个师资培养接近结束时,才让师范生对真正教学进行观摩与实习,而且教育实习的时间甚少,通常只有一至两个月。因此,这种教育实习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鉴于此,我们应尽量使师范生们提早接触现实的教师工作情境,使其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在具体实现途径上,我们不妨借鉴瑞典的教师教育实践方式,把教育实习延伸为教师工作的体验——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实结一条龙的安排,使之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教师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56.

[2]王丽娜.瑞典师范教育及几点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4):36-38.

[3]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

[4]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

[5]TheTeacherEducationProgrammeinSweden.somenotes[EB/OL].

[6]CarlHolmberg.Teachers''''professionalprofileinICTforeducationinSweden[EB/OL].

[7]OECDProject:Attracting,DevelopingandRetainingEffectiveTeachers[EB/OL].

[8]祝怀新,潘慧萍.瑞典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7):7-11.

教育特点范文篇7

[关键词]瑞典;教师教育;课程;实践

瑞典教育在20世纪取得了较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瑞典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进步。瑞典政府深知,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高,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瑞典的教师队伍具有要求高、质量好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瑞典教育和科学部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教师教育政策,旨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与教育实践等方面分析其教师教育的特点,并从中吸取经验,以期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有所裨益和启示。

一、教育目标注重多样性能力培养

教师教育目标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即把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即教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使他们具备哪些素质。瑞典教师教育目的有:

(1)培养既懂所教内容,又懂如何去教的教师。瑞典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同时更是方法论的训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也是各专业学科的研究方法的训练。

(2)培养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相应广博学问的教师。瑞典教师不仅要求具有广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中小学教师还要在大学或教育学院接受职前教育期间选修主副两门专业课程,以确保毕业后具备教授两门以上课程的能力。此举对师范生毕业生就业和学校用人均十分有利。

(3)培养会实践的教师。在瑞典,教师的实践能力被列为教师的重要教育内容,不仅第一阶段安排实习进行实践教育,还专设了以实践培养为主的第二阶段的学习。

此外,由于瑞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师资培养要求未来教师具备促进多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使他们适应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的能力,从而使未来教师从学校和社会的现实出发,具备教师应有的使命感。

总之,瑞典的中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专业的学习,领会师范教育专业的要求,取得规定的学分及获得大学毕业文凭才能任教。最近还增加了一项要求: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学习之前,必须提交一篇专业方面的论文[1]。

二、教育模式具有封闭性特点

从国际范围看,教师教育体制可划分为三类模式:一是流行于美国、日本的开放式(或非定向型)教育模式。教师培养任务主要由综合性大学的教育院系承担,其典型做法是,让学生先在文理学院完成为期4年的文化基础和学科知识的学习,再到教育学院进行1年或1年以上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专业训练;二是以改革前的中国、俄罗斯和现在的朝鲜为代表的封闭式(或定向的)教育模式,即由专门或独立的师范院校来培养教师;三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混合制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倡导的是由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教师[3]。

瑞典教师教育主要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和正规培训,属于封闭型教师教育模式。目前瑞典尚无面向高校教师的学历教育和师资培训,但应聘高校教师职位者,大多需有博士学位,而且高校教师在职期间参加本校组织的教学培训[2]。

本文所说的教师教育指的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瑞典教师教育特点及启示瑞典的教师教育主要由大学和师范学院(university/universitycollege)承担,在全国40多所大学和学院中,有24所高校开设教师教育课程,但其中只有宇米欧大学(UmeaUniversity)开设学前班到高中班师资培训的全部课程。瑞典不举行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但举办国家学术能力考试(TheNationalScholasticAptitudeTest),主要测试学生在高校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参加这项考试并不是被一所大学录取的必须条件。在瑞典,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申请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完成学制为11年的包括英语和瑞典语的学校课程学习,并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年满25周岁,具有4年专业方面的经验及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瑞典的义务教育体制与许多国家不同,没有小学、初中之分,统一称为综合学校,亦称普通学校。这种学校分为三个阶段:1~3年级为低级阶段,4~6年级为中级阶段,7~9年级为高级阶段,每个阶段含三个年级的能力。与此相应,瑞典综合学校和高中的教师大约可以分为五类:科目教师,任教综合学校高年级和高中的普通科目;班级教师,胜任综合学校的低年级所有科目的教学;实用和艺术教师,任教学校体育、音乐、手工、看护孩子和家政科目;特殊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和技术训练的教师;职业科目教师,任教高中的工业、工艺、商业、办公室技术、看护等科目[4]。

瑞典现在的学前教育、综合学校、高中、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教师一律在高等学校培养,并基本上分级分类培养(见图1)[5]。

2001年,瑞典建立了一套新的、经过整合了的教学学位制,由原来的11个教学学位减少到现在的8个教学学位。包括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学位、艺术教育学位、中小学教育学位(义务教育学位)、高中教育学位、家政教育学位、体育教育学位、音乐教育学位和手工教育学位。这一新的教学学位制规定,受教育者根据其教育领域和水平,必须修满140—220个学分[6]。在新的教师教育体系中,瑞典教师的培养期限为3至5年不等,具体期限视学位而异。学前教师、儿童保育教师、综合学校低年级教师教育的学制为3.5年,要求修满140学分课程;综合学校4~9年级教师教育和高中教师教育的学制为4.5~5年,要求修满180~220学分课程;成人教育教师的培训,根据教师任教的层次,培训要求等同于综合教师或高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是对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的补充培训,要在复杂学习情景、全聋、和弱听、全盲和弱视、弱智四个专业之一再修得40~60学分[7]。

三、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国际潮流

师资培训课程的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按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各国教育课程都可分为普通课程、学科

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其中基础学科包括本国语、外语、文学、艺术、历史、政治、数学、体育等;专业学科针对中小学课程而设置,包括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教育学科包括教育学、教育史、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等。对这三部分的课程进行不同的界定、组合,调整各部分的权重分配,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目标和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关乎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不同的国家,这几类课程的安排和分配均不相同。

在课程设置上,瑞典新教学学位制打破了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顺应国际潮流,即由专业课程学习、方法论、教学(教育科学)和实习调整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专业化教育课程三部分内容[5]。普通教育课程是为使教师具有宽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而设立的课程,它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典把普通教育学作为基础学科,至少为60学分,其中含10个学分的学校实习。该课程是教育类学生的必修课,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普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化与发展、教与学、特殊需求教育、信息与传播技术(ICT)以及与瑞典社会和学校相适应的一般国家价值观知识;二是交叉学科知识。普通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所有师资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教育类学生将来从教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为各级教育类学生的公共课,它又为他们将来担任各学科老师时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普通教育课程不仅包括教育科学,也包括教学方法和学科学习等各个方面,因而它也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科专业课程至少为40学分,其中含10个学分的学校实习。该课程旨在提高教育类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瑞典在学科专业课程上采取主副修制,但即使是同一门学科,要去中学或小学任教,在读期间所要修得的学分也不一样。以数学为例,今后要教1~5年级数学和教6~9年级数学的学生所修学分是相同的,都是40学分。但如果要担任中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则要修满60学分;而既要教数学又要教计算机科学的学生,须修满80学分;要教数学和物理学的须修满100个学分;要教数学和化学的须修120学分。

教育专业课程至少20个学分,主要指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法和教育实践等一类学科,旨在加深、拓宽、补充教育类学生原有的知识,并为其获得新知识提供新方法。该课程同时也被纳入到持续的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之中,鼓励大学或学院增设多种专业化课程[8]。

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学完以上理论课程后,要到师范学院学习一年。他们在师范学院的学习旨在获得从事实际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尤其要学习如何利用科学的结果和教育方法开展工作。期间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教学法和语言的训练,其中在教学法方面必须修完2~3门课程,并从事试教工作。在瑞典师范教育课程中,专业课程约占40%~55%,教育理论约占20%~30%,教育实践约占25%~30%。

四、教育实践环节受到特别重视

教育实践是培养师范技能、检验师范生素质的一项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的活动。近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师资质量的提高,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

瑞典的教育实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1~7年级的教育实习,包括校外实习和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为10周,从事一些服务活动及试教;校内实习也为10周,分散于各个学期之中,即第一学期实习1周,第二学期实习2周,第三学期实习3周,第四学期实习4周,主要是对教学法的探讨和研究。二是7~9年级的实习。7~9年级的教师在大学学习三年后,再到师范学院学习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主要学习一些将来执鞭任教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课程以教育学、教学法为主。其中,教学法的应用学习120小时,教育学的研究76小时,教具的使用学习15小时,试教40~60小时。第二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和兴趣,主要活动是试教,每周14~16小时,试教后还要进行讨论(3周一次)[9]。

从以上可以看出,瑞典教育实践的实践安排有两个特点:一是“绝对时间长”,即教育实践的时间几乎占了全学年的三分之一;二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教育实习不仅分散于第1~3学年中,而且学生在最后一年的任务主要是实习。瑞典的教育实习是一种无缝式的、连贯性的统筹规划过程,在师范教育的三年或五年中保持连续。

五、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认真研究和分析瑞典教师教育的基本情况,对于研究和认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从业素质,颇具意义。

1.重视教师教育专业化

通过教师教育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瑞典教师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方向就是要将教师职业建设成类似于医学、法学、工程学等行业那样具有严格的专业标准。瑞典教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达到专业标准的教师,通过教师的专业化实现基础教育教学的专业化,以确保未来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规范未来教师的专业训练、加强教育实习、培养教师在专业学科的科研能力等专业化训练方面,瑞典教师教育为我国提供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有益经验。我国应当努力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条件,以教师教育专业化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确保未来教师的质量和素质的提高。

2.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观

瑞典教育与科学部提出的关于教师的质量标准主要基于四方面的考虑,即宽厚的通识教育、扎实的学科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这代表了西方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普遍观点。而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主要是仿照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模式建立,可谓有师范教育之名,无师范教育之实。在教学课程管理方面,基本上为学年管理模式,实行的是不完全学分制,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把普通知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合理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以及所占的比重,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选择不同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并逐步把定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开放型课程模式[10]。

3.加强教师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和实践技能

对教学实践的重新审视乃至高度重视,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当前国际上盛行的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和案例教学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特征。在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环节主要通过加强教育实习工作来进行的。教育实习被看成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其地位相当于医学教育的临床实习,在瑞典的职前教师教育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我国,目前教师教育仍旧没有成功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分离的问题。比如,许多师范院校往往把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习分开来上,理论学习放在前面,而在整个师资培养接近结束时,才让师范生对真正教学进行观摩与实习,而且教育实习的时间甚少,通常只有一至两个月。因此,这种教育实习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鉴于此,我们应尽量使师范生们提早接触现实的教师工作情境,使其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在具体实现途径上,我们不妨借鉴瑞典的教师教育实践方式,把教育实习延伸为教师工作的体验——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实结一条龙的安排,使之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教师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56.

[2]王丽娜.瑞典师范教育及几点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4):36-38.

[3]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

[4]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

[5]TheTeacherEducationProgrammeinSweden.somenotes[EB/OL].www.eric.ed.gov/ERICWeb11.2.2007.

[6]CarlHolmberg.Teachers''''professionalprofileinICTforeducationinSweden[EB/OL].www.elearning2006.fi/main.site13.2.2007.

[7]OECDProject:Attracting,DevelopingandRetainingEffectiveTeachers[EB/OL]./dataoecd11.2.2007.

[8]祝怀新,潘慧萍.瑞典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7):7-11.

教育特点范文篇8

一、对“个性倔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

“个性倔强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情绪往往表露于外。他们热情、果敢、爽朗、为人耿直、精力充沛,有进取心、不怕困难,但往往又脾气暴躁、任性、粗心、性急。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我在任教六年级时发现有两名学生热情、大方,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但有时脾气暴躁、任性,做作业或考试时粗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批评教育,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二、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要注重培养刻苦精神,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习惯

我们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现,“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机敏、灵活、亲切、热情,有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伴有情绪易于波动、轻涪散漫、不踏实等特点。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成为双差生,有的甚至会引发伤害事故。去年秋季,我班一学生放学后因骑自行车淘气导致膀子骨折,我便以此为契机,同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协助和支持、配合,教育每一位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三、“对慢性子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

我在教学中发现本班有几个“慢性子”学生,平时能克制自己,遵章守纪,但不喜欢活动,反应迟缓、欠灵活,惰性很大,甚至常常萎靡不振。其中有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无论平时说话走路,还是上课做作业,以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速度都不快,赶不上一般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地说服教育他,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多读书多活动,多动手多动脑,经常训练读书、写字速度,思考问题时要求反应灵活等。后来,这个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对此,我的体会是: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有诚心和耐心,给予他们考虑与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来克服冷漠感,注意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办事果断的作风,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对“敏感而心眼多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其树立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

教育特点范文篇9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特点文化功能素质教育

音乐是一种特定属性的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具有辅德益智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西方,音乐教育向来被十分重视,西方教育界从六个方面明确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一种基本形式;(2)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独特艺术;(3)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4)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5)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6)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这六个方面实质上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的,对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知。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情况,尤其是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美国政府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并断言:“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

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功能;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也是推动我国21世纪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

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因此,它成为培养学生美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典型形象,生动深刻地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富于理想,充满激情,并能获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国古代重要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音乐的功能“清晴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白度得数而有数。大小相成,始终相成,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对于音乐艺术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认知,我们今天更应该从我国音乐文化传统中认识到音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意义。音乐艺术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多欣赏音乐,常处于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变化和升腾出无尽的想象。所以人们总喜欢把音乐与舞蹈体操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是一种延伸生命的动势,一种由身体来执行的运动形式,在这种内外互动的方式下,来达到了强体健身的目的。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因此,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铸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灵,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三、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首先,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领域中都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即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中,力求教师通过风趣的导言设计,精巧的故事开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创设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

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

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郁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公务员之家:

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兴趣是不能给予的,也不可能仅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练习来唤起,只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唱歌、演奏乐器、欣赏名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时,兴趣才能产生,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点、情感特点。教师应当把掌握学生的这三个现有水平,适当地把音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去,应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上去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的情趣。出色的音乐教学,可以展示音乐的极大魅力,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使他们的性情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核心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重要地位,是通往各种学科大门的钥匙。只要不断地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音乐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注释:

教育特点范文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修身;齐家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国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特的功能。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湖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由此可见,学校虽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不可能取代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重视研究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使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配合,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回顾、研究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探索其有价值的内容,对搞好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齐家与治国相联的家庭教育目的论

我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其经济特点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特点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依赖性较大。一般衣食等物质生活资料主要在家庭中生产,由家庭成员共同享用。这一方面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很强的依赖性、关系的密切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受关注性。因为家庭成员接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与其家庭生活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克绍箕裘”的说法,这是说,有许多“家业”、“家传”、“家学”都是通过家庭教育代代相传的。

另外,我国古代社会是很重视血缘宗法关系的,这便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株连九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密切关系的生动写照。正是由于家庭某一成员的发展对家庭其他成员、对整个家庭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家庭的管理,为了家族的命运,家庭教育便受到古人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将教育子女视为父母的天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等诸多颇有影响的家教方面的著作相继问世,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然而,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停留、局限于此,他们将家庭教育与治国相联系,将家庭教育的目的提高到了治国的高度。他们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孟子·离娄上》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大学》中也提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由此可见,古人将齐家看做是治国的基础,将家与国统一起来,认为在家维护父父子子的家庭秩序与在国维护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是一致的;认为在家若能事亲,在国则必能事君;在家若能尽孝,在国则必能尽忠。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将孝悌与忠顺相联系,家庭教育既能为小家培养孝顺之子,又能为大家(国家)培养尽忠之臣。因此统治者便对家庭教育大力提倡。在我国古代社会搞好家庭教育不仅成为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更成为国家的需要。

二、以修身为根本的家庭教育内容论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十分重视人的培养,将培养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受其影响,也非常重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重视子女人格的完善。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强调品学兼求,但把人格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认为学高不是真正的目的,学高是为了品高。学会做人,以修养德行为求学目的,应该说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为了培养后代完美的人格,伦理道德教育便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1.志向教育。立志是修身之基,因为志向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只有确立志向,才会明确努力的方向,才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前行。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会随波逐流,虚度年华,一事无成。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如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写到:“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宋人张载在其《经学理窟·义理》中写到:“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中也提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既然志向如此重要,那么应教育子女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古人要求子女要立圣贤之志,要立志以报其国。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掩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不强毅,意不慷慨,待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教子立大志,教子与治国相联系的一个典型例证。重爱国大节,小家与大家相联;重民族气节,个人与民族一体,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待人教育。如何待人,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待人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子女如何对待父母。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我国古代对如何为孝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如《孝经》中曾经提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哀则致其丧,祭则致其严。”[孝经]这是对如何侍奉父母所进行的理论上的阐述,而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则用具体的实例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孝的内涵。在对待他人方面,古人重视教育后代谨慎做人,谦让待人,与人为善。《周易》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教育子女在处理人我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善待别人。诚实守信是古人所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礼记·曲礼》中曾提到“幼子常视(示)勿诳”[礼记·曲礼],强调应该将诚信植根于孩子的心中。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曾子杀猪”的故事是信而勿欺的典范,曾子为了给儿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不顾妻子的阻拦,为兑现诺言而不惜杀猪,成为流传千古的教子佳话。

3.勤奋好学教育。古人认为学习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而且可以使人明白事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改变人的精神气质。然而学习必须从点滴学起,由渐次积累而成,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到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艰难过程。为了早日成才,学习必须强调一个勤字。勤奋好学是获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即使是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能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因此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勤学教育。如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就列举了许多古人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驾。”以此来教育其后人勤学、惜时,不虚度时光,以求有所成就。曾国藩在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写道:“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

4.勤俭教育。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后代进行勤俭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后代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立的能力,以求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司马光曾专门写有《训俭示康》,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朱柏庐在其《治家格言》中也教导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非常崇尚节俭,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以勤俭二字约束自己,而且还经常对其家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他在《书赠仲弟六则》中写道:“凡多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多欲如好衣、好食、好声色、好书画古玩之类,皆可浪费破家。弟向无癖嗜之好,而颇有好动之弊。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访某客,所费日增而不觉。此后讲求俭约,首戒好动。不轻出门,不轻举事。不特不作无益之事,即修理桥梁、道路、寺观、善堂,亦不可轻作。举动多则私费大矣。其次,则仆从宜少,所谓食之者寡也。再次,则送情宜减,所谓用之者舒也。否则今日不俭,异日必多欠债。既负累于亲友,亦贻累于子孙。”这种勤俭持家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5.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古人除了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外,还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礼记·内则》中就提出了按儿童的年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思想。“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礼记·内则]后人继承这一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举止、言谈、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古人之所以重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出发点还是着眼于根据子女的认识水平,进行养正教育。宋代朱熹主张从学习眼前之事开始,通过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的礼节,进而为学其理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是以修身为根本的,在修身方面论述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公务员之家

三、重视早教、习染,反对溺爱的家庭教育方法论

1.重视早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特别重视早期教育,《大戴礼记·保傅篇》中有“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大戴礼记·保傅篇]汉代贾谊也提出“早谕教”的观点,有许多家教论著中都提出施教应从胎教做起,并提出了一些胎教主张。如颜之推在其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曾指出:“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声音滋味,以礼节之。”认为如果无法进行胎教,亦应进行早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不仅易见成效,而且易于巩固。古人提出的早教有益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得到科学的证明,早教已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重视。

2.重视习染。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基于这种对环境影响的认识,古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特别强调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重视对孩子所接触的环境中的人的选择。家庭是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家庭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影响着子女的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作用也是极大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强调家长的身教作用。认为父慈子才孝,兄友弟则恭。张履祥提出修身是教子孙的一个重要基础,要想教育好子孙,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只有家长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才能端正孩子的行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中对于环境习染、师友的选择也是很重视的。孔子有“里仁为美”的论断。众所周知的孟母为教子而三迁的故事,即是重视环境习染的一个典型事例。这种重视环境熏陶的思想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

3.反对溺爱和偏爱。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如何去爱,怎样处理好爱和教的关系,这却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古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他们提出要爱教结合,反对只爱不教,反对溺爱,认为爱子重在严教,重在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而溺爱则有百害而无—利。

另外,古人还特别重视家长对待子女的一视同仁,反对偏爱子女。颜之推曾指出:“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认为对子女施爱不均,必然会导致家庭不和睦,既害子女,又害家庭。古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均爱思想是他们经验的总结,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当然,古代家庭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封建家长制、等级制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不太考虑孩子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压抑人的个性等,对此我们应该加以批判。但在批判其糟粕的同时,更重要地是探寻其精华,并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结合时展赋予其以新的内容,使古人的家庭教育思想更加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