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0:53:05

城市群

城市群范文篇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地位日益突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_,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年,这一地区占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和28.5%的进出口总额。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进﹁步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作用,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形成长江三角洲新的区域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实施党和国家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发展城市群,是党和国家深入实施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必将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促使该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2.是构筑中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经济增长极的需要

中国经济要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亟需若干区域发挥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长江三角洲所属的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相互联系十分密切,是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六大城市群。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必将促进沪苏浙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保持长江三角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加快打造世界级的城市带,从而牵引和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地带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掀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上海越来越成为外商和国内资本蜂拥而至的热土,成为国际商业组织和机构进入中国的“桥头堡”,成为周边地区乃至中国经济通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必将进一步拓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提高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是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区域增长极综合优势对全国经济带动的需要

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区域增长极优势,对于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经济竞争力等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整合优势,是带动全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选择。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增长极的带动是非常有效的战略,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就全国意义上讲,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不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改变生产力层次不齐的现状;就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区来讲,却是普遍消除增长极的重大战略。发展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区域内社会经济增长极,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这样,就全国范围来讲,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是一个培植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方面是一个消除经济增长极的举措,这里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不平衡的根本特征。

具体分析,内地可以进一步主动接轨上海,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可以乘上海之船出海,攀上海之梯登高,借上海之力发展,充分利用上海的信息、金融、市场、管理、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上海的全方位合作,强化区域分工、互补与协作,自觉接受上海的辐射,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中寻求发展机遇,借助发展力量,探求发展空间。同时区域之间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真诚合作,以思想观念的融合为先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建立合作新机制,实现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产业互补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

二、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的经验及可行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领域的焦点。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也为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另一方面,这里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基础。

1.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贡献地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归纳为: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抗震能力强。2003年受国际局势和国内“非典”影响,全国各地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回落。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9.9%)回落1.7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仅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增速最快的苏州,达到17.5%,最低的上海,为11.4%。最高增速和最低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3和3,2个百分点。

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足。多年来,这里获得了不同渠道的大量投资,形成了厚实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就2003年上半年而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1%,而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仍然是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

再次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就是在全国经济出现低潮阶段,这里的市场也没有出现较大的疲软,增长趋势没有大的变化。就目前情况来分析,2003年上半年,在继续扩大内需政策刺激下,国内市场迅速从“非典”的阴影中走出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长三角16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复次是出口快速增长。多年来,长江三角洲的出口占全国的主要位置,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增长,是与珠江三角洲并行的产品出口基地。同时,增长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对全国出口起着很大的带动作用。产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使本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群建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五是吸引外资情况良好。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长江三角洲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轻重工业以及各类要素投入、生产资料市场投入、消费资料市场等投人和国内投资浑然一体,形成了具有世界级的市场体系。国际投资的不断增加,为这里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奠定了理想的基础平台。2003年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实际到位金额同比增长34.3%,而长三角地区到位注册外资增幅高达6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4个百分点。

第六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里已经全方位地向实现现代化水平迈进。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显示出整体水平与整体实力的提高。2003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长三角15城市平均增长1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增幅最高的是苏州,达到17.2%,最低的是宁波,同比增长4.1%。10个城市的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主要经济指标对全国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

建国以来,长江三角洲对全国经济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集体、私营、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股份制等混合经济的全方位发展,这里的经济指标对全国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38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23.7%,超过1/5,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7亿元,而全国完成投资19348亿元,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3.5%,比上年度的17.6%提高了5.9个百分点。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今年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5亿元,上半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56亿元,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5%,比上年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在全国的地位更加突出,上半年长三角15城市实现出口599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三成,为33.5%,比2002年度提升了2.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增加迅速,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外商直接外资到位153.7亿美元,占全国的43.8%,与2002年度相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说明了这里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指数快速提升,为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奠定了经济基础,也是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宝贵经验。

3.产业结构合理,打造第六城市群内在动力大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于1992年,由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城市组成,每两年举行一次高级别会议。12年来,协调会积极推进城市间的资产重组,打破壁垒,通过组织城市间的联合与协作,使长三角大商贸格局基本形成,生产要素流动更趋合理,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实践途径

1.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首先要充分认识上海的龙头作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进一步发挥经济因素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作用。浙江省委书记指出:要主动接轨上海,加强与沪苏两地的合作与交流。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环境保护以及科技、信息、教育、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地主动对接,加强交流,推进合作,共同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港口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在信息化建设领域,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

——在产业分工领域,充分发挥江、浙两省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有相当基础的优势,积极呼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升级,承接上海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在农业领域,把浙江省丰富的山海资源和发展效益农业的优越条件,与上海发达的城郊型、都市型农业基础和强大的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联手发展生态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

——在科技教育领域,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进人才交流、人员培训、联合办学,通过高校合作和网上技术市场等渠道,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共同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在旅游开发领域,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制定合作规划,加大旅游市场拓展、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力度,共同构建沪苏浙旅游经济圈。

——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强太湖流域、黄浦江源头地区及沿江、沿海等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联合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

2.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操作途径

完善的合作机制,是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从政府、企业、民间等多方着手,健全合作机制,建立沪苏浙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坚持和完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积极推动各类经贸活动的开展。要通过友好市县、联络机构等载体,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和民间的沟通,不断巩固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着力消除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秩序,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各类经济主体的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

一是要凭借“错位战略”创造性的发展思路,使长江三角洲各级政府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给新生制度以发展空间,从而在过去初见辉煌的基础上大展宏图。持续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在既有的财富曲线尚未达到抛物线的顶点的时候就开始培植第二条财富曲线,以既有资源为依托,顺利渡过新财富的初生期。这些制度的不断创新,可以为长江三角洲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铺就坚实的公共基础。

二是继续发挥“小狗经济”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小狗经济”是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对浙江经济考察和研究多年概括出来的。对“小狗经济”,钟朋荣是如此阐释的:在现实的动物世界里,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13条小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大致过程是:3条小狗一起扑上去,第一条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鼻子,死死不放,第二条小狗上去就咬住斑马的尾巴,第三条小狗则开始咬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已经站立不住了,猛地倒下,3条小狗终于置斑马于死地。浙江经济近年来的崛起,本质上是“浙江制造”的崛起。在2001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6.3%,制造业比重之高居各省(区、市)首位。浙江制造业为什么能呈现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呢?根本动力来源于“小狗经济”模式的活力。相信“小狗经济”在今后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活动中能够继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战略的选择。

城市群范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地位日益突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_,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年,这一地区占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和28.5%的进出口总额。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进﹁步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作用,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形成长江三角洲新的区域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实施党和国家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发展城市群,是党和国家深入实施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必将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促使该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2.是构筑中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经济增长极的需要

中国经济要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亟需若干区域发挥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长江三角洲所属的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相互联系十分密切,是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六大城市群。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必将促进沪苏浙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保持长江三角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加快打造世界级的城市带,从而牵引和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地带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掀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上海越来越成为外商和国内资本蜂拥而至的热土,成为国际商业组织和机构进入中国的“桥头堡”,成为周边地区乃至中国经济通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必将进一步拓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提高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是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区域增长极综合优势对全国经济带动的需要

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区域增长极优势,对于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经济竞争力等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整合优势,是带动全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选择。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增长极的带动是非常有效的战略,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就全国意义上讲,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不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改变生产力层次不齐的现状;就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区来讲,却是普遍消除增长极的重大战略。发展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区域内社会经济增长极,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这样,就全国范围来讲,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是一个培植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方面是一个消除经济增长极的举措,这里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不平衡的根本特征。

具体分析,内地可以进一步主动接轨上海,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可以乘上海之船出海,攀上海之梯登高,借上海之力发展,充分利用上海的信息、金融、市场、管理、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上海的全方位合作,强化区域分工、互补与协作,自觉接受上海的辐射,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中寻求发展机遇,借助发展力量,探求发展空间。同时区域之间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真诚合作,以思想观念的融合为先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建立合作新机制,实现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产业互补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

二、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的经验及可行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领域的焦点。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也为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另一方面,这里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基础。

1.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贡献地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归纳为: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抗震能力强。2003年受国际局势和国内“非典”影响,全国各地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回落。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9.9%)回落1.7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仅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增速最快的苏州,达到17.5%,最低的上海,为11.4%。最高增速和最低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3和3,2个百分点。

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足。多年来,这里获得了不同渠道的大量投资,形成了厚实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就2003年上半年而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1%,而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仍然是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

再次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就是在全国经济出现低潮阶段,这里的市场也没有出现较大的疲软,增长趋势没有大的变化。就目前情况来分析,2003年上半年,在继续扩大内需政策刺激下,国内市场迅速从“非典”的阴影中走出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长三角16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复次是出口快速增长。多年来,长江三角洲的出口占全国的主要位置,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增长,是与珠江三角洲并行的产品出口基地。同时,增长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对全国出口起着很大的带动作用。产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使本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群建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五是吸引外资情况良好。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长江三角洲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轻重工业以及各类要素投入、生产资料市场投入、消费资料市场等投人和国内投资浑然一体,形成了具有世界级的市场体系。国际投资的不断增加,为这里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奠定了理想的基础平台。2003年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实际到位金额同比增长34.3%,而长三角地区到位注册外资增幅高达6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4个百分点。

第六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里已经全方位地向实现现代化水平迈进。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显示出整体水平与整体实力的提高。2003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长三角15城市平均增长1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增幅最高的是苏州,达到17.2%,最低的是宁波,同比增长4.1%。10个城市的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主要经济指标对全国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

建国以来,长江三角洲对全国经济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集体、私营、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股份制等混合经济的全方位发展,这里的经济指标对全国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38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23.7%,超过1/5,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7亿元,而全国完成投资19348亿元,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3.5%,比上年度的17.6%提高了5.9个百分点。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今年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5亿元,上半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56亿元,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5%,比上年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在全国的地位更加突出,上半年长三角15城市实现出口599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三成,为33.5%,比2002年度提升了2.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增加迅速,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外商直接外资到位153.7亿美元,占全国的43.8%,与2002年度相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说明了这里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指数快速提升,为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奠定了经济基础,也是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宝贵经验。

3.产业结构合理,打造第六城市群内在动力大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于1992年,由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城市组成,每两年举行一次高级别会议。12年来,协调会积极推进城市间的资产重组,打破壁垒,通过组织城市间的联合与协作,使长三角大商贸格局基本形成,生产要素流动更趋合理,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实践途径

1.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首先要充分认识上海的龙头作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进一步发挥经济因素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作用。浙江省委书记指出:要主动接轨上海,加强与沪苏两地的合作与交流。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环境保护以及科技、信息、教育、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地主动对接,加强交流,推进合作,共同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港口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在信息化建设领域,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

——在产业分工领域,充分发挥江、浙两省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有相当基础的优势,积极呼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升级,承接上海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在农业领域,把浙江省丰富的山海资源和发展效益农业的优越条件,与上海发达的城郊型、都市型农业基础和强大的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联手发展生态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

——在科技教育领域,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进人才交流、人员培训、联合办学,通过高校合作和网上技术市场等渠道,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共同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在旅游开发领域,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制定合作规划,加大旅游市场拓展、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力度,共同构建沪苏浙旅游经济圈。

——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强太湖流域、黄浦江源头地区及沿江、沿海等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联合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

2.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操作途径

完善的合作机制,是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从政府、企业、民间等多方着手,健全合作机制,建立沪苏浙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坚持和完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积极推动各类经贸活动的开展。要通过友好市县、联络机构等载体,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和民间的沟通,不断巩固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着力消除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秩序,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各类经济主体的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

一是要凭借“错位战略”创造性的发展思路,使长江三角洲各级政府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给新生制度以发展空间,从而在过去初见辉煌的基础上大展宏图。持续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在既有的财富曲线尚未达到抛物线的顶点的时候就开始培植第二条财富曲线,以既有资源为依托,顺利渡过新财富的初生期。这些制度的不断创新,可以为长江三角洲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铺就坚实的公共基础。

二是继续发挥“小狗经济”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小狗经济”是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对浙江经济考察和研究多年概括出来的。对“小狗经济”,钟朋荣是如此阐释的:在现实的动物世界里,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13条小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大致过程是:3条小狗一起扑上去,第一条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鼻子,死死不放,第二条小狗上去就咬住斑马的尾巴,第三条小狗则开始咬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已经站立不住了,猛地倒下,3条小狗终于置斑马于死地。浙江经济近年来的崛起,本质上是“浙江制造”的崛起。在2001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6.3%,制造业比重之高居各省(区、市)首位。浙江制造业为什么能呈现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呢?根本动力来源于“小狗经济”模式的活力。相信“小狗经济”在今后打造世界第六城市群活动中能够继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战略的选择。

城市群范文篇3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不是空间上相邻的若干个城市简单的聚集,而是通过物理网络(公路、铁路等)和信息网络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从内在联系看,城市群具备发达核心组织能力、较完整的城镇结构体系、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较发达的区域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结构演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从发展到成熟,其空间结构演变就表现为由点到轴、由面到网的城市化过程,此即城市群或都市圈形成的过程。因此,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和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其立法也必然寻找高级法形式即经济法。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规范其活动和行为的现代法杰出代表——经济法与之正好相互匹配。从其组成观察,城市群集合了核心城市和城市,各个城市之间有交通走廊相连,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密切,纵横交错,但其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城市群外的城乡,其法律规范也应当因其更加公私法兼容而呈现经济法的特点。

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扩散必须以一定程度的聚集为基础,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扩散,而扩散又扩大了对新的经济活动的吸聚力,从而创造了新的聚集条件,新的聚集又为新的扩散创造条件,由此推动经济法律关系的动态发展。聚集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扩散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城市群就是在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链式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升级。经济法的特殊魅力恰恰在于产业经济法等相关部门法能很好地为其导航、护航,并不断巩固其发展成果。

中原城市群聚少散多的特点与经济法的作用发挥

中原城市群通常是指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构成的城市群体。其中,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15个,县城34个,建制镇374个。

首先,中原城市群城镇布局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这就使经济法的社会法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原城市群相对集中于京广、陇海、焦枝线上,其中京广线上有4个(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除郑州市以外,陇海线上有2个(洛阳、开封);焦枝线上有1个(焦作)。中原城市群的8大城市中有7座都位于中央铁路线上,比例达87.5%。其余15座小城市中位居上述三条中央铁路线上的有8座,占小城市比例的53.3%。由此可见中原城市群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状态。这一情况虽有利于物资的快速调配,但也容易滋长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因此,要多用市场规制法进行调整,该让市场去做的绝不要有政府包办代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只在“市场越位”时进行弱干预,比如反垄断和加强市场监管等。

其次,中原城市群在空间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应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政府强干预作用。中原城市群的特大城市间的空间直线距离平均为D=125.4km,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也高于周边的关中和武汉地区。可见,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将需要更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具体以适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为宜。

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

中原城市群的型构集中反映了河南这一中部省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然而,这种聚集——分散型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讲是弊大于利的。一般来说,分散的型构是区域开发到高级阶段、城市体系成长到成熟阶段后常见的空间布局。中原地区目前正处于区域开发的初、中级阶段,城市体系还不够成熟,需要城市布局有较强的聚集性。可是,中原城市群区内城市空间联系松散,这就必将导致城市功能难以更好地发挥,从而不利于使中原城市群做到强基固本。

中原城市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首要的原因是中原城市群缺乏规模较大的首位城市。首先,郑州虽说是首位城市,但由于城市规模不大,首位度只有1.43,不能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中原城市群除了郑州核心区外,还有豫北新乡、焦作核心区,豫西洛阳核心区,豫中南平顶山——许昌——漯河三角核心区,豫东开封——商丘核心区。这些核心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削弱了郑州作为首位城市对这些地区的辅射作用。这一格局造成了该城市群的特殊样态。其次,郑州距离周边特大城市太近,东临徐州、济南,南临武汉、广州,西临西安,北临北京,东南与南京、上海相临。这些城市的中心强度远远超过郑州。郑州位居这些特大城市的中间低谷地带,从而很难形成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说,中原地区已被周边更高一级的中心所分割。

正确的做法是,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所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应加强以郑州为中心的周围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一个强大的大中城市核心区,以“群”的力量开展对外交流,以“群”的力量带动全省发展。具体来说,可采取“一个中心、一个次中心、一条工业走廊、三条轴线”的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是指郑州中心,次中心指洛阳,一条工业走廊指郑洛工业走廊,三条轴线指京广、陇海、焦枝三条轴线。当然,这种格局并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物理网络的现实意义,而是要突出各种发展要素在网络之间的高效合理流动,强调经济法平衡协调理念的切实贯彻和责权利效原则的真正坚持。

依法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区域产业发展

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建立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之上的。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还不大,中原城市群的GDP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1/6和珠江三角洲的1/3。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产业基础不够深厚。虽然中原城市群的煤炭、石化、机械、食品、有色冶金、电气等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规模,但并没有形成在全国有突出效应的产业集群,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差。可以说,产业构成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很小,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绝大多数比例。另外,中原城市群的不少城市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也突出存在着重复投资、产业雷同的问题。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有些城市之间只是存在经济规模的差异,在产业结构上并非能够形成互补。由于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从而制约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抑制了城市群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导致各城市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战,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和效率损失。

要使中原城市群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必须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生态链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在产业布局上做到整体布局、区域分工、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城市在突出和壮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都应在产业链聚集和延伸上下功夫,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各个城市应突出产业链招商而不是单个项目的引进,并在产业链配套上多做文章,发挥竞争法(经济法的核心法)和产业经济法(经济法的一个重要部门法)对产业布局和产业促进的重要作用。

中原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纺织工业要大幅度增加出口配额;机械工业虽具有一定的出口能力,但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建材工业中,玻璃产品居全国第一,水泥年产量居全国第六,发展势头较好;化学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应大力发展中成药;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冶金、能源工业中有色金属工业十分关键,要提高技术水平,其中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被冲击不大,煤炭工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考虑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治理对策,经济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应当是:巩固基础产业,努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第三产业。重点应放在发展高新技术、高效益产业上,工业布局要向更深层次开发与加工转化。

依法调整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关系

目前,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制度因素所造成的行政区分割,行政区分割导致不同行政区域政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别较大,每个地区都不愿放弃高收益产业,因而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分工难以形成。毫无疑问,城市间利益的协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经济法综合调整的方法加以解决。联手共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弱化区域利益调节中的行政干预手段。构建中原城市群产权交易共同市场,通过资产纽带联系,实现企业之间和城市之间的资产重组和利益整合。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在制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综合因素,加强政策的整体性,注意政策的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成立政府层面的协调机构,如郑东新区管委会等。现阶段政府在中原城市群发展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个优势,从而促成了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手段有效地调控城市群各城市的发展。政府应重点发展各中心城市,以强化产业整合、提升产业功能为手段推进城城一体化,并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建立权威、高效的城市群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注重民间高科技企业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技术协作、经济协商,制定生产标准,交流信息,畅通市场渠道,避免出现技术垄断和技术的恶性竞争。

城市群是密切社会沟通与联系的多维的开放经济空间系统。城市群经济中的产业不仅在内部而且在外部都存在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将更好地利用城市群经济资源,达成协作与分工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必须在开放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开放的程度越大、速度越快,城市群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客观地讲,目前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的程度是很低的,虽然中原城市群的领导和建设者对外开放的愿望是真诚而又迫切的,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明显。郑州在全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环境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排名仍处于末位,因此,应该深刻检讨以往的政策和实践,明确政府的定位,转换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改进工作,尽快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依法实现城乡协调互动、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应有之意。城乡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区域要素流动的便捷通道,在客观上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据统计,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36%,高出全省城市化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但就城乡一体化而言,城乡差别一直在扩大,都市区与郊县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的增大。从产业发展上看,郊县的发展跟不上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过大的城乡悬殊使得郊县不具备产业的接收条件,这就直接制约了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因此,要使中原城市群得到大的发展,必须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城乡发展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打破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实施城乡一体化新体制;二是产业发展要统筹考虑,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远离大城市,城市郊区不再以种植粮食为主,而以发展果蔬业、园林业等高效农业为主并兼顾其他;三是基础设施和公益类事业建设要统筹安排,发展电力、交通、教育、环保、卫生、文化等事业,充分考虑到周边县镇和农村的需要;四是要提高公共财政投向“三农”的比例,以“反哺农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五是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要统筹协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总之,通过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带动广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又必将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城市群范文篇4

一、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的文化资源特点鲜明,种类繁多,但是从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资源缺乏科学整合。现有的旅游产品只是肤浅地附上了文化的外衣,并没有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剖析挖掘其文化内涵与底蕴。一方面体现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忽视文化活化,仅通过物品展示来体现文化,方式死板,没有突出文化地精髓之处,难以让游客鲜活地感受到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体现在脱离文化本质和文化根源性,盲目地对遗址遗迹进行修复复原,与当地的历史相悖,文化相斥,难以为游客们传播真实准确的历史文化信息,反而会误导游客,影响游客旅游地的认可度,降低游客体验与游客满意度。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不缺乏鲜明的特色,如武术文化、宗教文化、古都文化和民俗文化每一项都具有区域特色,具备很强的文化竞争力,缺乏的是对这些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二)追求眼前短期利益,忽视可持续性发展。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市场竞争当中,城市群部分政府急于求成,没有计划地对不可复制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发过程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长此以往,会导致历史文化资源遭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并且容易导致区域内旅游分布混乱,难以发挥旅游产业空间协同发展地效应。此外,在城镇化发展地过程中,某些政府缺乏城市文化、历史文化保护意识,为了所谓地“现代化”“都市化”而将珍贵地历史文化街区一举拆除,用毫无文化内涵的钢筋水泥地现代化建筑来取代,使得城市丢失了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灵魂。(三)产业链条短小不均,综合发展效益低下。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链在旅游交通、文化创意商品、休闲娱乐、饮食住宿和旅游信息服务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尚处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文化旅游商品方面,中原城市群中普遍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创新度不高、形式雷同等问题,例如,焦作市太极拳的发展以太极拳博物馆、太极拳祖祠祖林、杨露禅学拳处等景点为主体,至今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四)产品项目创新性弱,地域特色缺乏体现。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数量多、类型全,但是中原城市群各旅游地对文化的表现手法类似,同质化严重,无法适应日益多变的市场需求,难以凸显资源优势,形成产业竞争力。对文化产品进行创新离不开对资源的深刻挖掘和认识,亦离不开对游客的出游偏好和旅游动机以及多样化需求的关注和研究。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对自身的地域特色和资源特性的认识不深,难以利用文化内涵核心不断迎合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所以难以对文化产品进行有效的组合营销,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旅游投资渠道单一,特定社会资本偏少。中原城市群尚未形成各种社会资本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停留在的以政府资金为主,存在分散的小资本进入的阶段。由于传统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和政府政策的约束,社会资本进入到文化旅游产业当中还存在困难。这种投资格局使得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资本融资、投资控股以积极金融信贷等融资方式发展较慢,未能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融资格局。此外,由于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处在上升发展阶段,所以各级政府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的专项资金比较薄弱,对文化旅游进行规划以及旅游产品创意开发缺乏资金支持。(六)宣传营销力度不足,文化品牌知名度低。与其他省市相比,中原城市群对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并不是很大,重视不够、技巧不足,对中原文化这张名片的塑造和传播力度不够。淮阳的泥塑艺术、洛阳的洛绣、朱仙镇的剪纸、开封的官窑以及南阳的天坛砚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以及以开封“兴盛德”花生、周口胡辣汤、洛阳牡丹饼和焦作油茶为代表的特产美食,这些都是独属于中原城市群的特色品牌,极富地方特色和韵味,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旅游品牌,但是由于对这些品牌的宣传和营销策划不够,口碑宣传效应低,知名度不高,所以在游客中没有形成传播效应。

二、制约中原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一)发展理念。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日益成熟,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成为文化产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中原城市群大多数的城市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狭隘的现象罗列、陈述观点以及局部探讨的初级阶段,缺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意识以及国际视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布局、规划和发展大包大揽,以及不求创新的发展理念根深蒂固,也影响了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二)管理体制。中原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受权力分割、观念落后以及体制束缚,使得城市群当中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形成了相互制约,而不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管理部门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发展利益,往往狭隘地采取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单独开发、孤立管理。区域内的文化资源难以形成品牌化效应,极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开发不恰当、保护不力,不仅没有发挥其文化价值,反而使其受到了破坏,导致惨淡经营。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狭隘地求利心成为影响中原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地重要制约因素。(三)人才缺失。制约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才的缺失。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懂得经济运行,了解旅游市场运作,懂得管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了解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了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专业人员。此外,由于中原城市群文化产业行业内旅游从业者对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形象策划与宣传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使得旅游项目在运营中管理不善,导致其影响力较小,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即使有些文化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但是也由于其经营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而无法发挥出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三、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城市群范文篇5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地理教学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城市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我们的地理教学也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中原城市群发展与地理教学的关系,以及有可能对地理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布局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城市而形成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城市化载体。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国的中东部地区,其中涵盖了5个省30个市,其中包括河南省的18个市、山西省的3个市、山东省的2个市、安徽省5个市、河北省的2个市,它们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各方面的联系。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与地理教学的关系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能很好地诠释地理素养。“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虽然是国家发展规划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有重要作用。地理核素养是地理学习中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1]中原城市群包括5个省18个城市,涉及该区域与其他城市群空间上的划分,及本区域内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区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地理空间观念。“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所涵盖的30个城市涉及自然、人文和社会等各种因素,城市之间各因素相互影响、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思维能力。中原城市群以人为的方式划分出来,但人类生活在这个区域内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仍然要尊重自然,实现人地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身处在这个城市群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人地和谐的地理观念。“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看似是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其中却包含着很多地理知识,不仅包含了中原城市群的区域地理知识,同时也涉及各个城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通过对“中原城市群”的了解与认识,可以丰富我们的地理知识,强化地理观念。(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与地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但随着人口、资源、社会的不断发展,问题的不断出现,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重要性越发彰显,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更加重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充分体现着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知识。第一,中原城市群包括不同等级的城市,虽然城市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但现在他们同属于一个城市群中使得各地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这些对于我们地理教学很有价值。由于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建设重要节点城市和培育现代中小城市,这些发展规划将会推动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同时将会成为地理教学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析比较好的研究范例,对于地理教学有很好的创新和推动作用。第二,以郑州为核心发展“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立体交通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是在京广铁路和徐兰“十”字形快速客运通道基础上,建设郑州到万州、郑州到济南、郑州到合肥郑州到太原高速铁路,“米”字形大体是:“一竖”是京广高铁;“一横”是徐兰高铁;“一撇”是郑万铁路从郑州到万州;“一捺”是郑州到合肥的郑合高铁;“两点”是郑州到太原的郑太高铁,和郑州到济南的郑济高铁。“米”字形高铁的建成将使得我国交通运输网更加完善、便捷。对于地理教学中交通运输布局的线路的讲解补充了更加崭新的知识,同时对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将会补充更多和更新的案例。如新郑机场的建成加强了我们与其他城市甚至世界的联系;郑汴一体化中郑开大道的建成,加速了两个城市间的发展和联系;同时郑汴城铁、郑焦城铁的通车使得城市之间交流更加频繁,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一小时城市圈的提出、郑万高铁、郑济高铁的规划建设等这些都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都是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都属于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三,中原城市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新兴产业、深度发展服务业等,其中包括很多人文地理的知识,这些对于我们地理教学有重要作用。中原城市发展规划的政策支持这一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可能会使得该区域工业地域发生变化,同时区域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更加和谐。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都属于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的重要内容。如中原城市群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为我们地理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中原城市群集中发展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于中原地区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能为以后中区域联系地理教学提供很好的利用价值。第四,中原城市群建设深度挖掘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区域旅游联合发展,使得中原地区旅游文化进一步发展,对于旅游地理教学很有帮助。

三中原城市群发展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会影响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正在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对区域地理产生影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合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米”字形综合经济发展轴的建成对于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的联合发展会影响工业、农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升级;各个城市文化旅游业联合发展会对中原地区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二)转变地理教学理念,“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教学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我们身处在中原地区这一发展规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原城市群发展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利用学生身边的变化和例子来进行教学,学生们能够有切身的体会,以此作为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三)全面挖掘地理教学素材。我国地理教学普遍存在就教材讲知识的现象,现在素质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对教师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传授课本知识,更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挖掘地理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能力。“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是从国家发展规划中提取出来的,部级城市发展规划包括多个,我们可以从中发掘素材,使得教学素材更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同时在挖掘教学素材时也要注意准确性。(四)进行试题编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在慢慢实施,这一措施对于城市发展、区域建设、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等地理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同时国家还制定了其他的区域发展规划,这也是一个相对热点的话题,所以地理试题的编制也将会利用这一方面的相关信息,使得地理试题更加新颖、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4-67.

[2]欧海燕.“一带一路”与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14-15.

城市群范文篇6

从内在联系看,城市群具备发达核心组织能力、较完整的城镇结构体系、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较发达的区域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结构演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从发展到成熟,其空间结构演变就表现为由点到轴、由面到网的城市化过程,此即城市群或都市圈形成的过程。因此,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和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其立法也必然寻找高级法形式即经济法。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规范其活动和行为的现代法杰出代表——经济法与之正好相互匹配。从其组成观察,城市群集合了核心城市和城市,各个城市之间有交通走廊相连,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密切,纵横交错,但其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城市群外的城乡,其法律规范也应当因其更加公私法兼容而呈现经济法的特点。

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扩散必须以一定程度的聚集为基础,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扩散,而扩散又扩大了对新的经济活动的吸聚力,从而创造了新的聚集条件,新的聚集又为新的扩散创造条件,由此推动经济法律关系的动态发展。聚集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扩散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城市群就是在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链式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升级。经济法的特殊魅力恰恰在于产业经济法等相关部门法能很好地为其导航、护航,并不断巩固其发展成果。

中原城市群聚少散多的特点与经济法的作用发挥

中原城市群通常是指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构成的城市群体。其中,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15个,县城34个,建制镇374个。

首先,中原城市群城镇布局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这就使经济法的社会法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原城市群相对集中于京广、陇海、焦枝线上,其中京广线上有4个(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除郑州市以外,陇海线上有2个(洛阳、开封);焦枝线上有1个(焦作)。中原城市群的8大城市中有7座都位于中央铁路线上,比例达87.5%。其余15座小城市中位居上述三条中央铁路线上的有8座,占小城市比例的53.3%。由此可见中原城市群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状态。这一情况虽有利于物资的快速调配,但也容易滋长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因此,要多用市场规制法进行调整,该让市场去做的绝不要有政府包办代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只在“市场越位”时进行弱干预,比如反垄断和加强市场监管等。

其次,中原城市群在空间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应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政府强干预作用。中原城市群的特大城市间的空间直线距离平均为D=125.4km,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也高于周边的关中和武汉地区。可见,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将需要更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具体以适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为宜。

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

中原城市群的型构集中反映了河南这一中部省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然而,这种聚集——分散型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讲是弊大于利的。一般来说,分散的型构是区域开发到高级阶段、城市体系成长到成熟阶段后常见的空间布局。中原地区目前正处于区域开发的初、中级阶段,城市体系还不够成熟,需要城市布局有较强的聚集性。可是,中原城市群区内城市空间联系松散,这就必将导致城市功能难以更好地发挥,从而不利于使中原城市群做到强基固本。

中原城市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首要的原因是中原城市群缺乏规模较大的首位城市。首先,郑州虽说是首位城市,但由于城市规模不大,首位度只有1.43,不能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中原城市群除了郑州核心区外,还有豫北新乡、焦作核心区,豫西洛阳核心区,豫中南平顶山——许昌——漯河三角核心区,豫东开封——商丘核心区。这些核心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削弱了郑州作为首位城市对这些地区的辅射作用。这一格局造成了该城市群的特殊样态。其次,郑州距离周边特大城市太近,东临徐州、济南,南临武汉、广州,西临西安,北临北京,东南与南京、上海相临。这些城市的中心强度远远超过郑州。郑州位居这些特大城市的中间低谷地带,从而很难形成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说,中原地区已被周边更高一级的中心所分割。

正确的做法是,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所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应加强以郑州为中心的周围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一个强大的大中城市核心区,以“群”的力量开展对外交流,以“群”的力量带动全省发展。具体来说,可采取“一个中心、一个次中心、一条工业走廊、三条轴线”的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是指郑州中心,次中心指洛阳,一条工业走廊指郑洛工业走廊,三条轴线指京广、陇海、焦枝三条轴线。当然,这种格局并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物理网络的现实意义,而是要突出各种发展要素在网络之间的高效合理流动,强调经济法平衡协调理念的切实贯彻和责权利效原则的真正坚持。

依法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区域产业发展

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建立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之上的。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还不大,中原城市群的GDP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1/6和珠江三角洲的1/3。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产业基础不够深厚。虽然中原城市群的煤炭、石化、机械、食品、有色冶金、电气等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规模,但并没有形成在全国有突出效应的产业集群,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差。可以说,产业构成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很小,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绝大多数比例。另外,中原城市群的不少城市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也突出存在着重复投资、产业雷同的问题。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有些城市之间只是存在经济规模的差异,在产业结构上并非能够形成互补。由于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从而制约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抑制了城市群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导致各城市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战,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和效率损失。

要使中原城市群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必须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生态链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在产业布局上做到整体布局、区域分工、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城市在突出和壮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都应在产业链聚集和延伸上下功夫,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各个城市应突出产业链招商而不是单个项目的引进,并在产业链配套上多做文章,发挥竞争法(经济法的核心法)和产业经济法(经济法的一个重要部门法)对产业布局和产业促进的重要作用。

中原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纺织工业要大幅度增加出口配额;机械工业虽具有一定的出口能力,但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建材工业中,玻璃产品居全国第一,水泥年产量居全国第六,发展势头较好;化学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应大力发展中成药;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冶金、能源工业中有色金属工业十分关键,要提高技术水平,其中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被冲击不大,煤炭工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考虑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治理对策,经济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应当是:巩固基础产业,努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第三产业。重点应放在发展高新技术、高效益产业上,工业布局要向更深层次开发与加工转化。

依法调整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关系

目前,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制度因素所造成的行政区分割,行政区分割导致不同行政区域政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别较大,每个地区都不愿放弃高收益产业,因而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分工难以形成。毫无疑问,城市间利益的协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经济法综合调整的方法加以解决。联手共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弱化区域利益调节中的行政干预手段。构建中原城市群产权交易共同市场,通过资产纽带联系,实现企业之间和城市之间的资产重组和利益整合。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在制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综合因素,加强政策的整体性,注意政策的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成立政府层面的协调机构,如郑东新区管委会等。现阶段政府在中原城市群发展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个优势,从而促成了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手段有效地调控城市群各城市的发展。政府应重点发展各中心城市,以强化产业整合、提升产业功能为手段推进城城一体化,并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建立权威、高效的城市群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注重民间高科技企业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技术协作、经济协商,制定生产标准,交流信息,畅通市场渠道,避免出现技术垄断和技术的恶性竞争。

城市群是密切社会沟通与联系的多维的开放经济空间系统。城市群经济中的产业不仅在内部而且在外部都存在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将更好地利用城市群经济资源,达成协作与分工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必须在开放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开放的程度越大、速度越快,城市群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客观地讲,目前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的程度是很低的,虽然中原城市群的领导和建设者对外开放的愿望是真诚而又迫切的,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明显。郑州在全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环境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排名仍处于末位,因此,应该深刻检讨以往的政策和实践,明确政府的定位,转换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改进工作,尽快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依法实现城乡协调互动、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应有之意。城乡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区域要素流动的便捷通道,在客观上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据统计,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36%,高出全省城市化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但就城乡一体化而言,城乡差别一直在扩大,都市区与郊县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的增大。从产业发展上看,郊县的发展跟不上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过大的城乡悬殊使得郊县不具备产业的接收条件,这就直接制约了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因此,要使中原城市群得到大的发展,必须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城乡发展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打破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实施城乡一体化新体制;二是产业发展要统筹考虑,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远离大城市,城市郊区不再以种植粮食为主,而以发展果蔬业、园林业等高效农业为主并兼顾其他;三是基础设施和公益类事业建设要统筹安排,发展电力、交通、教育、环保、卫生、文化等事业,充分考虑到周边县镇和农村的需要;四是要提高公共财政投向“三农”的比例,以“反哺农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五是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要统筹协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总之,通过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带动广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又必将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摘要:城市群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原城市群呈自然分散状态,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非理性的经济问题,有待于用经济法规去整合,特别是应结合自身情况处理好城市格局、产业发展、区域利益以及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依法平衡协调问题,以实现中原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经济法对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强力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经济法规范平衡协调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城市群范文篇7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发展

一、中原城市群的涵义及其发展战略模式

1.1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福中心,包括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个地级市,巩义、新密、新郑、荥阳、登封等14个县级市。第一层次是郑州都市圈,包括郑州下辖的中牟以及郑汴一体化区域;第二层次是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新郑、新密、偃师等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为带。

1.2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模式

任何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生活习惯等的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可能用国家的发展战略去套地区的发展战略,用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去硬性规定地区的重点产业,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对于中原城市群的九市来说,虽然河南属于农业粮食大省,但是这九个市各自的资源环境却不尽相同,所以其发展定位和政策也不相同。首先,郑州处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之中,加之其本来就是由铁路枢纽中心形成的商贸中心,所以郑州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级创新基地。对于洛阳来说,不仅是文化历史古城,同时其工业也是不可小觑的,那么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的洛阳就要建成文化旅游城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平顶山要成为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许昌要成为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视频、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地区。漯河要成为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开封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焦作成为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新乡成为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在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济源成为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二、中原城市群九市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

2.1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反映成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手中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异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由此可见,主成分分析实际上是一种降维方法。

2.2主成分实证分析

选取中原城市群九所城市2007年的成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个与城市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的指标。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取标准化处理方法xj=xi-σi(若σi=0,令xj=0)。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载入SPSSStatistic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主成分1在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一解释为财政预算收入指标。主成分二在人均生产总值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2解释为人均生产总值指标。确定主成分一与主成分二的权重分别为87.6%和12.4%。利用F=W1y1+W2y2+…+Wmym计算综合评价值。

由SPS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九市之中,郑州的城市竞争力居于首位,并且超过其他八市相当大的空间。而对于最末的济源市,由于其面积、人口都上未具备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所以竞争力就不免落单。而对于漯河、开封,来说发展缓慢阻碍其经济化的步伐。

从工业发展水平来看九市,仅郑州、洛阳、新乡和焦作4市的制造业增加值就占到90.30%,工业化程度显著的高于其他五市。平顶山的初级矿产品采掘采选业占工矿业的七成以上,还没有完成从矿业城市向制造业城市的结构转变。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开封一方面由于古城区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积淀的保守的文化,一直处于中原九市的劣势。而洛阳虽也为历朝古都,但是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大拉动了其城市化进度。

三、中原城市群郑州市引力模型分析

3.1模型设定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重心,作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有很强的引力,而城市引力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城市的规模。依据引力公式,假设,即两个城市i和j间存在一个小城镇m,而两城市对它的引力相等,那么,这个小城镇就会成为两个城市腹地的中界点。最后整理可得著名的断裂点公式。

3.2郑州市引力模型分析

中原城市群中郑州市是第一圈层,是主中心,设其到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的断裂点分别为1、2、3、4、5、6、7、8。那么,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中,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辐射力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影响程度;同时也对今后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做出了引力圈状模式。

四、中原城市群城市发展策略

4.1产业结构转变

产业结构的变动改变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方式,要实现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对产业结构的转换与演进规律进行研究。因此对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结构转换的能力进行研究,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成为了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基础研究工作。城市群之间进行一定的产业分工,在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上进行一体化,按照内在有机联系、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城市体系进行统一的协调与发展。

中原城市群中,郑州的强势在于商品贸易、物资流动、交通通讯以及劳动力要素、信息要素的流配。作为副中心的洛阳,是火电生产、先进制造业、铝工业、石化工业四大工业基地。开封的旅游、平顶山的煤炭、焦作的重工业、许昌的烟草、漯河的食品、济源的电力。各个地区应该合理利用自己的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现有的政府投资体制,考虑各市现有的生产基础,工业水平,在其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划模式,巧取产业转化。

4.2城市空间整合

从空间的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的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及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是城市群空间整合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其中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是推动城市群空间整合的重要因素,共同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空间整合的物质及技术保障,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因此对于中原城市群的规划要形成“双圈、双核、四带、一个三角”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发挥的整体格局。

4.3优化地区交流

加强中原城市群各市的内部合作,尽量减少地区的准入限制。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郑州市以北市场上河南生产的方便面都是天方牌的,而郑州以南地市所见到的都是北京牌。一种小小的食品,尚且有如此的地区准入限制,更不用说其他商品的地区保护相当严重。某些市为了让所辖范围内的工业、服务业发展,地区准入台阶高,增加了整个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负担,拖累了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无法高效迅速发展;同时也浪费本市的大量资金投入到那些没有比较优势却执意保护的产业。

加强中原城市群内部合作,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以郑州为轴心的交通网络可谓四通八达。沿黄河由东向西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自北向南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以及连接各地市之间的铁路和公路等,缩短了城际之间旅行的时间距离。同时已开通的郑汴、郑新城际公交车具有很大的便捷性、经济性和准时性,切实降低了人们城际流动的交通成本,提高人们的城际流动。公务员之家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整合优化中原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才能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城市群范文篇8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基础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历史文化渊源、交通区位条件、科技教育资源和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拥有明显的基础优势。(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长江中游地区以荆楚文化、湖湘文化、赣鄱文化为代表[1](p84-93)。湘鄂赣三省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特征,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和人文基础。一是文化相近与人缘相亲。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近的文化总是会拉近人们的情感距离。一方面,长江中游地区由于地域相连,历史上联系密切,都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对区域合作来说,有着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从地理位置上看,湘鄂赣三省由“一江两湖”(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相连接,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位置毗邻、人文相融、定位相近,是一个自然的“金三角”,具有组建跨省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另一方面,长江中游地区历史上人口流动较为频繁,尤其是数次由国家层面推动的人口大迁移运动,如“江西填湖广”,奠定了长江中游地区人缘相亲的特定基础。据统计,两湖氏族结构中,仅江西一省移民就站60%—70%左右[2](p34-35)。这场历时久、跨域大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对长江中游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三地的人口地理、经济地理分布,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促进了区域融合发展。二是经济与贸易往来密切。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贸易往来已久。在两宋以后,江西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江右商帮逐渐形成并迅速扩张至全国各地。而湖广临近江西,为江西商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明清时期,湖广流传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民谚。清末,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期间,学习当时西方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湖北、湖南近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也奠定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此期间,鄂湘赣三省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3](p39-41)。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湘鄂赣三省联系更加密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合作日益活跃。(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推动了区域生产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尤其是高铁时代的到来,更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时空压缩将改变中国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4](p63-75)。长江中游城市群由于地域相连,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渐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区域联系。从航空建设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一批现代化港口群——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衡阳南岳机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井冈山机场等。从铁路网络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境内多条铁路大动脉穿过,如京广、京九、沪昆铁路等,以及众多的铁路支线将长江中游地区连接起来,构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络。从高速公路发展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由汉长昌高速环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路。境内穿过的京港澳、大广、二广、福银等高速,以及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修建的地域性的高速公路——长张、衡邵、漳吉等[5](p32),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联系更加紧密。(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区、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数量多,质量高,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教育资源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科技技术优势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汉东湖、荆州、长沙、株洲、湘潭、南昌、景德镇、鹰潭等一大批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里汇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武汉市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其战略目标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战略任务为“促进产业承东启西转移和调整”,积极谋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工作。长株潭城市群部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带,拥有三个部级高新区。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跟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优先发展产业形态和价值链处于高端的创智产业,提升高新区的科技实力和发展潜力。二是教育力量雄厚。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教育水平高,人才储备丰富。高校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教育、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例如作为全国教育中心之一的武汉,有超过百万的大学生和数十万名研究生。庞大的规模和高素质人才充分地显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科技实力和潜力优势,为长江中游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提供了人才基础。(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相近,其文化合作交流互动也由来已久。早在2001年,湖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充分利用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的传世文化景观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共同举办中秋文艺晚会,为观众带来了艺术盛宴。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跨省交流合作平台逐渐增多,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支持。2012年7月27日三省签订《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今后一段时间的文化合作提供了发展思路。尤其是由于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由咸(宁)岳(阳)九(江)组成的“小三角”的区域合作交流也在顺利开展,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提供了样板;新(余)宜(春)萍(乡)与长株潭城市群联系也较为密切,合作机制不断健全、领域不断拓展、影响不断扩大、成效不断显现。近些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合作更加频繁,各种文体活动和联谊活动不断,增进了群众的情谊,密切了区域的关系。如2017年5月1—2日,在位于湖北通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交界处的黄龙山,举行了“第四届湘鄂赣黄龙山杜鹃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成千上万的三省以及外省游客前来观赏。2017年12月2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第三届湘鄂赣皖非遗联展”,通过展演、展示、展览、展销及线上线下宣传、营销、体验等形式,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多方位展示四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做出的成绩。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再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对城市特色景观的追求、丰富形象的体验。将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外,对当地城市形象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文化资源集中体现了城市性格与品格,是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决定了城市定位的基调,是打破“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个性的基础。其次,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地域性与延续性,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映衬着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凝聚了城市各社会主体的精神特质和价值理念,是城市魅力的来源。最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动态延续性,承载着城市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深受荆楚文化影响的武汉城市圈,湖湘文化影响的环长株潭城市群,赣鄱文化影响的环鄱阳湖城市群,拥有武汉、荆州、长沙、湘潭、南昌、景德镇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风景名胜以及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内涵式发展,营造城市空间的人文属性,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增强城市文化创新,提高市民文化素养,缓解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文化传播力,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核心摘要)》的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在GDP总量、人均GDP和地均GDP方面,与国内外城市群存在巨大差距,整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还有待提升。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阶段也有所差异,除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多数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若干城市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有较多需要产业转型的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在2008年、2009年、2012年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中资源枯竭型城市有武汉城市圈的大冶市、黄石市、松滋市、潜江市、钟祥市,环长株潭城市群的资兴市、涟源市、冷水江市、常宁市、耒阳市,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萍乡市、景德镇市、新余市、大余县。这些地方经济发展往往依靠金属、矿产等自然资源,在当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城市的背景下,急需产业转型。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符合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具有强大的“外溢效应”,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和聚集地的城市群,应把握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机,将文化产业运作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举世闻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宗教文化圣地南岳衡山、龙虎山、三清山,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等,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在能源路径依赖日渐式微的区域发展现实困境下,长江中游城市群通过文化创新创意的融入、科技手段的运用等方式,促进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将会促进城市群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文化产业除具有经济的特性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社会方面具有非凡的影响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文化活动、艺术教育和社区文化参与在增进社会凝聚力、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大量高端人才的聚集,文化多样性带来了城市文化宽容度的提高,创意对于艺术、审美与诗意的倚重带来了城市的想象力和自由精神[6](p10),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升城市整体的文化素质,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增进人们的情感认同。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握国家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契机,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的作用,实施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和合理开发,提升城市群文化发展内涵,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增强区域文化的感召力和辐射力,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创造更多发展价值,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具有深厚的基础,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整体上看长江中游城市群仍处于区域合作的初级阶段,即城市的布局合作,仍需要各方积极开展工作,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密切企业之间的联系,重点是在区域合作的布局上制定统一规划[7](P10)。从资源配置看,要促进产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以及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合作发展,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但是在当前我国城市群建设过程中仍以产业、交通为中心的经济型为主,评价标准也主要是一系列经济指标,这就在顶层设计上决定了城市群发展将会走上“经济型城市群”的发展道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还不充分。尽管在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文化”一词频繁出现,但由于规划编制的基本立场和评价标准并未改变,文化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不可能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平起平坐[8](P006)。尽管《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发挥各地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共同推动文化繁荣”,从政策上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区域合作发展,尤其是在文化领域,也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指导,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实际开展合作时,还是以经济、交通为主,在文化产业领域协同发展力度还不够,也存在区域文化合作机制还不健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加强协同创新力度。(二)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资源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承载着文化知识、文化信息和意象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在产业化开发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各种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满足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探究历史奥秘等方面的需求,能够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这样通过将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并积极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发展,在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同时,也给生产者带来可观的收益,充分发挥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效用[9](p96-101)。长江中游城市群保留了大量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目前其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往往还停留在表面,仍缺乏对资源内涵的淬炼和提升,许多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了资源开发的低水平和简单、粗放化,制约了文化业态的升级。例如各个城市几乎都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但其打造的方式都以建设大量的仿古建筑为主,尤其令人惋惜的是,部分开发者会将原有的建筑拆除,建设新的“古建筑”,在这样的景区内,沿街商铺也缺乏地域特色,所售商品缺乏文化创意元素且质量堪忧。而多数游客是希望在历史文化景区得到未知的、新鲜感的信息,真正去了解文物、遗址、或某一建筑富含的文化内涵。再如一些城市在进行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10](P188-192),未能对历史文化资源做全面梳理,不能深刻领会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景区,游客往往只能“走马观花”游览而难以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内涵。(三)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长江中游城市群很多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整体上看都具有极大的经济文化市场价值,但是具体到单个文化类型来看,无论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大都处于一种零散、分散的原生状态,并没有充分整合起来。如名人故居和各种纪念馆,多以观赏的形式来呈现,缺乏和周边景区的整合,开发较为低效,导致产品层次较低,利用率不高,不能产生较大经济价值[11](p7)。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单一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表现形式难以获得广泛的传播影响,只有将这些独立存在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同要素和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使其建立一种有机联系,发挥整体驱动效益,才能激发它们的活力,使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变成系统、有组织的经济优势。此外,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其内部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资源整合方面,行政区划、地方利益的冲突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而且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宗教等多个部门管理,条块分割现象较为严重,所牵涉的部门较多,不便于集中管理,不利于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2](p5-13)。与上述问题相对应,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大型文化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影响规模效应的发挥,这同样不利于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四)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定时期的文化资源既来自于对先前文化的传承,又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环境和条件的改善,这些都为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构筑了坚实的基础。简言之,文化资源创新是指通过采取新认识、新思维、新方法等手段,在制度、技术、理念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使文化资源以新的姿态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产生具有独特性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如根据历史文化事件或历史文化名人,设计制作新的动漫游戏产品;改编传统文学资源或网络文学作品,制作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影视作品,等等。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在产业化过程中创新能力仍稍显不足,使得文化产品缺乏特色,影响了市场竞争力。一方面,缺乏创新性思维,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状态,表现形式较为单一,衍生产品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文化产业链。另一方面,文化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盲目跟风,某种文化产品流行之后,就会有一大批类似产品出现,并没有真正发挥创造力,生产创新性文化产品。

四、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一)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通常情况下,城市区域合作的模式、进程、性质和特征都会受到区域文化的极大制约。相似或趋同的区域文化,对城市合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经贸往来方面,能够有效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合作风险。区域文化认同有助于促进城市间的文化、生产、市场等要素的流动,提升城市区域文化的凝聚力。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带或城市群(圈)中,文化都起着“基底”作用。例如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融合度较高,与这一地区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开始而逐渐形成的文化认同感有较大关系。通过文化的考察可以发现,从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开始“文化一体化”,春秋战国时的“吴越文化”推动了其一体化进程,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文化融合,以南京为中心推动了它的高度发展,明清时期、民国时期都一步步推动了这一区域的文化一体化。再到国家提出“改革开放战略”,长三角城市群具备了文化上的高度认同感和文化联系[13](P7-15,191),为其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合作提供了文化基础。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这种文化认同感、文化带动力和凝聚力还稍显不足。刘士林、刘新静在《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6)》一书中认为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群规划大多以交通和产业来引导发展,城市群的合作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企业参与,后发城市群的成长掺杂了许多政治因素,缺乏一种对城市群内部的文化一致性和认同感。在国际研究领域,衡量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较常见的也是产业分布和交通设施建设,但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方学者均表示,城市群或城市体系的文化共同性是城市群建设的深层次因素。特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的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急需制定城市群以及整个经济带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文化的共同性和认同感作为城市群以及整个黄金水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基础[8](P77-78)。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加深对城市群的整体认同感,以增强凝聚力。(二)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区域协作。由于受传统的行政区划、行政观念的影响,在进行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会人为地制造诸多不利的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要素资源的自由流通,增加了跨地区交易成本,限制了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客观存在的行政区划边界成为不同区域政府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制性障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企业成为发展常态,在新时代也被赋予新的意义,这也会引起各方利益分配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区域文化产业是指“某一个行政区划地域内的文化产业”,长江中游城市群跨度大、范围广以及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现实条件决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建设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划。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内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柱性产业,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各区域应主动打破原有的行政格局的分割,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文化活力,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地区合作,降低贸易成本[14](p1-7,22),以构成互补合作的重要条件。(三)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文化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的,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在当代依然产生重要作用。“以农为本、以土地为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传统农业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长期平稳固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势必会对人们的心理态势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以及稳定性,促使长期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人们产生封闭循环的思维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又滋生了人们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意识。这种思维方式和意识长期制约和影响着传统农业区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中华文明的摇篮——长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人文传承,深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致使这一地区承受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较深,使得封建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商品经济起步迟、发展慢,市场观念较为淡薄[15](p208-209)。关于内陆意识,赵凌云(2008)认为内陆意识相对于开放经济而言是封闭的;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是以官本位为主的;相对于创新型经济而言是较为保守的。因此,任何不符合开放、竞争和创新要求的意识形态,都是内陆意识[16](p27-29)。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难以快速转变,集中表现为市场观念和创新发展意识不足,土地、人口和环境保护存在瓶颈[17](p29-35),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五、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城市群范文篇9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政府在实际政策制定中要注重增强政府的创新意识、增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改善创新环境、鼓励产业创新、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之间的互动等五个关键因素。

区域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区域竞争力的支撑,而区域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又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因素。城市群作为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区域竞争力不断跃升,但是其区域创新能力依然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居于全国中下等水平,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政府只有采取适当的政策进行引导,才可以提高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带动河南经济的飞速发展,充当中部崛起的主力军。

一、城市群创新能力现状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河南区域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影响综合排名的5个要素能力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管理能力及创新绩效等5个部分2008年的排名分别为23、25、17、19和16名。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2008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处于第2O位,比上年提升了1位。这主要归功于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提高,这两项分别上升3位和4位,具体来讲,知识创造上升2位,主要是由于专利申请及批准量大幅度下降,但是与上年度相比科研论文量有大幅度增加,这与河南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直接相关;而知识获取能力是在2008年度惟一一个所有三级指标为正增长的指标,其中技术转移综合指标上升5位,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技术产业化能力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下降了一位,但其三级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2008年这一年企业创新能力水平不高,但是从总排名来看,河南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比其他所有指标都要靠前;区域创新水平下降幅度比较大,说明河南省必须提高整体创业环境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扎根中部,为河南省区域创新做贡献。创新绩效是该年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指标,其原因是河南省居民收入水平综合指标的提高。

总而言之,河南省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在全国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相比2007年而言,河南省的创新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相对来说,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比较好。

二、制约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瓶颈

城市群区域创新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创新能力不强,还存在资源分散、人才匮乏等问题,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还比较大,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崛起的需要。制约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创新提高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创新资源普遍短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水平低。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障碍是缺少技术创新人才。除三资企业、少数高科技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外,大多数大型企业缺乏高学历人才和技术骨干,缺乏学术和创新带头人。截止到2006年底,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8765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企业专职研发人员共有13343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0.12%,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占0.04%,不但比例低于发达地区,而且掌握当代技术前沿的高技术人才更为缺乏。第二障碍是技术创新资金短缺。河南省2006年R&D投人为84.6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64%,远远低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距甚远。发明专利数量少,2006年全省申请专利11538件,占全国申请专利的比例不到2%,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

二是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率不高。目前大型企业技术开发、改造和引进项目总量不算少,但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十五”期间,企事业单位委托河南省高校研究项目586项,仅占当年高校承担科研项目数的15%左右,同期河南省高校技术转让收入仅为1000多万元,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3%,低于全国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

三是许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观念没有真正转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轨道上来。目前省内许多企业普遍缺少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只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重视技术开发和研制工作,而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营销工作普遍薄弱。在技术创新资源的组织利用上搞“小而全”而不利于利用社会资源和已有的技术成果,其结果出现了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开发问题,技术开发项目和成果不少,但科技含量和效益普遍较低。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上是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从体制上说,许多体制没有理顺,还不够完善,形成对技术创新的障碍。技术创新主体还没有真正从过去的“科研院所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在客观上形成了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从机制上看,中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还没有更充分地感受到市场的压力,还可在旧体制影响中得以生存,致使技术创新缺乏市场激励,大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三、提高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一)改变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创新意识

政府在区域创新环境和系统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建立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与措施,更重要的是区域创新软环境的营造。应搞好金融、法律、会计、人才等中介机构的建设,为区域内各创新主体提供广泛的规范化的服务,以及良好的冲突解决和协调机制。另外,区域良好的竞争和合作氛围,对冒险失败的宽容态度,有利于新企业的衍生和创新的不断涌现,这需要政府在人员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方面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因此政府必须对区域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利用优势去塑造区域形象,有意识地宣传自己。

(二)增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城市群必须顺应改革潮流,将科教机构推向市场,建立其竞争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并积极鼓励引导民间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资科研机构,创新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形式,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根据已有的科研基础及领先领域,在某些学科上首先取得突破。

(三)改善创新环境,形成企业集群

创新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时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个具有创新活动的区域,一定是一个具有良好创业环境的地区。良好的创业环境应包括商业及技术等各类人才的易得性、充足的资金供应、良好的法治环境、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等。当原有企业竞争激烈,新的企业又不断产生,就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区域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及创新能力,而众多企业在一个区域内的集聚本身具有自我强化能力。因此,政府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地方优惠政策,以吸纳优秀企业扎根城市群,形成良好循环和回波效应。公务员之家:

(四)创新的产业选择

市场既需要高技术的产品,也需要低技术的产品;高新技术包含低技术工艺过程,低技术产品可能包含有高技术工艺过程;企业不仅要技术创新,还要在组织、金融、财务、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不同区域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文化环境不同,因此创新战略应有不同特色,不能一窝蜂地发展所谓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河南省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但是整体来讲传统产业还是占绝对优势,新型产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城市群还未真正形成气候,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产业活动“小而全”,未能很好地形成大、中、小企业之间合理的产业分工链,产品质量不高,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企业少,主营产品等级低,产品更新换代慢。在地方保护主义等一些因素影响下,甚至存在以劣充优,以杂牌冒名牌的现象;设备陈旧、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存在污染的企业比例比较大,不少企业属于国家整顿甚至被关闭的现象。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适当节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大量投入,切忌跟风,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省下大量资金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五)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之间的互动

城市群范文篇10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光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04

[8]杨作精.城市或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