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激发创新心得体会

时间:2022-03-26 07:00:00

改革激发创新心得体会

找出差距之后,就要破解难题。我们固然要对症下药、重点突破,但真正要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那些带有普遍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头痛医头”还不行,还是要靠制度、靠机制。建立了好的机制,才能出实效、出显效,更能出长效。所以,建章立制,是这次整改的重点要求,是“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保障。

建立新机制,需要有改革的精神。我们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建立新机制,在整改过程中,往往会碰到那些“早已有之”的旧机制。这些老做法,因为曾经“行之有效”,又常常被视为“天经地义”,碰也碰不得,加上长期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某些惯性思维,所以“改到难处是机制”,改革和创新机制并非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我们敢于解放思想、勇于突破陈规、善于破旧立新。只有坚持改革,才能创新机制,这也是市科技党委和市科委学习实践活动给我们的有益启发。

招标、立项、拨款、项目启动,这是最传统、最常见的政府管理科技计划的方式。市科技党委、市科委领导班子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敢于质疑“天经地义”的管理机制,提出了先做项目后补助的全新管理模式,一方面催生更有产业化前景的优质项目,一方面激发项目承担方的创新主动性。

近年来,科技工作立足长远,在制订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市区联动”等方面可谓捷报频传。其中,每年支持的百余项科技攻关项目功不可没,如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现场医疗应急通信和高清数字电视等技术,在前期立项阶段打下扎实基础,在去年地震救援中一显身手,屡建奇功。但与此同时,这百余项科研项目最终大多局限于学科、行业内部“小循环”,真正实现产业化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成果还是凤毛麟角,以企业为代表的项目承担单位的创新主体意识有待提高。围绕这些问题,市科技党委、市科委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制订了7个方面的举措,提出了19条具体整改事项,其中针对立项方式进行了大胆革新。

目前的传统立项方式“重心靠前”,即对所有项目花大力气进行前期论证评估,然后交给承担者实施。虽然“精耕细作”,但客观上会把科技创新活动固定在某个框架中,一个项目实施起来短则一两年,长则数年,其间科技趋势、市场环境等都会发生变数,部分项目的实施效果有可能与立项设想相脱节,产业化推广也因而困难重重。

市科技党委书记陈克宏介绍,经过反复讨论,他们酝酿科研计划管理重心从“前”向“后”转变。具体来说,是由项目承担方(多数为企业)选择预期可取得效益的科技项目,先用企业自己的资金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完成后经审核、评估,按一定比例或额度由政府进行相应财政资助。

这种“事后补助”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企业市场“嗅觉”灵敏,在发现科研项目应用前景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政府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给予补贴,作为一种“在赛马中相马”的立项新方式,将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让政府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

根据计划,这项工作将在今年开始试点。市科委有关负责人强调,这不意味着将全面替代原有立项方式。适用“事后补助”方式的项目,一般是市场参与度较高、产业化条件较成熟的领域,企业在自行开展研究前,也需向管理部门备案,经过专家的初步评审,确认其可行性后再实施;带有战略意义或是共性技术领域的项目,仍将保留传统立项方式。通过两种模式并行,最终实现“前拉后推”并举的全新科技项目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