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升华

时间:2022-04-23 02:54:00

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升华

党的17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客体成为主客体关系的重心,人们对自然界只能盲目崇拜与屈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这里包含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和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两个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人的价值选择,像今天这样关心广大人民的利益。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又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体现了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它又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约和困扰我们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就业的难题。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三是社会变化的挑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地区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但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科学发展观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体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在今后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就必须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抓住战略机遇期,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法。全面、协调是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可持续是时间上的动态均衡。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还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乃至政治、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只有不断地塑造我国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