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努力做好监督工作

时间:2022-03-19 03:37:00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努力做好监督工作

前不久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这些年来,我们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深化和统一了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认识,这当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鼎立’的政体有着本质区别。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在党的领导下协调开展工作。这个体制既能够充分发扬民主,使国家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去年,吴邦国委员长在江苏、山东考察工作时反复强调,人大要处理好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既要监督又要支持。各级人大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并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西方政体总体上是分立与制衡的“三权分立”体制,议会一般采取两院制,其政党制度是一种两党或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制度,其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多元主义、自由主义原则。与其明显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早在1940年就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一院制,集中反映人民意志、体现人民利益。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存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因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在党的领导下协调开展工作。所以,一味强调监督、对立,不要支持,就是背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实现形式。西方所谓的多元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实际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政治,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无真正的民主和权利可言。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深刻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极端虚伪性;许多当代西方学者基于对自己社会民主政治的考察也已经指出,在目前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富人远比穷人受益多。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防止国家政治“西化”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各国家机关高效运行的政治制度。邓小平曾经强调说,“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6年12月30日)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因此,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既要监督又要支持,是在党的领导下各国家机关协调开展工作的需要,是为了集中力量,确保工作效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效性是百年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客观要求。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政治的倡导始于清末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探索。无论王韬、郑观应等推崇西方议院,还是康有为、梁启超等呼吁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追求民主革命,都是以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根本宗旨。但是,实践表明,他们的种种主张都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注定是行不通的,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真正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斗争实践中,之所以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这种制度最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能动员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最有利于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目标的实现。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讲话说,“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制度保证,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制度保证。需要明确的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是中国人百年来的不懈追求,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所以,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要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现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表明,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在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方面一定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从保证各国家机关高效运转的高度,从加快国家富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目的是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全面正确实施,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确保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尊重和维护。工作中,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搞好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同时,要加强与“一府两院”的联系沟通,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协调开展工作的格局。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大工作取得最大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