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时间:2022-03-10 03:51:00

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今年以来,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县委、县政府在深入研究我县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六化”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实现这一目标,县里制定了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和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思路,区分不同层次分别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对于当前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村庄绿化分别出台了详细的文件,新农村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展开。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借鉴有些地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以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要处理好长远与眼前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总书记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就把新农村建设放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不能追求短期行为,要切实做好规划,分步实施。但是,强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工作,从细微处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比如村容整洁的问题、村庄绿化的问题,从量的积累最终促成质的变化。

要处理好建设新村庄与培养新农民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人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比如新房子、新街道、新设施等。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在有些地方,我们也看到虽然街道宽阔平整,却到处是粪便垃圾无人过问;虽然楼房漂亮,却有邻里不睦、子女不孝的不和谐声音;虽然家电豪华,却存在违犯法律、迷信等落后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究底是新农民培养上抓得不够。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的主人,没有新农民,就不会有新农村。因此,要在改善农村物质面貌的同时,要按照“六化”的要求,及时制定措施,加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的力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真正建设生活富裕、村风文明的新农村。

要处理好政府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措施,县委、县政府也制定了扶持的办法。各级要充分利用好政策,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是,从全国来讲,我国也只是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也需要逐步加大,这就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利用好政策,又必须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挖掘当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优势资源,面对资源挖潜力,面向市场找门路,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创造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要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的关系。中央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不搞一刀切,不搞达标工程。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讲政策、谈发展、做宣传,深入征求群众意见,把广大群众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把新农村建设打造成利民之举,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上来,带动广大群众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