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求作为

时间:2022-11-22 05:43:00

协调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求作为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协调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并通过协调劳动关系来实现。因此,工会应通过协调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

一、协调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诸多要素中,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研究劳动关系矛盾运动的特征、规律以及现状和特点,对于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已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因此,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把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作为重要的政治课题。针对目前劳动关系矛盾比较突出的现实,积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和减少劳动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我国社会与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经验证明,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必要的前提条件。通过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工作,引导职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推动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双赢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同时妥善有效地把劳动关系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持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建立促进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现行的劳动关系矛盾处理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的方式、手段和时效等方面,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亟待创新发展协调劳动关系的新载体与手段,从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劳动关系问题,切实有效地协调劳动关系矛盾,通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劳动关系的现状迫切需要工会组织发挥协调作用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更加显现,一些影响社会公平、和谐、稳定的矛盾与问题更加突出。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工会较为容易取得劳动关系矛盾双方的共识和反响,这为其有效履行职能,打造了一块有利的活动平台。工会的介入,使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双方有了平等对话的基础,双方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双方之间有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沟通信息,反映情况,反映要求,并使劳动关系矛盾双方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形成企业利益共同体,从而达到劳动关系双方双赢,并和谐发展。多年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和实践中,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建立了劳动关系利益协调、矛盾疏导、权益保障、预警防范等工作机制,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发挥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工会协调劳动关系重在建立工作机制

地方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机制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指县市总工会的工作机制,微观指企事业工会的工作机制。宏观机制有三个环节:参与法规政策的制定;参与劳动法律监督;参与劳动争议处理。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交流沟通情况,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和工会的主张体现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总体部署中去,从源头上、整体上协调劳动关系;坚持和完善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在落实地市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乡镇、街道和行业的三方机制;其次,建立与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的执法监督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发放监控系统、突发性重大劳资纠纷处理办法、重大劳资纠纷报告制度、宏观形势分析会制度等多种预警措施,快速反应的信息分析和决策反馈系统以及高效运行的纠纷处理工作系统;另外,建立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和劳动监察办案机制。加强劳动执法监督、检查,严肃处理非法用工、欠薪欠保等侵权行为。应当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参与、诉讼等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行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调解组织的办事机构的建设,积极为职工诉讼提供法律支持。

微观机制强调的是,基层企事业单位协调劳动关系的两个基本手段是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及职代会和厂务公开。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和改制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协商机制,同时推行签订工作时间、劳动安全、补充保险、劳动合同管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专项集体合同。同时,要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并逐步融入到企业的管理机制之中。通过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切实落实职工民主管理的各项权利,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要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民主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各级工会只有通过这些维权机制的建立完善,才能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保持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

四、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需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协调劳动关系的使命和职责注定了工会应与时俱进,积极整合和借助社会力量,对职工的合法权益实施有力的维护,实现工会社会作用发挥的最大化。在实现维权力量社会化上要做到:主动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这是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证;重视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影响地方法规、政策的制定;借助新闻媒体力量,加大对《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参与劳动、安全监察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并加强安全生产和防治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工作;增强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引导职工通过工会组织和法律渠道维护其合法权益。

在联合社会各方维权力量上要做到:首先,要与党政有关部门建立联手维权互动机制。依法组建工会,依法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依法与工会组织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拨缴工会经费,依法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

其次,与执法和法律服务部门联合,强化和保证维权质量。依据与相关部门建立的调解与仲裁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参与职工权益纠纷的调解工作,提高对劳动争议调解的效率和效力。同时争取法院支持,使侵犯职工权益案件能得到及时处理;

另外,树立大维权理念,实现维权对象社会化。要按照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全方位做好职工的维权工作。真正做到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岗位工作的人员,只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工会都应积极援助,把维权工作深入到社会的各方面,使维权工作成为实现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体现。

我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当充分认识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准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化解矛盾、协调劳动关系中,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