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11-22 03:57:00

公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各行各业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中心工作的要求,为“三个文明”建设工作服好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公园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体现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在公园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中都有体现。

公园是城市市政公用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面积相对集中,服务功能齐全的园林绿地。综合性公园和游览特点突出的专类公园、主题公园、纪念公园等,是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经常光顾的休闲场所。公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具有特定的作用。

公园——人与自然和谐

精心设计建造的公园应该是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公园散布于日趋扩大的城市版图之中,犹如绿色的珍珠,软化了“钢筋水泥森林”等现代建筑和设施带来的坚硬面孔,调节了城市的景观和人们的视觉心理,和谐了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公园越多,越大,这种和谐效果就越好。

公园——人与人的和谐

公园的公益性是市政公园的基本属性。目前的城市收费公园,其门票是群众所能承受的低价。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一批免收门票的公园,是当地政府推出的为群众做好事,提升城市开放形象的举措,受到群众的欢迎。群众免购门票,或是低价门票进入公园,公园对社会各阶层人士提供的服务应是一视同仁。游玩这类公园,让人感受到的是社会公平的直接而实地,有利于平和人们的心态,有助于政府的公共事务形象建设。

公园是休闲的。人们在闲暇时,离开了紧张的工作,来到自然和谐的公园,感受公园提供的休闲与服务,人们在休闲之中,友好亲善,在公园的和谐环境中得到放松。

公园——人与文化的和谐

许多公园共生着悠久的文化遗存,或地址,或建筑,或物件,或树木,或碑刻等,同著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连,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是宣传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公园大多数开辟有宣传窗(栏),宣传时事政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园林常识,健康知识等积极向上、丰富生活的内容,让人们在游玩与放松工作劳累的同时吸收精神营养。公园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健身锻炼,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了场地,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公园在传播民族文化,增进群众的身心健康,激发工作活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性,是实现人与文化和谐的场所。

公园——社会组织与人的和谐

公园是群众喜欢前往之地,也是政府活动、志愿者活动,群众团体公益活动经常选中的地点。比如政府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纪念日活动、扶贫济困活动,志愿者的各种服务活动,社会团体、机构的种种公益活动、社会调查。这些活动有的营造节日的喜庆祥和,有的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播撒人文关怀,有的倡导文明诚信友爱,加深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投身到社会和谐建设中去。

公园要建设成和谐公园

一个管理良好,卫生整洁、服务周到细致,秩序井然,管理人员与游人融洽相处,人性化服务到位的公园,可以让游客潜移默化,感知社会成员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和睦相处,遵纪守法,保护生态(动、植物和环境)等文明行为,感受公园环境也是城市环境的安全温馨,摒除乱扔乱吐,损坏花木,影响他人休闲等行为,唤起人们对美丽公园,对我们居住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的爱护珍惜,从而自觉约束,相互影响,以实际行动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公园作为政府服务于社会的公用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窗口,肩负着社会服务的功能,沟通着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谐状况。各方面要继续关心公园事业,以保持稳定为前提,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依托,建设和谐公园。

保持稳定,建设和谐公园

公园要发挥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和谐,建设好园内的和谐“小社会”,即和谐公园。这个“小社会”的成分包括公园的管理者、经营者即公园的领导班子和职工群众,还有公园内的设备设施、园林、服务项目等等,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也就是职工群众之间的和谐。

社会要安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才以安居乐业,社会和谐首先要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单位由职工组成,人员的稳定,致使工作稳定。“以人为本”揭示了稳定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造就人才,善用人才,给每个人以成才的机会,让人人都成才。只要作到以人为本,考虑问题,决定事情,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尊重职工意愿,兼顾不同群体职工利益,启发他们的思维,集中他们的才智,关注他们的油盐柴米,所喜所忧,尽力去加以解决,就能实现单位内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安定有序,团结互助,一心一意做好工作,保持公园管理的良好面貌和服务质量。成都市新华公园于1993年建成开放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确保队伍的稳定。对于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的规范进行“阳光操作”。比如制度的制订,干部的任用,岗位的选择,必先经群众讨论,最后经职代会通过认可,才定案公布。多年来公园领导班子同职工心心相印,做出了好的业绩。干部群众心情舒畅,积极性高涨。公园连年获得四川省、成都市的各种荣誉,职工队伍和谐稳定是公园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

深化改革,建设和谐公园

社会处于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之中,要解决几十年淀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有足够的创新精神。改革就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为目标,大胆的探索体制的、机制的和制度方面改革措施。对于公园来说,要以深化改革为推动力,激发公园工作的生机活力,促进公园的和谐建设。

长期的旧体制给公园留下了诸多不和谐的弊端。铁饭碗、铁身份,压抑人才。“正式工看,临时工干”并非奇事。不走改革之路,公园建设不和谐,就不能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公园的改革,应分析各个公园的具体情况,理出关键问题。在保证改革力度的同时,充分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顾及他们的承受程度,协调好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引导职工正确认识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利益格局的变化,稳妥推进,保证改革见效。按照上述思路,新华公园十年前即开始推行打破干部和工人身份选拔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四年前实行公园工资总额包干下的岗位工资制,依岗位的责任大小,专业技术含量,工作量大小等确定岗位工资,以此为核心全面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的成果使公园经受住了实行免票入园,公园年收入减少近一半的冲击,保持住了公园职工队伍和服务水平“双稳定”。事实证明,只要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改革就会被接受,富有成果并不断扩大,改革是建设和谐公园的动力。

加快发展,建设和谐公园,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成都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之地,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地位不容忽视,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园。构建和谐社会,是让人们享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成果。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的认同和追求,必定会对他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园提出更多的要求,更高的期望,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具备了较之以往更强大的财力,用于支撑公园事业的发展。社会办公园的路子也正越走越宽。在成都市,近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城市公园,改善了公园布局,增加了城市绿色植被覆盖率和园林景观。在管理上实施市场化运作,效果明显。城市的一批面积更大的公园也正在建设之中,有望在几年内彻底改善城市的园林环境。

对于旧的公园,应该区别情况,因园制宜,在巩固原有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用加快发展的办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保障公园管理中足够的资金来源,不搞无米之炊。成都市不少老公园近年来获得资金开展园林面貌的改造,景观改善变化很大。但我们不能放松公园职工的“软件”建设,在提高公园职工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首先是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公园工作“三个效益”的有机结合,不断激发职工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认清公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职业责任心。第二,建设学习型公园,争做学习型职工。用多种形式,做好职工培训,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游园的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