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

时间:2022-11-22 03:12:00

人大常委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

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大常委会不但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更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积极主动地、全方位地把人大工作摆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应有职能作用。

人大常委会要在加快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不能建成,关键取决于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建不成和谐社会。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人大常委会都要把推动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首先要积极服务经济发展。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审议和执行情况的监督,通过相关视察、调查,及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以对政府的经济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始终用先进科学的理念指挥经济发展工作。其次要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在整个生产力构成中,人是最积极、最具决定性的要素。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从人大常委会是人民的代言机关的实际出发,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作出决议决定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努力在本行政区域内树立和营造这样一种观念和氛围: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凡是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通过发出倡议和号召的形式,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形成让一切知识、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全面调动起本行政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上下一心、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三要切实保障经济发展。要特别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关注,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工作重点开展检查、视察、调查,通过行使好人大的法定职权,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于政府通过实践检验确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要通过一定渠道和形式给予宣传和表扬,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政府在指挥经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要及时沟通、交换意见,毫不避讳地指出,促进依法行政;对于阻滞和影响本地经济发展的环境、政策等问题,要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政府的工作。总之,人大常委会要把促进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来抓,深入研究,时刻不能放松。

人大常委会要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上有所作为

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体现公平正义。近年来,我们的经济总体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阶层所处的社会位置和角色不同,所享受的发展成果也不同,因而形成了利益关系的分化和矛盾,形成了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依法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经济救济。重点是抓住三条线,第一条是最低生活保障。人大常委会要适时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情况和享有人员资格情况的调查,听取政府相应组成部门负责人专题汇报,保证低保资金用到确实符合条件的人员身上;第二条是社会保险。要加强对养老、医疗、住房等各项专项基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匹配基金按时足额到位,确保各项应由个人缴纳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确保各项基金不被挤占挪用,形成风险;第三条是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要加强对劳动人事部门各种招工、招考工作的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人人机会均等,避免暗箱操作;要督促政府劳动部门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扩大就业地域;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下岗职工自己创业时在资金、工商登记、税收、场所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二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救济。法律救济往往是弱势群体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底线。人大常委会对此一定要负起责任。要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主要是监督政府执法行为是不是程序化,执法人员是不是合法化,执法文书是不是规范化,避免因政府执法部门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要监督“两院”公正司法。加强对法、检两院的监督,健全包括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个案监督等在内的监督机制,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监督,要督促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律师的从业行为、收费标准、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规范行为,造就一支公正廉明的律师队伍,还百姓以信任。三是让弱势群体知政。加强对常委会信访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增强群众观念,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加强同政府及组成部门和法、检两院的协调沟通,对除依法保密的内容以外,都要尽最大可能让弱势群体了解和掌握,使他们的不满情绪得到释放,心中的疑虑得到解除,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样才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人大常委会要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有所作为

和谐社会是文明民主社会。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并使这种民主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份内之职。一是要畅通全体民众知政渠道。人大常委会要与“一府两院”之间建立起必要的信息沟通制度,要求“一府两院”落实好“阳光工程”,该让人民知道的政策、程序都要公开,同时要随时将各类决策、信息、重大事件采取稳妥方式向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通报,便于组成人员议政时有针对性,作出的决议决定有可操作性。二是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走到哪里说到哪里,什么场合合适就什么场合说。比如,县市委学习中心组学习,人大开展“三查察”,对下指导工作,对上汇报工作,都要不失时机地宣传,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民主制度真正深入人心。要扩大民主范围。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正确指导和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行为。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讨论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三是要增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每次常委会会议结束之后,常委会要指定一名发言人,就会议的内容、形成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及形成过程向新闻媒体、向全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全面地了解常委会的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公民旁听常委会议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社会事业的主人翁作用,使常委会讨论、决定的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要大力培养具有强烈民主政治意识的干部队伍。要通过加强培训教育,使人大干部具备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民主意识;还要把人大常委会作为提高其他行业干部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基地,通过挂职、交流等形式,使各行业干部都成为民主之言,做民主之事的优秀干部,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

人大常委会要在激发代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上有所作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人大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选出的行使自己权利的代言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一是要发挥好代表经济建设主战场带头人的作用。要用经济的思维,独到的视角,有效整合蕴藏在代表中的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形式做大经济规模,通过扶贫帮弱、奉献爱心的形式实现共同致富,通过自主创业,滚动发展的形式达到合法先富,使我们的代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带头人和带头议政的人民代言人。二是要发挥好代表民主法治宣传人的作用。人大常委会要按区域、按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分专题向代表压担子,让他们分区包片、包战线,去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与百姓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在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民主观念进步和法制意识增强的进程中做出应有贡献。三是要发挥好代表人民矛盾调解人的作用。要引导督促代表广泛地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冷暖和利益诉求,多做息事宁人和理顺疏通的工作,把人民群众不满情绪化解在萌芽状态,使他们心通气顺,自觉维护稳定的发展局面。四要发挥好代表国家事务管理人的作用。要积极主动地为代表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组织代表就地方国家事务中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三查察”,鼓励代表个人持证,开展视察活动,健全代表小组活动机制,充分发挥好代表小组的作用,以此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