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克服的若干障碍

时间:2022-04-23 11:18:00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克服的若干障碍

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要求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这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两个务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本文着重从如何认识和克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克服的障碍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克服的障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享乐主义的影响。作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本身具有多方面的需求。一些本能的需求,如果失去理性的引导,则往往成为邪恶的渊源。西方自由的理论基础是享乐主义思想,即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感官上的享受。西方社会日益糜烂的享乐主义已造成无数的社会罪恶和大量的经济损失。在改革开放环境下,国内一些人把腐朽当神奇,把痈疽当宝贝,大肆奉行享乐主义,懒惰、纵欲,一味追求金钱、美色,寻求感官刺激。这是腐败现象屡除不绝的重要根源,也是影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障碍。

二是文化障碍。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大吃大喝、高消费娱乐等与艰苦奋斗精神背道而驰的现象,可以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传统文化重“情”讲“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但超越了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由于市场经济逐利性的渗透,传统的“情”和“礼”在相当程度上被扭曲、变了形。有些人利用“情”大做文章,为了拉关系进行感情投资,而吃、喝、玩、乐正是进行感情投资的最简便易行、易于被人接受的方式。“礼”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尊敬的一种方式,而在有些人那里也被利用为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公款送礼日盛一日,送礼者毫不心痛,收礼者受之无愧。古人云:“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收了礼的人,必然要找机会答谢,而最好的答谢就是遂送礼者所愿,利用手中的权力施以方便。诸如此类的腐败现象之所以难除,关键在于市场经济的逐利意识充分利用了“情”与“礼”的表达形式。而“情”与“礼”,作为一种文化的内容,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社会认同,因而也就成了腐败滋生的土壤。

三是动力障碍。艰苦奋斗需要强大的动力。创业时期,为了实现理想,在艰苦的环境下战胜困难,人们不乏动力。然而每当事业成功、环境好转之时,这种动力就会逐渐减弱。目前,在一些人当中,生活无目标,工作无压力,因而无需为什么去吃苦、去努力、去奋斗;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有的是会干的不如会花的,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导向;有的付出与所得不对称,导致心理失衡,相互攀比。一些从国外回来的同志常常发自内心地感叹:“还是国内舒服,没有压力。”从沿海发达地区到内地来的同志,也有类似的感受。这说明,我们的社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内在的催人奋进的压力和紧迫感,而失去这种压力和紧迫感,也就失去了艰苦奋斗的动力。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和排除影响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障碍。

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牢艰苦奋斗的思想基础。艰苦奋斗要求人们首先必须付出、奉献、牺牲。这种付出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时甚至需要以生命为代价。不愿艰苦奋斗的人说到底就是不愿付出,害怕牺牲。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懂得,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和成本的。只有为追求理想、追求事业、实现目标而付出、奉献、牺牲才是最值得最光荣的。使艰苦奋斗成为人们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

要弘扬民族文化的积极因素,改造不良习俗,为艰苦奋斗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一定的文化,代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心理。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为这种社会心理不断输入积极健康的内容,铲除其中不健康的成分。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有着非常丰富的通过艰苦奋斗而成就伟业的典型,而作为一种精神,古人也有过十分深刻的总结和精辟的论述。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这些积极的因素,让大家真正明了: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人,是难以有所成就的。从而使艰苦奋斗获得最广泛的社会认同,真正成为立党、立国、立身的根基。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艰苦与奋斗之间的关系。“艰苦”作为一种物质的环境,可以更好地磨炼和培育奋斗的精神,在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虽然不需要过苦日子即用减少物质消耗的办法来克服物资不足的矛盾和困难,但必须做到不铺张、不浪费,不追求豪华、享乐。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大吃大喝、请客送礼、铺张浪费、崇尚享乐之风盛行,关键在于公费支出的体制漏洞。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切断“公费”开支的渠道。谁请客、送礼、娱乐,谁自掏腰包。若真正做到这一点,请客送礼、铺张奢侈之风则会不禁自止,“情”与“礼”也将得到重新洗礼,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要加大环境对人的约束力度,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形成艰苦奋斗的动力机制。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玉不琢,不成器”。这些说明外界环境压力对人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压力就是动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有足够的动力。在和平发展时期,在物质条件较大改善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产生这种动力呢?这就要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在全社会真正形成竞争的环境和压力。竞争是一种实力的较量,为了赢得竞争,就必须不断地积累实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只有不断地大浪淘沙,才能及时发现真金,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同时使每个人都能形成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竞争的体制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各方面的竞争能够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制度环境中展开,坚决反对和打击不正当竞争,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只有这样,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持久的、永不衰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