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学习《决定》八题

时间:2022-12-10 02:39:00

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学习《决定》八题

编者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工作。为帮助读者全面领会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切实做好建设和谐文化的各项工作,我们特邀有关权威人士撰写了此组问答。

1.为什么说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精神支撑,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相承接,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时代进步潮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和谐文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三是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四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适应。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一个社会的和谐,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要在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条件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和谐,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为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团结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和谐文化内涵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在呈上升趋势。化解社会矛盾既需要建立有效的调处机制,也需要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使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人人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局面。这无疑有助于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用宽容理性的态度看待和处理问题,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无论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推动时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

3.怎样培育和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决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普及。要紧紧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上下功夫,在创造良好文化环境上下功夫,努力在全社会叫响“八荣八耻”。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着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宣传基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正确引导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要注重实践养成,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践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习先进典型结合起来,把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作为荣辱观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激励人们尊荣弃耻、褒荣贬耻、见贤思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八荣八耻”基本要求的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社会风尚。第三,要建立长效机制,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到实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是调节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要用有效的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八荣”的行为,批评和制约“八耻”的现象。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依法惩戒那些不讲道德的行为,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行业的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标准,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怎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和良好人际关系?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职责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要着眼于促进人际和谐,大力弘扬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见义勇为、扶正祛邪的良好风尚,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新型人际关系。要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优秀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扎实推进。要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增强道德认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坚持从实践活动抓起,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的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结合重要节庆、纪念日,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吸引人们广泛参与,在参与中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境界。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以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力争在日常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旅游出行、城乡环境、网络文明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使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善,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从学习典型抓起,认真总结和发现各方面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来自普通群众、平凡之中见伟大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他们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让广大群众在道德建设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

加强道德建设涉及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领域,必须注意抓重点人群、抓重点行业。在抓重点人群方面,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道德、讲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高尚道德情操,为群众作出榜样;要着重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遵循其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抓重点行业方面,要以经营单位为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以行政执法部门为重点,深入开展以公平公正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引导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维护正常的法律秩序,为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创造法治环境。

5.如何强化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

诚信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其他方面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强化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当前要重点抓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同时,要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问题,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商务诚信建设。要把推进商务诚信建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通过完善信用体系、规范企业行为、强化社会监督、严惩欺诈造假行为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要深入进行诚信教育,广泛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塑造具有诚信道德的公民人格,建立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诚信既是道德建设,也是法制建设;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加强诚信建设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再次,要把诚信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诚信教育与社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6.怎样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

把握正确导向是形成积极健康思想舆论氛围的前提。必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新闻媒体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要深入研究各种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把我们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结合起来,把正确导向体现在新闻事实之中,寓思想教育于信息服务之中。要深入研究社会思想动态,从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引起共鸣。要下力气改进文风,防止把正确导向变成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变成干巴巴的大话套话,以清新朴实的文风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新闻宣传更加生动活泼,更具亲和力、感染力。

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热点引导、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监督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的思想疑虑,积极主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充分反映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必须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准确信息,表明政府部门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最大限度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必须按照有利于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必须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实际工作部门相配合,以主流媒体为骨干、各类媒体齐心协力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要研究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坚持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核心,有效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的新闻时政类节目,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政治资源、品牌优势、队伍潜力,强化新闻报道与受众需求的关联度,积极关注社会热点,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发挥“社会安定团结中心”的作用。都市类报刊和广播电视专业频率、频道,要充分发挥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服务性强的优势,不断强化导向意识,主动融入宣传工作体系,自觉承担重大宣传任务,多侧面、多角度地弘扬主旋律。网络媒体要针对青少年和知识分子的特点,注重发挥传播及时、交流互动的优势,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办好政府网站,团结商业网站,共同壮大舆论引导力量,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7.怎样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是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形式,也是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的有效载体。《决定》强调,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用民族传统文化、伟大民族精神和国家兴衰荣辱史,激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引导人们树立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促进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和谐。二是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引导人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崇高的社会责任,促进个体与社会职业岗位的和谐。三是突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稳定和谐。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要认真排查本地本单位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摸清哪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哪些是群众普遍关注的,哪些是急需要办而且能够办到的,分门别类,逐项研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解决。创建和谐社区,要围绕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充分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村镇,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着力解决土地纠纷,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创建和谐单位,要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秩序为目标,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从能够办到的事情做起,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创建和谐家庭,要以夫妻互敬、尊老爱幼为主题,建设好社会和谐的基本细胞,使家庭成为进行和谐理念教育的第一场所,通过实现社会基本细胞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和谐创建活动的领导,制定和谐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和谐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要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希望工程、志愿者、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活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关心和帮助下岗职工、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求实效,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标准由低到高,项目由少到多,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防止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要及时总结推广和谐创建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和谐创建活动中的好人好事,特别是那些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先进典型,形成人人追求和谐、促进和谐的局面。

8.如何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必须高度重视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品格。

关于塑造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决定》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出发,提出了12个字: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这是当代每个中国国民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处世态度,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一是培育自尊自信的心态,克服自卑媚外的倾向。面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现代文明成果,要客观地看到其他国家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地学习,有选择地引进,做到学习而不自卑,引进而不媚外。二是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克服浮躁偏激的倾向。现在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公民都要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在关系国家利益、民族大义问题上,要爱憎分明,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理智作出错误判断。三是培育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仇恨狭隘的倾向。必须倡导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坚持“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妥善处理突发事端,减少对抗性,增强建设性。

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良好的国民心态,关键是要加强教育引导。要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国情以及世界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的讲解,让人们及时了解世界大势、国家大事,确保在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明智态度。要充分发挥媒体对国民心态的培育和引导作用,对国际国内重大事情的报道要客观全面,积极、慎重地引导公众心态。塑造良好的国民心态,既需要对国民的整体塑造,又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引导。当前,要重点做好青年学生、社会弱势群体和涉外人员的教育引导。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培育,把塑造良好国民心态纳入教育体系,采取耐心说理的方式,及时消除可能产生的不健康心理和可能发生的偏激言行。对弱势群体,既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改变弱势状况,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因生产生活困难引发的不良情绪要及时加以疏导。对外出人员和长期驻外人员,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在国际交往中珍惜祖国荣誉、维护祖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