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改委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2-12-05 08:03:08

县发改委年度工作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也是融入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开局年。一年来,我委在省、市发改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主攻大项目、扶持大产业、促进大发展”主题,着力抓好“立项争资、建设、产业促进、体制改革、信息服务”五大重点,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市立项争资先进单位、全县一类部门目标管理综合考评第一名、全县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立项争资取得显著成效。以加快项目前期、服务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管理为抓手,强力推动立项争资工作。一是大力开展立项争资活动。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4.5亿元,占年任务的73.3%,增长37.4%;争取上级资金6.6亿元,占年任务的110%,增长13.8%;完成项目开发80个,占年任务的133.3%;新开工项目完成39个,占年任务的45.9%,增长51.2%。其中,我委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3亿元,完成项目开发6个,新开工项目1个,竣工投产项目3个,分别占年任务的120%、144.4%、200%、100%和300%。二是稳步推进项目库建设。全面对接西部比照和融入生态经济区政策,以国家和省投资重点为导向,紧贴我县“十二五”规划和产业发展需要,精心谋划并筛选出113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开发项目,并督促责任单位抓好任务落实。今年全县累计开发项目80个,其中亿元以上15个,先后完成了华能热电厂、碱业铁路专用线、县城管道天然气、至新余公路改建、临江至公路改建、县城区污水管网续建、县城供水管网改造、乡镇集中供水、段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星火砂轮节能技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县城防洪改扩建、大中型沼气、农村饮水、窑里灌区节水改造、森林公安业务用房、沂江联圩和下湖水库除险加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农村急救体系、卫生监督所等项目的初可、可研或初设的编制工作。三是切实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先后提报了农村沼气、大中型沼气、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农村饮水、粮食增产工程、余新货运快速通道、县城区污水管网续建、县城供水管网、廉租住房、政法基础设施、森林公安业务用房、卫生监督所、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农村基层计生服务体系、农村急救体系、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学前教育、卫生服务能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粮食仓储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并已达成投资意向。同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全年发改口共争取上级资金1.3亿元,争取的项目主要有:农村危房改造、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中小河流改造、高产油茶产业发展、以工代赈、农村饮水、廉租住房、供气设施建设、金川镇省级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赣鑫陶瓷辊道窑炉改造、瑞丰生化节水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卫生监督所、沂江邮政所。此外,组织申报50多个争资项目,跑省进京衔接汇报80多人次,目前,皇城粮业米糠油生产线改造、黄泥埠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坡耕地水土保持项目、大中型沼气、公安业务用房、拘留所、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学前教育、卫生服务能力、农村急救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重大项目已基本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四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列入市调度的32个重点项目总体达到进度要求。30个项目开工在建,开工率93.8%,29个项目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个项目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占计划的90%。海晨鸿华医药中间体、新三元医药化工、兰太化工双氧水、机电产业园、玻璃灯饰城、青铜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进展较快。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顺利推进。2010年以来,上级下达我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59个,现已开工48个,开工率81.4%,完工27个,完工率45.8%,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占计划的49%。

二、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抓紧规划编制。按照《生态经济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结合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聘请高层次专家学者,对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完善,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综合交通、重大能源、水利堤防等领域,高起点、高质量地谋划开发170个打基础、管长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其中100多个重大项目已纳入各规划当中。目前,已编制完成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盐卤药化、玻璃灯饰、箱包皮具、机械机电、建材包装等5个产业规划和17个专项规划,并已汇编成册,成为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完成县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方案的拟草。对照全省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方案,县办认真研究,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县实施方案,推动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高度重视省办“两区一带”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省里要求全面、及时、准确提供我县各项数据和材料,确保我县有尽可能多的项目和内容挤入“两区一带”详规当中。三是积极开展重大政策、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重大资金的对接工作。全面对接了盐化工产业基地、碱业120万吨联碱、碱业铁路专用线、大洋洲港区盐化工码头、商代青铜遗址保护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力有序推进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海晨鸿华医药中间体、机电产业园、博派箱包产业化、污水处理设施、资源综合利用、县医院门诊医技楼、青铜文化公园、龙山森林公园、城北物流园、玻璃灯饰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四是做好重点产业督查和上级调研工作。按照县效能办的要求,按月及时上报县生态经济区建设进展情况,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符合产业督查要求。先后迎接省办到我县开展工作调研2次,配合省办宣传报道建设两周年的工作、亮点和特色,相关工作得到了省办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产业促进势头较好。推进产业项目前期,强化产业项目招商,大力帮扶产业企业,产业促进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推进产业项目前期。重点推进航电枢纽、盐化城热电联产、余新公路、碱业铁路专用线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航电枢纽项目预可已通过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评审,即将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式审批立项;盐化城热电联产项目初可报告、盐化城供热规划报告和热网规划报告评审工作已完成,省能源局已下发评审会议纪要;余新公路已编制完成项目预可研并上报省发改委审批立项;碱业铁路专用线预可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编制可研。积极为全县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全年共向省发改委提报重大报地项目14个,已上省重大项目调度会5个,落实项目3个,争取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二是强化产业招商。作为盐化招商捆绑单位,我委充分利用县政府网站广泛宣传我县丰富的盐卤资源和盐化工发展优势,盐化招商推介项目。采取邮寄资料、敲门拜访、以会交友、以友会友、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工作。今年4月份,协助举办了江苏·常州大型盐化产业招商推介会,取得丰硕成果,会上共签约项目14个,签约资金40多亿元。密切跟踪了化工、集团、实业等一批重大产业企业,先后接洽了浙江衢州隆源、恒兴、浙江极华等一批客商,成功签约了恒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项目。目前,50t/a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已竣工投产,愚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纳米氧化锌项目正在抓紧建设。2011年,我委共引进盐化城新开工项目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预计我委全年可实现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3600万元,实现税源培植240万元以上。三是全力做好产业企业帮扶。我委在行政服务中心办证窗口开设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全方位、一站式为企业提供“慈母”式服务。帮助鸿业化工有限公司氢氟酸和氟盐项目整合萤石资源,在解决企业萤石资源不足的矛盾的同时,促成企业将二期落户到盐化城建设;协助碱业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联碱项目搞好银行的融资和信贷工作,积极促成中盐总公司重组碱业,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及信用支持;帮助50t/a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表面活性剂建设项目搞好了各项证照办理;帮助愚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纳米氧化锌项目搞好了松木砍伐指标、项目场地平整等工作;此外,我们还为以上企业项目的环评、安评等工作进行了跟踪帮扶。

四、信息化建设迈上新水平。一是完善政府网站建设。根据省、市对政府网站的评测标准,经过反复探讨、论证,再次对政府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改版后的政府网站继续坚持以“宣传、推介”为宗旨,全面突出“对外宣传、产业招商、政务公开、公众服务、政民互动”五大主题,及时跟进制作了“庆祝建党90周年”、“发展提升年”、“滨江大道建设”、“箱包皮具节”等专题栏目,全年共更新各类信息4600条。二是夯实政务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政务网络资源,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积极促进县直部门将入网环境接入政务网络平台,今年共接入卫生局、农业局等12个单位,为打造统一的政务网络办公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认真做好视频会议管理、调试和服务工作,全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成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64场次,反响良好。同时,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的维护管理工作,认真为部门和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做好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公开情况的督查和统计工作。三是强化网络环境监管。开办了2期在线视频栏目,在线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架起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继续做好“县长手机信箱”平台的维护管理工作,受理人民群众诉求3600多例,进一步拓展了便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强论坛管理,对群众提出的贴子及时加以回复,反馈办理结果,以拓宽社会监督、民主进言和交流联络的渠道。同时,及时将网站上有见的、有创意的意见建议,有争议、有较强聚焦度的论点、话题,及时、真实的编辑成《政府网站信息》,呈送县领导参阅,全年共整理网站信息12期。四是发挥网络服务平台作用。与行政服务中心对接,打造网上办事大厅,同步实现办事指南、办事结果网上公示、查询,服务事项、办事资料网上查询、下载。开办“百件实事网上办”栏目,分类提供教育、人事保障、交通出行、医疗等人性化服务。开展网上场景服务和特殊群体服务,进一步拓展了便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推进非工口国企改革。采取“四集中,五统一”,即: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政府统一筹资、土地统一收储、统一改制政策、统一补偿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的方法,将非工口国企改制与国有工业企业改革、非工口国企改革与解决改制遗留问题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全县共统筹改制资金6000万元用于企业改制。除林业局国有林场外,农垦、交通、规划建设三大系统20户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其中:列入市改革目标任务的8户非工口国有企业共置换职工身份人数1034人,发放各类经济补偿金1646万元,列入县改革目标任务的12户县属集体企业共置换职工身份人数1646人,发放各类经济补偿金2404万元;全县改制企业收储土地19宗334亩,盘活资产1.2亿元;有7户企业通过破产化解债务2470万元;全县非工口国企改制解决了拖欠职工经济补偿金、社保金、改制企业档案管理等10多个遗留问题。谢茹副省长到我县调研国企改革后对我县非工口国企改革经验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我市非工口国企改革工作获得市先进县,农垦企业改革被评为全省先进县。二是推进医疗制度改革。5项改革扎实推进,13个乡镇全面纳入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基本药物全部做到了零差价销售,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全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为居民和农民健康检查,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病患者免费检查管理。三是加强产权交易监管。坚持产权交易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把政策、监督、审批、资产评估和交易等五关,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集体产权交易监管办法》,实现了产权交易规范化管理,完成产权交易7宗,拍卖金额达1亿元以上。

六、其他工作逐项落实。一是搞好“十二五”规划扫尾。修改完善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并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各项成就,并精心制作“十二五”规划成果展,在新行政服务中心展出,赢得良好反响。完成了县“十二五”规划纲要、8个产业发展规划、21个专项规划和13个乡镇规划的编制和汇编工作,已交付印刷。二是积极开展调研。先后在市、县两级开展经济运行情况分析4次,共形成《县2011年1—5月经济运行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县201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县201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县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及2012年初步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情况汇报》4份,赢得了市、县经济运行调研工作组的充分肯定,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三是强化投资管理。全年共备案项目105个,审批项目35个,核准项目9个,招投标核准项目99个,招标率达100%。四是抓好新农村建设。资助三民活动点——大洋洲镇圳上村8户困难农户资金3200元,帮助挂点村——大洋洲镇杨家村搞好村庄建设,帮助村民创业致富。五是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创先争优实施方案,100%的党员实行了公开承诺,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在大洋洲镇谭家坊朝山上村开展“下基层,访民生”主题活动,做到同吃、同劳动,密切了干群关系。六是积极促进党建工作。加强委党组建设,全年共召开党组会4次,党员大会2次,提高了党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全年未出现一起党员违法违纪现象。积极帮助党建联系点——麦斜镇上麦斜村立项争资,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七是发展提升年工作富有成效。按照发展提升年实施方案的要求,牵头并协调做好发展提升年的5项工作,先后迎接省、市、县效能办对发展提升年进展情况督查3次,相关资料和相关工作赢得上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在全县县直机关和内设机构第一次集中民主测评工作中,我委名列第一。全力抓好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未出现任何社会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主要是发展方式的转型给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较大压力,项目开发、项目建设和项目推进工作离目标还有差距,比较优势不强造成产业招商形势严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实现“三年全市排头兵”目标的关键年,又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开启年。做好201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确保我县迈上新起点、实现新跨越至关重要。2012年发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好用活西部比照和生态经济区政策,牢牢把握“抓项目、聚产业、扩投资、促发展”主题,突出“立项争资、建设、产业促进、体制改革”四大重点,努力开创发改工作新局面。

主要目标是:1、立项争资方面:牵头开展好全县立项争资活动,督促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力争本委年内实现争资1亿元以上,完成项目开发3个以上,完成当年新开工投资超3000万元重点产业项目1个以上,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2、建设方面:对接、完善、细化规划,积极开展重大政策、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的对接工作,全力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抓紧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和前期工作。3、产业促进方面:年内引进投资超5000万元以上盐化工项目1个以上,确保税源培植、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0%、10%以上。4、体制改革方面:基本完成非工口国企改制扫尾工作,启动国有林场改制工作,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企业上市。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主攻大项目,力求立项争资实现新突破。一是谋划论证一批重大项目。着眼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尽快启动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在推进重大农田水利、县城防洪堤、县乡公路改造、重点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围绕国家投资方向,结合今后争资重点,抓紧完成一批争资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我县项目随时拿得出、报得上、争得到。二是大力争取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加强与县党史办协作,密切与省发改委和省党史办的联系沟通,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并跟踪落实,确保我县成功争取中央苏区县政策。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国家投资重点和资金安排动向,加紧疏理提报一批项目,加强与省市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大项目盯跑力度,在保证常规性政策资金争取稳步增加的同时,力求在争取重大项目和竞争性资金上取得新突破。重点在余新公路货运快速通道、县城供水管网改造、保障性住房、重点示范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围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继续落实“县领导挂点帮扶、部门负责落实”的重点项目责任制,强化督查与调度,为投资增长提供强力支撑;抓好列入省市调度重点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督促项目及时开工、按期投产,确保项目进度全面达标;有序推进中央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搞好项目稽查,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并达到要求。

(二)谋划大手笔,力求建设实现新成效。一是以超常规的手段谋划推进航电枢纽、盐化城热电联产和余新公路等建设龙头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动工建设,以龙头项目引领全县建设工作的强势开展。二是以超一流的水平分析研究生态经济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区建设等领域研究提出一批重大项目,开发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对接落实一批重大项目。三是以超常规的思维抓紧对接、完善、细化各项规划,重点做好生态经济区“两区一带”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精心筛选一批项目并争取纳入规划当中,为我县未来五至十年的建设打下坚实的项目基础。同时,全力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努力争创全省建设示范县,打造建设的“南大门”。

(三)扶持大产业,力求产业促进实现新进步。一是大力推进“六城”重大产业项目前期工作。抓紧推进重大产业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争取工作,重点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尤其是盐化城热电联产、碱业铁路专用线、污水处理、节能技改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加大本委捆绑的盐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重点加强与化工、集团的联系,争取离子膜烧碱项目早签约早落户,继续跟踪浙江衢州隆源、浙江极华等一批重点盐化企业,力争年内达成投资意向。全力做好企业帮扶。继续抓好对口帮扶的县重点产业企业和委挂靠企业的帮扶工作,协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巩固提高“发展提升年”活动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县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统一受理、项目代办、快速转办、并联审批、办结告知”的办事流程,主动搞好项目审核及咨询服务。积极对接省市,推进“网络政务”建设,尽早开发启用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电子审批系统软件,实现重大产业项目的申报、受理的电子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中心办证窗口的办事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全县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四)促进大发展,力求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一是深化体制改革。以解决遗留问题为着力点,全面做好非工口国企改革扫尾工作。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制定好实施方案,确保年底前完成国有林杨改制工作。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巩固三年医改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全面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一体化工作,切实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巩固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搞好上市辅导,力争完成申报上市企业2家,争取1家企业成功上市。二是落实各项经济工作。全面做好本委的工业发展、税源培植、出口创汇、新农村建设和“三城”同创等经济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三是加强宏观调控。认真制定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分解落实各项指标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按季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力争全年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文章5篇以上,及时上报县委、县政府,努力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