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汇报5篇

时间:2022-02-06 03:43:19

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汇报5篇

第一篇

我村集体“三资”清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文件精神,采取各种措施,精心谋划,认真实施,村级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任务。

一、基本情况

我村距离县城2公里,现有315户1253人,其中建档立卡互96户338人,2016年脱贫摘帽83户30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0户140人。

通过清理,村上总林地及草场为325879亩,其中集体林地1311亩,公用草地为1700亩,核实资产原价总额为1059459.64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79389.64元(现金5092元,银行存款174360.64元),固定资产原价总额为880000元,其中依托达捷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总额为500000元,分别是:生产生活用房80平方米市值128000元,暖棚100平方米造价80000元,草棚40平方米造价48000元,厕所12平方米造价30000元,巷道圈39米造价27100元,牛圈100米造价70000元,生态网围栏12000米96000元,办公桌2套采购价2400元,文件柜2个采购价1000元,放牧员用床4张采购价4000元,碗柜1个采购价4000元,火炉1个采购价1000元,太阳能照明器1个采购价4000元,牛奶分离器1个采购价1700元,割草机1个采购价2800元)农业资产达捷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牦牛137头。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59459.64元,经营性收益为48000元,我村将村集体经济“达捷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给村上的贫困户每年租金为48000元,每年的产值归贫困户所有,但贫困户需要保证原农业资产基数保底。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价总额为380000元(村两委阵地办公楼512平方米造价为317200元,会议桌25张采购价为11100元,会议室椅子50张采购价为5000元,办公桌9套采购价为4500元,广播设备大小两套采购价为14000元,远程教育设备1套采购价为6000元,电脑1台采购价为3300元,电视机1台采购价为2700元,文件柜5个采购价为3500元,各类帐篷4顶采购价为6300元,各类图书1070本采购价6400元。)

二、经验成效

我村依托集体经济收益开展帮扶工作,对建档立卡户学生,村内优秀学生及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实施助学帮扶。利用村集体经济的收益美化人居环境,组织人员有偿整治环境卫生。借助效益分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村民互动活动等。依托集体经济的收益将资金使用在本村贫困户帮扶,环境卫生整治及文艺活动上。2016年分别为村上的贫困户15户发放生活补助3000元,16500元用改善环境卫生的整治,在春节时搞文化娱乐活动花费2000元,用5000元给贫困学生或优秀学生资助学业发放生活补助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村“三资”登记台账不完整、不统一。尤其是土地登记不全、不细或没有登记台账,存在底子不清。有很多项目是由职能部门实施,未通报经费情况,没有固定资产交接手续,导致数据不清,资产未及时上账。

二是对村集体经济,特别是专业合作社管理方面缺人才,增收渠道还仅靠租凭,对发展方向和办法上办法少,点子少,门路少,发展致富不理想,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三是村会计人员因文化底子薄,缺乏业务方面培训导致对财务不熟练,属无证上岗。

四是村公用草场1700亩由于位置偏远,地质和植被欠缺,无法承包或有效利用,未发挥作用。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村级“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一是完善“三资”管理制度。结合我村实际,重点完善收支核算、票据管理、开支审批、费用限额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九项制度,规范“三资”经营,把“三资”管理置于规范的操作程序之中、以制度规范行为;二是完善“三资”监督制度,实施由两代表一委员及村民监督小组组成的民主监督“三资”管理监督小组监督、村务公开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民主监督。三是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村两委班子成员必须首先懂政策、悉管理,通过参加农经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四是借助政文化中心的地理优势,争取将村上的公用草场纳入旅游规划带动旅游发展。五是利用好建设民族团结新村的契机,争取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依托集体经济提升巩固脱贫攻坚工作。

第二篇

我村集体“三资”清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文件精神,采取各种措施,精心谋划,认真实施,村级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任务。

一、基本情况

我村距离县城2公里,现有264户1044人,其中建档立卡互63户251人,2016年脱贫摘帽10户5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0户32人,现有“欧拉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上集体经济。为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村级“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清理,集体林地1077亩及公用草场为2000亩,已承包到户的草地为289746亩,核实资产原价总额为1552918.27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08818.27元(现金13175元,银行存款95643.27元),其中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总额为250000元(欧拉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生产一基地90000元,二基地160000元,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价总额为1194100元(村两委阵地办公楼288平方米原总价为1080000元,会议桌25张会议室椅子50张总价为20000元,办公桌7套总价为1400元,电脑1台价格为1300元,电视机1台价格为1700元,文件柜10个总价为1500元,各类帐篷2顶总价为2200元,篮球场86000元,)农业资产欧拉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牦牛210头,经营性收益为15000元。

二、经验成效

我村用半年时间,开展了“三资”清理工作,查资产,重估价值.核实资产,登记产权,建章立制,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资产、资金进行全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摸清了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全面清理呆帐、债权债务、各种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规范村务帐目,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村“三资”登记台账不完整、不统一。尤其是土地登记不全、不细或没有登记台账,存在底子不清。

二是合同签定不规范。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是村会计人员因文化底子薄,缺乏业务方面培训导致对财务不熟练,属无证上岗。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为确保本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走过场,成立由两代表一委员加村民代表的三资管理监督小组,完善制度,实行长效管理。一是完善“三资”管理制度。结合我村实际,重点完善收支核算、票据管理、开支审批、费用限额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九项制度,规范“三资”经营,把“三资”管理置于规范的操作程序之中、以制度规范行为;二是完善“三资”监督制度,在实施民主监督“三资”管理监督小组监督、村务公开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民主监督。三是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村两委班子成员必须首先懂政策、悉管理,通过参加农经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篇

一、基本情况

2015年村从热多村分出,单独建制,幅员面积其中集体公用草场面积5000亩,全村共有113户,371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养殖,。共有牲畜数5650头。根据统计,该村目前无任何经营性收入,无办公场所等固定资产。

二、优势

新成立,资金量小,管理难度小,规范管理,账务健全,相对轻松,也做得相对到位。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

由于该村新成立,基础设施一片空白,村集体经济无支撑,加之项目覆盖不到位,发展能力、潜力差距大。

四、下一步计划

规范管理村“三资”,严格执行村务公开相关制度,保障农牧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村财务人员素质。

多渠道争取项目,夯实基层阵地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多形式、多手段增强实力,带领,支持本村村民发展致富。

第四篇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制度方面,我村结合全村“三资”管理工作实际,注重在健全组织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在规范程序上下功夫,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我村级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

一、基本情况

我村距县城20公里,现有113户376人,其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户13人,现有高产奶牛协会及通俄牦牛选育场两项集体经济。

通过清理,村集体公用草场为6000亩,已承包到户的草地为297702亩,核实资产原价总额为2025000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3000元(现金13000元,无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原价总额为2012000元,其中依托高产奶牛协会及通俄牦牛选育场形成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总额1208300元,(分别是:生活用房180平方米造价为252000元,暖棚(培育室、草棚、病畜隔离室)800平方米造价为400000元,厕所25平方米造价为75000元,巷道圈40米造价为28000元,牛圈100米造价为70000元,生态网围栏20000米造价为160000元,办公桌3套采购7500元,文件柜4个采购价3200元,放牧员用床2张采购价2000元,碗柜1个采购价5000元,火炉1个采购价1000元,坐床4张采购价2800元,农用机械1套采购价150000元,割草机1个采购价2800元,防疫办公设备(办公桌椅、文件柜)采购价12000元,防疫器材3套采购价6000元,防疫药品共计7000元,机械棚20平米造价为24000元。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价总额为803700元(村两委阵地办公楼213平方米总造价为191700元,厕所4座总造价为300000元,公共用房200平米造价为201850元,办公桌5套采购价为1150元,广播设备1套68000元,远程教育设备1套5000元,电脑1台3300元,电视机2台3400元,文件柜1个采购价为150元,各类帐篷2顶总价为2300元,会议室桌子15张采购价为2250元,会议室椅子60张采购价为3000元)。路灯18盏采购价为21600元。

二、经验成效

我村依托集体经济收益开展帮扶工作,对建档立卡户学生,村内优秀学生及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实施助学帮扶。利用村集体经济的收益美化人居环境,组织人员有偿整治环境卫生。借助效益分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村民互动活动等。

三、存在的困难

1、村“三资”登记台账不完整、不统一。尤其是土地登记不全、不细或没有登记台账,存在底子不清。有很多项目是由职能部门实施,未通报经费情况,没有固定资产交接手续,导致数据不清,资产未及时上账。

2、村两委成员多因文化底子薄,对政策、法规缺乏较深的认识,村会计缺乏财务方面培训导致对财务不熟练,属无证上岗。

四、下步工作打算

我村深刻地体会到,领导重视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前提,人员落实是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措施到位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保证;镇村配合、上下联动是做好“三资”工作的关键。实行“三资”管理后,规范了村组集体“三资”运营,保护了农村“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预防了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下一步,我村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三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管理服务和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开展农村村级组织资源资产资金情况调研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乡周密组织,认真安排,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乡的“三资”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乡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现状

乡辖3个村民委员会、7个村民小组。经调查,全乡三个村均实行了“村财乡管”、财务公开等制度,各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有经营收益的村共计1个,占33%。资产总额26.24万元,其中集体流动资产3.1万元,集体固定资产金额22.6万元,农业资产33.6万元。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87.47万亩,其中:耕地0.4691万亩,林地45万亩,草地44万亩。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乡除村有集体经济外,其他两个村目前均为空壳村。村能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有相关凭证;建立了村集体帐户一个。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乡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是由乡财政所代管。

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全部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村“两委”会议研究。

二、效益分析

1、确保三资增值保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三资”规范管理,解决了以前“帐目不清、产权不明、管理混乱、随意处置、铺张浪费、挤占挪用”等“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总量清、资产价值清、资源分布清、管理运行清、使用处置清的目标,确保了村级“三资”的保值增值。

2、推行科学民主决策,促进基层民主管理。在“三资”管理重大事项决策方面,通过推行村级重大决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制度,促进了“三资”管理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从“干部定事”“群众做事”向“群众定事、干部干事”的方式转变,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如今,全乡有了全面、统一的财务公开文本,按照时间进行公示,让老百姓对村级的财务收支、项目建设等有了全面的了解。

3、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行农村集体“三资模式”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将事后出问题再处理,变为事前抓防范、事中抓规范,使教育、制度、监督融为一体,从源头上遏制了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典型经验

1、坚持财务村务公开制度,严格财务收支程序村级财务

处理要按照村民主理财,由乡财政所把关,村会计集中记账,村务、财务公开的程序进行,严格实行“村财民理乡监管”制度,每季度按时公开,采取微信、短信、开会、张贴等多种形式公开。村级会计账目清晰,做到原始凭证齐全,档案规范。

2、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一是健全集体资产登记制度。二是完善集体资产报批处置手续。三是严格集体资产清理程序。

3、规范集体资源流转,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切实做好集体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经营工作,进一步完善集体的耕地、林地、草地等的流转包,把农村资源流转合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4、利用“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方式壮大集体经济。

一是乡村在县级相关单位的支持下,依托生态优势和地理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公司,在村种植334亩特色中药材羌活,拓宽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村中药材种植采取“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模式,前期总投资150万元,其中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50万元,政府投入100万元。此项目将政府投入的100万资金作为村农户股份,羌活销售后,合作社和村委会与农户按前期投资比例1:2进行分红。二是乡村2016年牦牛养殖产业采取“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方式,项目总投资59.4万元。预计户均增收307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利用率低。我乡耕地林地、草地资源丰富,但没有完全利用,还存在耕地弃荒的情况。

2、农村“三资”管理难度较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国家涉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等,农村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3、农村“三资”管理队伍不强。由于村集体财力有限,经费不足,管理人员技能水平不高,且培训又少,对部分资产和资源的管理无法到位。

4、村组干部文化普遍偏低,思想需进一步解放。由于一些村组干部思想不解放,发展意识不强,影响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让农民自愿将土地、荒山荒坡流转出来,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为乡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不仅能提高土地的价值,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能将家里照顾好,这对农民来说是双赢的。

2、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我乡的气候优势,引进中药材种植专业人才,对各村连片闲置土地进行集中利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

3、完善制度,规范操作。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原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利用现代信息平台技术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4、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