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29 10:31:55

民政局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和城镇化水平飞速提升,大批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加快,大批农村(社区)劳动力涌向城市,涌向发达地区,留守老人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从而引发留守老人生活与健康、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建立留守老人关心关爱的服务体系,形成政策和社会合力,逐步化解这一社会现象,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深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留守老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县共16个乡、镇,175个村(居)委会,据统计,我县目前现有人口49153人,六十岁以上老人8473人,其中留守老人达178人,占整个老年人口的2.10%,留守老人中以农村居多,达到整个留守老人人群的75%以上。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留守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子女赡养、供给,但这远远无法保障留守老人的生活、住房、医疗等费用,虽然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通过农副业来自养,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力的下降或丧失,其生活质量必然下降。生活困难、捉襟见肘的留守老人家庭也层出不穷。在日常消费支出中,老人支出形式单一,主要为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吃饭和医疗支出为主要支出,在住宿、娱乐上的花费较少。没有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而在旅游、娱乐等方面有较大的支出。

(二)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留守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的特性,平时的生活照料主要靠自己及配偶。当一方生病后配偶还可以负责照顾;对于离异或丧偶的老人,就只能依靠自己。在自身生活缺乏相应的照料的情况下,有的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照料孙辈的责任。同时,由于老年人年迈体弱,在防范安全事故、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存在着安全意识不强、应对能力不足的情况,安全隐患突出。

(三)缺少精神慰藉,精神生活缺失。一方面老人与子女关系变疏远、希望与子女常联系。精神生活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务工子女与老人的关系是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外务工拼搏的子女来说,常回家看看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打电话成为了外出务工的子女与留守老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因为留守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很多时候会感到孤独,他们都希望能与子女能常联系,常回家看看,多与老人交流,沟通。另一方面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单调,留守老人的主要时间用于务农或带孙辈,闲暇活动也主要集中为看电视/听广播、串门聊天。乡、村(社区)也缺少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二、造成留守老人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是造成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城乡差距的扩大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大量农村(社区)亲壮年流向发达城市。

(二)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影响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受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影响,很大一部分留守老人资自愿选择在家留守和照顾孙辈。二是在家庭体系中,子女承担着生活、医疗以及糊口养子的经济压力。在利益分配中,留守老人处于边缘化,子女的供给不能保障其生产生活、医疗等各方面需求。三是还部分存在多个子女间对老人的赡养相互推诿,“养儿不能防老”的问题。

(三)政府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和社会力量缺少合理引导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政府倡导和关注民生,但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和老龄人口的增加,留守老人问题出现了复杂和多样性,在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对留守老人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社会对留守老人的关注和实质性帮助较少,家庭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导致的“不尊老、不敬老、不养老”的情况,大多数人仍抱着与己无关,冷漠旁观的态度。

(四)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不高,精神娱乐生活匮乏是造成问题的间接原因。据了解,目前留守老人在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经常性生活和娱乐休闲人数较少,即便偶尔到中心,也多限于换个地方看看电视、聊聊家常、带带孙辈。健身、休闲、学习、娱乐设施使用率低。

三、推动留守老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程,大力发展乡村(社区)脱贫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为村民提供增收致富渠道,让更多中壮年不需在外苦苦打拼,在本乡、本村就能实现务工增收,这样不仅能实现村民发家致富又能减少老年人劳动强度,使老年人生活得到照顾。

(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政府支持保障、部门协同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村民委员会和老年协会发挥骨干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纳入统筹指导范围,推进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与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协调发展。地方各级财政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支持做好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积极发展和推广机构养老,扩宽其服务功能,以满足老人各方面的需求,政府利用资源,发挥财力、物力、人力,在乡镇为老人建造舒适,适于留守老人居住的养老机构,使老人的生活得到更全面的照料。支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依托城乡社区为老服务设施,为留守老年人获取有关服务以及与其外出工作子女亲情交流等,搭建高效、便捷、适用的智能服务网络平台。

(三)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作为。将关心联系留守老人作为基层重要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建立干部包村、包留守老人的机制,随时了解掌握和反映解决留守老人生产生活状况,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除。医疗部门为留守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服务,保障留守老年人的疾病及时诊治,卫生部门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协助大病住院老人合疗报销的现场结算,减少入院老人无力往返奔波的困扰,民政部门要加大养老机构建设,针对留守老人大病救助,加强医中救助力度,解决留守老人大病救助问题。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侵害留守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督促、指导乡镇政府落实农村为老设施的消防设施器材建设、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老年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要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依法为留守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四)丰富留守老年人精神生活,弘扬爱老敬老优良传统。文化部门要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乡、村两委要加大村民自建的文艺队的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节目表演。同时,在乡、村大力弘扬爱老敬老优良传统,表彰爱老敬老典型,揭露不赡养甚至虐待老人的丑恶行为,让广大村民和家庭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风尚,营造全社会正确对待、积极接纳、关心关爱留守老年人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