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层团员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01 03:22:00

社区基层团员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是团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然而就当前我社区团组织现状而言,存在着松散、松垮的不良现象。如何加强和健全我村团组织建设,更有效地团结、凝聚和服务广大农村青年,真正发挥好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我们到村任职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摸底调查,研究提出了开展团组织工作新思路,进行试点,现将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团组织现状

2012年9月份,团支部对社区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社区是由原大沟崖村和库区移民村—红寨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现有人口1683人,耕地面积804亩,重点对15岁至35岁青年进行了摸底调查,青年有220人,其中,团员110人、党员43人、群众67人,大专以上学历28人,在农业生产一线(农、林、牧)的29人、个体工商户11人、外出打工36人、学生62人、其行业及待业青年9人。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看,社区团组织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问题:

1、农村团组织“空”。在12年之前,团支部书记均兼任着村委委员、村民兵连长、等多项职务,并且年龄偏大,基本上无暇顾及团组织工作。而且党组织团的观念淡化,对农村团的工作不能给予足够重视,团工作缺乏重心和活动主体,团组织活动丧失了应有的活力与朝气,开展活动极为困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我社区团组织形同虚设。

2、基层团干部“弱”。根据对历届村两委组成分工的分析看,历届团干部文化程度较低,在当前的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农村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高的现状很难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与团干部缺乏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导致农村基层团干部整体素质显“弱”的主要因素。

3、农村基层青年“散”。从上述对农村青年整体情况调查结果当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城乡差距的拉大、行业分布不均衡、人员流动的加快和就业压力日趋明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农村青年的走向也呈现出多方位发展的趋势。这也给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团组织作用,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农村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农村青年建立一个“青年之家”,是团组织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

二、社区团组织工作的主要作法

(一)建立健全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度,规范团支部日常工作,改变有办公室无人员的情况;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符合广大青年的兴趣,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深入调查了解本村团员青年情况,重新统计审核,建立规范档案,对团组织后备开发力量做到心中有数。

(二)发挥自身受过高等教育,朝气蓬勃,视野开阔,敢于挑战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优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文明风尚、培育新型农民等主题,有效结合本村实际,通过成立“爱心之家”、印发“亲民联系卡”、开辟“父老乡亲听我讲”专栏、印发《宣讲快报》、开通QQ联系群、建立扶残救困志愿者队伍等广受青年喜爱的联系方式,畅通交流渠道,虚心听取广大青年对团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加强团支部和普通团员的联系与互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并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宣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竞赛、新农村社区建设问答、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新农民大讲堂”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在镇团委的统一部署下,创新工作方式,成立了社区年轻党员发展工作站,统一挂牌,由团支部书记任站长,制定工作制度和年度发展计划,建立团员和非团员青年档案,主动、积极地发掘吸收先进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一年内,团支部按照推优入党的原则,向党组织输送了5名28岁以下优秀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保障了党员发展数量。同时,加强对这些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培养、监督、考察工作,以促进他们成长,并向村党支部反馈个人信息,配合把关,保障党员质量。

(四)联系在外求学的在校大学生、在外工作大学毕业生、及在本地求学的初、高中生,通过网络电话、QQ群、E_mail等现代联络方式和每月组织大休回家的初、高中生召开座谈会等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掌握团员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交流,传达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方便开展团组织活动,特别针对当前大学生毕业到基层锻炼的意义和目的给予详细的讲解,鼓励他们学好知识,为建设新农村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这样做,形成了“团组织号召有响应、团活动开展有人员、团建设有力量”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我们工作热情,使其迅速溶入工作角色,在广阔农村天地里,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目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社区推动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