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局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28 07:19:00

食药监局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食品药品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食品药品监管的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平台、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推进信息技术资源与食品药品监管资源的一体融合,实现监管需求实时可知,行为规范实时可视,日常管理实时可控。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现代化建设步伐,而且还能够弥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因监管对象点多线长、监管力量薄弱出现的监管盲区多、监管周期长、监管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

一、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

(一)建立门户网站,开拓信息化载体

我局于2011年6月18日正式开通门户网站,设立公告通知、工作动态、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安全常识、下载专区、办事指南、反兴奋剂专栏、网上购药安全警示等多个栏目。通过完善管理、专人维护、及时更新,对公众关心的查假打假一线战况、监管动态、政务工作、办事流程、假劣食品药品及时权威性信息,在促进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改进行政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局门户网站共收集政策法规、安全常识、网上购药安全警示信息等信息130余条,工作动态、政务公开、公告通知等信息150余条。最终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资源集约化、业务流程化”的工作目的,将网站办成政府机关对外宣传的窗口、政府机关联系群众的纽带、监管部门之间交流的信息平台。

(二)运用政务邮箱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为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自2012年6月1日起,我局开通了政务邮箱系统,为全局人员及各镇食品药品监管站站长每人设立一个政务邮箱。通过政务邮箱系统发送各类通知、文件,不再使用邮寄形式。局各室队、各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在工作日期间,每天上班之后,下班之前登录邮箱系统及时收发和处理邮件,方便了文件的上传下达,实现了信息沟通的快捷化。

(三)加强农村药品监管,规范农村药品供应

一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充实基层监督力量,完善我县药品监督体系,聘请农村药品协管员(镇)、信息员(村),形成县、镇、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二是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加强对基层涉药人员、协管员、信息员的法律培训,提高经营协管水平;三是采取措施促进代购分发单位的药品购进储存硬件、软件的建设与完善;四是以规范购进渠道、改进储存条件、建立购销记录、加强对农村涉药单位、零售网点的检查,规范代购分发行为,制止以代购分发为名变相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严禁假劣药品流向农村。

(四)创建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打造“数字稽查,数字监管”新平台

我县于2012年3月起着手谋划建立“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2012年6月份开始正式投入运行。按照“先行试点、积极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推广”的原则,全面推广运行“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目前全县已经有21家药品经营企业入网,各企业购进、库存、经营药品的品种、数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已录入实时监控系统,并每天更新,保证了录入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至2012年底,将实现全县镇驻地以上药品经营企业全面运行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创新思路,搭建信息化建设架构

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建立和职能的确立,系统内信息化建设也呈快速发展之势,办公现代化、政务电子化、监管数字化等形式的信息化建设平台正逐步建立。然而,由于缺乏宏观引导,出现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信息应用技术低水平。二是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差。三是信息资源开发标准化程度低。由于缺乏既懂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通才,信息研发不能做到数据、业务和系统的标准化整合,交叉开发、重复开发现象严重,浪费巨大。对此,如何确保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应从“四化”要求合理搭建信息化建设新架构:

1、一体化。应以省为单位,根据职能要求,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做到统一系统开发,统一监管标准,统一操作方法,统一升级换代,以实现经济、先进、规范之目的。实现信息系统一体化是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信息化。信息系统应具备各类监管的基础信息、上传下载信息、电子政务信息。信息系统能否具备较强的信息储存能力是衡量系统适用性的重要标志。

3、功能化。在信息系统设计中,应同时具备网上稽查办案功能、日常管理功能、办公自动化功能、对外接口功能以及系统内部管理等功能。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否齐全是检验系统先进性的主要指标。

4、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基础信息的标准化,统计口径的标准化,数据业务的标准化。实现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和发展基础。

(二)创新方法,破解信息化建设难题

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科学、合理的架构是前提,解决各类“瓶颈”问题是重要保障。因此,选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教育引导机制,切实消除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观念瓶颈。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还是监管相对人,都因缺技术、无人才、资金少、难度大等原因,存在着严重的思想阻力和抵触情绪。因此,一是强化教育引导,推进思想入轨。阐明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实施科学监管的裨益等,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深深打上科学监管的烙印,切实消除因认识不到位而出现信息化建设的“肠梗阻”现象。二是落实各级责任,推进行为入轨。要把推进信息化建设列入食品药品监管“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各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责任,进行严格的考核评比。三是要制定工作制度,推进制度入轨。信息化建设能否健康、持久发展,制度建设是保证。

2、建立技术人才培训机制,努力克服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瓶颈。

信息技术人才缺乏,是监管部门和监管相对人因“不会干”而出现“不愿干”的主要原因。克服“电脑盲”、“技术盲”的瓶颈,已成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第一要务。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主要做到“三个突破”。一是举办涉药人员电脑基础技术速成班,在基础上求突破。二是举办实用技能学习班,在应用上求突破。三是举办监管软件安装操作培训班,在学会上求突破。

(三)创新手段,确保信息化建设质量

推进信息化建设,如果缺乏监督、制约措施,信息化建设将会失去方向,信息化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一方面,要创建行业管理督导机构,强化宏观指导。信息化建设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反应了行业内部宏观管理的滞后。对此,建立多层级的行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至关重要。其职责除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外,还要进行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协调指导、督查控制等。只有建立了行业督导机制,才能真正走出盲目开发、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信心不足的怪圈。另一方面,要开展信息质量督导,确保信息真实、安全。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监管相对人所报信息进行网上督查和现场核查,核查时要做到:查数据信息的录入率、数据录入的准确率、数据录入的及时率,将其作为放心药店、诚信药房、诚信体系建设的考评内容,实施全面检查考评,提高监管相对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信息化建设是食品药品监管的重要战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推进,全面建设信息平台,使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