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污水处理调查汇报

时间:2022-05-24 07:53:00

地区污水处理调查汇报

为了摸清市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能力、分布等情况,研究解决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和污水处理费这一矛盾,年初,根据市领导的指示,市物价局和环保局联合对市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返回污水处理费的问题作专题调研。

一、基本概况

根据2002年12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市河段水体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非工业建设项目,其生活污水排放系统无法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市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从2000年开始建设至今,通过验收、建成待验收、拟建共有87个,设计日处理能力达78052立方米。其中:

通过验收的有14个,设计日处理能力16630立方米;

建成待验收的有8个,设计日处理能力7815立方米;

拟建的有65个,设计日处理能力53607立方米。

具体市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见附表。

目前我市的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地埋式无动力或微动力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厌氧——好氧等处理过程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的中水可综合利用于小区绿化。据环境工程公司介绍,该工艺处理率高、能耗低、运转费少、容易管理,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费用是电费。

二、存在问题

1、管理制度、措施滞后。无水质、流量的在线监控,不设运行台帐,只有环保监测部门每月二次的采样监测这唯一的管理方式。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目前,还没有严格有效的管理手段。

2、住宅区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没有保障。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都由开发商负责建设,待房子销售完收回投资建设成本,开发商就撤走,设施交由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这时,运行费用就出现了短缺,甚至无法运行。如翠湖新城住宅区的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停止运行。

3、排污管道连网出现盲点。据了解,市新建、扩建、改建的道路未能全部同步辅设污水管,有的地方城市污水管虽已铺设到位,但由于地势较低的原因,造成小区的管网没能与城市管网连通。如:二桥南住宅区就因处的地势较低,排放的污水无法自然流入城市污水管道,只能排入凤凰江。

4、日常监测指标不够全面。国家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有12项基本控制项目,目前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监测控制项目一般只要求COD、BOD、氨氮、粪大肠菌群数等4项重点指标。

5、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设置不符合规定。《市河段水体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生活污水排放系统无法进入城市排水管网才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查中发现多个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水需经城市管网排放,如风景区等。

三、主要看法

随着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城市集中污水收集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带来的生活污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根据《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对近期覆盖范围外的区域自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如能正常运行,无疑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我市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的补充。由于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分散性、不稳定性、监控难等缺陷,早在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计投资[2002]1591号)就明确规定:“今后,凡未按产业化要求进行建设和经营污水处理设施,国家不再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但考虑到市的实际情况,这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而且城市污水管网确实没有覆盖,用户又随水费缴纳了污水处理费,再负担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就形成了双重付费。为解决这一矛盾,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建议对企事业单位自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由各单位自行负担,对住宅区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四、几点建议

1、成立监督小组,出台管理办法。规范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行为,完善监管体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污水处理的达标排放。

2、为了使这一民心工程得到落实,同时,不违反国家对污水处理费的减免政策,建议对住宅区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单位给予适当的处理污水所需的动力电费补贴。如果财政确实有困难,应在征得污水处理经营企业同意后,可由污水处理费负担。

3、确保补贴款用到实处,应采取先处理后补贴,处理多少给多少补贴,不处理不得补贴的做法。

4、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保证“十一五”市污水处理率达标完成,特别要做好各单位污水管网与城市污水管网的连接工作,使下半年投入营运的江南一期、二期的污水处理设施能满负荷运行。

5、严格执行国家的污水集中处理产业化政策,避免污水处理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浪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规范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