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发展特色农业实践与调查

时间:2022-05-11 09:00:00

全县发展特色农业实践与调查

一、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境内地形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有四季,山前山后不同天”的立体型气候特征,特定的农业自然条件造就了一批生产区域相对集中、生态优势明显、地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形成了畜牧养殖、茶叶、蚕桑、食用菌、高山蔬菜、干鲜果、笋竹两用林、中药材等八个特色农业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1、畜牧产业:现有各类规模养殖场1100多家,全县年家禽饲养量600多万羽,生猪饲养量12万多头,产值2.37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的20%。在均得利禽业有限公司、五莲农牧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种禽饲养、禽苗与饲料供应,订单养殖、商品禽收购加工、产品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培育形成6个畜禽无公害生产基地,5项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茶叶产业:现有茶园面积42574亩,其中投产茶园近3.5万亩。品种以龙井43、乌牛早、浙农117、安吉白茶等无性系良种茶为主,约占茶园总面积的60%。形成了杜桥、壶镇、三溪、大集、大源等5个茶叶产地小型批发市场,涌现出了杜桥、前金、大集、姓叶、东雅宅、清井湾等一大批茶叶生产专业村。2008年全县名茶产量1025吨,产值9620多万元,整个茶叶产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

3、蚕桑产业:现有桑园面积4万多亩,主要分布在东方、壶镇、大源、胡源、七里、新建、溶江等乡镇。在省“蚕桑西进”工程(我县是八个重点县之一)的带动下,该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有400多个村的近1.3万户农户种桑养蚕,年养蚕种7万多张,产茧6万多担,产值8000多万元。产业规模从1997年的全省排名第21位提高到第9位。县蚕业丝绸有限公司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仙都”牌蚕茧品质和价格多年来名列全省前茅。

4、食用菌产业:年生产规模在5500万袋以上,食用菌总产量4.2万吨,产值1.65亿元。主要集中在新建、舒洪、大洋等乡镇,形成了“仙都”、“山啦”、“风景山”等三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该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已实现周年化生产。新建笕川香菇市场是目前浙南最大的鲜香菇交易市场,出菇期日交易量达40—100吨鲜菇,通过市场中转,大量销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

5、蔬菜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87500多亩,总产量15.9万吨,产值达1.8亿元。主要有以高山茭白、黄花菜为代表的特色蔬菜,以黄瓜、四季豆、辣椒为主的山地反季节蔬菜,以及近郊大棚蔬菜。目前该产业呈现三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已有5个品牌的7个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认证,高山茭白和黄花菜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6、干鲜果产业:全县果园面积近91405亩,其中投产果园4.5万多亩,总产量4.6万吨,总产值达7200多万元。东魁杨梅、翠冠梨、仓方早生桃、红仙桃、玫瑰皇后李等一批特色名优水果市场知名度较高。先后组建了15家水果专业合作社,涌现出了南弄、蟠龙、仁岸等一批水果专业村。近年来,出现了水果产业与观光旅游、农家乐等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7、笋竹两用林产业:全县共有竹林面积14.3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有4.7万人从事竹产业,笋竹一产总产值达4100万元。竹制品加工历史悠久,共有竹类产品加工企业38家,年产值达1.4亿元,主要生产竹纤维、竹胶板、竹凉席、油焖笋等产品。

8、中药材产业:该产业主要受磐安辐射,集中在壶镇的白竹、雁岭等地。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约2.6万亩,投产面积1万多亩,总产值3000多万元。以草本药材元胡、白术、贝母以及天麻、米仁和木本药材山朱萸、厚朴、香茶菜为主,产品大部分销往磐安、杭州及北京、陕西等地。

二、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自然区域特点,以打造“浙中南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从主导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培育、服务体系建设、先进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和农民增收,走新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促进生产规模化。规模化、基地化是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基础,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乡(镇)强村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了该项工作的领导力度。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培育种养大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利用财政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业化扶持项目、农业科技项目等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进行重点倾斜,努力建设一批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经过积极引导,各个特色产业由点状发展逐渐向优势产业带集中,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的布局初步显现。如新建、新碧区块的畜禽养殖优势,大洋、东渡区块的高山蔬菜优势,东方、胡源区块的蚕桑优势,前路、大源、三溪区块的茶叶优势,新建、舒洪、大洋区块的食用菌优势等。

2、健全经营组织化。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我县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积极培育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推行订单生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4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共带动各类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超过15万亩。积极组建由农民参加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努力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农民在产业化中获得实惠。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星级评定规则、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整合、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组织成立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增强带动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5家,其中6家为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为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为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万多户。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农产品品牌,推行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商标注册、统一品牌经营。目前,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商标78只,制订农业类地方标准24项,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36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食品认证19个。

3、推进服务社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服务,而且随着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会化、网络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农民信箱”工程,扩大农村用户,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积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利用信息化成果开展网上营销。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专业服务。扎实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积极组织生猪、鸡、鸭、大棚蔬菜等种养大户参保,切实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制订并实施《县农资放心店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发展农资连锁经营,鼓励农资经营商提高服务水平,开展相应的配送和技术服务,加大对违法经营的打击力度,保障农资商品安全和市场平稳。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抓好专业市场整改。对笕川香菇市场、大洋高山蔬菜市场、杜桥茶叶市场等强化资金投入,提升销售能力。积极发挥在外创业人员的作用,大力培育营销大户,多渠道、多形式搞活特色农产品流通。积极组团参加省农博会等各种专业博览会,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加快生产科技化。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技术体系的通知》精神,适应优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了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队伍,确定县财政预算每年至少安排40万元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新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通过努力,目前我县已累计引进各类农产品新品种50个以上,提高了良种覆盖率;推广10多项农业适用先进技术,建设畜禽养殖、食用菌等5个种子种苗中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1.5万亩,推广总面积10.5万亩。高度重视与各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着力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建设了晨龙太空农业园、浙大农业科技园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探索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与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大学动物科学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开展了“麻鸭提纯复壮与技术研究”等5项生产性课题,并取得多项科技成果;将“家禽产业提升与发展”项目列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制订了“肉鸡、肉鸭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4个地方标准,建设了一批规模养殖场示范基地。同时,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培育种养能人和新型农民、现代农民,极大地提高了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三、县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1、发展规划不完善。当前,我县特色农业的基础依然薄弱,表现为基地分布散、规模小。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明确主攻方向,从而不断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产业总体竞争力。

2、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没有到位,责任农技员制度还没有全面落实,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存在青黄不接等问题。

3、龙头带动能力不够强。农业龙头企业辐射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带动。一些企业由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企业效益不高、实力不强。一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合作关系不紧密。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还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农户合作意识不强、个人信用度不高的问题。

4、要素投入不充足。与工业、服务业相比,社会资金、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不多,尤其是投资大项目更少。在财政投入方面,虽然近几年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有较大增长,但与现实需要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生产经营成本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同时,受制度制约,土地、水面、山林等生产要素流转不畅,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基地化生产的形成。

四、加快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加大调整力度,以彰显特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在现有的八大产业基础上,加快以畜禽养殖、茶叶、蚕桑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根据农业发展趋向,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产业定位,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产业优势突出、农民增收效益明显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1、立足资源优势,理清发展特色农业思路。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突出做好“稳、精、提”三篇文章。“稳”,即以农民自我发展为主,对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坚持稳定发展,努力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积极发展名特优稀品种,加强栽培技术研究,促进标准化生产,搞好配套服务。“精”,即做精传统产业。如土面、米仁、番薯、黄花菜等,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注重特色包装,着力打造产业精品,力求在包装、贮藏保鲜、加工等方面实现突破,着力提高产品档次。“提”,即针对茶叶、畜牧养殖和蚕桑等特色产业,要分产业研究发展规划,编制优势产业布局规划。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壮大龙头企业,打响名牌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使之成为有较大规模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2、坚持规划先行,明确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立足实际,集中力量抓大产业。深入调查研究,紧紧围绕打造“浙中南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定位,完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产业集中分布区域,明确今后发展重点。积极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调研论证,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在规划指导下,把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夯实农民长效增收的产业支撑摆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持之以恒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连片发展和规模经营,努力打造更加突出的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提高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3、强化宣传引导,鼓足发展特色农业干劲。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政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全力参与。政府要积极当好组织者和牵头者,及时总结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经验,大力宣传涌现出的典型事例,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切实把农民自主创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内在动力。以创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乡(镇)强村为平台,强化政策扶持,做好产业调整过程中的规划、引导和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完善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列入乡镇部门综合考核体系的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全县上下同走特色产业发展“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4、强化主体带动,增强发展特色农业动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拓展经营区域、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落实好农业龙头企业在用地、用电、税收、工商管理、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在资金、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积极吸引外来资本投资建设大项目,带动特色产业迅速做大做强。继续鼓励县内工商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扎实做好专业合作社星级评定工作,引导同类产业合作组织整合提升,着力培育组织健全、运行机制规范、与农户联系紧密、带动力强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实践,积极引导耕地、林地等生产要素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力求通过土地整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提供土地承包权、山林承包权流转中介服务,加快培养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农林场等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推动农业劳动者的专业化分工。

5、加大三农投入,优化发展特色农业环境。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和倾斜力度,大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康庄工程、土地开发和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千库保安、山塘除险加固、万里清水河道、小型农田水利等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村庄整治建设,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对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的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