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建立完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24 04:10:00

和谐社区建立完善调研报告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关键在党建。近年来,县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途径,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和谐社区,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必须不断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研究。

一、情况

县有4个社区,其中镇社区党支部成立于年,社区和向阳社区党支部成立于年,镇社区党支部成立于年。共有48个居民小组,26170人,4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217名党员。通过年2月换届选举,产生第三届社区领导干部24名,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党员11名,占社区领导干部总数的46%,大专以上学历有12名,占社区领导干部总数的50%。

班子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一是优化班子队伍结构。在社区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采取社区党组织、居民代表联名、本人自荐等方式公开推荐候选人,切实把那些“自身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优”的同志选进社区班子队伍。同时,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一批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到社区任职,弥补社区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二是抓教育培训,提高社区班子队伍素质。重视岗前培训,实行社区专职工作者岗前培训制度,定期邀请县委党校教师为社区领导班子授课,提高班子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提高福利待遇,不断增强班子队伍工作动力。目前,通过多方统筹,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福利待遇,实现社区居委会主任每月补助1200元,副主任、副书记每月补助1100元,委员每月补助1000元,且被列为逐步解决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的对像,营造了良好的留人用人环境。

党内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党内活动是强化社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度重视党内活动的开展,一是落实党内关怀机制。建立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倾听社区党员的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建立民情记录制度,各个社区党组织的支部书记、委员、党小组长都能及时收集、记录、整理所辖社区的生活困难党员、患重病党员和年老体弱老党员的基本情况。落实结对帮扶制度,社区党组织开展了“党员连心户”、“一对一结对互助”等党内帮扶活动,安排一些身体较好、热心公益的社区党员与本社区生活困难党员、患重病党员和年老体弱老党员结对子帮扶。二是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党员中广泛开展实施“六个一”工程,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献一个良策,做一件实事,献一份爱心,尽一次义务,做一面旗帜”的活动。开展“双向培养”工作,已有18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4名致富带头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三是发挥退休党员“三种优势”活动。发挥政治优势,老党员在长期革命工作中,政治立场坚定,适应力强,对孰是孰非问题具有一定洞察力,社区党支部请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教育、激励居民克服困难,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发挥技术优势,退休老党员来自不同行业、部门,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通过聘请当顾问、举办科普活动等动员他们将自己的专业技术奉献给社区居民;发挥威信优势,许多退休老党员在群众中都普遍享有极高的威望,在社区各种深层矛盾不断呈出的情况下,组织他们深入群众,以他们的政策水平现身说法,做群众工作,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五民”工程,成效明显。为使“为民、便民、富民、安民、乐民”工程落到实处。一是把帮助社区弱势群体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社区扶贫,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活动。在教育和鼓励下岗失业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同时,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家庭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登记造册,把贫困居民及时纳入低保对象。对有一技之长而无启动资金的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帮助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为鼓励残疾人再就业,社区党支部与县残联对残疾人进行就业培训,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通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和开发就业岗位等多种途径,将大部分待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等推荐到保安公司、超市、各大宾馆、酒店、菜市场、水果摊等就业,促进了社区再就业工作。同时,带领社区居民捐款捐物,扶助联系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二是社区党支部在抓党员服务工作中,开展“亮身份、做贡献、树形象”活动,推行“树一面旗帜、认一个岗位、献一计之长、作一份贡献”,“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当好一名联络员、带好一幢居民楼、帮好一家困难户、出好一个金点子、办好一件实事”等系列活动。设立党员服务点,把为民、便民等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任务,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针对社区居民来信来访反映环境卫生差、电视收视率差、社会治安乱、娱乐茶室操音过大影响居民正常休息以及城市居民低保等方面情况,社区党支部会同社区警务、环卫、爱卫会、电视台等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尽力协调解决。针对部分社区居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情况,深入走访调查,积极为符合低保条件的居民提供社会保障。三是以辖区内公安政法组织、综合治理组织和民事调解组织为主体,以社区全体党员为骨干,成立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积极开展治安维稳等活动,力争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四是充分挖掘社区资源,通过开办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室,组织秧歌队、腰鼓队、门球队、歌泳队、书画兴趣小组等,广泛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以租赁、协调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如向阳桥头摆时对歌点和生态走廊的民族歌舞活动点等实现天天有活动,晚晚有歌舞,月月有晚会,精湛的表演活动及浓郁的民族乡土文化气息,娱乐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制度建设得到加强。由于社区成立时间不长,各项制度不健全,“两委”职能不清,职责不明,工作被动,社区党支部结合社区工作特点,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制度,民情恳谈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等规章制度,推进了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为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社区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紧密联系社区实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党员学习培训月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党员政治理论素质和生产生活技能。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点,积极主动联系流动党员,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流动党员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问题

近年来,社区工作机制、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得到不断创新,创新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得到不断增强,但存在的困难问题不容忽视:一是社区功能定位不准。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社区的部分社会职能不清。二是社区班子队伍、党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缺乏活力,作用发挥有限。由于社区人员结构复杂、情况特殊、流动性大,社区办公条件有限,党组织组建时间不长,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党员年龄较大、知识水平低、身体状况较差,加之原来社区干部队伍培养教育、选拔使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社区班子队伍、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工作被动,作用发挥有限。三是社区职能拓展不力,服务力量薄弱,组织覆盖有限。由于社区工作投入不足,条件有限,人少事多,造成职能拓展不力,为人民服务水平不高,覆盖和影响有限。四是社区组织协调作用有时难以发挥。在组织协调社区活动中,对如何整合资源,加强“结对帮建、共驻共建”方面深入不够,探索研究较少。存在社区开展活动的热情较高,而不少行政级别高的驻区单位参与意识不强,表现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个别单位不支持、不配合。此外,社区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沟通,或是单纯要求驻区单位做贡献,而忽视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作用也一定程度存在。五是社区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对如何协调和理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问题,地方一级党委政府思考不够,探索研究不够。对社区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比较重视,而对社区居委会民主自治工作,从宣传力度、培训教育,到具体指导都显得不足。有的社区党组织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党领导一切”的做法,直接指挥、干预社区自治组织工作,甚至包办代替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由于社区工作规范化建设滞后,职责不清,有的社区党组织把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混为一体,结果辛辛苦苦做了许多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的具体工作,而忽视了社区党建的本职工作。此外,个别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相互脱节,各干各的,不能形成合力。六是社区办公设施建设滞后。办公设施是正常开展社区工作的基本物质保障,由于财政困难,社区建设投入有限,当前办公设施满足不了社区工作新需要。目前,除了镇社区有两间共计25平方米的办公室外,其余社区都没有办公场所,都以租赁其他单位房屋、场地等形式办公、活动,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开展。

三、对策

要按照“抓队伍、打基础、抓薄弱、促整体、抓活动、上水平”的基本思路,从搞好社区服务、保持社会稳定出发,切实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社区党员思想政治和组织作风建设,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抓班子。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党员干部中公开选拔、优秀大学生中招录,从乡镇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中委派、选派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力度,把哪些德才兼备、熟悉社区管理、务实廉洁、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同志选拔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岗位,改善领导班子队伍结构。同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统揽全局和构建和谐能力。对那些闹不团结、软弱涣散、没有战斗力的社区“两委”班子坚决予以整顿,对经整顿后没有起色的班子坚决予以调整。创新社区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建立人才库,有目的、有计划地发现好、培养好、发展好社区后备干部。

打基础。切实加强社区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夯实基础,为正常有序开展社区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一是抓住关键,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出台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健全县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责任目标和评议考核制度。各社区党支部要积极主动向联系点领导汇报工作,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二是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支持氛围。宣传部门对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给予舆论宣传上的支持和引导,在报纸、电视上开辟专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重大意义,适时报道宣传建设工作中的正面典型,为加快推进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支持氛围;三是提高认识,保障建设资金投入,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从政治、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社区党建工作,把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上升到“一把手”工程。落实县财政解决一点、县级管理党费拿出一点、乡镇负责一点、社区筹集一点“四个一点”筹集建设资金措施,同时,积极协调,通过开展创建“党建之友”活动,鼓励驻区单位、经济实体等参与支持“结对帮建、共驻共建”,拓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建立由县委组织部领导,县民政局牵头,各乡镇党委具体负责实施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社区党组织硬件设施建设;四是以点带面,重视典型示范点建设。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在近期内全面开展社区党组织硬件设施建设不现实,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做好重点部位示范点建设,一方面保证资金集中到位,另一方面积累建设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抓薄弱。抓住社区志愿者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及社区工作机制体制建设滞后的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从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中,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贤任能,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把志愿者队伍培训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增强他们服务意识,提高他们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和发展社区的能力。二要加强制度创新。社区制度创新,是社区工作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在充分考虑社区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制度、监督制度、选人用人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创新,通过制度创新,突出社区党组织政治上的主导作用、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工作上的服务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积极行使对社区重大问题的决策指导和把关职能作用,增强对社区群众组织的引导、组织、协调功能,拓展对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规范理顺社区班子之间的关系,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促整体。社区工作能否整体推进,关键在于是否正确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上级党委、政府,驻区单位、经济实体、社区党员群众等各方面诸多关系,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驻区单位、经济实体等的参与,是社区工作整体推进的重要保证。具体工作中,一要县委对驻区单位等参与社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驻区单位有责任有义务配合所在社区开展工作;明确要求驻区在职党员应积极参与所属社区工作和努力完成交给的各项工作,地方一级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要有相应的检查和督促,并与党员干部的考察工作相结合。二要拓展职能,关注民生。在深入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断拓展社区工作职能,从一切为了社区群众、依靠社区群众出发,通过“五民”工程,开展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扩大党对社区各项工作的覆盖和影响。三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思路。加强协调机制建设,把社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放在“结对帮建、共驻共建”上,整合利用社会各类资源,主动协调落实帮建共建项目,主动上门寻求参与支持,主动配合进行整体规划,要把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思想政治建设、班子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环境优美的生活共同体,使“结对帮建、共驻共建”真正成为促进社区整体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抓活动。一是进一步抓好社区党内活动。根据需要不断创新社区党内活动机制,加大党员管理教育力度,落实党内帮扶机制,积极为社区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办好事解难事,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党内环境,以党内关怀引领社会关怀,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二是开展好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转变作风、强化责任、扶贫帮困、共创和谐为目标,围绕居民群众的需求,组织辖区在职党员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法律咨询、劳动就业、计生生育、低保优抚政策和残疾人康复等社区服务活动,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进一步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社区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抓创建活动。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充分整合利用,根据社区实际,社区优势,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法律知识进社区”、“献一个良策,做一件实事,献一份爱心,尽一次义务,做一面旗帜”及“社区楼道一家亲”等主题实践活动,创建和谐文明社区。

上水平。一是社区班子队伍建设要上水平。班子队伍是推进社区整体工作的关键力量,高水平的班子队伍,必定有高效率的工作局面,软弱涣散、满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班子队伍,将严重制约社区工作的开展。社区班子队伍建设上水平,要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拓宽社区班子队伍来源。要把班子队伍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抓实抓好。要以超前的眼光发现好、培养好、发展好班子队伍后备人才。要创新激励约束机制,规范管理。通过“四要”建设好一只结构合理、政治坚定、素质扎实、作用突出,善于开拓创新,勇于承担责任的高水平班子队伍。二是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要上水平。把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纳入行政预算,加大补贴力度。把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把建设的成效纳入考核县、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同时,创新投入机制,以“结对帮建、共驻共建”为载体,统筹协调社区活动场所建设,高水平、高标准打好夯实这项基础工程。三是社区服务活动要上水平。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平安创建、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就业再就业、低保救助以及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子女入学、党员管理等工作,做好组织领导、协调配合、关心帮助等工作,热心解决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劳动力、待业等群体的就业再就业问题,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看病就医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通过开展“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拓展社区工作职能,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四是创建活动要上水平。以服务群众为目的,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构建和谐为基础,以文明建设为载体,大力创建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