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之花绽放晚会致辞

时间:2022-11-22 04:29:00

党建之花绽放晚会致辞

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今晚能站在北大的讲台上,与大家一起交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是无数学子学者向往的圣地,今天能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要感谢中国科社民经社委、北大之江发展论坛的热忱邀请,给我提供这么一个机会。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建之花必将在非公企业里绚丽绽放”。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讲。

一、在非公企业里建立党组织,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非公经济领域不断扩大。加上“非公36条”的颁布实施,又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我这里有一组统计数据,能说明这个问题。大家知道,非公经济里比重很大的一块就是民营经济。根据《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统计,截止2005年底,中国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经由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65%左右,占到了GDP的大半江山。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企业群体,民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民营经济解决了中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半,解决了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的80%以上;它提供了中国税收的约1/5、提供了地县税收的1/2以上。

像温州更是如此,温州非公有制的工业产值占了全市工业产值的96%,上交税收占了75%,从业人员占了80%,创造的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98%以上。非公经济在温州当之无愧地成了发展的主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

从全国来看也好,从温州来看也好,对于我们党来说,必须在非公经济领域中高举党的旗帜,不能让这一领域成为游离于党的工作之外的空白地带。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作为一个执政党,要使党的力量有效地渗透和占领非公经济领域,增强党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必须在企业里建立党组织,发挥好党组织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在非公企业得到贯彻落实,才能不断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而不断增强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简而言之,从我们党自身的角度来看,要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非公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

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党建是非公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上面第一个问题里,我们从执政党自身的角度,讲了党在非公企业里建立党组织并开展工作的必要性。

那么,问题的另一方面,也就是,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里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非公企业对党建工作是否具有天然的接纳性呢?党建在非公企业里有没有生命力呢?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讲必要性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第二个问题就是讲可能性了,也就是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里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了。

那么,究竟有没有可能性呢?下面,我们试从企业管理这一个角度来切入,来分析是否具备可能性。

大家知道,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法人治理结构。那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来说,是不是有了法人治理结构就足够了。当然,回答是否定的。没有法人治理结构,自然缺乏科学管理的前提。但是,有了法人治理结构,也仍然有一个如何把企业内部的各个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调动起来、协调起来的问题。

建立各种机构、制度,是调动和协调各个要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人来说,制度只能规范人的最低限度行为,只能给人们划定一个不能越过的底线,违反这个底线不行,但在这个底线上面,制度是没有办法的,制度是难以起作用的。对于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些非物质因素,人们通常说的“软件”,如对企业的价值判断,对企业基本理念的认同,由认同而产生的自觉的服从、创新的冲动、团队的精神等,制度是无能为力的。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实现、来解决。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两大支柱。企业制度主要是抑制人性恶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主要是引导人性善的一面。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形成的具有凝聚力的、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表现,而且这种价值观是全体员工认同的,并且是融化在员工的思想中、凝结在员工的血液中、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

讲到这里,我们实际上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企业文化管理如此之重要,那么在企业里究竟由谁来牵头抓总负责这项工作呢?是由企业主?还是由企业行政管理层?还是由企业工会组织?或者其他什么组织?还是由企业党组织?在众多的答案中,只有唯一的答案,那就是企业党组织。

因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充分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就是想方设法形成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这个全体员工既包括企业主、又包括行政管理人员,还包括普通员工。而这方面恰恰是党的工作的传统和优势。党组织做这方面的工作比企业主、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合适,更具有优势。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三、党组织在非公企业里发挥好作用的关键是确立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认同基础的工作目标

第一个问题讲的是必要性,第二个问题讲的是可能性,那么第三个问题讲的是可行性。可能性与可行性实际上差不多,只是从不同侧面讲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讲企业是否具有接纳党建的客观条件,这个是从客观层面来讲的;而这个问题主要是讲党建工作应该怎么做,才能为企业所接受,这是从主观层面来讲的。

可以说,温州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践,比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家知道,温州是最早出现非公企业的地方,同时也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起步最早的地方。早在1987年8月,我们温州瑞安振中工程机械厂就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这在全国也是最早的之一。从那时起到现在,温州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已经整整经历了20年。20年来,温州市委着力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到2006年底,全市已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3550个,党的组织覆盖1.5万家非公企业,非公企业党组织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非公企业党员总数已达3.1万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20年,是比较辉煌的,也是备受关注的。2000年5月,同志在江浙沪考察时,专程到温州进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2001年5月,同志在温州考察时,对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温州非公企业党建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工作基础应该非常好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应该是很强了。然而,事实并没有像我们想像得那么好。2005年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温州市委组织部对50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企业主和职工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表明,认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一般”的占59%,认为“差”的占9%,认为“好”或“较好”的,仅仅占32%。这些数字还是比较乐观一点,那些认为“好”、“较好”的,如果从高标准来要求,其实有些也只是“一般”的。

然后,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发现,虽然很多非公企业都普遍建立了党组织,但只有少数企业的党组织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大部分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得都很一般,只是停留在过过组织生活,抓抓党员教育管理这个层面。那么,我也问一些企业主,“你对党组织工作支不支持啊”?既然我去调研了,这些老板都跟我讲,“那我们很支持的”。(你如果说他不支持,也是假的,确实也比较支持)。接着,我问他,“那你怎么个支持法呢”?他就跟我讲,“刚好前段时间清明节,党委组织党员出去扫烈士墓,我给他们报销车马费,回来以后请他们吃顿饭”。我听听,这倒也是支持。我再问他,“企业里有党组织好不好”?他会说,“好啊,当然好啦!”我继续问下去,“哪里好呢”?他说:“有台风来,党员都冲在前面,抢救保护企业财产,我们这些党员都是骨干,加班加点都很听话”。接下去,我问企业主,“那么支部书记在做什么呢”?他们跟我讲,有的在车间里面,有的是在管传达室。

真正问下去,我感到不是很好的滋味。你说传达室重不重要,当然很重要。但是,你说,党的一个书记在管传达室,你说党组织的地位高不高呢?肯定不高。这就说党在企业里影响力是很低的。那么,如果说有点影响力,那只是党员个体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员通过个体的作用,为我们党争了光。那如果说企业主支持的话,他也无非稍微给点经费、提供一些活动场所而已。总的讲,我们感到,企业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有点像“党员俱乐部”的状态,几个党员有地方过过组织生活,一个月或两个月大家坐起来学习一下,大家把心里话掏出来讲讲。这与当初在企业里建立党组织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为在企业里建立党组织不是最终目的,党组织有效地发挥作用,增强我们党在企业里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是我们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

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分析之后发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企业主、党组织书记和企业职工这三个党建主体,在思想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首先,企业主一直以来对党组织就心存疑虑。大家知道,非公企业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出身不好,刚开始时,有的企业主当时出于政治安全的需要,希望戴顶“红帽子”;到了后来,有的出于提升企业形象的考虑,希望建立党组织,比如,一些企业当时跟人打交道时,明显感到,企业有党委,人家就愿意跟他签合同,觉得他这个企业比较正规,信誉肯定好。再一个,随着非公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各级党委就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党组织,这时即使有的企业主不是很主动要建,但由于地方党委有要求,他们也愿意接受。他们这样接受,更多地是出于对党的“感恩”思想,他们认为,企业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党的政策好,是党的政策造就了他的企业,造就了他的今天有这么多财富。基于这种对党的感恩心理,企业主才支持配合党在企业里建立党组织。

说句实话,大部分企业主心底里对党组织仍然是有疑虑的,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接受党组织,有少数还有排斥心理。这是企业主的心态。

其次,企业党组织书记也存在很多困惑。

由于长期受到“左”的影响,有的党组织书记认为非公企业主是剥削者,如果党组织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话,就等于帮助企业主赚钱,就等于帮助企业主“剥削”,所以不敢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

另外,对于党组织在企业里怎么开展工作,我们上级党组织也缺乏有力的工作指导。从现有的有关规定看,更多的是要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比如,我们党章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从这个规定中,感觉到“政治核心作用”提得比较笼统,比较模糊,不好操作,党组织不知道该怎么发挥作用。有些党组织书记说,“我们这些是很具体的,你最好教我12345,光教我起到政治核心作用,我怎么做才能体现政治核心作用呢?心里没底啊!”

而党章里一段话提到“监督”这一词,多少会让人联想起非公企业出生不好,并且或多或少有偷税漏税等不良行为。给人感觉,好像非公企业天生就是行为不良,我们党组织要加强监管,不能让他出问题,这样一来,企业主就感到缺乏信任感,你们党组织在我这里具体干些什么也不清楚,看看党内有些规定,对我不是很放心,这样会在心理上形成“对立”,这样让企业党组织书记感到很为难。

我们再来看看企业职工。职工在企业里打工的目的主要是赚钱养家糊口,在党组织没有什么地位的情况下,他觉得在企业里党组织说了也不算,是企业主说了算,所以他对党组织失望了。你在那里做工作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参与态度也不积极。

总的一句话,党组织作用发挥之所以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党组织的工作得不到企业主和企业职工的支持。如果要想党组织在非公企业里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提出一个明确、科学、合理的党组织工作目标,并且这个目标还必须得到企业主和职工的共同认可。

同志们都知道,党组织、企业主和职工这三个党建主体都有自身追求的目标,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企业主追求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职工追求的目标是自身福利最大化,党组织追求的目标是加强自身的建设。

如果党组织把企业主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党建工作目标,完全站在企业主一边,企业主倒是支持了,但它就变成了企业主谋求自己利益的工具,这个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符合的。

如果党组织把职工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完全站在劳动者一边,这样一来,党组织等于是工会组织了,反倒证明党组织的存在是多余的。同时,党组织也不可避免地站到了企业主的对立面上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肯定不支持,企业主不支持党建工作就没法开展,你徒有一腔热血也是空的。

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党组织仅仅站在上述三者中任何一者上,在企业里都是无法生存的。

我们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企业主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是加快企业发展,把蛋糕做大。企业职工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前提,也是加快企业发展,把蛋糕做大。而实现企业加快发展,把蛋糕做大,必须要把企业内部搞得和谐,把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都激发出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可以看出,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发展,一个是和谐。而这两个词实际上也是我们党组织要追求的。党组织的落脚点也是推动非公企业发展充满活力,内外关系和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这三者的价值取向,完全可以在异中求同。企业主、职工和党组织三方价值取向的共同之处,就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认同基础。

党组织工作目标如果能建立在这个共同的价值认同基础之上,就能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就能形成合力。

因此,温州在党建工作实践中提出,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就是应当符合“三个要求”:第一是,服从党的要求,即企业党组织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忠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党的意志,并依此来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个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共产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如果你工作的努力方向不是为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是另外搞一套,那么要你这个基层组织干什么呀?你还叫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吗?所以,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忠实地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二是,必须符合企业主的要求,即符合企业主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

第三是,必须符合企业职工的要求,即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

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只有符合这“三个要求”了,才能得到企业主和职工的拥护,党组织才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

按照这三个要求,温州市委明确提出了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并对“活力和谐企业”作了这样的定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发展充满活力,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合理的匹配,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第二是,内部关系融洽,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这里的企业内部人员,包括企业主与管理层之间、管理层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

第三是,外部环境友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企业与自然环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活力和谐”企业的内涵,就会发现,它的内涵定义已经包容了企业里的许多价值目标。

一是完全符合党中央的战略要求,活力体现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和谐融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目标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大战略思想在微观层次的反映,在企业层面的落实。

二是完全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不断提高,最终企业利益得到实现。

三是完全符合职工的利益追求,企业发展快了,蛋糕做大了,职工的福利也就增加了。同时,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有一系列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载体,大部分都与构筑内部和谐、关心职工福利、满足职工正常精神需求等有关。

所以,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党组织的工作目标,三方面都能接受。

从温州两年来的实践看,党组织围绕“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开展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各方的思想困惑,把过去非公企业中“斗争较劲的三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抓党建工作的合力。

首先,企业主的思想疙瘩解开了。不少人从过去对党组织不接受或勉强接受,逐步转向自觉接受,并且发自内心地支持党建工作。一些企业主讲,从活力和谐企业的内涵看出,它本身就是我们企业主想做的,既然党组织目标这么明确帮我做,我为什么不支持啊!为什么不配合呢?我太高兴了,求之不得啊!所以,企业主从原来的怀疑、观望到现在的支持、配合党组织工作。过去那种“要企业抓党建”的被动局面,逐步向“企业要抓党建”转变。

其次,企业党组织书记的思想“包袱”卸下了。一些企业党务工作者也很有感触,他们说,过去在这里做党务工作,感觉不自在,说话的底气不足,工作的腰杆不硬。那么,现在认识到,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企业发展服务,不是做帮助企业主剥削的“帮凶”,而是身体力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就更加放手了,觉得气更顺畅了、干劲也更足了。

三是,企业职工对党组织也更加拥护了。因为抓“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以后,企业党组织的地位明显上升,很多企业管理层把有些职权交给党组织去做,比如,人事管理等等。这样,企业也体现了党管人才,企业里要提干,都由党组织去考察、去推荐,向董事会推荐,这样一来,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地位就上升了,职工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表达自己政治上进步的愿望。

四是,地方党务机关像我们市、县组织部门等,也找到了工作着力点。因为有了“活力和谐企业”这么一个具体的抓手去抓非公企业党建。原来,我们各地各个企业都在探索,工作载体“五花八门”,一会儿提“党员快餐制”,一会儿提“党员人才工程”,很多的载体,这些都很好,也很有效。但总的让人感到,抓工作缺乏一个总的抓手,一会儿提这个,一会儿提那个,不知道到底该抓什么,使不上力。现在,我们提出把“活力和谐企业”作为党建工作总的目标,也同时作为一个总的抓手,这样就会从工作上形成合力,会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这样一个抓手,这两年来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实践证明,“活力和谐企业”的目标定位是准确的,是科学的,也是合理的,已经被企业各方普遍接受。

四、党组织在“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前面,我第一个问题讲了必要性,第二个问题讲的是可能性,第三个问题讲的是可行性。那么,第四个问题讲的是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不可或缺性。

现代企业要想“更上一层楼”,做大做强做长,必须要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必须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职工的迫切愿望,更是企业主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

那么,有的同志会问,“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确是非常重要,但是企业主可以去做?企业行政管理层也可以去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党组织牵头抓总去做这项工作呢?与企业主相比,与企业行政管理层相比,党组织在这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企业里任何组织、任何人所不可替代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这里简单讲讲,有这么五个方面。

第一,党组织具有政治引导、组织保证的独特优势。

我认为,政治和经济是一对孪生兄弟,世界上没有一个能离开政治而独立运行的经济。即使像美国自我标榜政经分离比较彻底的国家,其企业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政治的影响。比如,我们中美政治关系好时,美国在中国企业的生意就好做。反过来,生意就难做。你说,这个不是受政治影响,是什么啊!再一个,以前,美伊关系好的时候好多石油公司都发了财;美伊关系一搞僵,这些企业就糟糕,就会面临厄运了。当然,这个是国际层面的政治。在美国国内,企业也是受政治影响的。那么,在中国尤其如此,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企业,如果不懂得中国的政治气候,不了解中国的政治生态,你想要办好企业是不可能的。

在非公企业政治航舵的把握上,党组织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能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治引导和组织保证。因为企业党组织本身就是在中国执政的共产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它的基本职责就是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它可以在第一时间里把中央的最新精神传达到企业,能旗帜鲜明地向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让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深入人心,确保企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党组织具有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独特优势。

我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党组织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温州有一家企业2005年接到一份外贸订单,这是企业老板亲口跟我讲的。当时时间要求很紧,刚好这段时间是农历年底的时候,因为国外没有春节,只有圣诞节,他们圣诞节老早过完了就要求拿货了。当时企业厂部要求职工留下来加班加点,而前几天已经加班加点,已经很累了,最后还是不能放假,春节还回不了家,职工就闹了,当时老板就非常着急。这个时候,企业党委站出来做工作,党委首先向全体职工充分说明完成这批订单,对于企业的信誉、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并号召共产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带头,党委还要求企业工会和共青团、妇女组织通过各自的渠道共同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与此同时,党委还积极与企业主、企业行政积极协调,合理安排和调度好生产任务,最终圆满解决了这个事情。

再举个例子,温州是个台风多发的地方,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当台风来的时候,企业往往需要抗台抢险,这时候往往需要号召职工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保护抢救企业机器、设备,这个时候如果由企业主去发出这个号召,职工心里感到不舒服,感到别扭。因为这个企业是你企业主的,企业主为了自自己财产,说同志们冲啊!去保护啊!而让我去冒险!职工这种感觉就会很差。而党组织发出这个号召,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第三,党组织具有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

大家知道,当前,非公企业处在各种利益关系交织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企业内部矛盾的发展成为冲突时,必然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最终会影响经济效益,影响职工的福利待遇。

譬如,就普通职工这个群体而言,他们之间也会有矛盾冲突,因为像温州现在有的企业有上百号人、几千号人,他们都来自于五湖四海,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等不完全相同,还有差异,这就在职工群体之间会产生一些矛盾,严重时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个个小团伙,甚至帮派。这些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一位企业主跟我讲,有一次哪个省跟哪个省两帮人吵起来、打起来,根本没法生产,当时如果不依靠党组织,他就根本没办法处理。化解这些非正式组织干扰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正式组织的活动,发挥正式组织的作用,放大正式组织在企业里的声音,让正面的声音盖过那些杂音。党组织就可以扮演这样一种正式组织。

再譬如,企业主和职工劳资之间也常常会发生矛盾。党组织在化解劳资矛盾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这是因为党组织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他既不是资方利益的代表者,也不是劳方利益的代表者。他是全体员工根本利益的维护者,这里的全体员工包括企业主、管理层、职工。当企业出现劳资关系矛盾时,代表资方利益的企业主和代表劳方利益的工会由于都是当事人,靠他们自身有时候很难解决问题,也很难协调。而党组织除了企业主和职工的利益之外,没有自身的利益,其角色比较超然,在协调、处理企业主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矛盾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四,党组织具有集聚人才、培育人才的独特优势。

非公企业要做强做大,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由于历史或者是现实的原因,知识分子或者其他人才往往更加愿意聚集到党的旗帜下面,而不是聚集到某某哪个人的下面。企业的人才在实现了温饱之后,往往追求精神生活,政治上要求进步,而党组织就是他们实现自我追求的最理想的组织。有些文化层次比较高的职工在赚了钱之后,就会追求一点精神生活,想有点自我实现感,那么,他就想加入党组织,然后通过我们党推荐干部、一层层培养他。他就感到,即使不在这个企业党组织,到了其他企业,作为党员,照样是响当当的。与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精英一样,党员也是企业里的精英人才。所以,他们认为聚集在党的旗帜下,比聚集在某个人下面更有前途,这样党组织就具有聚集人才的优势。

第五,党组织具有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的独特优势。

企业里有工会、共青团、妇女等各种组织,这些组织靠企业主、靠企业行政管理层是很难进行力量整合的。而党组织有这方面优势,因为党章规定,党组织是可以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的,那么通过党组织来整合企业里各种组织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我们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其中一个基层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资源,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比如说,企业与周边村居有点矛盾,怎么办?这时,由企业党组织出面,与企业所在地的村居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矛盾就好解决,而且有问题还可以找上级党委,帮助协调。这就是我们党的组织资源。而这一点,作为企业主,是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做到的。

正是因为党组织拥有这五个方面的独特优势,才决定了党组织在企业里具有不可或缺性。从温州的实践看,由党组织牵头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确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浙江的民营经济是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非公经济天生的敏感性和灵活性使它们在市场经济中大展手脚,而党建工作则因它的活力、和谐的独特魅力,更是让非公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温州一位企业家曾经说过:党建是企业最实的投入、最大的财富、最好的资源、最亮的品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学们,企业家朋友们:

最后,我想用四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第一句:非公企业党组织朝着“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方向努力,企业主肯定会欢迎,职工必定会拥护。

第二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里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第三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里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第四句:党建之花必将在非公企业里绚丽绽放!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