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环境构建经验交流

时间:2022-06-13 01:19:00

执法环境构建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我们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总体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大局理念、法制理念与和谐理念,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部门沟通,不断创新内部机制,积极构建内和外顺的执法环境,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与工商事业发展的同步共赢,有效提升了社会地位,提高了监管效能,塑造了良好形象。

一、强化大局理念,在服务发展上做文章,促使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紧扣发展才能与地方政府形成“共同语言”,唯有服务为先才能为执法创造良好空间。为此,我们着力强化大局理念,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自身职能,使工商工作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合拍。

(一)靠积极作为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坚持执政为民、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的原则,主动把工商工作融入党委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围绕食品安全监管、百姓消费维权、打击传销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努力维护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有作为中争取有地位。4月份,针对社会反应强烈的“地沟油”问题,我们果断出击,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食用油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取缔“地沟油”黑窝点2个,查获“地沟油”1000余公斤,及时消除了社会负面影响。市委书记王培廷同志为此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以工商部门为榜样,积极参与查处“地沟油”整治行动,为群众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二)靠有效沟通争得党委政府的理解。面对复杂的执法环境,我们切实增强整体意识,自觉将工商工作置于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通过主动汇报、广泛沟通,以党政部门作后盾,积极树立执法权威。凡重大案件和集中处罚的案件,及时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交底”,争取重视与理解,有效减少执法阻力。在违法广告整治、打击传销等专项执法工作中,主动与市委宣传部、市综治委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建立了“政府领导、分工负责、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监管机制,对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复杂案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确保案件及时查处。上半年,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针对媒体广告泛滥的实际,先后3次召开由卫生、药监、广电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明确各自职责,限期予以整改。通过综合整治,全市新闻媒体广告违法率明显降低。

(三)靠打造亮点获得党委政府的肯定。为了增加工商机关在党政领导心目中的砝码,我们在执法和服务工作中,还十分注重发挥职能潜力,在公司上市、股权质押、品牌建设等方面,积极打造工作亮点,并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工商机关协发税务登记证业务,切实加大了税源控管力度,有效杜绝了偷漏税现象。上半年,全市共协发税务登记证7973户,这一做法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新华社专题予以刊发。积极的作为、创新的工作为我们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3月17日,市纪委专门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在我局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我们规范自身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二、强化法制理念,在借力造势上下功夫,推进单打独斗向整体协作转变

依法行政是工商执法的根本要求,取得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作,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是确保工商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为此,我们着力强化法制理念,坚持以建设“法制工商”为目标,积极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变单打独斗为整体协作,借助外力为工商执法工作提供支持,排除干扰,杜绝隐患。

(一)实施“三定一通”,切实加强与人民法院的联系。“一定”,就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与市区两级法院每季度召开一次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交流行政执法状况,探索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二定”,就是定期开展执法调研。根据工商执法的难点和焦点,确定调研课题,市局法制科长与中院厅长一道深入县局和工商所召开座谈会,实施法制调研。通过调研,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形成具体的指导意见,为基层执法提供了有效依据。“三定”,就是定期开展案件评审工作。年底组织由中院领导、法官和各县局法制科长参加的案件评审小组,到各县局开展案件巡回评审工作,现场解决基层处罚程序不规范、证据不充分及适用法律不准确等问题。“一通”,就是随时保持信息沟通。遇到重大复杂案件,积极加强与法院的沟通,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强化“三项合作”,积极争取公安部门的配合。一是强化移交合作。在移交案件过程中,我们与公安机关达成默契:对涉嫌的犯罪案件双方事先进行沟通,确认需要移交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根据自身职能,随时将社会危害较小、构不成刑事犯罪的案件移交给我们。这一做法,既减少了移送环节中的扯皮现象,提高了执法效率,又降低了执法风险,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嬴。今年上半年,我们先后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4件,接受公安部门移交案件6件。二是强化取证合作。为破解“两虚一逃”等案件查处过程中面临的银行取证难题,我们与公安机关达成执法协议,确定此类案件统一由公安部门出面协助取证,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工商执法阻力。三是强化安全合作。为了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群众抗法事件,确保执法安全,我们还邀请公安机关人员驻场协助办案。目前,全市有两处县级局设立了由公安人员进驻的工商派出所,在公安部门强制措施的保障下,拒法抗法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三)突出“事前预警”,不断增进与检察机关的沟通。一是突出警示教育。为了严防职务犯罪,实现安全执法,我们每年都邀请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结合工商实际,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警示讲座,讲解执法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时刻绷紧依法行政这根弦,严格把握执法尺度,自觉做到不踩红线、不闯红灯。二是突出解决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了降低执法风险,保护执法人员,我们与检察院进行多次沟通,对商业贿赂、“两虚一逃”、非法经营等案件移送标准进行了严格明确,对初犯、违法情节较轻、违法金额达到移送标准,但无社会危害后果的,原则上作行政处罚,不移交;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实行事前预警,及时移交。

(四)狠抓“事后监督”,主动接受法制部门的指导。为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避免乱检查、乱罚款、乱扣押等问题发生,我们还与市政府法制办密切联系,共同在社会各界聘请了40余法制义务监督员,全程参与工商的执法、执罚及听证工作,在工商部门与当事人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深入开展执法监督,工商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社会形象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强化和谐理念,在机制创新上寻出路,实现严格执法与理性执法兼顾

坚持严格执法与理性执法相结合,在及时查处严重违法行为的同时,切实维护尊重私权、保护人权,体现“执法民主”,是工商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为此,我们着力强化和谐理念,从优化系统内部执法流程、加强管理对象教育疏导入手,积极推进规范化和人性化建设,营造了和谐的执法环境。

(一)立足“两个统一”,努力推进规范化建设。一是统一受理分流案源。12315申诉举报信息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案源之一。为切实解决各县局申诉举报工作中存在的分头受理、推诿扯皮等问题,提高执法效能,我们对市、县、所三级网络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市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在受理投诉中的主导地位,将全市范围内所有申诉举报案件统一整合到市局的投诉平台,并与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等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有效对接,按部门分工实行多个窗口有序分流。为了提高申诉举报办理效能,我们还优化了内部工作流程,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快速处置和限时办结机制,对涉及具体业务的普通投诉类信息,通过业务软件设定了办理时限,实行限期办结提醒;对涉及信访稳定的热点类信息,统一纳入局机关政务督查内容,实行全程督查,跟踪办结,促进申诉举报案件及时依法调解和行政处罚落实到位。二是统一明确岗位职责。为了确保执法过程中,每位干部能够在其岗尽其责、在其位谋其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我们专门制发了《职业风险防范管理手册》,以具有行政执收权、行政检查权、行政处罚权、行政许可权的岗位及其工作环节为重点,确定了83个岗位职责风险点,明确了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认定标准,使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明白哪些是高压线,碰不得,哪些是警戒线,要注意,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努力提升整体执法水平。

(二)创新“三项机制”,努力推进人性化建设。一是实施合理裁量制。针对部分同类型或性质相似的案件做出的处罚标准不一、处罚幅度畸轻畸重等问题,我们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坚持宽严相济的执法原则,对违法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以教育引导为主,实施预警措施,利用行政告诫的形式规范当事人的经营行为;对违法情节严重、必须予以行政处罚的案件,严格掌握法律适用和处罚幅度,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确保案件处罚得当。同时,通过严把立案、案件核审、执法监察、案件回访、责任追究等五个关口,合理压缩办案单位和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切实做到“一个标准对外”、“一把尺子量到底”,极大地提高了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二是推广说理式执法文书。为了融洽工商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了理性执法的理念,强调以理服人,在全系统推行了说理式执法文书制度,统一制订了“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要求办案机关在处罚决定书中正确规范表述执法过程,富有人情味地增加说理内容,即:说清事理、讲清法理、明确情理,正确阐述实施自由裁量权的理由,将处罚决定书变为当事人能够接受的一张“明白纸”、一份法律法规宣传单、一纸合理裁量说明书。三是实行“赠一法”、“上一课”。根据违法当事人法制意识淡薄的实际,我们将执法办案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当事人实行“赠一法”、“上一课”。“赠一法”,也就是在送达处罚(听证)告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赠送一份相关法律文件,让当事人对照法律条文,便于陈述、申辩;“上一课”,也就是每年集中一次对本辖区被处罚的当事人进行培训,实施再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当事人的守法意识。“赠一法”、“上一课”普法模式的推行,在教育当事人的同时,增强了工商部门的执法威权,实现了依法行政与文明执法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