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民事执行联动机制构建之考量

时间:2022-07-11 07:44:00

对我国民事执行联动机制构建之考量

“执行难”问题是当下经济有序发展的绊脚石,执行难,其成因复杂,不能仅靠法院单打独斗解决难题。通过建立实施执行工作社会联动机制,使“执行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从而维护司法权威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制裁不守信用者,有力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使市场经济有序发展,推动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执行难社会联动信用机制法制完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很多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问题日益凸现。“执行难”一词也成为了人们对大量生效的民事法律文书长期得不到执行的生动描述。在利益的驱动下,如吸附在社会经济机体上的毒瘤般的“老赖”们,肆意地违反着诚信的原则,机会主义行为犹如潘多拉魔盒放出的魔鬼,吞噬着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甚而影响着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相当数量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如期执行,使人们对司法公正、法律的权威产生疑虑,动摇公民通过正当的途径寻求民事救济的信心。甚至出现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乃至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危机。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人大到政府,从司法理论界到司法实务界等社会各界都对这个多年来的顽症给予高度重视,并纷纷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努力破解这一难题,但目前仍处于人民法院单打独斗解决的局面。鉴于此,要根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需要创新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构建执行联动机制。

“所谓执行联动机制,是以司法主动,社会合作为依托,通过调动包括司法系统本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多管齐下,集体合围,形成一个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和共同惩戒局面,同时致力于削减执行工作的其它阻抗因素,将治理执行难追溯到执行难问题产生的源头上去。”[①]上述机制不仅有益于司法实务中解困,更有利于立法完善。其探索和建设亦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要求,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执行,是法律尊严和全民法律素养的一个综合体现。在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法律读本上难以找到“执行难”一词,当事人大都能自觉遵守法律、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很少或根本不存在逃避或抗拒执行的现象。在我国,近些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社会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人们原有的商业道德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蜕变,“老赖”现象日益凸显,“执行难”已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关于执行难问题,群众意见最集中,自上而下关注也最多,许多基层法院近年来的执行兑现率不足50%。执行未结案件越积越多,基层法院执行员亦不堪重负,虽有法院积极应对,整合本院人员配置,尽量加大执行队伍的力量,但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难题。社会反应日益强烈,相当多的有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不断下降,更有甚者在媒体上公开叫卖生效法律文书、债权凭证。“法律的生命在于法律的实现,而执行是法律获得生命必不可少的形式与途径。”[②]“如果他们失去了对法院工作的尊重,则他们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将会消失,从而会对社会构成极大的危害。”[③]生效法律文书不能得以执行,法律正义便无从谈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以维护之同时,司法裁判的权威和社会公信力亦遭受贬损,社会信用关系恶化,严重危及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民事执行中执行难原因及联动机制的缘起

“执行难”问题是令法院、当事人、政府共同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执行难”是由多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尤如医生诊治疾病,治疗“执行难”之顽症,须找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该症结归纳起来,主要有:因被执行人经济困难,丧失履行能力;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实施违法或不正当行为,执行不力、执行不公;执行机关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致使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执行不能。有人形象地将执行难描述为“五难”局面: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难寻、异地执行难行、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的财产难动。而这“五难”局面的造成,原因不在法院内部,而在于执行机关的外部环境,系社会矛盾综合作用之结果。其具体表现如下:

1、被执行人故意隐匿财产,恶意逃避执行、抗拒执行

由于现行的强制执行法律体系中缺乏完备的被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加上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诚信意识较差,大部分民事案件的义务承担人故意规避法律责任,转移、隐匿财产,甚至有义务人还与法院玩起了失踪。总之是用尽手段“耍赖”:既然你可以欠钱不还,那我为什么要还别人的钱呢?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法制观念悄然发生着蜕变,致使执行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中。有一执行案例:一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执行法官依法对该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后,其配偶到法院大吵大闹,声称其曾为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案一直未执行到位,便有理由拒不履行本案的义务。司法权威被这些机会主义者所蹂蔺,社会诚信制度的缺失使这些“老赖”们肆无忌惮地上演着一出接一出抗拒法院执行的闹剧。法院执行难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且将一路荆棘、举步维艰。

2、管理的依附性,致使案件执行大受干扰

当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初建阶段,社会资源配置上供需矛盾突出。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受到方方面面的干扰,包括有关机关、领导、亲戚朋友等不正当地干预执行。“人民法院在赖以运转的司法资源配置上有求于当地政府,地方司法受制于地方行政。由于背负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重担,只要司法行为涉及具体的地方利益;来自于地方的压力和阻力就会飘然而至。执行法院、执行机构、执行人员都与当地党政机关,当地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关系,比如人民法院搞基本建设,购买设备要和当地政府发生许多关系;人民法院执行人员的工作要和当地企业发生许多关系,甚至执行人员的日常生活也要和周围发生各种利益关系,这些关系一旦反映到执行工作上,必然会形成非常大的干扰,这种干扰在基层人民法院表现得更为明显。”[④]地方保护主义及地方领导干部的干预已成为法院执行难中之难,这些行为将导致执行不力、执行不公的现象出现,导致人民对法院的信任程度降低,对执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如此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法院执行机制改革仅是一番空想。

3、审执脱节问题

审执分离是法院工作改革之产物,应当说这一做法,增强了司法公正及效率。但审执分离不是审判与执行脱节,相反,审判工作对执行工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有些审判人员认为把案件审理好是自己的职责,完成结案率的多少是工作优劣的体现。至于执行人员能否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依据执行到位,则与己无关。审判人员一般注重的是案件的审理和判决,除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外,对于不影响案件审理的,审判人员一般不主动依职权裁定对被告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这就为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开始前转移财产提供了机会,使执行程序开始后的执行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赖以执行的依据大部分来自法院生效法律文书,而人们常常以审判中程序的不合法或实体的不公正为理由来抵抗生效判决的执行。即使有的案件审判程序错误,虽不影响实体判决结果,但当事人仍会以此为由拒不执行判决。还有的当事人本没实际履行能力,却在庭审中不辩诉,只要审判人员提出调解建议,即同意,以此为缓兵之计。有的审判人员图简单、省力、省事,仅注重调解结案,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也有的审判人员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强行硬压调解,导致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审判过程中没能让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取其合理部分,虽然达成协议,一旦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便会遇到很多困难。

此外,裁判文书制作简单,未能对证据进行逐一的认定,亦未对裁判文书的说理部分加以翔实而又明确的表述,导致当事人对裁判文书的公正心存疑虑,对履行裁判文书中所确定的义务持消极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执行难。个别案件的裁判文书对执行事项的表述模棱两可,不具体,以致案件无法执行。

历年来,全国各地法院在执行体制、执行权运行机制以及执行的方式方法等诸多层面上进行改革,大胆探索、尝试,执行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但执行难的局面未获根本性扭转。这是因为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官职业素养等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是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执行难问题与其说是司法结构或司法体制问题,不如说它更多的是一个社会机制问题,特别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信用机制在造成或解决执行难问题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户口制度、单位福利、人事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化社会控制手段逐步弱化或取消,伴随着人口的流动,个人交往和商事交易的频繁,纠纷的增加和传统纠纷解决途径的退化和权威的衰弱,社会控制对于法律手段和司法过程及执行程序的依赖程度已大大超过了司法增长(知识、经验、资源、制度等)的速度。特别是一个法治国家实现社会控制所迫切依赖的社会信用体系未及建立,而政府自身对于社会的信用也不断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控制能力的冲击。……考虑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动机或出发点应当是增进和强化信用机制。从职能上说,亦即就国家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信用而言,法院勇于担当起法律和历史赋予国家司法机构的艰巨任务(因此应当受到整个社会的理解和政府其他部门的支持),才能增加国家对于当事人和对于整个社会的信用。”[⑤]诚然,由诸多社会原因造成的执行难问题,要求法院孤军奋战,独自破解难题,缺乏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在此前提下建立有关部门参与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借助全社会力量,特别是现有的社会综合治理力量,多管齐下,建立“党委领导、综治牵头、法院主办、社会联动”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构建国家执行威慑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执行工作的良好局面,努力从源头上破解执行难问题,体现标本兼治。

二、民事执行联动机制的价值分析

新时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筑执行联动机制,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

(一)执行联动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执行威慑作用的发挥,有效地提高中国整体的信用程度。

造成执行难的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社会的整体信用度较低,但这并不仅仅反映在法院的执行工作中,它反映在我们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全社会诚信体制,被执行人也就不会因为逃避、抗拒执行的行为而在诚信体系中付出代价。执行案件中,由于有些被执行人总是想方设法地逃避、抗拒执行,他们能逃就逃、能拖则拖、能隐匿就隐匿、能对抗就对抗。同时,也是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才导致有协助执行义务的个人和部门协助作用发挥不够,有的甚至基于本位利益而敷衍塞责、通风报信,为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留下可乘之机。对被执行人形成一种威慑机制就更加无从谈起。所以,执行联动机制运行良好是形成有效的社会威慑力的前提和保障,更是建立社会主义中国信用体制的扎实有效的途径和做法,从而显现社会威慑力,提高自动履行率。

(二)降低对抗性,减少暴力抗法。

在联动机制下,在执行中,执行人员通过联动单位对被执行人进行各种民事限制,避免了与被执行人的正面接触,使执行工作由过去单纯的法院执行变为现在的社会威慑行为,从而降低了双方之间的对抗,会减少过激行为甚至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三)增大执行工作透明度,执行行为规范化。

如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执行案件进入联动机制后,案件和被执行人的有关情况就在第一时间通报到各联动部门。案件何时立案,执行法官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采取何种法律措施以及执行款物何时支付等,都置于公众视线之内。接受联动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提高了司法的公信力。降低信访案件的发生。

(四)多方共赢,意义深远。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强制执行的规定散布于不同法律文件中,司法和行政执行机关在履行职责、强制执行时,往往各自为政。执行联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在司法与行政执法机关之间,法院与联动部门之间建立有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系统链接,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和共同受益。如果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档案并向社会,可以避免交易风险,信贷风险等。联动机制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法院执行工作的范畴,它的社会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攻克“执行难”本身。联动机制也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和诚信体系提供了信息基础,在维护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推动和谐社会、诚信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三、对民事执行联动制度构建的建议和设想

“近年来全国法院平均每年处理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案件约450万件,而进入到执行程序的案件大约200多万件。也就是说,从全国来看,约60%的生效法律文书当事人没有自动履行,而是靠法院强制执行。这个比例比起10年前,大约提高了1倍。这说明,近10年来,当事人对生效法律文书自动履行的意识降低了。这种状况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大量的判决源源不断地涌入到执行程序中来,更多地靠法院去强制执行的话,执行工作做得再好,执行难的问题也很难得到彻底解决。”[⑥]执行联动机制正是开解这一难题的钥匙。其特点就是结合中国国情,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解决执行难,其目的是构筑良好的执行环境,实行社会综合治理,力求从根本上提高生效法律文书的履行率,也使法院单打独斗、工作被动的执行局面得以根本扭转。综合治理执行难联动工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有关部门共同发挥作用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渐进的系统工程,包括:执行协助制度;建立执行信用制度;执行救助制度;执行保障制度;建立强制执行法,联动机制有法可依,有法可执。

(一)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建立执行协作制度。

通过建立执行协作机制,使有协助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依法及时有效地协助人民法院执行。

1、借助社会各种力量完善调查制度。

“执行难”主要原因之一是收集证据,发现财产困难。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如果将法院执行工作与公安、工商、房地产、交通、建设、金融等社会职能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信息交流的互动方式,使被执行人在履行法律义务前,在出入境、投资办企业、房地产买卖登记、车辆买卖登记、工程招投标、银行信贷等方面受到执行单位的联合限制与制裁,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部门、行业都纷纷建立起各自的信息管理网络。如公安机关的人口管理网络、工商部门的企业管理网络、银行金融系统的资信管理网络及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房地产管理网络、税务系统的管理网络等。这些网络系统在各自的管理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这些网络可以及时有效地查找到有关人员的去向,资产状况及资信状况。但因受本位主义和自身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各部门与行业都以管理或保密为借口,拒绝向其他部门开放其信息网络,对法院也不例外,形成了部门管理壁垒。执行联动机制就是要打破部门管理壁垒,使法院能及时查询被执行人的去向、资产状况等,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执行强制措施,促进案件及时执行。这样通过与国家相关部门联手,全面限制债务人,使债务人无处可逃,从而建立起一种促使债务人自动履行的机制,而不是这样靠法院强制执行。从收集到的立法例来看,2002年通过的韩国强制执行法,对债务人财产的查明制度作了非常详细、系统的规定,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如债务人不履行者名薄的制作、财产照会等制度规定等。德国制定了《德国债务人名册规则》,规定任何人均有权查询债务人名册的内容。故此,实行信息共享之后,可及时有效地查找到被执行人及其可供执行的财产,也可有效地避免交易风险。

2、应建立起信息系统的联动机制。

在人民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将执行案件的基本信息与银行、工商、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共享,建立起信息系统的联动机制,对在执行信息系统里反映为被执行人,有尚未履行的债务的,通过联动信息系统,银行停止向被执行人提供贷款;房管部门停止办理被执行人房产登记和过户等手续;规划部门停止给被执行人办理项目规划的审批;国土部门停止给被执行人办理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变更抵押等有关审批手续;公安机关向全国边境口岸发出边控电报;工商机关停止给被执行人办理一切项目的备案、核准、审批等有关手续;法院可以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等。通过信息系统联动机制,发挥协助部门在执行中的作用,极大地约束了被执行人在其他相关部门得到审批的可能性,联动机制使执行威慑措施充分起到破解执行难的作用。

如:与银行的征信系统联起手来,银行可以将执行情况作为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的主要依据,一旦有了不良信息记录(即有尚未履行的债务),银行将强制要求不向其发向任何贷款。现行的出入境管理法明确规定,对于有未了债务的人,法院可以限制其出境,这个法律依据是很充分的。同时,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还应与工商的企业注册登记部门联起手来,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履行完债务,就另注册成立一个新的企业,企图转移资产,逃避执行。遇此情况时,工商部门根据信息互动网络进行核实后,可对其注册新公司的行为不予批准。

3、与其他社会力量联动。

“依靠社会力量缓解执行难”。如有的法院聘请基层执行协助人员,与媒体进行联动。走群众路线是在司法资源缺乏下的有力补充,它有利于执行资源的节约,可从基层入手加强教育疏导,增强公民自觉守法的意识,减小执行阻力和压力,浙江一些法院目前已建立起基层特聘执行协助人员机制,效果显著。

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作好宣传报道功能,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彰显执行权威,改善执行工作环境。将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的基本情况在报刊、互联网、广播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上公布。在曝光前向被执行人发出预告通告书,告知其“如不按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将依法进行曝光”。同时,曝光信息应及时更新,对已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应及时删除。

规定悬赏执行。对故意躲藏或逃避执行的义务人实行悬赏举报。悬赏执行应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必要时由三名执行员进行合议。悬赏执行公告的稿须经本院分管院长签发。载明被执行人的姓名、执行标的额、奖励办法及注意事项。悬赏公告向社会进行张贴,对于举报致成功执行到位的按执行到位财产价值的一定百分比进行奖励。同时,建议举报信息由法院派专人管理,搞好保密措施,保护举报人的资料不外泄。

4、审执兼顾到位。

审执分离制度明确了审判和执行各自的职能和工作重点,但审执分离,不是审判和执行的脱节。审判和执行具有较强的承接性,审判是执行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执行是审判结果的实现和保障,审判工作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案件的执行。因此在机制上实行审执分离,在办案理念上应做到审执兼顾。在审理案件时,不仅仅单纯办案,也要充分考虑到执行,尽量为执行创造有利条件,从执行开始之前就保障执行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庭前和诉讼调解工作,尽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纠纷,缓和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为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在审理阶段注重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

由于执行依据大部分来源于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法院裁判文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事人的服判自动履行率。应高度重视裁判文书内容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执行。审判程序公正、裁判文书说理透彻,当事人输赢明白,可减少对抗情绪,自觉履行义务,从而为执行创造有利条件。为此,应将审执兼顾到位确定为考核范围,凡财产保全率,当庭履行率纳入院内部考核指标,促进审判人员从审执“一盘棋”的整体角度去把握和裁判案件,从而实现审执联动机制的顺畅运行。

5、加强法院内部协作、积极协助外地法院执行。

建立执行工作内部良性循环机制,对法院各部门共同破解执行难的相关职能作出具体规定,法院各部门都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执行工作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大力支持执行机制改革。重视加强人民法庭、法警大队、执行庭三者的协调配合,理顺执行工作秩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交叉执行等措施,有效整合执行资源,使执行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执行庭和其他法庭应经常交流执行经验和方法,拓宽思路,寻求多种执行方式相结合的途径。

另外,还要打破法院区域管辖限制,实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这是在现行司法体制框架范围,面对地方保护主义与地方领导的不正当干预,借助机制功能的优势通过改变案件执行管辖,增强人民法院抗干扰能力和对抗的一项有效对策。

6、发挥党委、人大、政府职能,强调党委领导。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司法权威的树立必然依托于党的领导和支持,因为执行难问题成因复杂。要解决执行难问题,仅靠法院自身是无法完成的,故须引入社会资源各方联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理。但此工程巨大,且要将这一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摆到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进行,必须依赖党的领导和坚决的支持。这是执行联动机制得以建立实现的关键,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综合治理执行难问题工作机制,这是破解执行难问题的治本之策。为此,在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党委、人大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支持。

应当说,目前执行联动机制构建的内、外部环境是不错的,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执行协作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加强部门、监督、检查、考核。将各部门协助执行义务的情况,作为考核标准,并与干部人事晋级、晋职挂勾。这样,才能有效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整治执行环境,还须从执政党自身抓起,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党员干部滥用职权干预,压制执行的行为坚决予以杜绝。

(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为社会联动机制的建设奠定基础。

“执行难”的现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法院,杜绝“法律白条”现象,也不能光靠法院一家包打天下,它需要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来支撑。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健全的诚信制度,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信用缺位与信用体系不完善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信用是企业、金融市场、国家的生命。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信用缺乏现象相当严重,恶意逃债等经济失信现象日益增多。信用建设是当务之急,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构建社会诚信机制。一方面,不仅要建立起严格的惩戒机制,使失信者不能轻易冒险。另一方面,加大违规成本与执行力度,使失信者在一定期限内付出惨痛的代价。同时尽快建立由司法机关的法院、公安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工商、财税、银行等金融机构,证券管理部门及高档宾馆、商场等高消费行业,联网的社会联动失信惩戒机制,敦促义务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具体操作中,应引入信用评级制度和债务名册制度、债务人名册撤消制度等。

(三)执行救助

在交通事故和其他人身损害赔偿、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案件的执行中,有的义务人因事故和其他原因,极度贫因,致使这几类案件得不到执行,严重影响权利人的伤病治疗和基本生活,矛盾十分尖锐。对此设立执行救助制度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贯彻落实司法为民的宗旨,实现公平、效率、正义的目标,体现执行为民的宗旨。其次,执行救助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给弱势群体以基本的生存机会,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第三,实行执行救助制度,对一些特殊的案件作出一些特殊的处理,有利于缓解一些十分尖锐的矛盾,减轻法院的压力,有利于合理地利用执行资源。最后,执行救助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矛盾可以起到钝化作用。有的法院亦设立了救助制度对上述案件权利人进行了司法救助。将司法救助机制作为联动机制的子系统,通过执行救助机制由人民法院会同地方财政、民政部门和社会慈善机构共同建立救济专项资金,对弱势群体申请执行人适当救助。可见,设立执行救助制度,有利于促进法院执行案件的公正与高效的价值的实现。

(四)执行保障机制

执行工作必须依赖执行力量的有效供给,为有效改变执行力量不足问题,应落实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制度,且有相对固定的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做到法院党组重视执行工作,以开成全院“一盘棋”思想;保证执行人员占全院干警现有编制的比例;车辆、摄像设备等执行装备必须固定并与执行任务相适应。建立执行人员人身损害保险。

(五)完善民事强制执行法。

改变执行难,需要建立国家诚信体制、各部门联动机制等配套制度,但最根本的还需要法律的支持。执行人员强制执行有法可依、执法规范,人民才会觉得安心,才会服法,而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首先,我国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必要性在于:一是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我国民事强制执行立法的完善不可能在民事诉讼法内完成;二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民事执行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必要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三是随着执行工作的发展,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程序的条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其次,我国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可行性在于社会经济、法律意识、理论知识、执行实践经验等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

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法,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根植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土壤,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国外的执行制度和理论。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执行法。使执行联动机制有可靠的法律保障。

结语:事物总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正在向长治久安的方向努力着,建立法治发达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为法院执行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执行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执行联动机制能够破冰而出,从而将法院执行难的局面划上句号。让法院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姿态全面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为实现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