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经验材料

时间:2022-08-21 12:50:00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经验材料

##市位于##省东南部,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城市建成区##平方公里,人口##万。近年来,我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城市面貌全面改观,市民文明素质大为提高,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于##年底获得“国家卫生城市”殊荣。

一、创建的源起和力量源泉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市委、市政府全力组织抗击,坚决御“非典”于市门、国门之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民群众整治环境卫生、预防疾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心可用,民力可借。因此,我们在搞好抗击“非典”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趁势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综合整治卫生环境大规模会战,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赞扬,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抓好环境卫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非典”疫情结束后,前来考察的外地投资者都惊讶于##环境的优美、市容的整洁,原本不愿来的来了,可投可不投的投了,而且还把##介绍给亲戚、朋友,前来投资的人越来越多,有人甚至将在别处的投资挪到了##,原因是##提供了较别处更卫生、文明的环境。##等100多家国内外企业先后落户我市,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3年##市域经济挤进了全省十强,2003—2004年,招商引资到位金额##亿元。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抓好环境卫生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改善人居环境、预防疾病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建设经济环境、招商环境。与此同时,省卫生厅和爱卫办的领导到我市检查工作,对我市环境卫生建设成果给予高度的评价,并鼓励我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践的成果、上级的要求,使我们提高了对爱国卫生工作的认识,良好的卫生环境是招商引资先决条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制定了《##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创建活动。一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出台《城市卫生管理办法》、设立城市协管员、落实“门前五包”等一系列长效措施,对乱贴乱画、占道经营、流动商贩、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严管严罚。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投入1420万元实施了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投入1938万元实施了城区硬化路面建设工程,投入2350万元实施了城区绿化工程。一系列的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我市街路整洁,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并于2004年底顺利通过了国家爱卫办组织的考核验收。

二、创建的具体做法

1、坚持舆论先行,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社区宣传阵地,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电视台开办创卫专栏,及时表扬先进,曝光不文明行为,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又及时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增强公共卫生观念,革除生活陋习,实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同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的良好氛围。

2、坚持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变财政投入的单一模式,通过经营城市、向上争取、金融支持、义务共建等多种方式,几年来共筹集市政建设资金7.1亿元,以“五化”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市面貌。一是净化。将城区科学分成12个片区,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100%;设专职道路管理员,推行“分钟考核制”,道路卫生达到“五无”标准。二是绿化。采取拆墙见绿、退房建绿、见缝插绿等办法,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居绿地面积达到8.1平方米,并拥有了总占地12万平方米的##等大型休闲场所。三是硬化。采取向上争一块、政府投一块、单位筹一块、企业捐一块的方式,完成外环路建设并改造城区巷道45条,城市道路硬化率达到95%,人行便道全部完成彩砖铺装。四是亮化。近两年通过财政投入和企业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投资近200万元完成城市临街30余个单位的灯饰亮化工程,使城市夜景绚丽迷人。五是美化。采取“谁的孩子谁抱走”的方式使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建筑全部退出红线,街道整齐划一。突出“中欧合壁”特色并对临街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塑造出富有鲜明个性的城市风格。

3、坚持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市容市貌改善。以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大力加强城市管理。一是整治“三乱”。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罚暂行办法》,通过专项整治清除“三乱”1200多处,处罚制造“三乱”人员121人次,“城市牛皮癣”顽症得到治理。二是整治农贸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建成2座总面积3.8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厦,组织320多家露天经营业户入室经营,解决了原农贸市场的脏乱难题。三是整治占道经营。规范早市、夜市,取缔占道经营摊点60余处,并整治临街门市的经营行为,使占道经营行为得以有效遏制。四是整治交通秩序。投资20余万元对全市所有道路进行交通划线,规范车辆行车,同时对机动车乱停、乱行和占路洗车等严重交通违章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取得良好效果。五是整治庭院楼道。对城区单位、社区庭院全面进行绿化和硬化,对所有楼道、房顶杂物进行清理,全市居民区环境整洁,涌现出10个市级优秀小区和2个示范社区。六是整治“四害”。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各尽其职、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采用化学防制与物理、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学防治,使“四害”密度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通过大力整治,使城市环境卫生显著改善,市容市貌更加整洁,营造了口岸城市整洁、优美、秩序、舒适的文明环境。

4、坚持疾病防控,大力加强卫生防疫。不断完善应急措施体系、预警信息网络体系、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设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统一应急指挥机构。加大卫生设施投入,改造了市医院传染科,疾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04年顺利通过国家艾滋病预防试点市和全国牙防先进市考核验收。不断提高免疫工作质量,儿童“五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2000年以来,全市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大于98%,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交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

5、坚持保护环境,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高污染产业不搞、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危项目不搞、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项目不搞的“三个不搞”措施,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同时,积极开展城区烟尘、噪声、工业废水的治理,使城区烟尘控制覆盖率达到100%,城区二氧化硫低于0.06毫克/标立方米,大气总悬浮微粒年平均值在0.19毫克/标立方米左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

三、在创建活动中构建和谐社会

在创建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们强烈感觉到: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三者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已成为##的城市品牌和“金名片”,成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助推器和新优势。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36%和47%,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也均呈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0%,工业、农业、对外经贸蓬勃发展,市域经济步入了提速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资金不断增加。仅2004年,城乡建设全口径投资就达到2亿元,创历史新高。对环卫设施投入也不断加大,近年来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购置环卫车辆、增设果皮箱和垃圾背箱等,今年又投资5800万元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和4个城区垃圾中转站。这些投入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而这些改善又能够继续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善环境、发展经济不是最终的目标,最终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的人文社会,是提高人的素质。实践证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使市民素质日益提高,卫生观念和文明行为全面提升,讲卫生、讲文明、革除陋习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良好风尚,优美的环境陶冶了人的情操,规范了人的言行,培育出了开放、开明、开拓的“##人精神”,“爱我城市、建我家园”理念的深入人心,这又反过来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国家卫生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我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使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人的文明素质三个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融合互动,例证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深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况且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较,我们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持久地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巩固和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把##建成一个绿色、和谐、文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