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解方案(共3篇)

时间:2022-06-20 09:38:49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解方案(共3篇)

第一篇

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切实加强纪律建设

1.开展对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遵守执行党章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和纠正违反政治纪律、严重违章规定的行为。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

2.加强对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以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的监督检查。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各司法所,局机关各股室,下属各单位。

完成时限:全年。

二、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3.组织对司法行政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落实情况检查。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

4.严格落实厉行节约有关规定,加强对“三公”经费使用、公车使用、因公出国经费开支的检查监督,杜绝违规操作、铺张浪费等行为。各所上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公车使用自查,市局适时组织抽查。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基层股,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

5.认真抓好《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暂行条例》的贯彻执行,加大效能督查力度,加大效能投诉件直查快办力度。

牵头部门:办公室。

协办部门:政工股。

完成时限:全年

三、严肃执纪,切实推进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

6.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底继续由局领导带队对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落实情况开展检查考核。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第四季度。

7.做好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规划,制定2013-2017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实施细则,抓好责任分解。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

8.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廉政法规教育。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基层股、矫安股,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5月底前。

9.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系统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司法所建设廉政文化走廊,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

牵头部门:基层股。

协办部门:政工股、办公室、法宣股,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

10.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1)组织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岗位权力清单和用权风险进行梳理,制定重要权力行使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法宣股,各司法所。

(2)加强社区矫正评估、衔接、管理等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矫安股,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10月前。

11.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保民生促发展,请群众评议”活动。继续加大对法律服务窗口明察暗访的监督力度,纠正法律服务行业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牵头部门:办公室。

协办部门:政工股、法宣股、矫安股、公律股、基层股、法律援助中心、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

12.组织开展一次公证业务财务收支情况专项检查,市局开展抽查。

牵头部门:公律股。

协办部门:政工股。

完成时限:全年。

13.及时受理群众举报,认真核实举报线索,坚决惩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处理违法违纪案件。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各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

1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信息报道,每年必须上报6条以上纪检监察工作信息。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

完成时限:全年。

四、严格要求,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15.围绕“四转一强”要求,抓好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意识、大局意识、主业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执好纪、问好责。

牵头部门:政工股。

协办部门:办公室。

完成时限:全年。

第二篇

一、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1、加强政治纪律教育。认真学习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省纪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纪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学习中央关于落实“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廉政规定,让广大干部职工时刻树立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政教育月”活动,发挥典型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基地在廉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落实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制度,进一步改进反腐倡廉教育方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创建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结合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在局机关和基层司法所建设廉政文化走廊,制作廉政字画、廉政桌牌、廉政手册,加强党风廉政信息报道和文章调研工作,及时宣传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具有司法行政行特色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严格制度落实,严明政治纪律

1、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要结合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和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为未来四年司法行政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做好科学设计和统筹规划。重点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局党总支要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统一领导,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委总支书记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其他领导要认真抓好分工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实现全方位覆盖,做到横向到机关各科室,纵向到基层司法所,形成齐抓共管和“两手抓、两手硬”的高压态势。坚决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全体司法行政干部职工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

2、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加强廉政风险源头预防,全面推进“全员防控、全面覆盖、科技助力、动态监管”的要求,以加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司法所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重点,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认真查找岗位或个人潜在的廉政风险,科学设置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做到人人熟知自己岗位风险点和廉政风险等级,年终进行个人自查和纪检监察检查监督相结合,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解决。落实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和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制度。

3、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落实。局领导班子要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办事,对重大人事决定、大项财务开支和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决不能搞“个人说了算”,要严格规范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关进“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严格按照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及时进行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廉洁自律

1、加强政治纪律落实的监督检查。督促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制度规定的贯彻落实,坚决维护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做到经常抓、长期抓。要加大对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的开支,特别要加大对铺张浪费、公车私用、警车管理、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完善情况收集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加大机关效能建设,推动《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加大效能督查力度,落实效能投诉直查快办,严肃问责“庸懒散”等行为,督促抓好“马上就办”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机关作风建设。

2、加强社区矫正执法的监督检查。今年重点开展对社会矫正评估、衔接、管理的执法检查监督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司法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职权、索贿受贿、贪污腐化、干部招录选拔等方面营私舞弊案件和法律服务行业违规执业案件。

3、加强法律服务窗口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保民生促发展,请群众评议”专题活动,积极参与“政风行风热线”。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窗口为民服务宗旨教育,持续开展“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活动,树立“人人是司法行政形象,处处是法律服务窗口”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加大对全系统政风行风明察暗访的监督查检力度和来信来访举报的查办力度,纠正法律服务行业的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第三篇

一、充分认识开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活动的重要性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开展“筑牢人民调解防线助推改革发展”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部署,凝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力量,紧紧围绕闽北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动员组织广大人民调解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进闽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筑牢人民调解防线助推改革发展”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成效,努力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按照省两办转发《省司法厅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闽委办发〔2013〕21号)的要求部署,着眼于今明两年,通过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专项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和减少重大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迎接实施“十三五”规划任务创造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开展“筑牢人民调解防线助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活动,做到排查纠纷“零放过”,分析研判“零失误”,妥善处理“零恶化”,努力把工作拓展到人民群众更需要的地方,把人民调解工作效能发挥到更佳状态,把工作做到党委政府更满意的程度。实现所辖乡镇(街道)60%、村居(社区)90%“无民转刑、无非正常死亡、无群体性械斗、无集体上访”,民间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6%以上。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市司法局成立“筑牢人民调解防线助推改革发展”活动领导小组:

四、工作措施

(一)紧扣“平安建设”目标,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是围绕重点抓排查。落实月排查制度,各司法所要每月组织所内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深入村组、社区、厂矿、企业,全方位排查摸底,了解纠纷信息,掌握纠纷苗头,做到排查纠纷“零放过”。坚持专项排查制度,针对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等改革任务可能出现矛盾纠纷领域开展深入排查,尤其是要重点排查涉及民生的医疗纠纷、交通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山林土地、征地拆迁、电子商务等矛盾纠纷,排查越级上访、治安隐患、群体性事件等苗头线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在元旦、春节、“两会”前后和国庆前后等特殊敏感时段和节点以及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二是多元并济抓化解。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化解的难易程度、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认真制定方案,及时进行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做到分析研判“零失误”。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邻里、婚姻家庭、房屋宅基地、合同债务、人身伤害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就地化解。对于排查出来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党委、政府交办的矛盾纠纷,相关部门委托移交的矛盾纠纷,要组织专门力量、制定调解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就地及时化解。对于多年积压、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矛盾纠纷,要协调各有关部门集中攻坚化解。对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可能涉及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山林土地、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治安案件民事损害赔偿、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涉台商贸等特殊行业和专门领域的纠纷,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部门以及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力量,及时化解。三是健全制度防激化。在调解纠纷过程中,人民调解组织对于有可能激化或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要高度警惕,及时报告,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作用,列入排查调处工作日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坚决防止形成现实危害,做到妥善处理“零恶化”。

(二)紧扣基础作用发挥,全面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发展。一要着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要按照“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村(居)、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加快推动在大型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区、旅游区等矛盾多发易发的行业或领域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形成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企事业、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二要着力提高人民调解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逐步加大乡镇(街道)调委会、市人民调解中心和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委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配备力度,扩大和增加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要坚持人民调解员的选任条件,把懂法律、懂政策,会做协调工作、热爱人民调解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同志选聘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要支持、鼓励、培育公信力较强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行业专家、获得省以上优秀人民调解能手称号的调解员,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形成品牌效应,引导更多群众主动上门解决矛盾纠纷。要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剖析典型案例、组织调解考察等,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懂法律政策、能调善防、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的人民调解队伍。三要着力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与《人民调解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分流移送、督查回访、立卷归档、统计报送等工作,重点是完善社情民意分析研判、重大纠纷集体讨论、重大疑难纠纷报告等制度,努力形成科学化防范、常态化排查、法治化调解、信息化运作的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

(三)紧扣创新矛盾化解机制,继续深化三大调解衔接机制。一要继续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衔接联动。在健全国土资源、妇联、消协、卫生、交警、库区移民等行业性人民调委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林业、农业、民政、环保、海洋渔业、食品药品监管、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快成立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根据特殊地域情况,积极推动台胞聚集地、涉台商贸活动中心及大型台企成立涉台调委会。按照《关于做好市“公调对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运作、健全机制,加快完成全市公安派出所与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派驻人民调解室、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对接,提高对接效率。二要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要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民间纠纷中基础功能,规范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机制,积极配合基层人民法院,做好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共同探索出台诉调对接规范性文件,在市人民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组建调解员队伍。三要推进人民调解与检察和解的衔接联动。加强与检察院的联系配合,共同探索检察和解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就民事赔偿事宜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一定期限和规定范围内,依照人民调解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

五、工作步骤

2014年活动于4月10日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10日-4月20日)。各司法所要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层层动员,增强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21日—10月31日)。每月定期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对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拉网式大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及时就地化解。对关系复杂、诉求多元、涉及部门多的疑难复杂纠纷,以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等矛盾纠纷,要在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的同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主动热情地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自身规范建设,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夯实人民调解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切实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坚持边排查、边化解、边总结、边提高,总结本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做法,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同时,要注意发现和树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总结、宣传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和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我局把开展“筑牢人民调解防线助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活动作为今年司法行政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各司法所要积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努力把活动纳入当地党委、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加以谋划和推动。要以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满意作为活动目标,在活动结束前组织活动满意度测评,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市综治委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已将该活动列入本年度综治考评人民调解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年底对该项活动情况进行通报表彰。

(二)加强保障。各司法所要规范开支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必要的经费支出,按照省两办转发《省司法厅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落实好人民调解员误工补贴,争取专职人民调解员以当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实行最低工资加“以奖代补”保障,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宣传。要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创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使专项活动受到党委政府重视,得到社会各界知晓和人民群众支持。要大力宣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彰显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提高人民调解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促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更多地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四)加强信息报送。要加强信息收集报送,认真编辑活动简报、信息或专刊,介绍交流活动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和成效,及时报送党委、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并积极向上级司法行政信息网投稿。我局将根据专项活动各阶段时间安排,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司法所在活动结束后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2014年12月5日前报司法局基层股。要全面及时地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每月认真填报互联网司法行政平台的《人民调解案件情况统计表》,并及时将人民调解案件信息录入到省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中,报送时间为次月5日前。活动的重大事项、重要情况请及时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