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05-15 10:31:41

农民增收工作实施意见

为确保2015年度农民增收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县委《关于2015年度农民增收工作的意见》,按照县委“进中求好、协调推进、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镇实际情况,现就努力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围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核心目标,以“强科技、转方式、增投入、夯基础、优结构、壮产业、促提升”为主线,通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鼓励返镇创业、能人带动和专合组织“四大农村市场主体”,逐步形成以农村产业、劳务经济、二三产经营收入为主导,以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的农民增收格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工作目标

实施促农增收工作,因地制宜,结合我镇实际,充分发挥现有区域、资源优势,挖掘农户增收潜力,努力完成本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三、工作重点

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扎实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实施。

(一)以技能培训为依托,增强农民素质,做好农民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增收

1、着力加强农民科技知识、技能培训。按照稳定输转规模、提高劳务素质、强化综合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加快农民转移就业步伐。进一步加大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力度,以创业就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为抓手,提高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镇劳动力资料数据库和劳务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传递、就业服务。力争年内完成农民培训6000人次以上,并实现农民转移就业5000人次以上。

2、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政策法规,鼓励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农村养殖大户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回镇创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动创业增就业,吸纳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力争年内实现农民就近转移就业700人次。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1、毫不放松发展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总产”的要求,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镇耕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开展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好小麦、水稻、油菜、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

2、抓好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字库食用菌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大力支持食用菌种植业主发展食用菌,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品牌。

3、实施好茶叶产业发展。依托元顶子茶场资源优势,新栽植茶叶500亩,加强九泉村200亩毛坝子茶场管理,低改全乡1100亩大叶茶,实现经济效益。

4、大力发展畜禽产业。巩固发展生猪、黄羊、土鸡等传统优势农业,抓好、两个村林下“巴适山土鸡养殖”项目,发展林下小家禽养殖8万只,扩大治坪、石寨、九泉、檬子等村黄羊养殖,实现存栏6000头,培育生猪、黄羊等养殖大户60户,培育小水产、小家禽养殖户120户。

5、加强优质水稻合作社培育。发挥三峰观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在、下坝、康家岭、、新庙村等扩大优质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的农民种植优质稻,增加收入。

6、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以招商的榨菜项目为依托,加大蔬菜发展的力度,种植辣椒1500亩,种植豇豆1000亩。切实做好芹菜等传统蔬菜的发展。

(三)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创造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君子街建设。加快社区君子街灾后重建进程,力争2015年3月底全面完成一期重建,10月底全面完成二期在建工程,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加快市场改造。

2、切实推进新村建设。全面抓好新庙村75户、村20户等村聚居点建设,做到川北建筑特色与新村规划发展相结合,完成巴陕高速沿线新居风貌改造。

3、加强集镇建设和管理。完成人行道绿化补植,加快城乡环境治理,启动集镇的河堤项目储备和鬼家湾、新桥停车场建设,规范集镇垃圾管理。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完成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提升环境质量。

4、强力推进全域交通建设。按照构建“四通八达”的村社道路的思路,完善“字—回”线和“凉--寺”线等两个大环线的安保等配套设施,启动村至阴灵山、九泉村至元顶子、村至仁和乡仁同坪村的新建、新庙村至四岭的跨区路修建工程,完成村组道路建设,3月前完成凉水井村水泥路硬化,形成“四通八达”的联网路,提高全乡村社道路通行能力。

5、全面实施水利项目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好小农水项目,对村、、、村病塘堰进行全面治理,加快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全年实现整治山坪塘18口、大堰5000米,新建蓄水池12口,新增灌溉面积120亩,解决5个村2000人饮水安全问题,并确保2015年汛期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6、继续强化能源信息保障。持续抓好农村无(弱)电村电网改造,依法规范小水电经营管理,强化边远村社电力保障。加大天然气项目的实施,力争2015年中旬开通天然气。

(四)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1、落实农业补贴政策。严格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专项发展资金,加大特色农业、镇村旅游业、特色林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2、落实连片扶贫政策。积极争取和落实好各类扶贫政策、项目和资金,大力推行精准扶贫模式,扎实推动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生态扶贫,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优先解决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

3、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城镇一体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养老、文化和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民生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加快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减少农民基本公共服务消费支出。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措施落到实处

1、建立工作机构。成立镇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统计站。

2、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部门挂点包村促增收活动,制定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推动帮扶点支柱产业壮大,促进帮扶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化合力攻坚机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深入开展“挂帮包”活动,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规划,形成推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开展“两个带动”,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增加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定期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信息,不断提升“三农”服务能力。

3、加大投入力度。高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引进业主,支持鼓励回镇创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严格考核问责。建立促农增收工作专项考核机制,对各村和镇级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实行专项考核,严格考核奖惩。镇党委政府将对促农增收工作实行季度督查、半年点评、年终考核,对农民增收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增长幅度较大的部门和村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增速缓慢、影响全镇工作推进的部门和村组要严格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