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区建筑工作意见

时间:2022-11-03 10:12:20

地方农业区建筑工作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各直属、直管机构: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农业发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根据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东大门的若干意见》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就是围绕区域资源禀赋特点,按照资金集中、产业集聚和经营集约的要求,以高新技术的集约投入和有效转化为特征,通过行政推动、企业主导和农民参与的形式,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生产方式,对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传统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有利于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通过集聚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示范基地,实行典型引路,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集成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创新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利于提升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发挥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引导农民合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吸引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推广机构等到园区创业发展,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机制。

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今年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年,计划到“十二五”末,在全省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0个,使全省各级各类农业园区数量达到2000个以上;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从今年起,力争全市每年创建1个部级现代农业园区、3-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若干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后创建了四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农业园区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三化同步”和“再造一个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功能集成的原则,坚持“特色鲜明,规模高效、循环生态、示范带动”的基本要求,在现有农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强的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进一步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组织体系和支撑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畜牧产业、蔬菜产业和水果产业,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力争早日把我县建成全省现代农业先行区。

(二)发展目标:按照规模适度、产业集中、种养结合、组织完备、服务完善、体系健全、产出率高的要求,从今年起,力争每年创建1-2个省级、2-3个市级、命名8-10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到“十二五”末,全县力争创建部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每镇建立县级以上(含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使全县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20%以上,形成试验、示范、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一体化的综合产业基地,带动农村休闲、旅游、观光等服务业发展。

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

1、规模较大,集中连片,配套完善。园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省级园区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市级园区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县级园区面积达到1500亩以上。园区规划布局合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2、主业突出,产业聚集,体系完整。省、市级园区重点产业占比达到60%以上,县级园区重点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产业聚集度高,形成相对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体系。

3、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生产。省、市级园区配套大中型养殖场建设,大家畜存栏不少于500头,猪、羊存栏不少于5000头(只),家禽存栏不少于2万只。县级园区配套中小型养殖场建设,猪、羊存栏不少于1500头(只)或肉鸡年出栏不少于20万只,家禽存栏不少于1万只。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配套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和有机肥生产。农产品生产环境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求,主导农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大力发展“菜(果)-畜-沼”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

4、龙头带动,组织健全,运行规范。园区生产性投入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主体,积极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园区及其周边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的产业化格局,园区经营运行规范。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战略,努力打造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力强的知名品牌。

5、装备较好,起点较高,示范引领。园区农田基础设施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充分运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先进养殖装备等设施农业技术,农田机械化综合水平较高。大力推广生态创新技术和集成技术,积极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领本地现代农业发展。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展示基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园区显著位置设立明显标示牌,表明运行规程、规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6、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运行高效。大力培育园区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可以在园区内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加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的衔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用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发休闲旅游功能,配套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开发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

四、现代农业园区的验收认定与运行管理

(一)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命名认定

按照园区建设标准,由园区所在镇提出书面申请,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县园区办)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意见,报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意后,予以命名,建设完成后认定并授牌。具体申报认定程序如下:

1、现代农业园区所在镇政府编制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并向县园区办提出审批申请;

2、县园区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上报的规划方案进行初审,通过专家评议、质询论证后予以批复。园区建设规模达到规划内容60%以上的,报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命名为“县现代农业园区”;

3、已命名的园区按照各自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建设;

4、县园区办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园区年度建设计划进行指导督查;

5、园区建设按照规划全面完成并达到标准后,由县园区办组织评审验收后报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审定,正式认定为“县现代农业园区”并授牌。

(二)省、市现代农业园区申报

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在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园区建设规模达到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的,由各镇编制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向县园区办提出书面申请,经县园区办审核并报县园区领导小组同意后,统一组织上报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三)运行管理

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园区管理和考核办法,对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园区继续保留称号,对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其称号。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运行管理,按照上级相关文件执行。

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工作重点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快速推进园区建设。在全面落实中、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县级命名授牌的“现代农业园区”,每个园区奖励50万元;对认定为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按照省、市要求,县财政每个园区分别配套扶持资金200万元、100万元。扶持配套资金用于园区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补贴,实用技术培训、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补助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鼓励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2、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园区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力争2013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的建设,由各个区域站具体负责区域内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指导工作。二是积极推广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政府企业双推动的经营模式。三是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组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家服务团,形成“产、学、研”联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推广队伍,进驻园区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四是加快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果-畜-沼”、“菜-畜-沼”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沼气使用效率和安全水平。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园区内“渠、井、路”三网配套建设,巩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基础设施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相关职能部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安排在现代农业园区,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合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

4、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园区建设规模。学习高陵经验,2013年6月底之前,组建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切实解决农业园区建设的瓶颈问题。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和引导园区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土地资本化运作。同时强化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指导服务,让承包者流转放心,让流转者投入放心,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5、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支持园区建设。一是土地政策。扶持和保障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用地,对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休闲观光等农业项目用地,凡不破坏耕作条件的,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对高效农业建设中的办公用房及配套服务等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二是财政政策。国、省、市、县的农业投资项目,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科技示范推广等项目,优先安排在园区实施。三是金融政策。对于进入农业园区的企业,优先提供贷款,支持其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四是税费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三农”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进入园区的企业发展。五是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为园区培养、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园区工作的,在工资待遇、晋升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

六、保障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农业局、财政局、水务局、林业局、农发办、科技局、国土局、经发局、工商局、质监局、交通局、移民局、电力局、金融、保险等部门负责人和各镇镇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具体负责做好园区建设的协调服务和组织实施工作。各镇也要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负责本区域园区建设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县级领导包联、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明确职责任务。县园区办要牵头抓总,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园区发展规划、技术信息服务、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并负责围绕园区建设做好项目策划及包装工作。各镇政府全面负责园区建设工作,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为园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县级职能部门是园区建设的服务单位,负责园区建设的综合性服务工作,在职责范围内实行包建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帮助制定园区基础建设规划,积极协调落实项目资金,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强化考核督查。一是县园区办年初提出园区建设任务,并分解到各成员单位。二是农业局和财政局制定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园区扶持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并取得实效。三是县考核办和园区办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考核办法,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四是县政府督查室和园区办对园区建设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察,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新闻媒体实行跟踪报道,宣传典型,曝光后进,促使园区建设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