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畜牧健康发展建议

时间:2022-05-31 02:46:00

市区畜牧健康发展建议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尽快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健康养殖,突出抓好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存栏奶牛2万头、黄牛饲养量10万头、肉羊饲养量10万只、生猪饲养量20万头、家禽饲养量80万只,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0.8万吨、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30%以上。实现畜牧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草原生态保护等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二、优化区域布局,突出发展重点

(三)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坚持前塬乡镇、街道办以发展奶牛和城郊型畜牧业为主,后塬山区乡镇以发展秦川牛(肉牛)、肉羊为主的原则,在前塬的董河镇、寺沟、坡头、小丘、关庄、石柱、天宝路、永安路办事处及周边乡镇重点发展生猪、家禽等城郊型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在后塬山区的瑶曲、庙湾、照金、柳林等乡镇,重点发展秦川牛(肉牛)、肉羊生产。

(四)建设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原则,突出发展奶牛和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区奶牛基地和秦川牛基地县(区)的优势条件,着力培育奶牛和秦川牛两大品牌产业。

到2012年,建成3个千头奶牛小区,建成6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形成2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2个年出栏肉牛300—500头场(小区),建成1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积极实施百万头生猪大区建设,全区建成2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建成以金圣生态农业出栏在1000—2000只肉羊场,幅射带动3镇7村的肉羊产业,重点做好庙湾镇绿色蛋鸡生产基地建设,全区规模化生产提供的畜禽产品占到畜禽产品总量的50%以上;继续扶持和倡导特种养殖业,适度扩大小丘镇梅花鹿养殖规模,梅花鹿存栏力争达到1500只以上。

三、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依托正立公司、旺旺集团等带动全区奶牛产业发展,依托金圣公司带动全区肉羊产业发展,加快良种猪、鸡种源基地建设,带动全区养猪、养鸡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区畜牧业发展。

(六)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鼓励对特色畜产品进行认证和商标注册,对重点产品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不断提高知名度;鼓励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产品。

(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区+农户”的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机制。要进一步加快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到2012年,全区至少建设10个规范化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1500人。

四、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八)大力发展畜牧专业村。实施专业村工程建设,坚持以村为载体,以户为单元,因地制宜,尊重企业和养殖户意愿,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到2012年,建成30个养殖专业村,大力推行规模化养殖。

(九)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制订完善标准化技术规程,逐步在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培育建设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12年,畜牧主产区主要畜禽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

(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在畜牧业集中饲养区推广畜禽粪便治理和科学利用综合技术,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建设环保设施,配套建设沼气工程上设立畜禽排泄物治理专项资金,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补偿试点,建设生态型畜牧业。

五、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十一)完善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积极开发饲草加工业;推广秸杆揉丝、青贮技术,提高秸杆综合利用能力;扶持饲料企业,加大开发牛、羊饲料新产品。到2012年,配合饲料的入户率达到70%以上。

(十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良种化建设,不断提高种畜禽生产经营水平。大力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育技术,进一步提高奶畜生产能力和品质,建设1个良种扩繁场,依托种猪场,以二元母猪繁育村为重点,提升生猪良种率。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原种场一扩繁场一商品代种畜禽场为依托,人工授精站点为载体,良繁功能齐全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奶牛、黄牛、羊和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0%、65%和95%以上。

(十三)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动物防疫法》,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快区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政策,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十四)完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体系。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产环节。继续实行人员持证上岗和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控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加强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添加使用三聚氰氨、瘦肉精,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采取专业超市、网上交易、订单期货等现代营销手段参与畜禽产品市场流通;落实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养殖档案管理。

(十五)完善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强畜牧业生产消费信息统计和畜牧业生产预测预警工作,实现区、乡镇以及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等网络互联,建成信息收集、产品网上交易和网络化办公平台。

(十六)完善畜牧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民营技术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抓好畜牧良种、高效饲养、配合饲料、疫病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畜牧技术推广责任制,实行业务干部包村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强化对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和养殖户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养畜水平,建成1个畜牧示范园区和3个畜牧科技示范村。

六、进一步完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七)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优惠扶持政策,将涉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切实改善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先安排饲养大户、专业村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并视同农业用地。探索积极灵活多样的新增奶牛直补政策。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十八)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保险办法,提高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引导和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畜牧业保险业务。设立奶牛养殖风险保障基金,促进奶牛产业可持续发展。

(十九)加强对畜牧业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加强协调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职能和服务。对畜牧业发展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