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03-25 09:48:00

党员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我镇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探索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实现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根据[通办发(2011)39号《市委办公室关于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文件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制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以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展示党的先进形象为重点,通过各级党员干部热情高效地帮助群众反映合理诉求、具体事务、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为全镇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党员干部要认真区域范围或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群众事务,确保件件有交待、事事有落实。要通过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制度,努力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区、职工办事不出厂,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社会和谐度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主体

全镇所有在岗在职的党员干部,以及有能力和意愿的党员骨干。

三、基本原则

(一)依法。群众事务必须严格遵守现行国家法律规定,既要热情服务、方便群众,又要坚持依法按章办事。对群众的合法要求要按照规定程序受理办理,对不合法律法规的要说明情况,加强教育引导。

(二)自愿。群众事务应当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代办事项必须得到当事人授权委托。群众不愿代办或涉及个人隐私的,不得强制。

(三)便民。群众事务应当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坚持无偿代办,除国家明文规定的各类成本费用外,一律不得收取代办费或其他手续费,按照国家规定代收代缴的各项费用,要逐项向群众说明收费依据、出具收费票据,严禁搭车收费。

(四)公开。党员干部的承诺以及为民的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政策法规、承办时限、监督机构等信息要全面公开,让群众明白放心,接受群众监督。

(五)高效。群众事务应做到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及时反馈,不得随意推诿或拖延办理。要尽可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效率。

四、范畴和主要内容

党员干部群众事务实行责任区域制,村(居)的党员干部划分责任区,分片包户,要将鳏寡孤独、残疾、贫困家庭,以及缺少资金、劳力和技术的群众列为重点服务对象。镇机关和驻镇单位的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根据责任区域的划分,积极帮助结对共建和结对帮扶的基层单位的群众事务。

群众事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群众家庭进行定期走访、座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向上级反映有关情况;二是帮助群众代办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协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事务和矛盾纠纷;三是向群众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技术扶持和各类援助等服务。

五、程序和方法

(一)划分责任区域。村(居)的党员干部按分工工作责任区划分为责任区域,确保每户群众都有人;镇机关干部及驻镇单位党员干部与村(居)挂钩联系的方式建立区域,确保每组的贫困家庭、需扶持发展的对象都有镇机关及驻镇单位党员干部挂钩;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到所分工联系村,牵头指导并做好所联系村的群众事务工作。企业党员干部也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各非公企业党支部也要安排专人,对企业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

参与制度的党员干部要向责任区内的群众发放联系卡,公布联系电话和服务承诺,确保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各村(居)以及相关单位党组织应在区域范围内的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公示参与工作的党员干部的姓名职务或结对机关名称和联系人的姓名职务、区域、职责内容、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等信息,并在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栏上公示相关内容。

(二)建立网络。群众事务一般采取逐级的办法,在镇、村(居)党员干部负责责任区内的各类群众事务的基础上,建立镇、村(居)、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三级网络。镇依托公共服务中心和各类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负责乡镇受理范围内事项的终结办理和接转需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各村(居)建立服务站,安排党员干部值班,定点受理群众提出的诉求和事务,直接办理村(居)职能范围内的各类事务,接转需镇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各村民小组和企业建立服务点,党员干部直接办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般性事务,及时向服务站转送需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

(三)规范操作程序。主要分为“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基层群众有需要的事项,可及时联系责任区内的党员干部;有急需或急办的事项,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拨打联系卡上的电话。行动不便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群众有需求,责任区内的党员干部要上门受理,并帮助整理相关材料。党员干部对群众提出的事项,能直接的需在当天办理完毕;其他需要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应及时转送,并在两个工作日向群众反馈情况;镇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对于基层反映上来的、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或答复;需要群众本人到场的事务,党员干部要及时指引群众到相应机构,帮助办理相关事项。群众事务办结后,具体承办的党员干部要及时将的结果向群众回复,并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对群众有疑惑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四)开展跟踪服务。各村(居)、各部门在实施制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入户走访活动。村(居、企)党员干部每两周对责任区内的居民群众普遍走访1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驻镇单位党员干部每月到相应的片区或所挂钩联系的村(居)调研走访1次,集中收集社情民意,征求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帮助办理各类事务,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或承担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能较多的机关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意见建议;对某一阶段比较集中的群众事务,要通过上门服务或巡回办理的方式,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效率。

(五)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登记备案、首问负责、岗位责任、服务跟踪等制度,规范制度实施。党员干部在群众事务时要做好记录,健全各类台帐。镇纪委、组织、宣传等部门要加强指导检查,并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每季度开展党内互评,每半年开展领导点评,每年组织群众测评,评估实施效果,研究改进措施。要发动基层群众和邀请行风监督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并通过各类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实行情况通报制度,各党组织定期向区域内的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活动的开展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六、基本要求

全镇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践行党的宗旨、永葆先进形象、巩固执政基础、促进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党组织、各单位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建立以党组织书记(或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立足实际制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制度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确保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工作的顺利运行。要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让制度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切实提高群众事务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二)紧密联系实际。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要把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与“双帮”、“双带”、“建功立业比作为,科学发展争一流”、“明职责、亮身份、优服务,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卫生文明城镇创建、强村行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机制,创新载体,克服形式主义,增强活动实效。

(三)大力营造氛围。各党组织要及时总结宣传党员干部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大力培育与宣传活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全面展示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宗旨、真情为民、永葆先进的良好精神风貌。镇党委将认真梳理各级上报的先进典型,邀请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切实加强面上活动的跟踪报道,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强化奖惩激励。各党组织要开通并公布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工作监督电话,以便基层群众随时反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这项工作的规范运行。镇党委将群众事务党员干部工作列入创先争优活动、党建考核及机关作风考核考评体系,并作为评先评优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组织不力、工作开展不到位的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