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对区年度工作任务发展的汇报

时间:2022-05-14 11:58:00

区长对区年度工作任务发展的汇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时期是我区科学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人民满意幸福南城为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迈上了新台阶,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抢抓全市优化产业布局的机遇,大力提升三产、做强二产、调整一产,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十五”末的0.68:40.12:59.2调整为0.35:35.27:64.38,达到历史最优。小寨商圈开发改造进展顺利,小寨十字、红专南路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加快实施,兴善寺东街等3条特色街区建成开街,31个项目投入运营。鱼化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4个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全面动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用地实现了高效经济作物全覆盖。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五年共实施重点项目227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实际利用内资173.7亿元,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大型商贸设施相继开业,51个房地产大盘先后建成,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增强了发展后劲,已成为全市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五年来,全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了16%以上,去年在全省各区县中率先突破600亿元大关,完成601.01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占全市总量的18.54%;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去年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完成20.37亿元,是2005年的3.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达到了27%以上,去年完成810.19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占全市总量的近四分之一,位居西部各区县之首;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达到304.9亿元,是2005年的2.9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2.25亿元,是2005年的1.9倍。我区已连续六年荣获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评第一名,连续三年居全省“五强区”首位,经济综合实力跃居西北五省各区县之首。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形象快速提升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功能与形象并重、特色与品位并举,以景观街区建设为主线,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建管水平。以拆促建,全力支持配合省、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障了三环路段率先通车、地铁二号线段顺利实现电通。积极应对市政道路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多方筹资近20亿元,新修、改造市政道路60条、背街小巷72条,连接三环的主干道增至14条。率先实施景观建设,形成了南三环城市景观林带,西路、育才路等多个街区展现出了独特的景观魅力。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建成44个绿地广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0.6%增加到42.6%。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新建4座保洁员公寓、14个垃圾压缩站、20座环卫工人道班房、85座公共厕所,市容环卫设施更加完善。14条道路和6个绿地广场逐步实现市场化管理,所有公厕高质量免费开放,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生活。在全市率先建成数字化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实施了执法网格化、“122”管理体制等新型管理模式。“四城联创”取得阶段性成果,荣获“省级文明城区”、“省级绿化模范区”、“市级创卫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经过五年的努力,的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路更加宽畅,环境更加优美,街景更加靓丽,已成为广大市民向往的宜居之区。

——过去的五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推进城市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以城带乡,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条,实施人饮工程32处,成为全市首个农村饮水安全达标区和农村信息化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对60所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积极推行城乡教师转任交流。全面实施新合疗制度和“农免”项目,109个村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农村医疗卫生实现全覆盖。建成253个农村商业网点,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更加完善。在全省率先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将农业人口纳入城市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8万人,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一体化,实现三环以内所有农村城管执法、市容管理、社会治安管理全覆盖。城中村改造取得突破,拆除旧村13个,1.8万农民成为市民,17个村转型为城市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到9863元,是“十五”末的2.1倍,区域城市化步伐全面提速,城乡共同繁荣的局面更加巩固。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用财政总支出57%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实施了52个项目,“民生八大工程”成效显著,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率先建成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创业基地,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荣获“全省充分就业先进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达到23517元,稳居全省首位。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5.5万城乡群众实现了低保、养老应保尽保,扶助改造农村危漏房屋207户、334间,广厦工程圆满完成,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全面落实,顺利通过国家“两基”和省级“普实”复查验收,“蛋奶工程”惠及1.43万义务段学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2所。扩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造提升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文体事业长足发展,建成美术一条街、艺术品交易中心和文化艺术展示街,成功举办了首届群众艺术节,实现了城乡文体设施全覆盖。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全部达到国家新标准,将社区办公经费提高到3万元,为全省最高标准。开设2个蔬菜早市,新建50个便民市场、134个放心馒头加工销售点、2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平安创建活动成效显著,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88.56%,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过去的五年,是全力支持开发区发展、融合共建格局不断强化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支持开发区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加强融合、共同发展”的思路,积极应对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工作方向与重点,全力促进共建融合。支持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航天基地征地4.1万亩,对开发区范围内15个村进行了整村拆迁,有力保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建成开放。把村民安置放在突出位置,14个村、4048户村民顺利回迁,丈八西村等17个村生活依托地启动建设,开发区范围内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发挥行政区优势,积极协助支持开发区做好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与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唐风盆景展和首届中国奇石展,我区的唐苑盆景园被确定为世界园艺博览会分会场,融合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改善了城市环境,为区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目标,突出依法行政和为民服务两大主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建议、提案全部办复。完善了区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调整充实了法律顾问组,实行专家顾问咨询论证制度,积极开展“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活动,推动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荣获“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区”称号。建成区政务大厅,实行行政审批集约化服务,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妥善处置汶川地震、流感疫情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善目标考评办法,加大抓落实力度,政府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统计、审计、科技、物价、人口计生、人防、残疾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五年来,我区先后被授予“中国商业名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光荣称号,涌现出了“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全国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示范单位”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过去的五年是充满了挑战和凝结着奋斗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都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体现着社会各界的贡献付出。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把握规律科学发展,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坚持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经济和社会建设齐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占领发展制高点,掌握工作主动权;必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凝聚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勇于突破传统发展理念和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必须真抓实干务实发展,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切实做到项目一个一个狠抓,难题一项一项破解,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争先进位、率先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与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主导产业不明晰,产业聚集度不高,龙头企业还不多;自管区域与开发区、建成区与城乡接合部的城市形象反差较大,城市建管水平仍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新期待;政府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公务员队伍建设还要继续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实现城市化的关键时期,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是要素资源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型时期,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率先发展。根据国家和全省、全市有关“十二五”的总体安排,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并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编制了《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纲要(草案)》提出,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大力实施强三优二、板块推进、民生优先、共建融合战略,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大提升,街区、生态、服务环境大变化,社会建设、民生保障大改善,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实现西部领先,力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把建设得更加宜居、利居、乐居。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这五项指标均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五个翻番”。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

做好“十二五”的各项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把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作为鲜明主题。发挥好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是我区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承担的历史责任。要强化发展意识,立足“西部领先、全国进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区统筹配置资源,全力打造十大经济板块,构建十大产业集群。加快自管区域内的小寨商圈、鱼化工业园、科技园、西沣路地区、东部产学研基地和三环产业带等六大板块建设,形成以商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主导的六大产业集群。支持“三区一基地”内的四大板块加快建设,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体的四大产业集群。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15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000亿元,力争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20强区前十位。

二是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突出主线。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投资和消费拉动不平衡、主导产业不明晰仍是制约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工作的所有方面和全部过程,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施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双轮驱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地铁经济、知识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是要把加快城市化和城市改造提升作为主要抓手。我区已成为市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区,主城区外扩,长安区北靠,各开发区快速发展,扩大建设范围,呈现出“南北簇拥,东西拉动”的发展态势。要顺势而为,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挖潜并举,加快街办城市化和中心街办改造提升,全面推进区域发展,促进资金、项目等发展要素加快聚集。全面完成所有城中村改造和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城市化率达到100%。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气、热、通讯、网络等公共设施全覆盖。不断加大街区景观建设力度,提高建管标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和特色进一步彰显。到201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5%,生态环境更加优化。

四是要把不断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感作为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让辖区群众安居乐业、感到满意。要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建设人民满意幸福南城作为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今后五年财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在教育、卫生、文体等方面打造服务民生品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立覆盖全区的就业创业、社区商业、养老入托、扶困助残、基本医疗等服务网络,构建群众生活便利圈,新增就业10万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让辖区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三、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坚持以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发展板块经济,提升产业水平,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

把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作为构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立足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强三优二、板块推进战略,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和要素,推动产业聚集,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明晰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小寨商圈开发改造,着力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业板块。以小寨地区控制性详规和商贸业发展规划为总纲,坚持“主干街区建设大型产业项目,支线街区进行特色改造”的工作思路,对于主干街区,以长安南路为重点,加快东八里片区改造,兼顾西八里开发建设,启动成片整体拆迁,引入大型综合项目,促使改造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对已建成项目,促其尽快投入运营,产生效益。对于支线道路,以商圈核心区特色街区改造为重点,坚持市场引导,一街一策,全面完成兴善寺西街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特色样板商业街区。全力推进商圈内25个在建项目建设,确保省军区商业楼、长安文化综合大厦等7个项目建成运营,小寨工人文化宫、祥和雅居等6个项目主体封顶,不断提升小寨商圈的商业档次和整体形象。

高水平建设鱼化工业园,着力打造工业总部经济板块。按照工业园产业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以优势高端制造业为基础,以总部经济为支柱,以现代服务业为辅助,采取分步实施、滚动开发的模式,建设集生产制造、总部聚集、生活居住、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总部新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融资11亿元以上,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纬一路、大寨路西延伸段、西宝疏导线南延伸段、富源五路以及铁路两侧道路建设,园区道路大骨架搭建成型。全力推进大项目招商,确保5个以上大中型项目开工建设。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使鱼化工业园进入全省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园区行列。实施企业搬迁和2个村的整村拆迁工作,完成科技路西延伸段、富源二路等道路两侧绿化亮化工程,塑造园区新形象。

实施科技产业园强三优二战略,着力打造商贸及现代服务业板块。以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为突破,以高新技术、商贸、办公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尽快编制完成园区改造提升规划,启动融鑫路两侧提升改造,建成西电生产力大厦,新增5万平方米楼宇商业面积,完成培华学院、沙井村改造前期准备工作。通过3—5年的努力,完成园区整体改造,实现产业园的功能再造、产业升级、形象重塑,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5亿元、税收6亿元。

加快西沣路地区综合改造,着力打造商务居住板块。按照“一带、两核、三线”的规划思路,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高端卖场、公寓酒店、文化娱乐、高档餐饮、精品住宅等生活性配套为重点的商贸业和房地产业,着力打造生态景观绿化带,核心商务区、核心居住区和三大商业干线。完成园区内7个村的土地征收和4个村的整村拆迁工作,启动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实施东部产学研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知识经济板块。充分发挥区域科教资源的禀赋优势,依托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发展以教育服务、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孵化和产学研一体化为重点的知识经济。全面完成陆家寨、荣家寨整村拆迁工作,启动交大、理工大新校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打好产业发展基础。

(二)实施项目带动,夯实发展基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区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投资拉动阶段。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在策划包装、招商引资、营造环境等重点环节,提供优质服务,加快项目建设,促进项目优化升级,保持投资持续增长。

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25个,总投资943.8亿元。突出83个在建项目的建设,继续坚持联席会议、协调推进、督办考核等机制,加大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力度,重点解决影响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全面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强化服务指导,促进长安文化综合大厦等11个项目建成运营。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新地城、小寨工人文化宫改造等35个项目尽早完工。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办理手续,争取电信十所研发中心、富裕路热力中心等24个前期项目早日启动建设,持续增加投资,做大经济总量。

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坚持内外并举、招大引强、集约利用的招商方向,突出重点片区、特色街区、闲置楼宇三大招商载体,不断提升项目策划包装水平,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网、贸促会、商会等平台作用,借助西洽会、世园会等大型活动,策划包装一批经济效益好、吸引力强、辐射带动广的重大项目,组织开展各类推介和招商活动。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招商引资项目综合评审制度,制定入区项目准入评审办法,规范招商程序,提高引资门槛。积极破解招商难题,创新引资模式,实施立体招商、订单招商,打造特色楼宇,吸引总部企业入驻,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完成楼宇二次招商面积22万平方米,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100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47亿元。

加快重点区域城改步伐。继续强化政府主导,围绕板块开发、项目建设和环境提升等全区中心工作,加快城改步伐。以长安路、含光路、西影路、三环路等主干道两侧为重点,加快推进东西八里村、青龙寺周边4个村、二府庄、杨家村等城中村改造;以小寨商圈、鱼化工业园、西沣路综合改造区等经济板块为重点,加快岳旗寨、姚家村、南北沈家桥等城中村改造步伐,确保年内完成8个村的整村拆迁,启动16个村拆除工作。进一步规范改造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妥善解决丁家村、白家村、西八里等村的遗留问题。进一步加快无形改造,完成14个村的农转居和经济体制改革,11个村的撤村建社区工作。

积极扶持培育骨干企业。进一步明晰支撑我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发挥政府桥梁作用,支持企业采取强强联合、强弱重组等方式聚集优势资源,完善奖励扶持机制,鼓励和帮助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推进品牌升级,提高市场份额,促进一批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商贸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加限额以上、规模以上和资质以上企业数量,确立并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产业中1—2个龙头企业,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优势品牌,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迎世园抓提升,营造靓丽环境,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

举办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今年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提升力度,优化城市环境,展示靓丽形象,彰显城市魅力,努力建设宜居利居乐居之区。

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完善路网,提高区域发展的承载能力。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实施乐游路东延伸线等6条市政道路建设。加快电子正街南延伸段等5条道路建设,促其尽早建成通车。推进现有道路升级改造,实施人行道翻修及市政设施迁改工程。积极配合地铁等重大市政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地铁三号线涉及的13个站点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完善公共交通配套,形成不同功能层次的交通设施网络,更加方便群众出行。围绕重点区域开发,加快明德集中供热中心、东八里变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市政配套设施布点,提高城市电网、集中供暖、天然气等覆盖面,不断提升辖区公共设施承载能力。推进农村地区水电气和垃圾回收处理等网络建设,加快实现公共设施城乡全覆盖,使农村群众生活城市化。

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以“四纵四横”和南三环为重点,对绿化景观、城市街具、空间环境进行彻底改造。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实施,大手笔推进绿化建设,加快完成三年植绿大行动收尾任务,实施道路绿化、垂直绿化、开放空间绿化等五大特色绿化,新建豪盛时代街头绿地等18个绿地广场和道路节点绿地,完成南三环两侧绿化景观带建设,启动区规划展示公园建设,新增绿地面积65万平方米,形成功能、景观、生态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按照“减量、优型、限位”的原则,实施城市街具改造,统一标识、色彩和形式,加快推进主干道架空线缆落地工程。要通过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使的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重点抓好欧亚学院等3项减排工程,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监测管理,确保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3.2%,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保持300天以上。

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高标准、精细化的要求,加强市容硬件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公厕10座,启动环卫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市容管理和城管执法水平,在城市化区域,探索推行网上办案模式,建立常规管理与应急管理、区级部门与街办协同互补的工作机制,推行“全天候、全覆盖、无缝隙”执法勤务模式,不断提升动态管理水平;在农村区域,进一步加快延伸步伐,提标扩面,将全区农村纳入市容管理和城管执法范围,力争在全市率先建成城市管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四)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顺应群众生活新期待

坚持民生优先,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南城。

切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以就业创业基地为龙头,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就业服务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快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网络建设,拓宽就业、择业渠道。进一步加大创建部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力度,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搞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就近就地转移能力。扩大就业困难群体扶持范围,重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有效提高困难群体的就业率,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下岗失业再就业5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养老、医疗等“五险”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农村五保、城市孤老救助标准和集中供养一体化,扎实做好各类救助工作,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再建3所养老服务机构,让辖区所有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新建2—3所高档次、高水平的公办幼儿园,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实施16所学校硬件设施提升改造,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双高普九”合格区验收。积极打造教育品牌,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1所、市一级幼儿园1所。继续实施好“蛋奶工程”,加快学校取暖供电设施改造,全面解决区属公办中小学冬季取暖问题。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将原区中医医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区属综合性医院,完成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建任务,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完善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室为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面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不断提高农民受益水平。大力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步伐,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全面完成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文化惠民,组织各类大型文化主题活动不少于30次。以美术街为重点,加快构建特色鲜明、韵味悠长、雅俗共赏的雕塑体系,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继续做好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地方志、人防、档案、慈善等工作。

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启动社区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让全区所有社区拥有标识统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标准化办公和活动场所。理顺工作机制,加强资源整合,统一配置渠道,促进各类社区均衡发展。积极推广“居财居管”,使50%以上社区实现自主理财。对社区干部工资补贴、届期津贴,由区财政通过银行卡全额发放,保障福利待遇。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内容,总结推广居家养老、专业护理等新型社区服务,实施早市进社区工程,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抓好购物场所建设和“放心馒头”、“放心粮油”工程,全面完成两年兴建100个便民市场的建设任务,新建11家放心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点,让辖区群众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舒适惬意。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集中开展治安、刑事案件多发区域专项治理行动,切实降低发案率。进一步加强信访基层基础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将保障群众利益与规范信访行为相结合,全面推行重点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全面实现“一控制两下降”目标。精心组织,做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工作。健全安全生产执法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大市场秩序和物价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产品、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质量安全监督。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不断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高群众安全感。

(五)加大支持力度,突出融合共建,巩固和提高共赢成果

开发区是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要强化开发区意识,不断提高共建共赢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行政事务管理优势,主动承担管理职能,理顺与开发区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关系,共建共赢、积极主动地支持好开发区。保障好项目建设环境,积极创造条件,使开发区的项目在我区多摆布、快建设,特别是产业项目。围绕已经布点的国际软件新城、曲江创意谷等产业项目,支持开发区征地1万亩以上,实施8个村的整村拆迁,全力维护好建设环境,保障项目顺利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启动8个村、完成4个村的安置新村建设,保障好群众的利益。进一步深化融合共建,主动服务,加强融合,编制并实施与开发区融合发展规划。在产业发展上,主动对接开发区项目的上下游产业,加速形成集群效应;在城市形象上,实施接壤区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成片开发,实现城市形象一体化。

(六)强化服务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调查研究,推进科学决策。调查研究是决策之基,成事之本。政府系统所有公务人员都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点事要深入一线,重点人要面对面,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为决策提供足够的依据。要深入那些困难集中、矛盾复杂、长期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调查研究,寻求破解方法。要深入一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问政于民、问效于民”活动,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调整各项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偏差,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决策的科学性,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群众观念。政府各部门及所有公务人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在考虑问题、判断情况、作出决策时,要体现大多数群众的所思所想,决不干违反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事,真正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举措应民而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以实际行动赢得全区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拥护和支持。

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服务质量。政府各部门及所有公务人员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建立区政府领导班子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系制度,及时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和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绩效考评,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努力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坚持廉洁自律,抓好廉政建设。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廉政监察和执法监察,突出抓好重要领域、重点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和监察,强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政府系统所有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都要切实增强廉政意识,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秉公用权,洁身自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了新的征程。新起点承载着新使命,新征程期盼着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