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2-08-26 09:01:38

法制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一、2013年主要工作

(一)强化机制,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突出统筹规划。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及省政府《意见》,制定出台了《市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2013—2015)》及指标体系。实施科学推动。今年3月召开了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全年政府法制工作;积极发挥依法行政办公室职能作用,借助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成员专题会议、部门法制科长双月例会及镇(区)依法行政季度例会等平台,针对基层法制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加强动态考核。依法行政考核不搞“一次考核”,“一锤定音”,注重平时考核和工作实绩,对依法行政工作实行每月动态统计、反馈,并纳入今年的依法行政考核之中,12月初开展了对各镇(区)、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年度考核工作。

(二)提升质量,严格文件制定程序。注重统筹。连续三年实施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并严格落实。今年列入市政府文件制定计划的共有14件,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养老保险城乡并轨、地名管理、物业服务收费、律师管理等领域。强化制定计划落实情况的督查,将计划执行情况列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对未按计划出台的4件文件,均要求作出书面说明。注重民意。通过召开座谈会、网上征求意见、征询法咨委成员意见、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审议等方式,切实提升文件制定质量。今年还在“中国”门户网站专设“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栏目,与“法治政府网”实现链接互通。12月,我市对《市机动车停车场(点)管理和收费办法》进行听证,共有停车场经营者代表、车主代表、社区代表、市人大、政协等20名听证代表参加,这是市首次举行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听证会。注重效果。组织相关部门对实施满一周年的《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四个涉及民生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实施效果评估。注重动态。强化了对镇(区)、部门规范性文件的网上动态审查,对通过备案审查的文件目录每月通过“法治政府网”公布。今年共审核市政府(政府办)文件37件,提出审核意见61条。还根据上级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贯彻《行政强制法》,完成了新一轮全市规范性文件和涉及征地拆迁规范性文件等清理工作。

(三)规范执法,强化执法监督能力。组织现场行政执法观摩。组织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基层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对质监局开展的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活动进行现场观摩。组织行政诉讼庭审旁听。规范庭审旁听活动,出台了相关制度,规定了参与旁听的人员对象、案件范围、纪律要求等。今年已组织18个重点执法部门350多人参加行政执法案件庭审旁听。组织开展了星级执法队伍评定活动。组织对14个部门申报的25个行政执法队伍进行星级执法评定,确定了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6家四星级行政执法队伍,规划建设监察大队等8家三星级行政执法队伍。执法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商务局作为“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单位受到商务部表彰,市农委综合执法大队、渔政站被农业部分别授予全国综合执法示范单位和文明执法窗口单位。组织“执法模范”评选。在《日报》、“法治政府网”、电视台开设专栏,开展了“市首届行政执法模范”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组织行政执法专项监督。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举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闭卷测试、旁听规划调整听证会、发放执法评议问卷、组织执法案卷评查等活动,全面开展了住建行政执法专项监督。今年还完成了全市15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四)化解矛盾,努力解决行政争议。认真办理复议案件。今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4件,涉及公安交警大队、工商、药监、住建、环保等部门,法定时限办结率为100%。为改进复议审理方式,对公民诉工商局、食药监局行政不作为两起行政复议案件首次使用听证程序。今年法院共收到行政诉讼案件12件,其中开庭审理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为100%。积极推进行政调解。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起草了《市行政调解办法》,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修改,进一步明确行政调解的工作规程和具体制度。积极发挥大调解机制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

(五)围绕大局,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政社互动”创新实践。今年“政社互动”在全市全面推开,全市154个村(社区)均与辖区政府签订了《协助政府管理协议书》。我办积极发挥“政社互动”办公室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指导协调全市工作的开展。“政社互动”制度化运作机制逐渐形成,已纳入我市村(居)民主决策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今年,《群众》杂志、《学习时报》、《新华日报》、《光明日报》等部级媒体、报刊陆续报道、介绍了我市“政社互动”经验。我市的“政社互动”工作在省、市社会建设管理大会上进行了交流。积极参与沙溪镇“扩权强镇”试点。多次核审《沙溪古镇保护办法》,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结合城管行政处罚相对集中处罚权向乡镇延伸的实际和要求,积极开展古镇综合执法问题研究。努力发挥法律参谋作用。今年以来参与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房屋拆迁工作、非法养殖整治、废品回收行业整治、审批项目提速增效等工作。

(六)强化保障,着力营造良好氛围。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认真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今年就《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省政府《意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行政强制法》等进行了专题学习,并进行了研究部署。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法律知识学习,专门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湛中乐教授来太作“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强化依法行政示范点载体建设。深化“依法行政示范点”创建,着力推进示范点的项目化、载体化建设,并对依法行政示范点实施动态调整,组织回头看并进行重新申报确认。加大依法行政宣传力度。开展了主题为“规范执法树形象,真情服务促和谐”的第三届依法行政宣传月活动,举办了星级执法单位评定、执法模范评选、出庭应诉能力专题培训,行政调解研讨、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依法行政氛围。

二、明年工作打算

明年政府法制工作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及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到2012年底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这个中心任务,着力做好推进依法行政和深化“政社互动”两篇文章,力争在推进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委员会建设、完善政府法制监督平台等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着力发挥政府法制参谋助手作用,全面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和水平,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有效落实法治政府五年规划及指标体系。围绕规划及指标体系确定的明年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分解细化工作项目,逐一落实至各镇(区)、部门,真正将政府各项行为纳入到制度化轨道,做到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确保在轨运行。针对基层法制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完善依法行政上下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引导、制度保障、整体推进、科学考评。

(二)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在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的基础上,细化出台市级层面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切实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扎实做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的风险评估工作。年内重点选择2—3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听证。加强对重点民生部门及镇(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情况的督查。

(三)着力构筑执法监督网络。从制度构建、工作落实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网络体系,形成监督合力。健全法制监督队伍。明确镇(区)法制工作分管领导、部门法制科长、镇(区)法制员同时又是依法行政监督员,将执法监督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执法苗头性等问题的发现和处理。着力发挥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和市政府法律事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两支队伍作用,提升执法监督权威。整合监督资源。建立内外部和层级监督的信息网络及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人大的权力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法院的司法监督及复议监督、审计监督和监察监督等监督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发挥监督效能。深化网上监督工作。完善政府法制监督平台建设,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现对网上行政行为的实时在线监督。注重发挥人民群众、新闻媒体、派、人民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要以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执法惠民活动开展等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四)积极推进行政调解工作。认真贯彻《市行政调解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扎实推进行政调解工作。一是实行全面排查,化解基层矛盾。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组织矛盾纠纷多发领域部门,整合社会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二是健全调解组织,实行分流调解。在环保、卫生(药监)、住建、教育等矛盾多发部门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室。三是落实报告制度。落实重大矛盾纠纷信息上报汇总制度,建全会商、研判、督查、包案等制度。注重发挥大调解机制作用,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对接,掌握工作主动权,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五)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按照上级部署,科学制定试点方案,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协调协商机制,加强与信访、法院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对部门复议工作的业务指导,推动行政复议能力建设。

(六)深化“政社互动”创新实践。深化“政社互动”创新实践,丰富实践内涵,健全完善符合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基层民主制度,为“政社互动”深入推进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激发自治组织内生活力,把有效提升自治能力和社会管理参与度作为创新实践的重点,把自主定标、自主考核、自主定酬三个“自主”作为深化创新实践的重要抓手,彻底破除影响“政社互动”进一步深入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行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参与政府管理的新模式,赋予行业协会更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更多地参与社会管理。

(七)加大调查研究。围绕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服务能力提高、镇(区)综合执法、行政调解等课题开展调研,着力发挥政府法制在法治建设、法律参谋、法制保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