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医疗机构发展计划

时间:2022-05-20 09:07:00

全县医疗机构发展计划

为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我县医疗资源,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全县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卫生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以及《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医疗资源

1.医疗机构: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7所。其中,二甲综合医院1所,二乙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所)1所,精神病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乙类卫生院2所,丙类卫生院18所,民营医院1所,村卫生所230所,个体门诊32所(其中城区17所、乡镇15所),个体门诊部1所,学校、景区医务室8所。

2.病床数:年,全县实有床位数675张,其中,县医院200张,中医院70张,妇幼保健院20张,精神病医院30张,乡镇卫生院335张,民营医院20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1.86张,低于全市平均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3.95张水平。

3.人员:年底,全县乡镇卫生院(含民营东南医院及42家诊所)以上医疗机构有卫生技术人员848人(含县医院临时聘用卫技人员82人),其中,医师351人,注册护士323人,其他卫技人员174人。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3人、医师0.97人、注册护士0.89人,分别低于全市平均的5.73人、2.31人、2.25人。全县有乡村医生362人。

4.医疗设备:全县现有大中型医用设备有16排螺旋CT1台,数字拍片机(DR)1台,全自动生化仪5台,彩超4台,电子胃镜1台,500毫安X光机4台。全县医疗设备总值2433万元。

(二)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

1.居民健康水平:年,全县人口出生率9.53‰,死亡率5.08‰,自然增长率4.45‰,婴儿死亡率6.03‰,孕产妇死亡率27.4/十万,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48.72/十万。根据省疾控中心监测显示,年全省医院住院病人按疾病系统分类前五位顺位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前五位顺位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居民死亡原因前五位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中毒。

2.医疗服务利用:年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年门、急诊538525人次,年出院1.54万人次,年手术3962人次。病床使用率56.36%、出院者平均住院7.41天。

3.医疗服务需求: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其中,城市22.2%、农村17.7%;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0.0%,其中,城市28.3%、农村17.1%;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其中,城市12.7%、农村15.2%;居民年住院率为7.0%,其中,城市7.1%、农村6.8%。

二、主要卫生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尚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增加了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医疗服务对象不仅限于病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已成为新的服务群体。基层医疗单位既要保障基本医疗,又要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同时,重大、新发传染病仍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任务重、责任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二)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总体水平不高

我县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县医院作为我县唯一的综合医院仅有床位200张,与兄弟县市相比有差距,县精神病院规模小(床位仅30张),长期超负荷运转;千人口床位数、医师、护士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医疗服务总体水平不高,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县、乡、村中医三级网络建设仍需大力加强。

(三)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平衡

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峰卫生院由于建设用地未落实,无法上报项目建设业务用房,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目前县医院房屋结构、布局以及缺乏基本的服务配套设施等现状,影响了医院整体功能正常发挥。一部分本应在县内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避近就远到省城三级医院就诊,加重了群众负担,也使得我县医疗机构整体效率和社会效益不高。

三、医疗机构设置的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适当调控城市医疗机构的布局和发展规模,保证城乡居民公平、公正地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整体效益原则

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三)可及性原则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方便服务群众。

(四)分级医疗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到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内医疗机构诊疗,危重急症和疑难病在省城上级医院诊疗。

(五)公有制主导原则

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充分发挥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六)中西医并重原则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保证中医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及资源配置。

四、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居民的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落脚点,将医疗机构设置融入我县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全行业管理,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实行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为基础的服务网络,在城关区域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部、诊所等为补充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我县医疗服务体系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切实为居民健康提供保障。

(二)医疗机构配置

1.综合医院:县医院到2012年新门诊楼投入使用时,床位由目前的200张扩编到400张,在巩固二甲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添置一批适用的医疗设备,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建设成融医疗、急救、医学教育、预防保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一体的县域医疗中心。

2.中医院:启动县中医院迁建提升,按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到城关南区,占地30亩,按照二甲医院标准设置床位150张。

3.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机构由政府设置,“十二五”期间逐渐扩大规模,规划用地30亩,建设妇幼所业务用房,床位100张,努力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标准。

4.专科医院:改造提升现有县精神病院,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谋划在城区周边乡镇迁建县精神病院,床位由目前的30张扩编到150张,达到二级精神病医院标准;原则上全县不再增设其他专科医院,由县医院设置相应科室,并根据我县实际安排床位规模;县级不设急救中心,县医院设置急诊科和“120”,与拥用救护车的中心卫生院构成本区域急救网络。

5.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由政府设置,以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设置一所乡镇卫生院,按甲、乙、丙进行分类管理。县政府所在地城镇不设卫生院,全县已设置20个乡镇卫生院。目前嵩口中心卫生院、大洋中心卫生院为乙类卫生院,梧桐中心卫生院和其他17个一般卫生院为丙类卫生院。三个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已经基本达标,今后五年,要逐步添置数字拍片机、彩超等中型医疗设备,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使嵩口、大洋两个中心卫生院达到甲类卫生院标准,梧桐中心卫生院达到乙类卫生院标准。积极呼应城区总体规划,发展壮大葛岭卫生院,逐步建设成医疗服务辐射葛岭整个片区的中心卫生院,力争达到甲类卫生院的标准。

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县政府所在地城镇由政府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居民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的东区、南区、北区,可以各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站辐射人口达0.6-1.2万人左右。

7.医务室、卫生室:现有学校医务室、卫生站7所,旅游景区医务室1所,今后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相应诊疗机构。

8.门诊部、诊所:门诊部、诊所作为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补充,应适当控制其数量,做到合理布局,在一定的区域内,不重复设置同一类别的门诊部、诊所。东区已有1所民营医院和6个个体诊所,西区、南区、北区各已有1个个体诊所,可根据城区发展情况及社会需求,合理设置相应诊疗机构。

9.村卫生所: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1个村卫生所,对村型较大,人口较多,自然村较为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村卫生室;对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可合并设立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再新设置村卫生所。我县现有264个行政村居,按规划应设置238个村卫生所,目前已设置230个,2012年前,全部完成卫生所设置。

10.其他诊疗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积极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十二五”期间,民营医院床位由目前的20张,增加到100张。

(三)床位配置

2012年底,县医院新门诊楼投入使用,新增床位200张(县医院原200张),乡镇卫生院完成改造提升,新增床位55张(乡镇卫生院原335张),中医院70张、妇幼所20张、精神病院30张、民营医院新增30张,全县床位达到960张;2015年县中医院、县精神病院完成建设后,中医院新增80张、精神病院新增120张,妇幼所新增80张,民营医院再新增50张,葛岭、梧桐、大洋、嵩口等卫生院新增床位80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共拥有床位1370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配置达3.81张。

(四)卫技人员配置

到2015年,全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力争达到市平均水平。

(五)医疗技术的配置

1.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承担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1)县医院是农村医疗卫生的龙头,是县域医疗中心,要面向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坚持专普结合,以普为主,以综合为主,通过适宜技术把作为县级医院应该解决的医疗问题解决在县医院,做到大多数疾病不出县,不往城市大医院挤,让农民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愿意到县医院看病。

(2)县中医院要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实施差异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康复医疗等方面所具有的创新潜力,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使中医院条件得到整体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逐步发展中医康复医学,使之成为一个优势学科。到2013年建成为适应群众需求,规模适当,科室设置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药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的现代化中医医院,力争挤入省“优秀县级中医院”行列。

(3)县妇幼所的职责是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工作;改善产科住院及接生条件,提高住院分娩率;开展院内异常产科和异常新生儿的急救和转诊;开展产科质量、孕产妇死亡、儿童生长发育监测,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其公共卫生职能是负责全县妇女儿童保健指导服务工作,指导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产科助产水平,负责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优生咨询工作。

(4)县精神病防治院承担精神病应急处理、门诊诊疗和住院治疗服务以及精神卫生宣传工作。对于疑难病症及时转诊。指导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精神病患者的筛查、康复跟踪管理、随访。配合疾控等相关部门做好精神病患者的登记管理。

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应急转诊等服务。

(七)医疗设备的配置

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疗设备应达到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标准要求。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符合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和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利用效率。2015年前,根据不同类别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置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

五、规划对策

(一)加强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强化政府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共同做好规划的实施。发展与改革部门要将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以项目为抓手,促进规划落实;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加大卫生投入,加快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实施,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定期对规划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编制、人事部门要完善编制管理、岗位设置等相关政策,科学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为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将规划纳入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医疗机构建设用地需求。

(二)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

增加对卫生的投入,使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要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补助政策,完善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机制,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对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形成规范合理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支持村卫生所建设。

(三)深化改革,促进医疗机构协调发展

把规划的实施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启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和效益。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促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整合利用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水平提升

今年月上旬,我县以县政府名义聘请了省市医疗卫生单位的23名专家担任县首届“科技顾问”,这些受聘的23名顾问都是相关业务领域省内知名的专家,又是管理和创新的行家(其中有7名是籍的专家)。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进一步整合对接,完善机制,以不同方式,从多方位、多层次为医疗人才的培养、专科建设管理、医疗服务等提供多元化的帮扶,促进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五)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避免医疗机构重复设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按照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审批医疗机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资源。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强化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医疗机构档案和信息化管理,实时掌握医疗机构管理动态信息。规范医疗机构管理,强化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加强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准入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