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企业振兴与提升计划

时间:2022-05-17 05:08:00

药业企业振兴与提升计划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发展现状;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扶持;保障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药立市,大力发展中药工业,加强政策扶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中药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酒、中药保健食品等七大主导产品,全市药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药立市,立足企业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政策为引导,有效整合药业资源,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中药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发挥品牌效应、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我市药业企业走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发展道路、积极引导药业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协作和内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加快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尽快形成药业经济发展行业龙头、加大对药业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联合协作,形成企业融资的互保联盟,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药业企业,打造千亿元药业产业,推进“中华药都·养生*”建设,促进全市药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市“1125”药业企业振兴和提升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振兴提升计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药立市,大力发展中药工业,加强政策扶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中药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酒、中药保健食品等七大主导产品,全市药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共有药业生产企业54家,药业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家,其中部级2家,省级11家,中药材年交易额200亿元左右。2009年,全市药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42。8%;实现利税18605万元,同比增长32。9%;工业增加值81466万元,同比增长38。6%;中药产品进出口总额6100万美元,同比增长46%。我市已发展成为全国中药材贸易中心和区域性中药材加工制造中心。

在我市药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药企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产业层次不高,产品档次较低,低水平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知名品牌少,还未形成名牌优势和品牌效应。四是药企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弱。五是企业联合协作意识不强,未形成有效的担保和互保机制,引资、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市药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中药产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地区发展,明确提出“支持*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批准了《安徽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力争用10年时间,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安徽省重点产业和*市支柱产业之一,中药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我市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一大批医药企业,中医药产品特别是中药饮片在国内外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发展药业经济基础较好、前景广阔。随着世界各国对植物药日益重视、国家医药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国内医药行业持续较快增长,以中药为主体的我市药业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必将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药立市,立足企业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政策为引导,有效整合药业资源,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中药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发挥品牌效应、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我市药业企业走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发展道路。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市药业生产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10家,2亿元以上的20家,1亿元以上的50家;2012年中药进出口额超过1。8亿美元。

2。年度目标。2010年,全市药业生产企业达到70家,销售收入达到75亿元以上,增长50%;2011年,全市药业生产企业达到85家,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增长50%。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行业龙头。积极引导药业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协作和内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加快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尽快形成药业经济发展行业龙头。

1。中药饮片。以北京同仁堂(*)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沪谯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安徽亳广制药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精深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精致饮片、单味小包装饮片、超微饮片、颗粒饮片、即食饮片、保健汤料等新型产品,积极培育中药饮片加工龙头企业。

2。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加快安徽德昌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市国一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安徽海鑫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亳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中药提取项目建设,扩大提取物生产企业数量、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提取物生产基地,积极培育提取物生产龙头企业。

3。中成药。加快推进中成药产品的开发与建设,做大做强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安徽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捷众生物制药公司等中成药骨干企业,提高中成药在我市中药工业生产销售中的比重,鼓励企业购买中成药品种,大力培育中成药生产龙头企业。

4。中药保健酒。依托*“酒乡”、“药都”优势,积极推进药业、酒业、食品业融合发展,吸引知名保健酒企业来亳投资,拓展保健酒市场,培育保健酒品牌。以安徽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古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载体,培育中药保健酒产业龙头企业。

5。中药保健食品。以安徽方敏药业有限公司、安徽亳广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饮片有限公司、*市京皖中药饮片厂等企业为依托,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化项目,大力开发保健茶、保健饮品用品、保健汤料、药膳、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

6。中药杀虫剂杀菌剂。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争取市外企业来亳投资或合作,大力开发具有消毒杀菌杀虫作用的系列产品。

7。中药兽药。依托新引进的安徽天达饲料集团等兽药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动物疾病防治药物,开发动物保健品和中药饲料绿色添加剂,引资兴办兽药和兽用保健品企业。

(二)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挖掘民间验方,积极研发中药新品种,形成自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购买新药品种验方、药方,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企业改进质量控制方法和提高质量标准,完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的现代化。鼓励和支持药业企业建立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和中药材GAP基地,提高药材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支持企业争取部级、省级有关产业发展项目,获得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

(三)注重品牌培育。加大现有产品及品牌的整合力度,筛选一批效果好、市场潜力大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以产品信誉好、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联合、协作等措施迅速提高其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各级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分层次制订品牌培育计划。整合全市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支持中药产品品牌建设,逐步做大做强我市医药品牌和企业。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发挥文化品牌影响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定期举办药业企业家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传授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开办“企业家沙龙”,促进各药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家文化建设。鼓励药企负责人参加全国企业家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药企负责人到沿海等工业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内外著名药企实地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解放思想,开拓眼界,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升素质,回报社会。

(五)促进产业集聚。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商招商,大力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到市经济开发区、南部新区投资设厂;在市南部新区建设现代中药创业园,制定灵活的优惠政策,节约土地,降低成本,积极培育中小型药业企业;加快中药现代物流业发展,鼓励建设大型中药材仓储、批发、物流配送、信息咨询服务等企业。

四、政策扶持

(一)信贷资金支持。加快创立现代中药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药业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联合协作,形成企业融资的互保联盟,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交流与合作,争取金融机构扩大授信规模,为药企发展提供信贷支持。推进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整合壮大现有担保资源,积极组建企业信贷担保公司,做大*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等担保机构的资产规模,放大担保倍数,增强担保能力,降低担保费用,为药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融资服务,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大力推进药业企业上市融资。

(二)项目建设扶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所联系的“1125”重点培育企业,指导企业从提升企业层次,加快药业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谋划项目,注重谋划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每个重点培育企业有1个在建项目,2个拟建项目,3—5个储备项目;对于企业新上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优先使用市养生*专项资金及其它财政性补贴或奖励资金;对于企业在建项目,帮扶单位要指定专人跟踪服务,帮助解决项目用地、资金、技术、用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积极帮助“1125”重点培育企业争取国家、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三)土地政策扶持。“1125”重点培育企业在我市投资的新上项目,属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20万元/亩及以上工业项目的,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含)至5000万元的项目,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日1年内建成投产的,给予每亩3万元的财政扶持;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含)至1亿元的项目,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日18个月内建成投产的,给予每亩5万元的财政支持。

(四)财政补贴扶持。落实“1125”重点培育企业技术创新方面财税优惠政策,对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或省级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贷款,给予适当的贴息扶持,对企业专利申请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企业研发或购买1个二类、三类中成药新品种并批量生产的,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对企业购买1个经方、验方或普药品种并批量生产的,给予适当奖励。对二类新药投产1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或三类新药投产1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药业企业,一事一议,给予一定的补贴;对有正式批文(健字号)、投产1年内销售1亿元以上的保健品生产企业,给予重奖。对通过中药材GAP基地、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认证的药业企业,分别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对建立GAP基地的药业企业在各级龙头企业推荐认定、项目申报方面优先支持。扶持和鼓励中药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以上奖励和扶持资金均由受益财政兑现,其中由市级财政支付的,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五)其他政策措施。建设部级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全面提升我市药材药品质量;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入驻的中药研发企业,1年内免交租金,优先推荐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博士后、留学归国人员携带中药类科研项目进入的,在创业初期给予适当的创业资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1125”药业企业振兴与提升计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药业企业振兴计划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药发局,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药业企业帮扶具体措施,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二)建立帮扶机制。实施药业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1名市领导牵头,1家市直单位负责,1名科级干部具体联系,帮扶1家现有药业企业,新引进1家药业生产企业,规范生产经营,确保药品质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采取“一站式”服务、“一会制”审批,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药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严格考核奖惩。振兴提升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小组每年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每季度调度1次,年终考核1次。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评;未完成当年目标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市内外主流媒体,加大振兴提升计划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我市药业产品和药业企业宣传,树立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城市品牌,积极营造企业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