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基础基层加强安排

时间:2022-06-30 06:04:00

体育基础基层加强安排

大力提倡惜时如金的拼搏精神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一是全面加强学风建设。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制度,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全市体育系统广泛开展作风建设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营造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时提高体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二是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开展“讲政治、顾大局,讲奉献、创一流,讲团结、树正气,讲纪律、促清廉”教育活动,时刻坚持拼搏进取、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巩固发展风正心齐气顺、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严格工作纪律、强化工作督查,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工作制,以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格局狠抓工作落实。四是加强工作创新。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深刻认识和掌握体育事业发展规律,广泛借鉴经济社会事业和全国体育事业的创新效果,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积极投身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用创新来打破常规、实现工作新突破、开创工作新局面。

依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总体要求,年全市体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这个主题,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总抓手,大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不时推进群众体育工作上新水平。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主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健身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认真组织北京奥运火炬传送站的各项活动和市全民运动会,不时增强广大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以群体工作始终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强化全民健身与休闲娱乐相结合、体育与文化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努力为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搞好服务。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基础工作,切实搞好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普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国家新奥运争光计划。调整优势项目布局,立足省运、城运、亚运,保全运,促奥运,突出现有强项,发展国有强项。认真研究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从发展战略、项目布局、人才培养、后备基础工作上实行全面对接和具体接轨,不时加大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进教体结合,夯实业余训练基础,不时提高教练员、运动员队伍素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举市体制,造就一批国家优秀教练员和科研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秀运动项目和竞技运动拔尖人才,坚持竞技体育的继续发展。强化重点项目和重点队员的跟踪服务,力争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积极做好22届省运会参赛队伍的资审和组队工作。

(三)不时加快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步伐。一是借举办全运会主办乡村有利时机。并保证维护其正当权利。二是积极引导大众消费,大力培养和繁荣体育健康娱乐、竞赛扮演、体育旅游、体育中介、体育用品、体育人才和体育信息服务等为内容的体育市场。三是加强对我市体育场馆和体育经济组织的管理,搞好体育领域内的无形资产开发和管理;做好奥体中心的经营管理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积极争办全国及国际单项赛事。四是进一步扩大体育的发行,力争销售量有新的增加。五是积极开拓体育产业市场,组织举办体育产业博览会。

(四)全力做好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相关工作。大力弘扬“诚信、创新、和谐”乡村精神。努力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为十一运作贡献”浓厚氛围,全市形成迎接十一运、建设新热潮。依照提供“一流场馆设施、一流组织服务、一流竞赛成果、一流乡村形象”奋斗目标,举全市之力,倾全民之智,扎扎实实做好十一运各项准备工作。借举办全运会之际,促进奥体中心、章丘体育公园、历城健身中心等设施的建设,抓好皇亭体育馆改造,使我市的体育场馆设施通过举办全运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继续加大迎十一运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市体校(跳伞塔大院)大明湖、百花公园、第二工人文化宫、奥体中心、妇幼活动中心、燕山立交桥等七处市级工程和区级健身中心、社区、乡镇健身苑等一批置身市民中间、方便群众健身、适合大家使用、品质高、功能全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