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27 10:36:50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对标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方针,围绕县生态文明建设要点,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优化绿色产业空间布局

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加速本地传统花炮制造产业提升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推进环保安全的花炮生产经营模式。

着重引进环境友好型企业,提升绿色生态空间比重。2017年落户投产的万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车辆检测站都是生态友好型企业,2018年计划引进4家环保型工业或者服务业企业,优化本土产业布局。

着重发展一村一品合作社,重点培育和壮大天扬村杨梅基地、池溪村菊花种植基地、茵果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新开村石参基地、排江村脐橙种植基地等。

二、加快优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

1.推进国土综合整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稳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继续严控用地规模,清理整治闲置土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2.整顿全镇用地秩序,引导全镇依法有序使用土地资源。开展打击“三非”专项行动,出重拳打击非法买卖土地、非法买卖房屋、非法建设行为,净化农民宅基地用地环境,保障集镇项目用地空间;全面推进宅基地改革工作,拆除农村“三房”,为农民建房预留土地空间余地。

3.推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鼓励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生产方式。

4.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建2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提倡鼓励群众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5.加强资源节约保护。全面关停本辖区矿场,持续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进镇第二水厂建设,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到实处。

三、加强河湖保护和生态修复

1.开展水源地保护和污水治理。推进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配合环保、水务部门做好污染源普查和污染源监控防治工作。

2.出台《2018年镇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与整治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3.对锦江河和白水河流域深入开展“清河行动”,继续实行河道禁采令,强化对非法排污企业治理整顿力度。确保锦江和白水河水质稳定在Ⅲ类以内并逐步提高。

四、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保护力度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关停机砖厂、环保不达标的畜牧养殖厂。引导关停转产场(户)发展肉牛、家兔、山羊、康乐黄鸡、稻田鱼等养殖。加强禁养区巡查力度,预防对可(限)养区的规模养殖场(户),督查进行标准化改造,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

2.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水库退养整治。全面开展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整治和防治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督促已退包水库的原承包业主限期空库,确保水库水面管理全面移交到位,严防水面假退包或承包反弹现象。加强水库退养后监管力度,确保小(二)型水库全部推行人放天养管理。

3.开展工业污染和空气污染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对全镇工业排放不达标企业限期整改、搬迁或关闭,坚决取缔不符合国家污染排放标准的项目。严禁秸秆焚烧行为,深入稳步扩大秸秆利用数量,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效率。

4.抓好“四尘三烟三气”污染防控,对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和堆场扬尘、餐饮油烟、烧烤油烟、垃圾焚烧浓烟、机动车尾气、工业、燃煤锅炉烟气等各种空气污染源进行管控、执法和治理。重点抓好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治理和道路扬尘治理,规范工程车辆运营,必须采用密闭方式清运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进一步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强化卫生保洁扬尘治理。

5.推进供水工程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落实资源、环境和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启动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

6.建设和完善镇垃圾压缩中转站,打造垃圾收集、压缩、转运、循环利用的环境无害化处理模式。

7.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建设进度,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比率。严格控制高耗水工业项目。

五、推进建立生态文化体系

1.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融合,通过大力倡导、广泛宣传、深化教育、行为约束等手段,使生态文明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

2.制定一系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村规民约,通过各种群众性、公益性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积极主动维护生态文明。

增强干部群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3.健全政绩考核、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推进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统计体系,强化环境保护“一岗双责”。

4.培育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持续以思想引导、行为规范、大力倡导、广泛宣传、深化教育、行为约束等手段,使生态文明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

六、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1.推进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出台《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配合环保、水务部门做好全镇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和贯彻落实工作。

2.强化镇城管队、环卫所等镇直单位管理,出台《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镇城管队考核细则》、《镇环卫所考核细则》,督促其充分发挥职能,协力建设生态文明新。

3.严格落实资源、环境和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启动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林地红线、森林红线、湿地红线划定工作。